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小学教研

37028条记录

  • 1026.课上学生是否举手折射的问题

    [摘要]:课堂上,当学生面对老师提问时,选择举手还是不举手,其背后反映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们今天就分析一句话,课堂询问“懂还是不懂”有没有意义。有的老师每当讲到关键之处,总会习惯性地问上一句:“听懂了吗?”“听明白了吗?听懂的举手。不会的举手。”这种询问,简短有力,老师的初衷是对学生理解程度进行检验,作为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这轻轻一问,却如同一块试金石,考验着他们的... [发表时间:2024/10/23 17:32:53]

  • 1025.哪类教师容易实现教学高效益?

    [摘要]:·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有时想,哪一种教学风格更易实现教学高效益呢?按照常理判断,这类老师会具备多种优秀品质和能力。工作中,他们应该是激情满怀的启迪者、匠心独运的设计者、因材施教的启智者、以身作则的示范者以及持续学习的探索者。这也是每位教师想要追求的教学境界吧。于细微处见真章。下面从课堂教学效益出发,谈一下教学风格迥异的教师与教学效益的关系。第一类:细腻耕耘者:慢工出细活。这类教师如同春日里细... [发表时间:2024/10/23 17:33:29]

  • 1023.使教研活动更有成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摘要]:一般来说,学校都设置有教研室、教研组等组织机构。组织和实施一所学校的教研活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旨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及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过,一些学校的教研活动缺乏特色,内容空洞,流于形式,效果也不太好。那么如何使得教研活动更有实效性呢?一、明确教研目标与内容确立明确的目标:教研活动的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并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例如,提升某一学科的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4/10/23 17:36:47]

  • 1028.说说教研活动集体备课那些事儿

    [摘要]:和组内老师研讨了一套题,对个别细节进行了推敲,各自分开审的时候,哪里都没发现问题,但坐在一起讨论碰撞的时候,突然就激发了灵感,理出了很多新思路。教学研讨,本是教学智慧与艺术的熔炉。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学校形成了境脉教研机制。谈不上成熟,古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还要思考研磨,在持续深耕中为每位老师充电续航。每所学校的教研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更是... [发表时间:2024/10/23 17:30:25]

  • 1027.学习“匀速”即“极速”

    [摘要]:刚刚步入初中的一位学生家长在微信中和我交流了几个话题,明显感觉到她的紧张和焦虑。其实孩子已经非常优秀,但是仍然患得患失。我想到一个关于学习的道理:学习“匀速”即“极速”。孩子从初中到高中,是学业提升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家长感到最焦灼的时期。我们应该放平心态,就像这位家长提到的一样,做好陪伴和引导,培养孩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只要持恒发力,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最终会节节攀升,柳暗花明。学习速度不能简单地... [发表时间:2024/10/23 17:31:48]

  • 1021.基于课程四要素的角度谈一谈教师说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1)

    [摘要]:一上午,跟着学校教研室的几位老师一起听了四位老师优质课的模拟说课,这四位老师下周要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优质课说课比赛。前几天已经听过一次了,几位评课老师也给她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中秋假期,大家也没有休息。今天是这些参赛老师的第二轮校内集中研课,听了一上午,涉及到医药卫生类、商贸类、英语和电子信息类四位参赛老师分别登台展示,相比第一次,大家的进步还是明显的,但是在听课过程中,还是感觉... [发表时间:2024/10/23 17:38:56]

  • 1024.做好教研活动准备的5个关键点

    [摘要]:一、做好经验准备教研组长不仅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同时是引领者,需要对教研活动内容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和认识。教研组长需要梳理和反思自己对教研内容的已有经验,也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深人的了解。比如,在开展“如何有效组织生活环节”方面的教研活动时,教研组长需要先梳理自己对生活环节的认识,如一日生活中有哪几个生活环节、每个生活环节蕴含哪些教育价值、有效组织的标准是什么、有哪些方法和策略等。同时,也需要梳理自身设... [发表时间:2024/10/23 17:35:25]

  • 1022.基于课程四要素的角度谈一谈教师说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2)

    [摘要]:(接续上文)四是关于教学实施。实施主要体现出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学学法大同小异,无外乎一些小组合作、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角色扮演、项目教学等等吧。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用多了就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所以这里面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比如我跟一位参赛老师研课的时候,建议她采取“画廊漫步”的教学策略,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小组活动,变固定的座位为流动的小组,不仅实现了组内的合... [发表时间:2024/10/23 17:38:12]

  • 1030.历史课堂的 “三求”

    [摘要]:历史中的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都值得去回味、去思考,而历史课堂,便是我们寻找古人足迹、探寻历史奥秘的殿堂。在这个殿堂里,“求真、求证、求智”成为了引领我们通向历史深处的钥匙。一、求真:追求历史的本真模样历史的“求真”很难,但要作为我们历史课堂的追求。“求真”,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与敬畏,是从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的角度,确保所教内容具备科学性与准确性。唯物史观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理解历史发展规律的大... [发表时间:2024/10/23 17:25:59]

  • 1029.12个视角判断一节课是 “教为中心” 还是 “学为中心”

    [摘要]: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课堂转型,堪称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一场深刻自我变革。由于课改之路崎岖艰难,在浩浩荡荡的课改队伍中,不乏“叶公好龙”之辈。他们往往在理念上夸夸其谈,宛如巨人,然而在行动上却畏缩不前,恰似矮子。要判断一个地区、一所学校乃至一位教师的课堂是否真正实现了从“教”到“学”的华丽转身,不能仅仅听其言辞,而应聚焦课堂最本真的样态。因为课堂之中蕴含着我们在论及教育时的一切要素。当一节课... [发表时间:2024/10/23 17:28:12]

首页<<100101102103104105106>>尾页共3703页 跳页共37028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