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48851.突破!利用基因编辑实现杂交水稻高效无性繁殖,并在后代保持F1杂种的表型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植物生物技术Pbj,作者H.YX杂种优势已在作物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通过在种子作物中培育表现出优异产量潜力和稳定性的F1杂交种子。然而,F2后代种子容易发生性状分离,因此,F1杂交种子必须在每个作物季节更换。水稻异交率较低,F1杂交种子的生产依赖于复杂的雄性不育系统的实施,导致杂交种子成本较高。因此,杂交水稻的传播基本上仅限于具有高效和完善的种子生产和分配系统的地区。因此,杂交稻的... [发表时间:2023/1/5 9:19:50]

  • 48852.重写教科书:一个简单的基因转录定量公式

    [摘要]: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基因表达的变化几乎完全发生在细胞生长的转录阶段。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定量公式,将调控控制与mRNA和蛋白质水平联系起来。RNA聚合酶(RNAPs)的可用性与核糖体的可用性是协调的,并且mRNA的特征在大多数基因和生长条件下是一致的。这两个原则规定了一个简单的基因表达策略:蛋白质浓度几乎完全控制在大多数基因的启动子水平。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中心法则我们都... [发表时间:2023/1/5 9:19:21]

  • 48853.中国农大构建720万个互作关系的小麦整合基因调控网络wGRN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MolPlant植物科学,作者YongmingChen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小麦基因组庞大且复杂,功能基因鉴定所需的实验成本高且周期长,制约了小麦功能基因挖掘的效率。小麦的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伴随着一系列基因的时空表达调控,其中基因调控网络在控制复杂性状中发挥关键作用。整合海量的组学数据并发掘其中蕴含的基因调控关系有望加速功能基因发掘,进而从系统水平上实现对小麦表型的精... [发表时间:2023/1/5 9:18:53]

  • 48854.研究揭示作物害虫东方粘虫远距离迁飞的分子基础

    [摘要]: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0日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迁飞害虫创新任务联合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昆虫适应性进化团队,在CellReports杂志发表了题为“Theorientalarmywormgenomeyieldsinsightsintothelong-distancemigrationofnoctuidmoth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粮食作物重大迁飞性害虫—东方粘... [发表时间:2023/1/5 9:18:25]

  • 48855.重磅!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院士任中国农大党委书记

    [摘要]:日前,中央批准:钟登华同志任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因年龄原因,姜沛民同志不再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职务。12月28日,中国农业大学召开教师干部会议。受中央组织部领导委托,中央组织部有关干部局负责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同志,北京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同志主持会议。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国农业大学领导班子成... [发表时间:2023/1/5 9:17:05]

  • 48856.又一篇!南京农业大学强胜团队在杂草稻倒伏分化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摘要]:近日,植物学主流期刊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5年IF8.331)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强胜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Characterizationoflodgingvariationofweedyrice”,该研究揭示了杂草稻通过木质素通路基因的DNA甲基化变异影响木质素合成并影响到茎秆强度导致中国杂草稻倒伏性南高北低的地理分化。这一机制的揭示也为水稻育种提供... [发表时间:2023/1/5 9:16:36]

  • 4885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锡辉教授团队在细菌效应蛋白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摘要]: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沈锡辉教授团队在《Nature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Asecretedeffectorwithadualroleasatoxinandasatranscriptionalfactor”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细菌六型分泌系统分泌的一个双功能效应蛋白CccR作为毒素和转录因子在细菌竞争和细胞通讯方面发挥功能。生命学院博士研究生王丹丹,青年教师朱玲芳以及福建... [发表时间:2023/1/5 9:16:03]

  • 48858.全面综述植物单细胞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摘要]:植物含有大量的细胞类型,并表现出复杂的调控机制。在植物科学中,单细胞水平的研究逐渐变得更加普遍。单细胞转录组学、空间转录组学和空间代谢组学技术的结合已经开始用于植物发育学的研究。这些技术已用于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植物组织的转录组和代谢组,从而能够在特定的发育阶段系统地研究特定组织和细胞类型中的基因表达和代谢。2022年12月20日,Plant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河南大学孙旭武团队题... [发表时间:2023/1/5 9:14:53]

  • 48859.植物/农学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经费3.15亿

    [摘要]:近日,2022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项目结果陆续公布,中国矿业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等高校相继官宣获批结果。其中我们统计了有关植物/农学相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立项结果(以官方公布为准):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4项、课题20项,参与课题53项,共计获批国拨经费3.15亿元。获批项目... [发表时间:2023/1/5 9:14:25]

  • 48860.植保所提出高通量筛选多堆柄锈菌无毒基因和玉米抗南方锈病基因的研究策略

    [摘要]: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polysora Underw)侵染引起的玉米南方锈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流行危害,严重威胁我国和全球玉米安全生产,可持续控制玉米南方锈病亟需合理有效培育和种植抗性品种。近日,中国农科院粮食作物真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团队在《TrendsinPlant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Gene-for-gene-mediatedresistancetosoutherncornr... [发表时间:2023/1/5 9:13:20]

首页<<4883488448854886488748884889>>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