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Word和PDF格式各一)
3、出刊日期:半年刊,一年出版两辑。
2023年5月25日星期四
《语言历史论丛》征稿启事
【2022年01期信息】
一、 《语言历史论丛》(Papers on Languages and History)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的学术论文集, 每年定期出版二辑。
二、本《论丛》刊登语言学(特别是中国西南地区语言研究)及其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
三、本《论丛》刊登中文稿、英文稿及其他语言汉译稿。
四、作者投稿,请用写明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五、中文稿应按中国国家标准使用简化字、标点符号和数字。古文字,请作者自制图片文件插入正文中。图片要求高精度黑白格式,勿使用灰度或彩色图片。推荐使用潘悟云Unicode国际音标IpaPanNew,勿使用不符合规范的自制音标。
六、稿件请按下列次序排列: 1.文章题目;2.作者,作者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市,邮政编码;3.内容摘要,关键词;4.正文;5.参考文献;6.英文题目;7.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工作单位英文全称,所在省、市的汉语拼音,邮政编码;8.英文摘要(Abstract);9.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七、内容摘要篇幅为100-300字,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可单独成文反映论文内容,应明确指出文章的创新点,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词。关键词数目3-8个。中英文的摘要和关键词应互相对应。
八、引文和参考文献。稿件中引文务必准确,注明出处。不得引用未正式发表的文献。本刊参考文献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0.1节及以下示例)。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列在文末,文章中未引用的参考文献不应列入。根据作者姓名的音序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献,按文献音序顺序排列),并根据排定的参考文献顺序,回头标写正文中相应的引文标注码。同一文献,同一序号,附注页码。格式为上标的“[序号]页次”((如(l)、(2.6)、(5-7)、[8]98、[9]66-68、[4]26、[6]3-8……)。
文末参考文献例:
[1] 刘燕,自贡等八市县方言音系调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3]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 周及徐.成都方言本字26例(续一)[C]//语言历史论丛(第十三辑).成都:巴蜀书社,2019 (02).
文中参考文献标注。只标注一个参考文献时,标在本句末标点前;句尾以引号结束时,标在引号后。句中同时有多个参考文献时,标在本句中书、文、作者名后;例:
“反映了敦煌变文被发现近一个世纪以来海内外研究的成果和水平,也反映了校注者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果基础上的最新见解。”[2]该书包罗宏富,校注精审,创新之处颇多,霑溉学林无穷。《校注》中亦有少数疏漏或悬而未决之处,程惠新[2]、刘传鸿[3]、赵家栋[4][5]、汪维辉[6]等先生已有补正。
九、注释采用页末脚注,用数字加圆圈标引(①②③......)。
十、稿件首页下方请按以下顺序注明作者简介:姓名,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基金项目置于作者简介上方。
十一、作者请注意下列有关知识产权的事项:勿一稿多投。
采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须明确标示。使用他人制作的图、表或引用大段文字,须取得版权所有者授权。
十二、来稿请寄本编辑部。一律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电子文稿请发Word和PDF格式各一。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静安路5号,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历史论丛》编辑部收,
邮政编码: 610068。E-mail:yylslc@scinu.edu.cn。
十三、论文发表后,赠送作者该期《语言历史论丛》二册。
十四、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语言历史论丛》编辑部
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