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论文

60026条记录

  • 54711.Nature Genetics | 基于基因组学的prebreeding 研究解析小麦基因库的多样性并用于品种遗传改良

    [摘要]:前育种研究(prebreeding)又称种质创新(germplasmenhancement),是指针对那些在育种中不能直接利用的种质资源,开展性状与基因的鉴定,并将目标性状转到育种家能用的中间材料中,创制出“育种中好用,育种家想用”的新种质。本质上,种质创新的过程就是提高种质资源可利用性的过程。在当前的育种中,植物遗传资源(PGR)基因库的管理和利用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缩小基因库和前育种之间的距离... [发表时间:2022/10/12 16:38:35]

  • 54712.Plant Cell | 华南农大陶利珍组揭示水稻冠根发育的调控新机制

    [摘要]: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以及介导植物-微生物互作并将植物固定在土壤的重要器官,根系构型也是作物重要的农艺性状。高等植物根系构型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如双子叶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具有直根系,由主根反复分枝产生众多侧根组成;而谷类作物水稻(Oryzasativa)的根系是由茎节和根节上发生的大量冠根(不定根)组成的须根系,这种根系构型使得半水生的水稻在遭遇洪水或者养分缺乏时... [发表时间:2022/10/12 16:37:58]

  • 54713.PCE | 中国水稻研究所寇艳君研究组揭示环境湿度调控稻瘟病菌致病力和水稻基础抗性的分子机制

    [摘要]: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到流行,取决于病原、寄主植物和环境三要素的综合作用,其中湿度是植物病害流行最关键的环境因素之一。多种病害如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小麦赤霉病及玉米叶斑病等的发生和流行都需要高湿环境,解析湿度调控病原菌致病力和作物免疫机理对作物病害防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吸水后萌发形成侵染结构附着胞,附着... [发表时间:2022/10/12 16:37:24]

  • 54714.Plant Com | 华中农大解析水稻多组织翻译图谱与等位基因翻译效率特异性现象

    [摘要]:翻译调控是控制基因合成蛋白质的重要步骤,也是导致转录本丰度和蛋白质含量相关性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前对植物翻译调控的研究多聚焦在单个组织正常和胁迫条件下的比较分析,对多组织翻译图谱的了解相对缺乏。此外,研究作物尤其是杂种中等位基因特异性翻译现象可以加深对杂种优势这一普遍而又重要的生物学现象的理解。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生物信息团队陈玲玲教授(现工作单位广西大学)和高俊祥副教授课题组在PlantCommu... [发表时间:2022/10/12 16:36:47]

  • 54715.JXB︱糖磷衍生物及其磷酸酶对Rubisco调控的动力学综述

    [摘要]:2022年9月29日,英国兰卡斯特大学ElizabeteCarmo-Silva团队及其合作者在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杂志发表了题为DynamicsofRubiscoregulationbysugarphosphatederivativesandtheirphosphatases的综述论文。文章回顾了糖磷衍生物及其磷酸酶对Rubisco的复杂调节,并强调了未解决的问题... [发表时间:2022/10/12 16:35:58]

  • 54716.Nature Communications |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鉴定到一个水稻种子萌发温度依赖性基因

    [摘要]:种子的萌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和土壤条件。一般来说,在27-37°C的温度下,水稻的种子在几天内就能发芽,而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范围的温度条件会大大破坏种子的发芽。因此,种子萌发对温度的依赖性可能是日本水稻广泛种植的一个重要性状,日本品种可能表现出该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环境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作物被培育出了适应其环境的性状。近期,日本福岛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学... [发表时间:2022/10/12 16:35:19]

  • 54717.JIPB | ​水稻甲基转移酶OsMET1-2突变引发的染色质构型变化及其与转录表达和表观遗传修饰变异之间的关系

    [摘要]:目前,高通量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high-throughputchromosomeconformationcapture,Hi-C)已在真核生物染色质构型的相关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动物为模型的研究已经表明表观遗传修饰与染色质构型的建立密切相关。然而,在植物物种中,关于表观遗传修饰,尤其是DNA甲基化是否及如何调控染色质构型建立的相关研究却仍缺乏系统研究,有限的认知也仅是源于在模式植物拟南芥(A... [发表时间:2022/10/12 16:31:19]

  • 54718.NBT | 一种识别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适应性效应的竞争性精确CRISPR方法

    [摘要]:目前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如CRISPR-Cas9,已被证明是许多序列编辑的有力工具。同源定向重组(HDR)介导的精确编辑可以精确地在预期的位点引入基因改变,但这种方法存在DNA损伤反应强、效率低和与CRISPR文库筛选方法不兼容的问题。由于精确基因编辑的效率较低,混合筛选通常使用慢病毒介导guideRNAs文库到细胞系,这些方法不能精确到单碱基或单等位基因,它们的精度是有限的。近日来自芬兰的赫尔辛基... [发表时间:2022/10/12 16:30:18]

  • 54719.PNAS | 孔凡江/刘宝辉团队解析phyA调控光周期开花的重要分子机制

    [摘要]:“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蝶恋花·春景》,描写春天的清新婉丽和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万物感受季节变化,植物更是如此,植物感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变化来响应季节的更替和调控自身的生长发育。植物光周期开花由光受体介导,其中光敏色素A起到了核心作用,但是其调控开花的机制尚不清楚。2022年10月3日,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广州大学孔凡江/... [发表时间:2022/10/12 16:27:55]

  • 54720.BMC Biology | 南京农业大学发现亚洲梨与西洋梨果实软化特征差异的遗传机制

    [摘要]:梨是世界性广泛栽培的果树树种,其全球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29.3万公顷和2310.9万吨(2020FAO数据),其中我国梨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总量的近70%,是世界第一大梨生产国。梨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根据其遗传来源可分为亚洲梨和西洋梨两大种群,两者在果实形状、色泽、风味等方面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亚洲梨和西洋梨在果实的软化特征方面差异明显。通常,西洋梨采后不能即食,需要“后熟”变软后才可... [发表时间:2022/10/12 16:26:48]

首页<<5469547054715472547354745475>>尾页共6003页 跳页共60026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