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
光阴荏苒,岁月如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古城扬州发生了深刻而出乎意料的各种变化,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尤其是“三都”品牌效应的进一步彰显,使古城的内涵、风格得到有力的彰显,品位有所提升。与此同时,许多不同级别的媒体纷纷聚焦古城,或专题采访,或宣传文化,或综合报道,总之亮点多多,异彩纷呈,这是对扬州的肯定,同时是扬州人民的骄傲,可见扬州不同寻常,耐人寻味。他们何以如此,皆因为扬州丰富的园林文化和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特点以及宜人、宜居、宜业且舒适的良好生活、投资环境,还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给他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良好素材,令他们有所关注、追求乃至向往,从而把目光聚焦扬州,这是古城的魅力和宜居城市的品位,也是对相关城市建设者的褒奖,正因为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奉献,我们的城市才更加精致,古色古香,特点鲜明。
扬州美,美就美在扬州水,现在则可加上,扬州美,美就美在扬州园,这个“园”就是扬州园林,别具一格且精致优雅的园林,各有不同,风格有异,层次丰富,意境深远,文化丰富,尤其是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受到广大市民的由衷赞誉。有这样一位人物,他至今退而不休,十多年来,一直默默奉献在第一线,辛勤工作,不知疲倦,为城市的园林绿化和文物保护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古稀之年仍然精神抖擞,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无私地把专业技术用于相关工程建设上,长年累月,夜以继日,从无怨言,他用执着的追求和奉献的精神,美化我们的家园,给城市的园林绿化和古建工作增光添彩。他就是我国盆景艺术大师、园林绿化方面的专家——林凤书。
高高的个子,朴素的衣着,矍铄的精神,花白的头发,平易近人的态度,给人以亲切、和霭的感觉,走在大街上,您也许不会把他与盆景艺术大师联系起来,这就是其朴素而自然,踏实而精干的特点。近几年,为建设园林城市,扬州相继开工了多个规模较大的园林景观工程,由于这些工程比较特殊,且事关城市形象,关系城市旅游,尤其是一些恢复性工程,不仅需要根据历史记载和园林现状、环境特点,而且要有所复原,有所拓展,绝非易事。如市民瞩目的石壁流淙工程,此项工程体量大,工期紧,又必须尊重历史,体现特色。虽是新建,实则是恢复,难度可想而知。作为瘦西湖著名的二十四景之一,该工程不仅复杂,更需要相当的技艺和认真的态度,且要充分理解并高度认识,才能完成这一任务。为此,林大师自参与这项工程后,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也倾注了一腔热血,他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历史古迹恢复作出了贡献。他不仅参与工程建设,而且根据地貌特点,适时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叠石匠师参考,力求使整座假山呈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在我的印象中,他似乎一直在为扬州的风景园林建设而忙碌。
前些来,他继续发挥余热,为某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专业开办了盆景课,培养年轻的接班人。年过七旬的他,十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并努力付出,同时倾注了许多心血。
作为盆景艺术大师,林凤书同志与园林绿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年富力强的中年,从默默无闻到享有盛誉,他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和超常的精力,为了园林绿化,他亲力亲为,不辞辛苦,不断奉献,因为这是他所热爱的事业……。今年九月,他精心编著,积经验、智慧和专业、文化于一体的行业专业特色著作《盆景丛谈》一书,已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这不仅是其努力的结果,也是扬派盆景在最新出版的这本专业著作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不同类型盆景的制作技艺及其鲜明特点,以技艺篇、欣赏篇和实用篇相互揉合,有机融合的特点和手法,深入浅出地把优雅的盆景艺术通过文字的形式,传递给广大读者,使他们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发现盆景之美,掌握相关知识,且有身临其境之 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优美的创作园地中。在技艺篇中,作者选用较有代表性的盆景作品,分析、说明其特点所在,以及如何选材、如何制作。譬如“树木盆景的配盆与栽植”、“树木盆景的配石技巧”、“丛林式盆景、附石盆景和山水盆景制作”、“微型盆景陈设欣赏”等多篇文章,均能够层次清晰地表达清楚,并且举例具体生动,文字朴实无华,通俗易懂。许多内容成为业内人士的“参谋”,业余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定高日期:2021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