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110条记录
[摘要]:社区心理学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社区心理卫生运动,是一门致力于理解并提高个体、社区居民和社会大众生活质量的交叉应用性学科。相对于传统心理学家的“科学家—实践者”角色,社区心理学家的角色定位是“参与者—概念构建者”,即通过实地参与社区并构建理论框架,最终指导社区实践行动。虽然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比西方起步晚,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宏观目标为社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广袤的实践土壤,各类贴近中国实际的社... [发表时间:2022/8/18 10:08:00]
[摘要]:摘要:为了有效驳斥以霍布斯为首的狭义人性自私论,以及通过任何外部原则建构道德哲学的理论学说,18世纪英国道德哲学家哈奇森在莎夫茨伯利的基础上完成了道德感理论的系统化工作,建构了普遍的仁爱观。然而,哈奇森没能很好地解决通过情感为道德奠基的根本问题,即如何有效克服情感的主观性,这导致道德感理论的可靠性遭到质疑。为此,休谟在情感框架内部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改造和发展,使其呈现出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而休谟的... [发表时间:2022/8/18 10:06:36]
[摘要]:摘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数字人文与传统文学研究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数字人文的研究对象从文学性文本转向质料性文本,继而带来以计算为核心的研究思路和可视化的成果表达方式。基于质料性对象,数字人文通过对关系的挖掘显示出对新问题的发掘能力。同时,由于计算的本性,文学研究中数字人文方法需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研究本身需回归文学本位。关键词:数字人文 质料性对象 关系作者李天,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副教授(... [发表时间:2022/8/18 10:05:22]
[摘要]:该如何去理解中国,如何能对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有一个清晰自觉的意识并了解它的未来与发展,这从来都是那些有着极为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中国学人毕生努力的方向,因为他们内心之中有着对这身处其中的文化的极大认同感。而在这一点上,费孝通先生的一生可谓是一个典范。探寻理解中国的门径费孝通先生从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方法入手,达成了一种理解中国的途径,最终在其晚年形成了有关中国文化的整体自觉,并尽其所能地... [发表时间:2022/8/18 10:01:18]
[摘要]:01内容提要完成以现代国家建构为核心的国家转型,实现国家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现代国家凸显主权性、国民性和人民性等现代性特征。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领导人民构建了现代“新国家”的框架:一个在国际体系中保持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一个融合多个民族,承载和推动国家整体性发展的中华民族的现代国家;一个体现“人民性”的社会主义富强民主国家。这三大历史任务互相交织,共同塑造了中... [发表时间:2022/8/18 10:00:35]
[摘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下简称“三大体系”),是国际国内新形势下的学术自觉,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指向,业已成为学术界积极探讨的重大课题。中国语言学的三大体系建设,也急需在新形势下审时度势、擘画未来。在学科体系建设上,主要还是如何把语言学增设为一级学科甚至独立为一个学科门类的问题。应该说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也是多年来语言学界一直在努力攻坚的工程。... [发表时间:2022/8/18 9:55:55]
[摘要]:族制是人类的亲族组织与相关制度,包括父系、母系的亲属人群、姓氏称谓、家族宗族及其相关制度。既是传统史学中的重要内容,属于“礼”的范畴,也是当代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和历史学所关注的课题。对“族制”较早开展研究的有章太炎,他在《訄书》中设“族制”一目。吕思勉于1932年出版《白话本国史》,也列“族制”一章,认为族制为血缘亲属之制,包括同姓和联姻的异姓,族与姓分化的两种组织。族制所关注的基本问题,... [发表时间:2022/8/18 9:55:11]
[摘要]:内容提要:发达国家有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已经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共识。然而,国际气候援助的资金进展和落实裹足不前,是气候谈判中最为迟缓、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何种资金机制能弥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提高气候援助的有效性。巴西亚马孙毁林问题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问题上立场分歧的缩影。西方国家将亚马孙雨林视为“全球公共产品”,而巴西政治决策者则创造了一种“国际威胁和贪... [发表时间:2022/8/18 9:54:29]
[摘要]:摘要:数字人文须超越工具阶段,其突破点在于如何以计算批评的方式介入更广泛的话语和文化实践中。计算批评是以数据化和计算建模为基础的知识表征和文本诠释过程,是一种全新的文本阐释学,属于广义的文化批评的范畴。它以作为社会实践的观念领域为对象,其前提是可解释的工具,强调模型在思考和推理过程中具有的意义。在“数据→模型→细读→理论→数据→……”的阐释循环中,人文学者从自身的领域知识和细读体验出发,通过巧妙的... [发表时间:2022/8/18 9:52:39]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6期P21—P22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哲学系,摘自《社会科学家》2021年12期,崔晋摘在哲学领域,有一种研究早就在深处进行,断断续续,若隐若现,直到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主要标志的创构时代来临才日益凸显,这就是规定问题的研究。规定问题领域的系统研究,隐含于黑格尔逻辑学中的思维规定。而规定问题的当代研究则在弗雷格那里启动,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发生重要转折,在克里普克那... [发表时间:2022/8/18 9:51:37]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