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列的清朝同治年间著名作家吴趼人所著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七回:“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论语》讲“礼之用,和为贵”, 甚至在佛教中释迦牟尼佛也制定了“六和敬”的戒律。
可以这样说,得病那段时间来,家人、朋友为了我操碎了心,但还是义无反顾地付出着。最喜欢公司提出的“三同文化”——同向同心同力,充分体现了构建和谐企业的构想。
今天,按照医生的安排,像往常一样,九点多我又到家附近的闽江公园散步。屋外的太阳很大,阳光很烈,照在身上,热辣辣地,有点痛。或许是由于五一放假的缘故,公园里的人很多,有年轻的情侣手携手在草地的绿荫下漫步,有年迈的老伴儿相互搀扶着在水泥路面上踱步。由于老婆喜欢做摇椅,于是我们来到那个熟悉的摇椅旁,或许是摇椅上洒落着斑驳的阳光,所以这个摇椅在上午十点左右一般很少有人光顾。面向闽江坐好后,面对绿油油的草地和红艳艳的鲜花,我的诗兴大发,忍不住吟诵起来唐宋时期的名人名句。这时,旁边走来一家六口,年轻的爸爸、妈妈,调皮的小男孩,相敬如宾的爷爷、奶奶,还有那位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的跟着外孙子跑前跑后而不知疲倦的外婆,多么和谐的一家人,真的好羡慕啊。这时,儿子看到旁边卖风筝的小摊,指着其中一个直径大概1米的风筝吵着要买。爸爸拿起一个直径大概30厘米左右的风筝说,儿子,来咱们买这个,爸爸和你一起放风筝。放眼望去,两个风筝的面上都画着喜洋洋,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我不禁感叹:好细心的父亲,好幸福的儿子。爷爷这时来到吊椅旁边的草地上坐了下来,看着阳光下被风筝扯着游来荡去的儿子和孙子,脸上乐开了花。大概半个小时,小孙子玩累了,奶奶拿着手绢给他擦汗,妈妈拉着到水管旁边洗手,外婆急着从包里拿吃的喝的,爸爸则将手中的风筝收好放进包里。哎,多么和谐的一家啊!
恰在此时,手中的MP3里传来郁钧剑和张也演唱的《家和万事兴》:“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家和万事兴万事兴。妻贤夫兴旺,母慈儿孝敬。众人拾柴火焰高,十指抱拳礼千斤;老百姓流传一句话,国安享太平享太平。国强民才富,民富国安定。大河涨水小河满,众人载树树成林。老百姓啊就认这个理,家和万事兴万事兴;中国人哪都兴这个理,国安享太平享太平。”多么朴素的歌词,多么真挚的情谊,生活本来就应该这么恬淡幸福: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