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书刊网微信二维码

扫微信,关注编辑QQ!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期刊大全 >>集刊大全>>文化艺术

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集刊) (Email投稿)

简介
《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年刊),由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协作)会主办。是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协作)会的会刊。
本刊为:匿名审稿,
征稿信息

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官网邮箱:iacjclluncong@163.com

4、出刊日期:年刊,每年出版一期。

     2024626日星期三

                    

 

《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第13辑征稿启事

【官网信息】

 

发布日期:2022-10-15

各位尊敬的会员、会友:

20228月下旬,我会以线上会议方式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汉日对比语言学研讨会。来自国内外6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600多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出席本次研讨会。与会者就汉日语言对比进行了深入探讨,产出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需要一个刊登发表的平台,以便将成果早日推向社会。

《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是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协作)会的会刊,自创刊以来,迄今共出版了12辑,得到了广大学界同仁的广泛关注与好评。第13辑将定于20238月出版。现在面向广大会员、会友征集论文。

1.本论丛由汉日对比语言研究(协作)会编辑委员会负责编辑,每年出版1辑,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于次年8月正式出版,并公开发行。

2.第13辑投稿论文于2022121日之前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至投稿邮箱iacjclluncong@163.com。编辑委员会进行初评之后,将委托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匿名评审,在此基础上决定来稿刊用与否。

3.来稿使用的语言为中文简体字(日语母语者可使用日文撰稿),字数应在8000字至10000字之间。文稿使用A4纸型,每页40字×40行。中文使用宋体5号字,日文使用MS Mincho10.5号字。

4. 具体格式要求如下:

1)首页:中(日)、英文题目,作者姓名、性别、单位(精确到院系所)、学历、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邮。

2)次页仍以中(日)、英文题目开始,下接“提要”(如文章用中文撰写,则提要为日文;若文章用日文撰写,则提要为中文。中文、日文200字左右);中文、日文“关键词”(3-5个),以分号隔开。“提要”和“关键词”用黑体5号字加粗,后续内容为楷体5号字。

3)论文题目:黑体4号字加粗,居中。长度在20字以内,如有副标题应在15字以内。标题中的中文为黑体,日文为MS Gothic

4)小标题:单独占一行,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小标题中的中文为黑体5号字加粗,日文为MS Gothic5号字加粗。格式为:

1.

1.1

1.2

2.

2.1

2.2

5)正文中西文姓氏一律使用西文原文;

6)例句编号用(1)的形式,前面空2个全角字符;

7)重要术语如果首次在国内语言学期刊上出现,请使用括号随后附上外文原文。

8)文内夹注的文献放在括号内,如(Chomsky, 1965: 12)。

9)正文字体:中文使用宋体,日文使用明朝体(MS Mincho),西文使用Times new Roman

10)引号:所引内容为中文时使用“  ,所引内容为日文时使用「 」。

11)注释:采用脚注(当页注,每页重新编号),使用小5号字(由word软件自动生成),注释序号使用右上标的①。

12)例句需标注出处。如果使用语料库例句,则标注所用语料库。

13)参考文献:按照中文参考文献在前,日文参考文献次之,西文参考文献居后的顺序排列。各语种参考文献以作者姓名读音为序。中文论文题目用〈〉表示,期刊名和专著名用《》表示。日文论文题目用「」表示,期刊名和专著名用『』表示。各种符号之间不留空格,加标点。文献依次为作者姓名、出版年、文献题名、书/刊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或期数)及起止页码。西文书/刊名以斜体书写,实词首字母大写;西文论文篇名以正体书写,仅篇名首字母大写。每一则文献信息以句号结尾。参考文献的起始位置为顶格,换行退一格。示例如下:

克里斯特尔(David Crystal)(编),沈家煊(译),2004,《现代语言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耀武,2000,〈寺村语法与我国日语教学〉,《日语学习与研究》第1期:1-2

吴侃,1999,《日语词汇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朱瑞熙,1990,〈宋元的时文——八股文的雏形〉,《历史研究》(3)。2001年收录于《疁城集》:1–22。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井上優、生越直樹,1997,「過去形の使用に関わる語用論的要因―日本語と韓国語の場合―」,『日本語科学』137-51。日本東京:国書刊行会。

宮島達夫,1972,国立国語研究所報告43『動詞の意味用法の記述的研究』。日本東京:秀英出版。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1985.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Harris, Zellig. S. 1952. Discourse analysis: A sample text. Language28: 474–494.

Coupland, N. 2014. Social context, style, and identity in sociolinguistics. In J. Holmes and K. Hazen (eds.).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olinguistics: A Practical Guide. West Sussex: Wiley Blackwell. 290-303.

5.收到稿件后两个月内编辑部将通知作者是否刊用。

6.来稿刊登后赠送作者该辑论丛1册,不另付稿酬。

《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编辑委员会

202210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


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