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czkx.cbpt.cnki.net
(202507期)
3、刊内邮箱:cksczkx@163.com
4、官网电话:010-88191282/83;88121229
5、刊内微信公众号:财政科学(czkxbjb)
6、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5日出版。
7、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
2025年9月11日星期四
2025年《财政科学》重点选题指引
【2025年07期信息】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更好地服务财政中心工作,推动中国自主财政知识体系建构,助力财政改革实践,《财政科学》特发布2025年选题指引,供作者参考。
本刊鼓励多样化的研究范式,包括基础理论研究、高质量调研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比较研究及综述分析等,欢迎踊跃投稿。
一、建构中国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
1.财政基础理论研究
2.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
3.财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4.我国财政发展与改革经验研究
二、财政推进高质量发展研究
1.财政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
2.财政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3.财政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研究
4.财政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研究
5.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6.财政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
三、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研究
1.支持扩大国内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
2.提高财政赤字率研究
3.优化政府债务规模、结构和使用方向研究
4.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研究
5.加强财政与货币等政策协调配合研究
6.增量政策的效果评估与优化研究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
1.健全预算制度研究
2.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研究
3.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研究
五、推进财政科学管理研究
1.财政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研究
2.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研究
3.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
4.加强财会监督研究
5.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研究
6.基层“三保”等地方典型案例研究
六、国际财经研究
1.国际财经改革和政策动向研究
2.全球税制改革研究
3.跨境税收研究
《财政科学》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财政科学》(月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经济类综合型学术期刊,侧重于“策论”研究的智库类学术期刊,入选2021年度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本刊遵循“贴近现实,贴近地方,贴近决策”的办刊宗旨,紧扣中国财经改革实践,以“大财政学”的视野打造中国财政政策研究的前沿阵地。
我刊特向财经领域学者、专家及实践工作者诚意征稿。投稿注意事项如下:
一、投稿须知
1.作者所投稿件须是自己完成的原创作品,且与该稿件内容无实质差别的作品,未曾被其他报纸、期刊、网络平台等公开发表或通知即将公开发表。本刊坚决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作者如有违反,一经发现将被记入黑名单。
2.本刊发表的署名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责自负。
3.投稿方式:请在《财政科学》官网首页登录“作者投稿系统”注册,按照要求进行投稿。
4.特别声明: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
二、体例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文章篇幅一般要求5000—15000字左右。
2.文章力求资料详实、论证严谨、行文规范,富有启发性。
3.文章首页应提供以下信息:
(1)中文标题;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高校具体到院系)及职务、职称,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
(3)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请列示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4.文章第二页应提供以下信息:
(1)中英文标题;
(2)200—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
(3)3—5个中英文关键词。
5.除首页之外的其他地方,请勿出现有可能泄露作者身份的任何信息。
6.正文部分一般为宋体小四号字体,固定值22磅行间距(标题、脚注、公式、表格及其他特殊排版内容除外)。
(二)标题格式
1.正文一级标题用一、二、三、……编号,二级标题用(一)(二)(三)……编号,三级标题用1.、2.、3.……编号,四级标题用(1)(2)(3)……编号。
2.一级标题居中,二级及以下标题左对齐,段首缩进2字。前三级标题独占一行,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四级标题与正文连排。
(三)注释和参考文献
1.正文中说明引用文献出处时,尽量避免序号标注,必要时可采用夹注或脚注形式。
(1)夹注用于一般学术文献、报告的引用,基本形式如下:
示例1:(张三,2006)
示例2:(张三、李四,2009)
示例3:(张三等,2008)——用于作者多于三人时。
(2)脚注用于夹注形式无法准确表达的其他文献引用,特别是具有多个版本的经典著作、译著,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电子资料(含外文文献)等,注意书籍、期刊需要明确到页码,法律法规需要明确到具体条款,电子资料需要明确到网址,基本格式如下:
示例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2页。
示例2:[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示例3:葛德雪:《财政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路径》,载马斯格雷夫、皮考克:《财政理论史上的经典文献》,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60—262页。
示例:4:财政部新闻办公室:《财政部负责同志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介绍财税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文字实录》,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2205/t20220517_3811138.htm。
示例5:Sheryl Gay Stolberg and Robert Pear, “Wary Centrists Posing Challenge in Health Care Vote,” New York Times,February 27, 2010, accessed February 28, 2010, http: //www.nytimes.com/2010/02/28/us/politics/28health.html.
2.原则上脚注和正文夹注中出现的引用文献应尽量体现在参考文献中,按作者的汉语拼音或英文名字顺序排列附于正文之后。基本格式如下:
[1]刘尚希.新中国财政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3]刘尚希.以“整体观、共生观、演化观”理念推进财政理论创新[J].财政科学,2017(11):14-17.
[4]冯俏彬.积极财政政策的三大重点[N].学习时报,2022-01-05(02).
[5]赵毅.2017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报告在沪发布[N/OL].人民日报,(2017-11-29)[2018-9-13].http://www.rmlt.com.cn/2017/1129/504530.shtml.
[6]河北省生态环境厅.2020年河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EB/OL].(2021-05-27)[2022-04-15].http://hbepb.hebei.gov.cn/res/hbhjt/upload/file/20210527/52beab3193614b0bb940966ba682527e.pdf.
[7]ASLAM A , COELHO M D. A Firm Lower B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f Corporate Minimum Taxation [EB/OL].(2021-06-08)[2022-06-10]. 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P/Issues/2021/06/08/A-Firm-Lower-Bound-Characteristics-and-Impact-of-Corporate-Minimum-Taxation-49886.
[8]DILNOT A, JOHNSON P. Tax Expenditures: The Case of Occupational Pensions[J]. Fiscal Studies, 1993, 14(1): 42-56.
[9]OECD. Tax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Digitalisation-Interim Report 2018: Inclusive Framework on BEPS[R]. Paris: OECD Publishing, OECD iLibrary,2018.
(四)关于表格
1.表格应有表号并应在正文中明确提及。只有一个表格时仍应编号。
2.表头中量和单位的标注形式应为“量的名称或符号/单位符号”。
3.关于表注:
(1)表注宜简洁、清晰、有效。对既可在表身又可在表注中列出的内容,宜在表身中列出。
(2)表格出处注宜以“资料来源”引出。
(3)全表注宜以“注”引出。表格内容注应按在表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在被注文字或数字的右上角标注注码(采用圈码),在表下排注码和注释文字。
(五)关于正斜体
1.变量的符号一般用斜体,用作下标的数字一般用正体。
2.涉及以下符号应正体:对数符号,常数符号,公式中的缩写字(如log, ln, max);单位(如cm,℃);国名、组织名、机关名、地名及其缩写(如:USA, ISO)。
(六)关于标点符号
1.短横线“-”:用于连接复合名词(如:吐鲁番-哈密盆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如:1988-07-14);复合人名的连接(如:焦耳-楞次定理)等。
2.一字线“—”:表示时间、地域等的起止(如:1886—1968年,2011年2月3日—10日,北京—上海);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如:第12—14页,27%—30%。);表示表格中的缺项。
三、其他说明
1.本刊会以投稿平台、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通知作者审稿情况,请投稿作者随时关注投稿平台、个人邮箱,以便及时了解审稿进展。
2.凡投寄本刊的稿件,若三个月内未收到编辑部反馈意见,作者可自行处理。
(以上投稿须知将会进行不定期补充和完善,请作者及时更新。相关解释权和修改权归本刊编辑部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