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关于互联网或者万维网的新理论仍不多见。许多关于电子传播的研究都是立足于对新媒介的效果与使用的个别、具体问题进行的研究。互动性、超文本与多媒体的主要概念仍是大量研究的焦点和热点。费德勒(Roger Fidler, 1997)关于“媒介变形”的观点可以说形成了一个理论,该理论试图解释新旧媒介之间的关系。
媒介变形
媒介变化的速度仿佛越来越快,网络的飞速发展便是一个例证。这种活跃的发展态势引发出一个基本的问题:新媒介从哪里来,它们将对现有媒介造成什么影响?费德勒(1997)提出的“媒介变形”(mediamorphosis)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变化。他将媒介变形定义为“传播媒介的变形,常常是由感知需要、竞争、政治压力、社会与技术革新等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引发的”(pp. 22 - 23)。“媒介变形”的重要性在于提出媒介是“复杂的、具有适应性的系统”。即,如同其他系统一样,媒介通过一个自发的自我组织过程来应对外部的压力。像生物物种一样,媒介进化是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增加生存的几率。费德勒认为新媒介不会自发和独立地产生,它们是在旧媒介的变形中逐步形成的。与麦克卢汉相似,费德勒认为传播媒介正在形成的样式继承了先前媒介样式的一些显著特点。
超文本研究
关于超文本效果的研究分为若干类。研究者进行了一些实验来分析超文本对学习的效果。其中有一项研究(McDonald and Stevenson,1998)分析了几个不同的超文本结构对用户学习的效果。第一种是等级结构,即将同一背景的信息按照等级结构安排在一起,每一个网页只与其前后页相链接;第二种是非线性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网页相互链接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第三种是混合结构,这种结构既含有一个基本的等级结构,也包括可以让用户跳出等级结构的其他链接。研究者认为非线性结构是最容易让用户迷失方向的文本结构,跟单纯的等级结构文本相比,混合结构的文本可以为用户浏览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在研究中,需要参与者利用超文本文件回答十个问题。研究者记录了参与者找到答案所用的时间以及在寻找答案过程中打开的网页数。结果他们发现,使用混合结构文本的用户能够更快地找到答案,而且打开的网页数最少;其次是使用等级结构文本的用户;最后是使用非线性结构文本的用户。于是,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用户面对非线性超文本结构所提供的大量选择反而不知所措;混合结构文本为用户提供了自由与限制的最佳组合。
另一项研究(Lee,1998)分别以传统文本和超文本两种形式向读者提供了若干篇文章,来研究读者从不同文本中获取信息的异同。对于其中一篇文章,阅读传统文本形式的读者比阅读超文本形式、同样内容的文章的读者对该文章的记忆要深刻。对于另一篇文章,文本形式对记忆没有产生影响。这项研究有一个缺点,即所采用的超文本形式的交代不清晰(如包含多少链接?如何选择这些来链接?在哪里设置这些链接?等等)。
对超文本效果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具体化,包括对超文本的一些细节进行考察分析。在进一步研究中,将上下文、消息的内容、设计超文本的技巧、用户的已有知识等因素考虑进去是十分必要的。显然,对于满足某些目的超文本比较适合,而对另一些目的则不尽然。超文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通过对一两段特写的超文本文件的研究来概括超文本的传播效果,可能不如通过研究一个或几个照片来概括照片的传播效果更为有效。
多媒体研究
学生们如何使用互动性多媒体?有一项关于“学生使用多媒体完成化学教学计划”的研究(Jones and Berger,1995)。研究中提供给学生一个文件包,包里含有关键性问题、一张概念组织图和相关文本,还有图片、录像、动画以及实验过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使用者采用的路径相当不同。一个学生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用了104个步骤,这里一个步骤是指一个动作,比如转到另一张卡片、转到概念图或者打开一个媒介资源等。另一个学生花了同样多的时间,在问题与内容卡片之间前后移动,用了 585个步骤。第三个学生同样是在问题与内容卡片之间前后移动,但却使用了多得多的媒介,特别是视频媒介。
界面设计研究
人一机(电脑)界面设计是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在这方面有影响的一些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各种屏幕形状的效果(Wearden,Fidler, Schierhorn,and Schierhorn, 1998)以及在页面上加载信息的各种速度的效果(Sundar and Wagner, 1998)。
界面设计要在多大程度上考虑人的特性,包括个性?这是一个尚未得到解答的问题。在电脑与人的交流中,使用代理人或者机器人来使交流更加便捷顺畅,是在人性化或者个性化方面迈出的一步。什么因素可以使人一机交流更加顺畅?电脑是否应该具有像人一样的个性?
穆恩与纳斯(Moon and Nass,1996)曾就电脑的“性格类型”进行了一项调查,他们安排了几个实验,在实验中,参与者在电脑上就孤岛生存问题进行交流。对一半的参与者,电脑表现出支配型性格,说的话类似于“你绝对应该把手电筒调高些”。而对另一半参与者,电脑则表现出顺从型性格,说的话类似于“或许手电筒应该高一些?”参与者还被安排参加一项测试,评估他们自己的性格是属于支配型还是顺从型。研究表明,支配型性格的人喜欢支配型性格的电脑,同样,顺从型性格的人喜欢顺从型性格的电脑。研究者还认为,使用者倾向于将电脑的性格当作“真实的”。
数字爱情或者网络爱情研究
流行新闻对“网络爱情”或者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这一话题也曾成为浪漫影片的主题,如《网络情缘》,由瑞恩(Meg Ryan)和汉克斯(Tom Haks)主演。
以电脑为中介的交流为何能够导致强烈感情关系的形成?换句话说,为何网络关系有时比面对面的关系更具有吸引力?
沃瑟尔(Walteher,1996)将这种以电脑为中介、更能给人以交往满足感的交流命名为“超个体传播”(hyp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他认为,以电脑为中介的交流之所以对交流者更具吸引力,是由于以下三个因素:(1)电子邮件以及其他类型的电脑交流提供了一个具有选择性的自我表述空间,相对于面对面交流而言,这种交流看不到对方下意识的表情或动作所传达的潜信息。换句话说,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不需要鼓足勇气。(2)沉迷于网络交流的人很多时候是沉醉于一种过度奉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对交流的对方形成了框框式的好印象。这些印象常常使他们忽略一些消极的信息,比如词序与拼写错误等等。(3)当积极的信息从一方传递给另一方,另一方又以同样积极的方式鼓励了交流时,一个密切的关系就得到了强化。
网络成瘾研究
就像长期以来对电视有可能带来的危害所进行的争论一样,近年来,关于网络可能引发的危害也开始进行争论了。网络成瘾是网络使用中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消极情况。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可以被定义为“过度使用网络出现类似于临床的成瘾症状,包括沉迷于成瘾物,在非必要情况下频繁使用成瘾物,不考虑使用给身心造成的后果等等”(Young,1996)。杨(Kimberly S. Young)是关于网络成瘾问题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她推测当地有500万网络用户粘在网上。杨是匹兹堡大学布拉德福德校区的心理学家,她在netaddiction.com的网站上开办了一个“虚拟诊所”,为电子空间恋爱事件、强迫性在线赌博、在线拍卖成瘾以及其他与电子空间相关的问题提供电子邮件、聊天室和电话方式的咨询。
杨(1996)的研究认为聊天室是网络成瘾的主要根源所在,她指出:“许多时候,聊天室为满足人在真实生活中难以满足的需要提供了机会,例如社会交往的需要,网络聊天给人提供了一种群体归属感,或者使人性格中隐藏的部分释放了出来”(Stanley,1997)。
杨(1996)对网络成瘾与强迫性赌博进行了比较,后者用了 14年时间才被医学词典收录(Nash,1997)。然而,其他一些专家对“网络成瘾”这一概念提出了批评。心理学家格罗豪(John Grohol)认为:“人们沉迷网络所受的伤害并不甚于整日读书的人所患的‘书籍成瘾失调症的伤害’”(Stanley,1997)。
心理学家金(Storm A. King)曾经写道(Levy, 1996):“相比于人们认为可以消遣、有价值、有创造性的其他活动而言,人们并不内在地具有上网成瘾的天性。”
批评者指出杨(1996)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很少(Kiernan,1998)。杨曾就网络成瘾的问题设计过一个调查问卷,说她可以在她的网站上看到。批评者认为杨的问卷没有经过充分的测试和证实。
有些人对“网络成瘾”这个名字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将使用网络成瘾与吸毒或酗酒相提并论是不现实的。“网络依赖”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另外提法。得克萨斯大学的谢勒(Scherer,1997)曾经对网络依赖现象进行了调查。谢勒认为人们对上网的生理成瘾不同于对酒精和一些毒品的上瘾。不过她说,当过度的网络使用伴随着类似于暴食和赌博成瘾的依赖行为和情感渴望时,可以判定是出现了网络依赖症状。心理学家抽取了一部分学生为样本,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他们寄发了问卷,问卷中列举了网络依赖的十种症状,学生们被问及是否经历过其中的部分症状。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症状的学生被列为患有依赖症。根据这一标准,样本中13%的学生患有网络依赖症。这一调查还使谢勒有机会对有网络依赖谢勒的学生和无网络依赖谢勒的学生进行比较,这是其他研究者所未涉足的一些问题。
谢勒(1997)发现网络依赖者比无依赖者更喜欢使用新闻组、游戏、聊天室、多用户网络游戏、公告牌等网络服务。这两个群体在使用网络的原因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类型。网络依赖者更倾向于使用网络结识新的人,进行社会交往,搜索一些色情内容以及一些非法的、不道德的内容。在网络依赖者中男性(71%)比女性(29%)要多得多。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具有网络依赖症的学生都认为他们的性格是合群的、非内向或逃避的。
网络使用与忧郁症研究
有一些担忧表示网络不仅会使人成瘾,还会引起各种心理问题。例如,过度使用网络会占用大量本该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度过的时间;这种从社会中的退出会使至关重要的社会支持降低,最终导致抑郁症。这种想法与瑞恩古德(1993)等人认为电脑网络可以提供一个建立稳定社区的新途径的观点恰恰相反。
卡耐基 · 梅降大学的一组研究者(Kraut et al.,1998)就网络使用对心理和社会安宁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在为研究对象提供电脑之前,先对他们进行了一套心理测试,然后,对其中一组在一年后再进行测试,对另一组在两年后进行测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他们还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网络和电脑使用情况进行监控。这是一种固定样本的研究设计,对引进和接触互联网前后的情况进行测量。
研究者发现,网络使用的增多是与减少同家庭成员的接触、减少家庭之外的社会接触和增加抑郁与孤独相连的。他们认为,对于观察到的使用网络所存在的消极效果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网络可以剥夺人们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但网络可以使人通过上网建立强化的社会关系来替代现实社会中因直接接触而发展出来的人际关系。
研究者建议,减少网络使用的消极效果的一种方法是,可以通过鼓励网络服务支持已存在的社区和强化现存的关系。比如,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便利上网条件应该成为学生互相帮助、完成作业的一个工具,而并非仅仅是在线提供参考资料。
不过,这种固定样本研究也遭到了其他研究者的批判。例如,网络使用研究方面的代表性人物、万德贝尔特大学教授霍夫曼提出,该项研究缺乏两个确保结果科学性的标准做法——一个是控制组,一个是随机选择的一组研究对象(Caruso, 1998)。另一方面,也有相反观点的人认为,使用网络帮助他们克服了抑郁症(Roberts,1998)。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