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026条记录
[摘要]:张友渔(1899—1992),原名张象鼎,字友彝,山西省灵石县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著名的新闻学家、政治学家和国际问题专家。1923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同时担任北京《世界日报》《世界晚报》以及上海《申报》和汉口《中山日报》等多家报刊的特约撰稿人或驻京记者,发表大量文章批判反动统治,宣传进步思想。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左派知识分子的身份负责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文化界上层人士及民主党派的统... [发表时间:2022/10/14 17:43:51]
[摘要]:摘要:科幻现实主义成为国内科幻界颇有影响力的提法和创作趋向。讨论科幻现实主义需要关注科技维度,将其置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科幻现实主义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一是表现震惊体验,展示科技惊异之美,将对宇宙的探索和对人性的思考相结合;二是用隐喻洞见科技带来的社会变化,深度介入现实,发出文明预警;三是关注科技与人的关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从后人类角度思考“人”的终极意义。科幻现实主义为科幻文学提供了一条观... [发表时间:2022/10/14 17:46:36]
[摘要]:摘要:科幻现实主义这一命名意蕴丰富。科幻现实主义中的“现实主义”,意味着中国科幻文学以立体的视角宏观地把握现实,书写人类社会的整体性;“科幻”意味着筑梦、想象、求变意识,用科幻思考未来。从社会历史之维、技术之维来看,中国科幻现实主义创作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关注科技发展对现实含义的拓展和变化,并深入反思人类文明的未来。中国科幻现实主义依托中国文化的深厚根基探究人的本质、揭示人和... [发表时间:2022/10/14 17:39:04]
[摘要]:宋代读书风气十分盛行,从帝王“日阅三卷”(《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太平兴国八年十一月庚辰,中华书局校点本,第559页,以下简称《长编》)到乡童“朝诵暮弦”,(《嘉靖延平府志》卷一《风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整个社会表现出浓郁的读书气氛。时人甚至说:“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刘清之:《戒子通录》卷六家颐《教子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703册,第74页)这样的读书风气,在中国历... [发表时间:2022/10/14 17:35:34]
[摘要]:上野隆三,日本立命馆大学现代东亚语言文化专业教授、校长特别助理。1962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西宫市,1981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历经本科、硕士与博士阶段的学习,其间到中国南京大学进修、留学一年半;1989年成为日本国立富山大学教师;2000年调入位于京都市的私立大学立命馆大学,为文学部教授,历任立命馆大学文学部长、副校长,现任校长特别助理兼国际合作部主任。上野教授一直以中国白话小说为主要授课内容和... [发表时间:2022/10/14 17:53:12]
[摘要]:摘要:新发展阶段下,实现构建新发展格局等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目标内在要求加强需求调控。基于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相互作用的辩证分析,中国创新性地提出了新时代需求侧管理理论。新时代需求侧管理是发挥社会需求总量牵引与结构优化效能,着力实现供需高水平动态均衡的新型管理模式。新时代需求侧管理强调短期与中长期目标相互融合,总体目标的核心在于促进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顺利塑造;具体目标的内核是促进经济... [发表时间:2022/10/14 17:47:27]
[摘要]:摘要:法国收藏家、学者杜博思20世纪30—50年代在欧美率先重估明清书画的美学价值时,以“节奏”对应“气韵”,并调和了“气韵”的另一种译法“精神回响”。这一观念受益于林语堂对中国书法美学“形式”与“节奏”的阐发。“气韵”西渐的历史体现出跨文化现代性的复杂面向。一方面,西方学者从自身文化出发选取“节奏”译介“气韵”,从而赋予“节奏”新的意义,完成了西方艺术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德里斯珂、林语堂等人向... [发表时间:2022/10/14 17:51:54]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9期P33—P34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原题《从自然价值的布展到生态批判的构建——马克思文本中生态价值的当代呈现》,摘自《晋阳学刊》2022年3期,薛刚摘01自然价值的重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呈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多种关系,这些关系包括了认知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等,例如马克思关于“人化自然”的论述,恩格斯对于自然辩证性的发掘。这些思想... [发表时间:2022/10/14 17:51:05]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9期P27—P28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新视野、新论域、新方法——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与方法〉文本》,摘自《马克思主义哲学》2022年2期,薛刚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理论层面的内容研究和实践层面的方法论向导。如何在研究的视野、论域、方法上下真功夫,这就需要我们对以往的研究视野、论域、方法有一个较... [发表时间:2022/10/14 17:45:59]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9期P25—P26作者单位:澳门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摘自《学术月刊》2022年3期,邵贤曼摘本文将以美国经典实用主义哲学家查尔斯-皮尔士的两篇早期哲学论文为核心线索,重点讨论和分析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念,例如“活的怀疑”“确立信念”“思想作为探索和再探索过程”“科学方法”“科学实在”以及“可错主义”等,是如何起源和发展起来的。从哲学史脉络梳理以及原典分析的... [发表时间:2022/10/14 17:38:24]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