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信息:Yi Lu, Hong Song.2020. “The effec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n college students’ labor market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33:1101–1126
01
引言
伴随着信息化发展,信息通信技术(ICT)的作用不断凸显,并对教育行业、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持续深远的影响。以教育行业为例,近年来美国有32%的大学生被要求进行在线课程学习,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而在中国,2014年我国教育行业信息通信技术(ICT)投资达到571.9亿元,年增长率为8.9%。教育行业ICT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探讨其对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相关研究发现其影响为负或者不具有统计显著性,由此断定这种教育技术(ICT)投资是失败的。
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尽管教育技术可能对大学生学术表现不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其可能在其他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本文以大学毕业生劳动市场表现为研究视角,探讨了信息通信科技(ICT)是否对大学生就业、工资等就业市场表现具有影响?具体而言,文章以我国高等学校2012年进行的一项ICT技术应用为外生政策冲击,采用DID的识别策略,运用2010-2016年中国大学生调查(CCSS)数据,深入分析了教育技术对大学毕业生劳动市场表现的影响。
从研究意义来看,分析教育技术(ICT)对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于学术界而言,如果忽略了教育技术对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而只关注其学业表现(考试分数),那么在教育技术(ICT)应用中获得的潜在收益将会被错误地估计;(2)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现阶段高等教育是维持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全球各国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加速,如果信息通信技术可以提高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表现,这会鼓励各国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加快ICT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表现。
02
制度背景
2012年11月,中国教育部(MOE)对高校实施了一项信息通信计划(ICT项目),其目的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以及促进其全面发展,并创造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为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做好准备。ICT项目的目标受众是我国72所大学,主要包括技术获取、计算机辅助学习和在线教学三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而言,ICT项目引入了一个用于课堂准备、学习和复习的电子学习系统。在讲课前,教师需要将课堂讲义、阅读清单和其他辅助教学材料上传到系统,学生可以在空闲时间内熟悉学习内容;同时,在教育部的资助下,受到政策影响的大学被要求提升其在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的投资(计算机实验室、数字工具和高速互联网)以改善其互联网和计算机应用环境,为了确保教师和学生能够良好运用新技术,大学还需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培训课程;最后,积极鼓励目标大学教师开展在线课程,然而,由于中国高校在线模块很少,教师在线教学经验较少,只有少数教师进行在线授课,更多只是把线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
03
实证策略与数据
3.1 实证策略
为了研究教育技术(ICT项目)对大学生初始劳动市场表现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
衡量的是大学毕业生的初始劳动力市场表现(如:工作机会/工资水平),
是大学虚拟变量,如果大学c是ICT项目选定大学,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是一个强度变量,衡量大学学生接触该项目的年限(取值0—4),
是个体特征变量,包括:性别、民族、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等。
3.2数据及处理
数据来源方面,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主要数据来自中国大学生调查(CCSS),时间跨度为 2010-2016年,CCSS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大学生教育调查,其提供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数据样本。具体来说,CCSS以高校的位置和排名等级作为分层变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策略,调查时间为每年的5月-6月,调查的内容不仅包含了与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表现相关的丰富信息,如寻找工作的方法以及发送的简历的数量,而且还包括与大学生学业表现相关的信息,如平均绩点(GPA)、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时间分配等。
数据处理方面,初始CCSS数据中包含82所大学,其中17所是ICT项目选定的大学,其位于中国15个省,具有很高的代表性。注意到大多数选定的大学是高等学校,文章进一步将样本限定在高等学校中,以提高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可比性。最终,文章的基准样本包含36所学校,其中15所大学来自于处理组样本。同时,由于大学在筛选过程中存在着非随机选择问题,文章检验了处理组和控制组2011年学校层面变量的差异性,结果见表2。
从表2的结果可以发现,各变量在处理组和控制组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由此控制了实证策略存在的事前差异。
04
实证结果
4.1 基准结果
表3分别基于大学毕业生获得工作机会和初始工资水平报告了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受到信息通信技术项目(ICT项目)影响的学生更有可能获得工作机会,并提高其初始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即教育技术应用对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表现具有正向影响。
4.2 稳健性检验
为了确保文章结果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
(1)考虑预期效应的影响。ICT项目是在2012年11月提出的,但本文样本中最晚的入学群体在2012年9月,也就是说,样本中所有学生都是在教育部宣布ICT项目之前进行了大学选择,从这一方面出发考虑,学生选择大学不太可能预期到该政策的推出。但为了缓解预期效应可能存在的影响,文章剔除了2012年9月年入学的样本组。结果表明:估计系数与基准回归系数非常相似。
(2)考虑大学入学前学生特征变量的影响。CCSS提供的丰富信息,如高中学业成绩、父母的教育和职业等,可以进一步排除相关特征变量对文章基准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学生相关特征变量为因变量回归的结果在统计上不显著,验证了文章结果的有效性。
(3)考虑学生辍学的影响。由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更有可能因为ICT项目的实施而辍学,产生一个向上的估计偏差,因此本文使用一个与班级规模的调查问题来衡量班级规模,结果排除了学生辍学对文章产生的影响。
(4)考虑工作决策的影响。考虑到估计样本中只包括那些已经决定在毕业后工作的学生,但高能力学生受到该项目的影响,往往会决定在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那么文章估计将会有一个向下的偏差,因此文章加入一个虚拟变量,用来衡量学生的选择行为是否会受到ICT项目的影响,结果也排除了这一可能性。
(5) 处理组的衡量问题。改变
的衡量方式,采用二值虚拟变量进行衡量。结果也与基准结果保持一致。
4.3 异质性分析
为了研究教育技术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差异性,文章主要从学生特征(性别、能力水平以及家庭背景)以及学科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7和表8。
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技术会提高男生的初始工资水平,对女生的影响并不显著;在能力方面,ICT项目对高能力和低能力的学生均存在正向影响,并且在估计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家庭背景方面,研究发现来自较高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ICT项目的影响更大;最后,在学科上,ICT项目的积极影响主要存在于数学/自然科学学科,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及艺术专业的学生并不存在显著影响。
4.4 进一步分析
(1)考虑对大学生学业表现得影响。CCSS数据中包含与大学生学业表现相关的若干信息,如:GPA、CET分数等。为了验证教育技术对大学生学业表现不存在影响这一观点,本文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4)与已有研究保持一致。
(2)电脑使用与求职行为。信息通信技术项目为大学生提供了更频繁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机会,考虑到这一点,文章利用学生在求职时是否会使用电脑和互联网来寻找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以及其简历发送数量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结果(表5)表明,ICT项目会增加学生使用电脑寻找工作信息的频率和发送简历的数量,进行提高其初始劳动力市场表现。
(3)时间分配。基于学生分配给娱乐活动(包括电脑游戏和其他娱乐活动)、课堂和学习的时间自我评估情况,文章进一步研究了ICT项目对学生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6)表明,ICT项目显著增加了学生分配在娱乐活动上的时间,但对学习分配的时间并不存在显著影响。
05
结论
在过去的20年里,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导致了教育技术投入的激增,许多国家通过制定国家信息通信技术政策并提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计划,提高本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尽管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被认为是增长和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但它对教育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
本文以中国劳动力市场为研究切入点,探讨了ICT项目实施方案对中国大学生初始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ICT实施计划对大学生的初始劳动力市场表现存在正向影响,它增加了学生获得工作机会的可能性,也提高了其毕业后获得第一份工作的初始工资水平,在这其中,使用电脑和互联网进行求职技能的提升和发送简历频率的增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渠道。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of the first evidence on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on college students’ labor market performance. Using a large, representative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we examine outcomes before and after students were exposed to technology-aided instruction, compared with students who were not exposed to such instruc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CT progra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tudents’ likelihood of obtaining a job offer in the labor market and the wage they were offered. The positive effect comes from students’ increased use of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for job search. While most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focus only on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find zero or negative effects, 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echnology may be an effective tool for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labor market performance, and that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technology might be underestimated if we focus only on test scores and ignore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转自:香樟经济学术圈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