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401期):
https://xuebao.xaut.edu.cn
3、刊内电话:029-82312403
4、刊内邮箱:xb@mail.xaut.edu.cn
5、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30日出版。
2024年7月15日星期一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本刊声明
【官网信息】
目前许多网站假托本刊之名,诱使作者投稿,骗取版面费。本刊在此郑重声明: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其他机构从事代收投稿及版面费事宜。投稿人因此而导致的个人损失,均与本刊无关。
本刊编辑部办公电话为:029-82312403,唯一正式官方网站为:https://xuebao.xaut.edu.cn,若投稿,请在此网站注册后在线投稿。通信地址:710048 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西安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648#信箱)。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1. 稿件内容及格式
本刊目前只有自然科学版,无社会科学版。主要出版材料工程、机械工程、仪器工程、电气工程、电子工程、信息与控制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工程、计算机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以及工程力学、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等学科范围的科研论文。
本刊不接受社科类稿件、一稿多投稿件和以外文形式已发表的稿件。
本刊只接收电子版投稿,来稿要求为 .doc 或 .docx 格式文档,作者须确保稿件中的数学公式、文字中夹杂的数学表达式(含单个字母)等可以正常显示。不接受PDF等其他格式的稿件。
来稿一般要求有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的支持。
2. 投稿事项
作者投稿时需提供的信息: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学历,职称,研究方向。E-mail。联系电话、手机号。
第一作者为研究生的,还应增加导师的简介(包括以上各项简介参数)。
投稿方式:本刊只接收电子版投稿,请作者通过本刊编辑部的办公平台(https://xuebao.xaut.edu.cn/)在线投稿。
稿件处理流程:编辑部接到投稿后,先初审;通过初审后,编辑部将联系作者办理相关手续,以便进一步请专家审稿;待审稿结果出来后,作者依据修改意见进行认真修改并提供修改说明;编辑部根据修改稿及修改说明进行后续处理。
特别提示:
1)稿件中若涉及地图,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地图管理条例》、《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等法律法规执行。所需底图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下载,且不得修改底图(包括边界线、高宽比等),作者须在论文每个相关插图下方注明以下内容:“注:此图基于国家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XXXX)XXXX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2)请作者确保在投稿系统所输入的 E-mail 地址正确,否则无法接收到“注册成功”、“稿件接受通知”等系统反馈邮件。
3)审稿反馈邮件默认发给“通讯作者”。“通讯作者”须及时处理邮件。若超过规定期限,系统则默认作者撤稿,并作“退稿”处理。
3. 版权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扩展广大读者的学术交流渠道,作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本刊已成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中国期刊网》、《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等全文收录期刊。
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同意以下著作权转让书,愿意供上述各文献数据库收录、转载并上网发行。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本刊不再另付其他稿酬。如果作者不同意论文上网或编入光盘版,请另投其他刊物。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官网信息】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是工程类多学科的学术性科技期刊。本刊的宗旨是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培育科技学术人才,推动学科建设和科技进步。主要出版材料、机械与精密仪器、电气、电子、信息与控制、水利水电、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经济与管理、理学(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计算机、土木与建筑、生态与环保等学科范围的科研论文。
1 关于投稿的约定
1.1 投稿方式及要求
投稿方式:本刊只接收电子投稿,来稿要求为 .doc 或 .docx 格式文档,作者须确保稿件中的数学公式、文字中夹杂的数学表达式(含单个字母)等可以正常显示。不接受PDF等其他格式的稿件。请作者通过本刊编辑部的办公平台(https://xuebao.xaut.edu.cn/)在线投稿。
投稿必须是首发稿,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并且文中不涉及属于国家保密的数据及资料、投稿应不涉及学术不端行为(具体请参考“读者园地”栏目中的国家标准CY∕T 174-2019 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PDF)。编辑部初审通过后,作者在接到收稿通知后应按要求附手工签字的“诚信声明和保密审察证明”,并应附通讯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和手机号。来稿如涉及保密事项,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1.2 审稿
本刊收到稿件后,将组织所属学科的专家对稿件进行评审,根据稿件的学术水平决定是否录用并通知作者。自投稿之日起4个月内尚未收到录用通知的稿件,请作者向本刊编辑部查询或自行处理。
1.3 优先出版条件
本刊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其他重大课题产生的高水平论文将优先安排出版,请作者在文稿首页左下位置注明基金项目(或重大课题)的名称及编号。
1.4 版面费与稿酬
本刊酌收发表论文版面费,并在论文出版期间办理经费转账,非经费转账由校会计核算中心受理。论文发表后,本刊将付给作者稿酬(另有约定者除外),并赠送当期学报。
1.5 关于上网的约定
本刊作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同时被录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果作者不同意论文上网或编入光盘版,请另投其他刊物。
对文稿的格式要求如下。
2 对稿件的基本要求
2.1 幅面
幅面约定:A4版面,正文用5号宋体字,每个版面45行,每行46字。
文稿的篇幅一般为4~6个版面,不超过7 个版面,包含题名、文摘、图、表、参考文献等。
2.2 文稿构成及格式
文稿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首页脚注、正文、参考文献。来稿要求为Word 97或 Word 2003格式,不接收Word 07格式的稿件。
2.3 中文题名
题名应以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其中避免使用含义笼统和一般化的词语,不使用非公知的符号、代号及缩略词。题名不宜超过20字,一般不设副题名。
2.4 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位置在题名下行,署名下行为作者工作单位的全称和所在省、市名称及邮政编码。署名为多位作者且工作单位不同时,分别在作者姓名右上角和工作单位名称前对应加注序号。在文稿首页脚注中需给出第一作者简介,第一作者为研究生时,首页脚注应当增加导师的全项个人简介。首页脚注格式如下。
————————(45 cm长)
收稿日期: yyyy-mm-dd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学历、职称、研究方向。E-mail。 联系电话及手机号。第一作者为研究生的,还应增加导师简介(包括以上各项简介参数)。
2.5 中文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重要内容不加注释、不加评论的简介性陈述,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最终结论,其中着重陈述研究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符号、代号及缩略词,也不要引用公式和参考文献。
2.6 中文关键词
从题名和摘要中选择3~8个能反映论文重要信息的词或词组,排列在摘要下方。不同关键词之间用“;”分隔。缩略语应先给出中文全称。具体可参考“读者园地”栏目中的国家标准 CY∕T 173-2019 学术出版规范 关键词编写规则.PDF。
2.7 中图分类号
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中选出相应的分类号,排列在关键词下方。
2.8 英文摘要
英文的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工作单位名称、摘要和关键词集中打印在论文引言上方位置。
英文题名的内容与中文题名相应。第一个词不用冠词。除每词第一字母(介词、冠词等除外)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其余字母一律小写。
作者姓名的内容和顺序均与中文的相同。中国作者姓名应给出汉语拼音,其中姓要求各字母全大写,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名字为多个字的,名字中各字的拼音之间不需要短线。例如:WANG Weixun。若有引起歧义的拼音,则需在需要的地方加隔音符“’”。例如:王西安,正确的拼音应为WANG Xi’an,而不应写为WANG Xian。再如,张碧翱 ZHANG Bi’ao,不应写为ZHANG Biao。
英文摘要的文字要求:使用现在时态或现在完成时态; 尽量使用简单句;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英文关键词的内容、数量和顺序,均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除专有名词大写以外,其余一律小写。
2.9 引言
也称前言,简要综述与本文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0 正文
正文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材料、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与讨论等。论述应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数据可靠、语言简洁、行文流畅。
2.11 层次标题
文稿的层次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一级标题使用1、2、3、……;二级标题使用1.1、1.2、1.3、……。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1)、2)、3)、……。再以下,使用a)、b)、c) 、……。文稿的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
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各自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例如:表1、图2、文[3-6,8-11]、定义4、式(5)、定理6、假设7等。
2.12 计量单位
文中的物理量及其计量单位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对其含意加以说明。同一个量的符号,一般应只有一个含意且应全文统一(包括大小写)。量的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数等,一般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量符号可带角标。多个字母组成的量的符号:除特征量使用斜体以外,一般使用正体。文中外文符号的文种、字体、大小写、上下标应清楚、准确。
2.13 图表
文中的插图和表格应精选,避免图与表重复反映相同的数据,避免图表所反映的内容与文字叙述重复。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应清楚地表达要说明的问题, 图表应附中文和英文题名。
具体请参考读者园地栏目中的国家标准:CY∕T 170-2019 学术出版规范 表格.PDF; CY∕T 171-2019 学术出版规范 插图.PDF。
2.13.1关于图的要求:
论文中的图, 包括结构(框)图、曲线图、示意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照片等。
1 位置要求
插图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字,后见插图,即图应放在提到它的文字自然段之后。
2 尺寸要求
本刊实行分栏(分两栏)排版。单栏图的整体宽度不应超过78 mm,通栏图的整体宽度不应超过168 mm。若图中曲线较少(内容较少),则在不影响图注字体的情况下,图应尽量小。
3 格式要求
编号 一篇论文的插图应统一按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即图号),编号从1开始,例如图1、图2等。每幅图有分图且需要区分的,分图序号以英文小写字母a开始,并按英文字母序号排序,并在字母两边加小括号,如(a)、(b)等。
图题 每个图要有简短确切的、说明图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的题名(即图题);图题连同图号置于图的下方;图题均要求提供中、英文两种格式。图中的件号、符号、代码以及试验条件等, 应与正文一致,且应以最简练的文字进行说明(论文中已做说明的,则不需要再说明), 并作为图注或图例, 置于图题和图之间,即图题上方、图的下方。
图注 图的横纵坐标标值线标在坐标线内侧,横纵坐标需标明相应的变量和单位,使用“变量名称/单位”形式标记,如时间/min、长度/km等。
图片 图片文件最好为 .cdr、.tiff、.jpg 等格式的位图文件,分辨率要求为600 dpi以上。
4 内容要求
1) 图应清晰,应具备“自明性” , 即只看图及图题、图例、图注, 不用阅读正文, 就可理解图意。
2) 请提供可以直接编辑的源图,以保持图中文字和线条的可编辑性,即在做图软件如Word,Powerpoint, Visio, Illustrator, Coreldraw, origin和Matlab等界面下直接将图复制、粘贴到Word2003文件中,而不是导出图片后再插入到Word文档中。
3) 图中的字体:汉字用宋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号统一用8磅(point,p),相当于小5号字体。技巧:刻度值较密集的,可间隔取值。图中的线条应做到主辅线分明:轮廓线、框线、曲线用粗线(0.6 ~0.8 p,或0.25~0.3 mm);尺寸线、指引线、坐标轴等用细线(0.4 p,或0.15 mm)。
4) 应当以比例尺来表示地图或显微图的放大或缩小尺度。
5) 图中的文字应尽量少,如果能够在图题中说清楚,就不要再在图中重复说明;图中出现的物理量名称和符号须与正文一致并在正文中有相关说明和解释;图中出现的英文请改用中文表达,并与文中的说明文字一致。
技巧:刻度值较密集时,可间隔取值。
2.13.2 关于表的要求:
1. 位置要求
表格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字,后见表格,即表格应放在提到它的文字自然段之后。
2. 尺寸要求
本刊实行分栏(分两栏)排版。单栏表格的整体宽度不应超过78 mm,通栏表格的整体宽度不应超过168 mm。
3. 格式要求
1) 编号 一篇论文的表格应统一按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即表号),编号从1开始,例如表1、表2等。
2) 表题 每个表格要有简短确切的、说明该表格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的题名(即表题);表题连同其序号置于表格的上方;表题均要求提供中、英文两种格式。表中的符号、代码以及试验条件等, 应与正文一致。
3) 单位 表格中所涉及的变量,均应带上标准制单位(无量纲量除外),使用“变量名称/单位”形式标记,例如:“θ/(°)、 流量/(102 m3/s)、 转速/(r/min)、t/min、L/km”等。
4. 内容要求
1) 表格应具备“自明性” , 即只看表格及表题、示例、注解等, 不用阅读正文, 就可理解表格所要表达的意思。
2) 表中的字体:汉字用宋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号统一用8磅(point,p),相当于小5号字体。
3) 表中的文字应尽量少,如果能够在表题中说清楚,就不要再在表中重复说明;表中出现的物理量名称和符号须与正文一致并在正文中有相关说明和解释;表中出现的英文请改用中文表达,并与文中的说明文字一致;
4) 表中各栏, 应标明物理量的名称、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的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表内同一栏的数字, 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能用“ 同上” 、“ 同左”
或 “ “ ” 等词及符号, 一律填入具体的数字或文字。
5) 特别要注意:表内“ 空白” , 代表未测试或无此项;“ -” 或“ … ” , 代表未发现; 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如数据己绘成曲线, 则可不再列表。
6) 通常推荐使用三线表。在可以表达清楚的情况下, 应尽量采用三线表,但当表中内容比较复杂时,可以灵活掌握。此外, 表的两边框线应去掉, 两边不要封闭。
2.14 数字和字符的正体和斜体
1) 使用斜体的情况
所有代表变量的符号,包括角标(唯独pH除外);
所有的特征数,如雷诺数Re、 瑞利数Ra等;
几何中表示点、线(段)、面、弧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符号;
各坐标系中的标目符号,如x、y、z、γ、θφ、τ等;
某些函数符号,如f 、g ;
某些特殊场合被视为常数的参数符号,如a、b、c等;
生物和化学中某些特定名词和符号。
2) 使用正体的情况
所有代表非变量的符号,包括所有单位符号和元素符号、代表非变量的角标等;
有固定意义的函数和特殊函数,如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B(x,y)( 贝塔函数)、sgn a(符号函数)、erf x(误差函数)等;
运算符,如连加号∑、连乘号∏、微分号d、偏微分号 、矩阵转置号T、有限增量符Δ、变分符δ、阶乘!等;
特殊算子,如散度div、拉普拉斯算子Δ、梯度grad、旋度rot等;
有特殊意义的缩写字符,如最值符号max和 min、按定义等于def、辐角arg、模a运算mod a、代表虚数的实部和虚部的符号Re和Im、厄米特共轭H等;
数学常数,如e、π及虚数单位i、j等;
集合符号及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符号;
阿拉伯数字、叙述性文字、缩略语、仪器的规格型号等。
3) 使用黑斜体的情况
表示矢量(向量)、矩阵、张量的符号。
张量符号用大写的黑斜体。
矩阵符号用大写的黑斜体,包括单位矩阵的符号E和I等。
矢量符号用小写的黑斜体,单位矢量符号用e,三种坐标系的单位矢量用斜体下标区分。笛卡尔坐标:ex、ey、ez;圆柱坐标:eρ、eφ、ez;球坐标: er、eθ、eφ。
4) 使用黑正体的情况
5个数集符号:自然数集N、整数集Z、复数集C、有理数集Q、实数集R;
那勃勒算子▽;梯度以▽φ或grad φ表示;散度用▽·α表示;旋度用▽·α或rot α(curl α)表示。
2.15 数值的表示
数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合理地使用SI词头或10的幂,使数值范围在0.100~999之间。
数值中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一英文空格。如 7 654 321; 0.123 456 7等。
2.16 结 论
结论是对研究结果的概括性总结,内容包括:研究结果所揭示原理的普遍性、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以及与先前已发表过的结果的异同;也可以针对本文难于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
2.17参考文献
在本刊所发表的科技论文必须列出参考文献,以便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详细出处,提供论文论点的科学依据,反映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发展的传承关系,表示作者的严肃科学态度,尊重研究人员的前期研究成果。所引用文献必须是作者本人直接阅读过的、正式出版的、最主要的、最近三年的相关文献。
1) 参考文献表的一般要求
文后所列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引用或参考的先后顺序编号(带方括号),并在文中引用或参考处语句右上角标注有关文献的编号(标注在方括号内)。
中文的参考文献(包括期刊、学位论文等原文献自己带有相关英文信息的文献),在中文参考文献之后,附加英文译文。文献英译文与文献原文共用一个引文编号。
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得少于6条。
2) 作者人名的表示方法
作者人数不超过 3 人的,全体姓名都写;作者人数超过 3 人的,前3人的姓名都写,余者不写,后面加“,等”或“, et al”。 人名之间用“, ”分隔。不用“和”或“and”。
不论中国和外国的作者,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
西方作者的姓名中,名字部分需缩写,但缩写后不加缩写点。
拼音写法书写的中国作者姓名只分为“姓”和“名”两段。姓和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名字为多个字的,则名字中各字的拼音之间不需要短线。若有引起歧义的拼音,则需在需要的地方加隔音符“’”。例如:王西安,正确的拼音应为WANG Xi’an,而不应写为WANG Xian。再如,张碧翱 ZHANG Bi’ao,不应写为ZHANG Biao。
3) 文后常用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及其格式
常用著录项目及其格式列示如下,更多信息请参见国标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期刊 作者. 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要求附英译文)
专著或译著 作者. 题名[M].版本(第1版略). 译者,译.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必要时)).
标准 起草人(个人或单位).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会议论文 作者. 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C]//专著主要作者,专著题名.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作者. 题名[D].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要求附英译文)
专利 专利所有者. 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报告 作者. 题名,报告代码及编号[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电子文献 作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OL].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相关格式,也可参考本刊论文模板(点击下载论文模板)。
本刊欢迎有关学科的科研人员投稿。
通信地址: 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 金花校区综合一楼326室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710048
在线投稿:https://xuebao.xaut.edu.cn
办公邮箱: xb@mail.xaut.edu.cn
(办公邮箱不接收投稿)
Tel(Fax): 029-8231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