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出刊日期:年刊,每年出版1辑。
2024年1月26日星期五
《广州文博》征稿启事
【2023年年刊信息】
《广州文博》由广州文博学会、南越王博物院联合编辑,为正规出版物。作为文物博物研究者一个公开的学术园地,致力于探讨不同历史时空下的各种历史文化现象,收集和整理馆藏历史文献、文物及田野考察资料、考古发掘资料,并积极探索反映文博行业发展特点的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保护等专题研究。在“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品牌下,以红色文化塑造时代之魂,以岭南文化汇聚湾区同心,以海丝文化增强开放优势,以创新文化激发城市活力。目前正面向国内外征集稿件,细则如下:
一、稿件要求
1.来稿要求主题明确、立意深刻、结构严谨、文字精练。本书只刊载首发作品,谢绝一稿多投。
2.来稿字数在3000—8000字为宜。
3.来稿请用规范的学术论文书写格式。
(1)注释统一为页下注,每页重新编号,注释序号与文中指示序号相一致,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加圆圈标注:①、②……。再次征引,只注作者名、书名和页码。本刊不采用“同上”“见前引书”等简略方法。例如:蔡鸿生:《广州海事录——从市舶时代到洋舶时代》,第118页。不用合并注号方式。每条注释独立成自然段。
注释编写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广州文博学会:《广州文博》第14卷,文物出版社2021年版,第2—3页。
(2)来稿请附相关的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内容摘要在稿件正文之前,以100—300字为宜,简介主题范围、目的方法、内容梗概、创新之处、主要结论。摘要慎用长句,只分1个自然段落。摘要之后须有关键词,由3—8个反映论文主题内容、并用空格隔开的词或词组所组成。
(3)第一次提及帝王年号、须加公元纪年,如上元二年(675年);第一次提及外国人名,须附原名。中国年号、古籍卷、页数用中文数字,如贞观四年、《旧唐书》卷三八,《西域水道记》第二二页。其他公历、杂志卷、期、号、页等均用阿拉伯数字。
(4)除常见的先秦诸子、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三通、《太平御览》、《艺文类聚》等可不标出作者时代和姓名外,引用古籍,应标明著者、版本、卷数、页码;引用专书及新印古籍,应标明著者、章卷数、出版者及出版年代、页码;引用期刊论文,应标明期刊名、年代卷次、页码;引用西文论著,依西文惯例,书刊名用斜体;书刊及论文均用《》。
4.来稿请写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和职称、通讯地址、电话或电子邮件等联络资料,将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置于文章最后。
5.投稿方式:作者可将稿件WORD格式文档电子邮件发送至《广州文博》编辑部信箱gzwbbjb@126.com。
6.《广州文博》所载文章观点不代表编辑部意见,作者文责自负。文稿作者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杜绝任何抄袭、剽窃和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
7.本刊尊重作者确定的署名方式,编辑部会根据本刊主旨、风格,结合专家意见对稿件做出技术性修改。如作者不允许,请在投稿时说明。
8.本刊的审稿周期为确认收到稿件起的三个月之内。稿件寄出三个月后未收到修改或采用通知者,请自行处理。稿件一经采用,编辑部将及时支付稿酬、寄送样刊。
二、特别说明
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收录,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用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说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三、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316号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
邮政编码:510030
联系人:《广州文博》编辑部 霍雨丰
联系电话:020-36182045
投稿电子信箱:gzwbbjb@126.com
《广州文博》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