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本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主办单位官网:
http://legalaid.cupl.edu.cn/yjygk/xsfxyj.htm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
4、投稿邮箱:xingshifaxueyanjiu@163.com
(微信公众号信息)
5、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外刑事法学研究
6、出刊日期:半年刊,一年出版2期。
7、本刊不收取审理费、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
2025年9月8日星期一
《刑事法学研究》第十辑征稿: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涉案财物处置问题研究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中外刑事法学研究2025年06月06日 08:02发表于北京
《刑事法学研究》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每年出版两辑。目前第九辑组稿已完成,即将开展第十辑征稿工作。
本刊以“中国问题”为终极的学术关切与理论归宿,倡导自主性、本土性、实践性、前沿性研究,鼓励有的放矢的比较研究,融合多元的方法论,力图整合刑事法学学科资源,促成聚力中国刑事法学研究的欣欣向荣之格局。自第七辑起,本刊将采取“专题征稿+常设征稿”的双轨模式,以加强学术关注和聚焦的前沿性、专注度,同时激励更多青年学子转向并持续深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前沿课题研究。
一、征稿主题
第十辑的主题为“刑事一体化视野下涉案财物处置问题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许多刑事案件特别是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之中,公安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数量众多,种类纷繁复杂,处置难度愈发加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在加强人权执法司法保障方面,完善涉及公民人身权利强制措施以及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制度。”2025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会议,对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进行部署,要求全国检察机关加强对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措施的监督,坚决防治办案与利益挂钩。
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民营企业平等保护的时代背景下,尽管公安司法机关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对涉案财物处置工作予以规范,但相关规定较为原则、欠缺可操作性,难以应对实践中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构建更为科学、公正、规范的涉案财物处置制度刻不容缓,更是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应然之义!
有鉴于此,《刑事法学研究》第十辑以“刑事一体化视野下涉案财物处置问题研究”为主题进行征稿,参考选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1.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中涉案财物处置问题研究2.涉案财物处置与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研究3.对物强制措施体系研究4.涉案财物处置中刑行反向衔接问题研究5.涉案财物处置中利害关系人参与问题研究6.涉案财物处置的监督与救济机制研究7.涉案财物处置的证据与证明问题研究8.涉虚拟货币洗钱案件证明机制研究
本辑征稿截止日期暂定2025年6月30日,预计于2026年出版。《刑事法学研究》编辑部将视投稿情况,组织相关主题的青年学子交流活动。
二、常设主题
除专题征稿外,您还可以结合本刊下列常设主题投递稿件:
(1)时代前沿。本专题旨在及时回应重大理论关切、法治需求以及实践动态。每辑将围绕我国重大刑事法治、刑事立法及司法等问题,特约法学名家领衔,就特定问题,以组稿等方式,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犯罪学、法社会学等多学科学者的集体参与,就我国刑事法学研究的新问题、新现象进行研究。
(2)学术争鸣。本专题旨在鼓励学术创新与学术争鸣。每辑将遴选具有重大学术争议的创新性文章,鼓励批判性思维、对传统学说提出质疑,以激励学术自信与学术创新。
(3)法律评注。本专题倡导通过严谨的法教义学分析方法,对刑事法律规范展开精细化解读。每辑将围绕刑法、刑事诉讼法当中的若干条款,从条文释义、要件分析、实务争议等维度展开深度剖析,推动刑事法律理论与实践的完善。
(4)域外视野。本专题主要登载域外刑事法治动态、刑事司法制度、域外刑事法制比较研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法制动态等文章,同时欢迎取得原作者授权的经典译文。
三、投稿须知
(1)所投稿件或其主要内容,必须是未在其他公开出版物以及互联网上发表过的原创作品,所投稿件原则必须是署名作者本人实际完成,不存在任何违反学术规范情形,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
(2)论文字数在1.8万字左右为宜。格式规范请参照《法学引注手册》的注释体例。
(3)仅接受电子邮箱投稿方式,编辑部的收稿邮箱:xingshifaxueyanjiu@163.com。来稿请以Word形式编辑,在邮件主题中注明作者与文章题目(作者+题目),并以附件的形式发送。此外,请在文稿中最后一页注明作者相关信息以及通讯地址、邮编、联系方式等。参与专题征稿的作者,烦请您在邮件主题和正文第一页标注“第十辑专题征稿”,我们将优先安排审稿。
(4)编辑部严格执行通行的审稿机制。限于编审力量,对所投稿件,不论是否发表等,一般会在一个半月内,进行及时回复有关稿件的处理情况。作者在投稿后3个月内未接到编辑部通知的,可自行处理。作者在投稿后3个月内知悉来稿已为或将为其他公开出版物刊登的,应立即通知本编辑部。
(5)稿件一经采用,《刑事法学研究》编辑部有权在不改变稿件基本观点和实质性内容的前提下,在定稿前对稿件进行编辑修改。
(6)本刊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
(7)作者所投稿件如获采用,编辑部将支付稿费,并同意《刑事法学研究》在支付稿酬时代扣代缴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
本刊倡导培育新人的理念,鼓励青年学子,尤其是在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积极投稿。对于通过初审的来稿,我们将及时与作者沟通,并根据修改情况,积极支持发表。
《刑事法学研究》编辑部
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