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s://yxjy.xjtu.edu.cn(202504期)
3、刊内邮箱:yxjy@xjtu.edu.cn
4、刊内电话:029-82657860
官网电话:029-82655030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1日出版。
6、刊内微信公众号: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5年9月16日星期二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稿件规范及注意事项
【2025年04期信息】
1主要栏目
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生教育、医学教材和课程建设、医学留学生教育、调查报告、国外医学教育、丝绸之路医学教育、整合医学教育、中医或民族医药教育、全科医学教育、基础教学、临床教学等。
2投稿方式
请在《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网站(https://yxjy.xjtu. edu.cn)“作者投稿”投稿。全文字数要求6500~8500字为宜,不收非医学教育、非教学方向的论文;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论文、本刊年度重点选题方向(见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论文优先录用。
3 文章题目
文章中英文题目要能够准确地反映文章主题,符合语法逻辑、简明扼要,并为检索提供必要的信息量。一般不应超过25个字,且尽量不要使用“基于”“研究”等虚词及副标题。(小标宋,18.5磅,行距20磅,居中)
4作者及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按顺序列示,姓名之间用“,”隔开。作者属于不同单位,依次在姓名右上角标示单位序号,按序列示作者单位。作者单位须包括单位名称(应写至二级单位,同一个单位有两个及以上名称,名称之间用“/”)、所在省份、城市、邮编。(作者:仿宋,13磅;作者单位:楷体,11磅,行距18磅,居中)
5 摘要
摘要须客观反映文章的重要内容,无需阐述文章的研究意义,一般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不出现非通识的简写或生僻的专有名词。篇幅为300~500字。不使用“本文介绍了……”作为开头,切忌将摘要写成引言。根据中国《文摘编写规则》(GB6447-86)规定,结构式摘要必须有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理论研究类论文,宜写成概要式摘要,对论文的中心思想、基本论点、论据和结论融会贯通后,用简练的语言重点扼要地概述。要求高度概括,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并要准确地反映原文的主要内容和学术观点。(楷体,11.5磅,行距18磅,居中)
6 关键词
反映文章(不是题目)最主要内容的规范术语词(《汉语主题词表》或《医学主题词表》可以检索),每篇文章选3~8个为宜,由内涵从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排序,不可出现无检索意义的词汇,如:研究、方法等。(楷体,11.5磅,行距18磅,居中)
7 英文
文章题目、作者及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均应译出英文。其中:题目中的实词首字母大写,正体;作者姓名应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作者单位中的实词首字母大写。(英文标题:黑体,13磅;英文作者及单位:白正,11磅;摘要关键词:黑正,11磅,行距12磅)
8作者简介
以文章题目的脚注形式置于文章首页,包括姓名、性别、单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并提供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邮箱。
9基金项目
以文章题目的脚注形式与作者简介一起置于文章首页,省部级以上立项的课题(项目),须注明项目来源、名称与编号,多个项目之间用“;”分隔。
10文内标题层次序号
依次为“1、1.1、1.1.1”。尽量不超过三级,以两级为宜。(宋体,五号,行距18磅;标题均加粗)
11注释
没有可以省略。
12中文译名
文中出现的机构、专有名词的中英文写法为先写中文译名,其后括号里写英文及缩写,后文可直接用缩写指代。
13 图、表
尽量设置为黑白图,无需外框及底色(需单独提供分辨率为600DPI的tif格式文件),图例应有明显区分,纵横坐标应注明名称及单位;需与文中表述相对应,不能独立存在。表需有表号及名称;表的第一行为表头,需用中文准确概括相应每一列的属性、内容等;需与文中表述相对应,不能独立存在。(表题和图说为黑体9.5磅,表内文字为9.5磅的方正书宋,图内字号为9磅方正书宋)
①图需有标号及名称,在相应文中以“如图(表)所示”表示。文字、表、图三者表述切忌重复。若用图和(或)表,则正文中无须重复表或图中的所有数据;但是应该简述或强调其特点或重要发现。
②表和图应清晰、规范。表采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有合计行或统计信息行(如r值、P值等),可在该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
③表中同一列性质相同的数据,依个位对齐(有小数点的则以小数点对齐);如数据中有“士”号者应对齐“士”号。表内数据同一指标有效位数应一致。
④表中数据的单位(如%、kg、cm等)应标注在该列(或行)的标目上,不可标注在表中的具体数据后。如需要,可于表和图之下加注释。
⑤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表和图下方的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
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数据不必标注。
⑦图表在文中均应有指引。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14 公式、变量
公式中的运算符号、数字需用正体字,变量需用斜体字。公式需使用公式编辑器生成。
15 计量单位
年、月、日及各种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如:m(米)、cm(厘米)、mm(毫米)、kg(千克)、g(克)、mg(毫克)、μg(微克)、L(升)、mL(毫升)、d(天)、h(小时)、min(分钟)、s(秒)等。 pH用正体表示。相除组合单位中不能出现2条分数线如: mg/kg/d应写成mg/(kg·d)。
16 统计学符号
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表示,如:样本大小用小写斜体“n”,概率用大写斜体“P”,均值用小写斜体“x”,标准差用小写斜体“s”,t检验用小写斜体“t”,F检验用大写斜体“F”,卡方检验用小写斜体“x2”,相关系数用小写斜体“r”。
17 标点符号
各类标点符号用法参考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 T 15834-2011)。尤其需要注意,分号里面不要嵌套句号;连续的双引号、括号、书名号之间无需顿号;较长篇幅的句子,注意合理断句,切忌“一逗到底”,等。
18 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标注时,要按照在正文中引用的顺序排列。综述、论文的文献数一般不少于15条,且以近五年内的文献为主。采用顺序编码制,用方括号加数字标示,置于适当位置的上角标处,且需与文后参考文献一一对应。文中无需再出现“(***,2010)”或“***(2010)”的标注格式。文后参考文献按照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同一文献出现多次,按第一次出现的序号标注。参考文献的类型标识及书写形式参考《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方正书宋,9.7磅,行距18磅)
①对主要责任者的要求:欧美著者的姓名和中国著者的汉语拼音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要求姓用全称、名用首字母缩写且不带缩写点,中国著者的名可用汉语拼音全称。
②对参考文献中英文大小写的要求:姓要全部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文献题名中的实词首字母大写;文献出处及出版地中实词的首字母均大写。
③外文刊名用全称。
所有文献的引用务必真实有效,切忌堆砌文献和虚假引用。如有类似情况出现,编辑有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