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书刊网微信二维码

扫微信,关注编辑QQ!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期刊大全 >>集刊大全>>文化艺术

世界华文教学(集刊) (Email投稿)

简介
《世界华文教学》(半年刊)创刊于2015年,是由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创办的华文教育研究性集刊。该刊以提升海内外华文教学与研究水平为目标,着重反映华文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华文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主要刊发以下研究领域的文章:1. 华文教育研究;2.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3. 汉语/华语研究。
本刊为:AMI入库集刊(2022版) ,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匿名审稿,
征稿信息

万维提示: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刊内网址(202401期):

https://hwjyyjy.hqu.edu.cn/

https://www.jikan.com.cn/世界华文教学

https://www.iedol.cn/

4、刊内电话:0592-6167212

5、刊内邮箱:sjhwjxhq@163.com

6、出刊日期:半年刊,一年出版2辑。

20241115日星期五

                        

 

《世界华文教学》征稿启事

202401信息

 

《世界华文教学》是由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创办的华文教育研究性集刊,主编为华侨大学原校长贾益民教授。该刊以提升海内外华文教学与研究水平为目标,着重反映华文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华文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

《世界华文教学》主要刊发以下研究领域的文章:

1. 华文教育研究

2.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

3. 汉语/华语研究

热诚欢迎海内外从事华文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赐稿!

稿件以附件形式发送至编辑部的邮箱。详细稿例请访问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主页:http://hwjyyjy.hqu.edu.cn/

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审稿周期为3个月。

联系方式: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世界华文教学》编辑部

邮编:361021

邮箱:sjhwjxhq@163.com

电话:0592-6167212

《世界华文教学》编辑部

20216

 

《世界华文教学》征稿启事

【官网信息】

 

一、《世界华文教学》是由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该刊于20154月创刊出版第1辑,截止目前已出版10辑,每年2辑。主编为贾益民教授。《世界华文教学》为华文教育领域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成果提供了发布与传播的平台,辑刊以提升海内外华文教学与研究水平为目的,以反映华文教学与研究最新成果,推动华文教育学科发展为宗旨,设置以下栏目:(1)华文本体研究;(2)华文教学研究;(3)华文教育史研究;(4)华文教育规划与政策研究;(5)华语应用研究;(6)跨文化交际研究;(7)华文教师教育研究;(8)华文教学资源研究。这些栏目既涵盖了对华文教育的发展历史、各国政策、内在规律等宏观问题的研究,又涉及华文教学理论与方法、华语习得规律、教材编写、教师发展、中华文化传播等具体问题的研究;既将眼光投向海外华侨华人所用华语的调查与研究,也充分重视作为华文教学基础的汉语本体研究。

二、本刊欢迎国内外学者赐稿。来稿投电子文本即可,请寄编辑部邮箱:sjhwjxhq@163.com;勿寄编委会或编辑成员个人,以免遗失或延误。如作者本人认为需寄纸质文本,请寄: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世界华文教学》编辑部(邮编361021)。稿件经刊出,即致薄酬和样书二册。

三、来稿般不超过15000字,题目、作者名、单位、提要和关键词均需中英文对照。电子文本请寄简体中文版word版和PDF版两种。本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所以PDF版请投两份,一份有作者信息,另一份则不出现作者本人信息、基金项目(如有)、参拙著之类提示性文字。Word版只需一份,具有作者信息。正文末请附e-mail联系地址。除必须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外,请使用简体字。

四、请勿一稿多投。文责由作者自负。

五、来稿审读时间约为三个月,不论录用与否,一般不退原稿。是否录用,由编辑部通过Email通知。来稿如无特别声明,为了统一体例、格式等,本刊可能会对稿件做技术性的修改或删节,并请作者审阅校样。

六、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电子期刊出版系统,所发文章均可在中国知网(www.cnki.net)上检索并下载。凡给本刊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已知晓并接受其论文上线发表。

七、文章一经发表,版权属《世界华文教学》所有。在其他出版物上转载、选编已发表的论文,需特别注明本文首发于《世界华文教学》第x字样。

联系方式: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

《世界华文教学》编辑部

邮编:361021

邮箱:sjhwjxhq@163.com

电话:0592-6167212

 

《世界华文教学》来稿须知

【官网信息】

 

稿件内容和格式

整篇稿件相关部分的内容及其序次为:标题(脚注基金项目,如有),作者单位及姓名,中文提要(限300字内)、中文关键词(限5个),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如需要),英文题目、作者(汉语拼音名或英文名)、英文提要(限 100200 词)、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作者简介、作者Email。并另起一页提供作者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及Email

正文及参考文献行距设置为单倍行距。

一、文章标题

居中,宋体小二号,加粗,占1行。

二、作者单位及姓名

居中,楷体小四号,占1行。

三、中文提要和关键词

“提要”2字和关键词”3字为黑体五号,前空两格,后分别空1格,然后续写其内容;提要、关键词内容为宋体五号。关键词后不用冒号,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四、正文

正文为宋体五号。

(一)分级标题

正文中所有的标题均需独占一行,序号使用格式为:一级标题用汉字  引言……”,居中排列;二级标题用“1.1……”,三级标题用“1.1.1”,依此类推,均前空两汉字格,跟行文同。一级序号和标题为楷体四号,占 3 行居中,其余小标题为黑体五号,占 1 行,前空两个汉字格。

(二)例句

单独成段的引文和例句采用仿宋体,不用引号,且首行空 2 格,回行不空格。例句字体为仿宋体五号,编序用“(1) (2) (3) ”等,并全文统一编号。

国际音标请用 IPAPANNEW 字体,并用“ [    ] ”标明,声调用数码上标。注释用脚注,勿用尾注。

五、图片和表格

图和表分别统一排序,加题注,题注用黑体小五号。表的题注放在表格上方,居中。图的题注放在图片下方,居中。附在文末的图表在图表左上方加注附图1”附表3”等。表头、图头、图片和表格居中。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只列正文实际涉及的文献。正文后隔开 2 行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为黑体小五号顶格,独占一行,所列文献用宋体小五号,并依作者姓名的拼音字母顺序编排,首行顶格,回行空 2 格。西文文献排在中文文献、日文文献后。

现代文献的编辑依次为:作者名、括注发表或出版年份、文章题目(西文用正体)或书名(中文 加书名号,西文用斜体)、期刊名(中文加书名号,西文用斜体)期数或出版社名。古代文献的编辑依次为:作者名、括注朝代、书名。作者名勿用简称,同一作者的文献,按发表或出版时间先后排列。文章题目或书名与期刊名或出版社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加句号。

注意:外文书名和外文论文首字母大写,外文书名斜体。

七、英文标题

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小二号、加粗,标题居中。

八、英文提要及关键词

AbstractKeywords二词前空两格,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五号、加粗,后无冒号,留两英文字母的空格接内容。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四字顶格,为黑体五号,段后0.5行。内容为楷体五号,单倍行距。

附:参考文献体例

行文中文献引用采用下列格式:马希文(1987)。括注采用下列格式:(马希文,1987)。多个文献之间用顿号隔开,: Smith, 19831991)。多个作者之间用分号隔开,如(马希文,1987;张谊生,2001)。引自专著的观点应注明页码,如:朱德熙(198295-97)。

中文著作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文期刊论文 马希文(1987) 与动结式动词有关的某些句式,《中国语文》第6期。

中文论文集 胡明扬主编(1996)《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文论文集论文 刘丹青(1996)苏州方言的体范畴系统与半虚化体标记,胡明扬主编《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文学位论文 黄 敏(2001)论语篇中现代汉语的表达及功能,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中文会议论文 张谊生(2001) 助词的使用条件和表义功用简论的语法化历程,首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南开大学。

外文著作 Graddol, D. & J. Swannn (1989) Gender Voice. Oxford:Blackwell.

外文期刊论文Smith, C. (1983) A theory of aspectual choice. Language 59. 3, 479 - 501.

外文论文集 Hopper, P. (ed.) (1984) Tense and Aspect: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Company.

外文论文集论文 Langacker, R. W. (1982) Remarks on English aspect. In P. Hopper (ed.) , Tense and Aspect: Between Semantic s and Pragmatics, 265- 304.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Company.

外文学位论文 Yang, Suying (1995) The aspectual system of Chinese. Unpublished Ph. D. Thesis at University of Victoria.

外文会议论文 Jochens, J. (1992) Gender equality in law: The case of medieval Icela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6 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enter for Medieval and Early Renaissance Studies, Binghamton, NY.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


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