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MBA论文写作中该如何去理解和使用结构方程模型?

2023/8/3 18:08:09  阅读:47 发布者:

你是否苦于传统回归没有考虑潜变量的误差,甚至默认量表里每一道题项是同等重要的?你是否苦于不知如何进行假设检验,不知如何测量多元关系,准确估计复杂模型?

今天,我们就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可以测量多元关系,同时估计多个回归方程式的统计方法——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是什么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方法。模型中既包含有可观测的显在变量,也可能包含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变量。

结构方程模型可以替代多重回归、通径分析、因子分析、协方差分析等方法,清晰分析单项指标对总体的作用和单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的优势

第一,它可以立体、多层次地展现驱动力分析。这种多层次的因果关系更加符合真实的人类思维形式,而这是传统回归分析无法做到的。SEM根据不同属性的抽象程度将属性分成多层进行分析。

第二,SEM分析可以将无法直接测量的属性纳入分析。比方说消费者忠诚度。这样就可以将数据分析的范围加大,尤其适合一些比较抽象的归纳性的属性。

第三,SEM分析可以将各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量化,使它们能在同一个层面进行对比,同时也可以使用同一个模型对各细分市场或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

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分成三部分:测量模型、结构模型、以及由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共同构成的全模型。

● 测量模型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有很多概念是无法直接测量和观测的,例如人们的焦虑、态度、动机、工作压力、满意度等等,它们都是抽象的概念。

一般来说,每个潜在变量对应的观察变量数目至少要两个(想想如果只有一个,那就可以直接测量了)。潜在变量是两个以上测量变量的综合反应,反过来,潜在变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测量变量的数值高低变化。

需要注意,这里不是完全解释,是一定程度的解释,也就意味着还存在不能解释的残差。由潜在变量和测量变量组成的解释模型就称为测量模型。

● 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研究的是变量(包括潜在变量和测量变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变量之间的关系交错,线性回归方程数目众多。

结构方程模型的样本量

关于结构方程的样本量目前没有精确答案,只有学者的通常做法。我们可以以上面介绍的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为切入点,到底样本量多大才合适?

结构方程模型效果的判断是通过实际和拟合的方差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两者可以互推)的对比得出来的。从相关角度来看,样本量越大,相关关系越符合实际;从对比角度来看,样本量越大,卡方检验的结果为显著(小于0.05)就越容易;因此,样本量的选择是一个互相平衡的问题,没有定论。

一般认为依据样本和题项的比值N/K来确定样本量,N/K最好大于10,至少大于5。因此,量表的题项越多,需要的样本量就越多。

参考文献:

1. 侯杰泰.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胡保强.如何理解和使用结构方程模型?[EB/OL].https://zhuanlan.zhihu.com/p/49483100,2018-11-12.

转自:“陨石论文指导”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