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孝文化与智能时代相融合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国度,在炎黄子孙的意识或行为中,始终把孝文化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并为之而不懈努力,在此过程中,不断呈现“孝”的特点、形式乃至观念、作风,几千年来,他们一直铭记并始终遵守孝道,宣传贯彻孝文化,认真执行并大力提倡孝文化,身体力行孝文化,通过营造氛围,有所传承,不断践行,从而使这一具有民俗特点,鲜明特色、丰富内涵和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并且深入社会和民间,深入人心,从而实实在在地展示、传承并发扬了孝文化,也将其融入到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在突破传统,弘扬特色,彰显品位,传承并发扬孝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孝文化已然成为国人乐意遵循的行为文化、标志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之一。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连地名或人名也有”孝“的成份或字眼,如湖北孝感,蒋氏家族的孝严、孝文。此外,许多年前,我曾有个同事,年纪比我大一些,他是一名男性,就叫延孝,顾名思义,就是延续孝道的意思,体现孝道的行为,学习孝道文化。不仅如此,我们在日常听到这样的话:即某人孝敬老人,关心老人,这里面同样有个“孝”字,且从字面上分析,孝敬、孝敬,有孝有敬,先孝后敬,若是离开了孝道,单纯地谈敬或者说就孝论孝,未免单调了一些,枯躁了一些,也难以服众。唯有将孝敬放在突出位置,在理解的基础上凸显孝的特点,反映孝的理念,展示孝的内涵,体现孝的意义,如此才能将孝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落实在行动中,深入到思想、观念之中。“孝”看似简单,实质不然,其具有丰富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乃至内涵、文化,也有相应的展示内容和层次,且不因时间、地点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是一贯的、永恒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拿捏得好,就会尽情地展示孝文化的风采,反之则是对孝文化的误解和玷污。孝不仅体现在文字或语言中,更重要的是落实行动中,一个天天讲孝道甚至孝文化的人,若是缺乏真诚而朴实的孝行,缺乏孝的诚意,那他就不能真正的代表孝或者说是别有用心,虚无飘渺的孝,缺乏实际意义,不值得提倡或借鉴、参与。
在一些影视节日中,常有这样的镜头或画面,某些年龄大的老人,他们在遇到这样或那样困难的时候,有些年轻人就主动上前帮助,用话语温暖老人的心,用行动体现敬老、爱老、助老的孝行,这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如何把孝文化融入其中,使数字化孝道呈现新的特点、形式,与时俱进,丰富内涵,彰显时代特征。这其中,数字、智能领域就十分需要孝道或孝文化的体现、弘扬和践行。当很多老年人遇到数字化鸿沟的时候,年轻一代如何把孝文化与智能文化、数字文化有所融合,在智能孝道、数字孝道与孝文化充分结合,发挥作用,使智能教道、数字孝道在新时代有所展示,同时借助于和善的语言和简洁明了的讲解,将智能孝道尽情发挥,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方式,一点一点讲清楚智能孝道,从点点滴滴的行动中展示孝道、孝老、敬老之情和别具一格的孝行,从循循善诱中告知他们正确而快捷的智能文化特点,把通俗语言讲解与拳拳孝老之心相互融合,发扬光大,在突出孝行的同时,也使老年人更加适应智能时代,感受现代科技带来的神奇魅力以及时尚气息,不断融入其中,做智能时代的弄潮儿。如此这般,无形之中就已经生动演绎了孝道文化、传统文化的内涵、魄力和特点,这怎不能令人为之高兴、欣慰或感怀、感悟呢!
创作日期:2022年1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