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刊内邮箱:ipstudies@163.com
4、出刊日期:半年刊,每年出版两卷。
5、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2025年9月19日星期五
《知识产权研究》征稿启事
【2025年01期信息】
1.《知识产权研究》是有关中国艺创、信息生产、传播、利用法律研究的学术出版物,自1996年创刊以来,至今已经出版了30卷,自2019年起,计划每年出版两卷。《知识产权研究》追求学术旨趣,鼓励信息自由,采用匿名审稿制度,摈弃论资排辈,仅以学术价值为用稿依据,尤其欢迎在校研究生、博士后和青年研究者投稿。
2.《知识产权研究》设“主题研讨”“信息法研究”“司法前沿”“研究生论坛”“书评”等栏目,刊登多种体裁的学术作品。
3.根据学术刊物的惯例,《知识产权研究》要求来稿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在理论上有新意,或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上有所贡献;书评以评论为主,其中所涉及的作品内容简介不超过全文篇幅的四分之一,所选作品以近年出版的本领域重要专著为佳。
4.请勿一稿数投。投稿一个月内作者会收到评审意见。
5.来稿须为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请作者确保对其作品拥有版权并不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的版权。译作者应确保译本未侵犯原作者或出版者的任何可能的权利,并在可能的损害发生时自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6.《知识产权研究》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将已经出版的专著惠赠本刊编辑部,备“书评”栏目之用,编者、作者共同营造健康的学术研讨氛围。
7.作者投稿时,电子稿件请发送至:ipstudies@163.com。
8.《知识产权研究》鼓励学术创新、探讨和争鸣,所刊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立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翻译。
9.版权声明:《知识产权研究》集刊整体版权属于编辑部,该整体版权可授权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合同范围内使用;此举是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实现刊物编辑和出版工作的网络化,扩大本刊与作者信息交流渠道。凡在本刊公开发表的作品,视同作者您同意接受本声明。作者如不同意本声明,请您在来稿时注明。
10.由于经费所限,本刊实难承担稿酬支出,文章刊出后,编辑部即向作者寄赠当期刊物2本。
《知识产权研究》稿件体例
【2025年01期信息】
一、稿件第一页请按以下顺序自上而下依次载明:篇名、作者名(译作顺序:原作者名、译者名)、摘要、关键词(三到五个,最多不超过五个)、正文。在正文末尾,请附上英文标题、英文作者名和300-500字的英文摘要。
二、正文内各级标题均按照首起退两格,按“一”、“(一)”、“1、”、“(1)”的层次设置。其中“1、”以下(不包括“1、”)层次标题不单占行,与正文连排。
三、各类表、图等,均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后加冒号并注明图、表名称;图编号及名称置于图下端,表编号及名称置于表上端。
四、注释体例
(一)本刊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根据被引资料性质,作者原创作品格式,作者姓名+冒号+篇名或书名;非原创作品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译”、“编译”、“编著”等字样。
(二)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每页单独注码,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
(三)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
(四)数个注释引自同一资料时,体例与第一个注释相同。
(五)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直接标明作者姓名,不要使用“拙文”等自谦词。
(六)具体注释举例:
1.著作类
①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第3页。
2.论文类
①马长山:《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法律变革》,《法学研究》2018年第4期。
3.文集类
①谢怀栻:《论著作权》,中国版权研究会编《版权研究文选》,商务印书馆,1995,第52~71页。
4.译作类
①〔美〕伦纳德·D.杜博夫、克里斯蒂·O.金:《艺术法概要》,周林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第148页。
5.报纸类
①参见刘树德:《增强裁判说理的当下意义》,《人民法院报》2013年12月27日,第5版。
6.古籍类
①《汉书·刑法志》。
7.辞书类
《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第124页。
8.外文注释基本格式为:
作者(书出版年份):《书名》(版次),译者,卷数,出版地:出版社。
作者(文章发表年份):《文章名》,《所刊载书刊名》,期数,刊载页码。
author(year),book name,edn.,trans.,vol.,place:press name.
author(year),“article name”,vol.(no.)journal name,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