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s://jrls.cbpt.cnki.net
(202506期)
3、官网邮箱:jrlsbjb2025@163.com
4、刊内电话:0371-69089212
5、出刊日期:月刊,每月10日出版。
6、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2025年9月11日星期四
《金融理论与实践》重要提示
【官网信息】
从即日起,本刊只接收网上投稿系统投稿,不再接受邮箱投稿,投稿字数需在12000字左右。同时投稿中如有基金项目,请一定写上“基金项目名称”和“基金编号”,以免影响正常审稿!敬请广大作者知悉,并一如既往支持《金融理论与实践》!
《金融理论与实践》选题指南
【2025年06期信息】
《金融理论与实践》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主管,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河南省金融学会主办的全国货币银行类期刊。连续十次入选北京大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扩展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作为金融思想的传播阵地,《金融理论与实践》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经济金融热点难点问题,刊发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价值的文章。
近期,本刊将重点关注以下选题:
1.中国式现代化与金融高质量发展研究
2.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3.金融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4.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5.金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6.科技金融创新的理论、机制与实践
7.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
8.碳金融与碳核算
9.普惠金融的理论、机制与实践
10.养老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
11.数字金融的模式与治理
12.信贷政策与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研究
13.红色金融相关研究
14.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5.区域金融改革与协调发展
16.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7.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
18.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9.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20.资本市场相关研究
21.公司金融与股权融资
22.保险市场相关研究
23.家庭金融与财富管理
24.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收益与扩大国内需求等研究
25.稳外贸、稳外资等相关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金融理论与实践》撰稿须知
【2025年06期信息】
一、本刊欢迎有真知灼见的稿件,来稿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注重其专业思想性、理论性和独创性。来稿中如有计量模型和公式分析,应当确属文中必需,并确保演算过程准确、精练。
二、来稿提倡阐述透彻深入,一般字数应在12000字左右。
三、向本刊提交作品以后,默认为授权本刊独家出版,并授权网络出版。本刊谢绝一稿多投,不得剽窃抄袭。本刊接收、编发稿件,不委托任何中介办理,也不收取作者任何费用。
四、省级以上立项的课题(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与编号。
五、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本刊均用作作者文章发表、出版、推广交流(含信息网络)以及赠送样刊之用途,即不再另行向作者支付。若作者不同意,请在来稿中声明。
六、自投稿日起,作者若三个月之内未接到本刊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
七、按照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1999-02-01试行)标准化要求,投向本刊的稿件要求作者提供题目、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注释、参考文献。
(一)摘要:须客观地反映文章的重要内容,篇幅一般不超过200字。
(二)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词,每篇文章选3一8组为宜。
(三)作者筒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称、研究方向,作者的详细地址、邮编、电话及电子信箱。
(四)文章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均应译出英文,作者姓名标出汉语拼音。
(五)注释:对文章中特定内容(引用数据、观点和结论等)加以注释,在行文的右上角用圆圈序码标出,并在脚注时写明出处。
(六)参考文献:指作者引文(正式出版物)所注的出处,文中用方括号按先后顺序标出,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文献说明一律放在文末,即采用顺序编码制。外文参考文献按照国际通行的著录格式标注。
《金融理论与实践》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