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蓟行探石村,北地靓青春:北地学子前往蓟州乡村探寻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2024/8/15 13:37:28  阅读:80 发布者:bdjx2024

  2024年夏天,“北地蓟行”社会实践项目在天津市蓟州区的铁岭子村及西井峪村开展。

  这支凝聚新时代青年力量的团队聚焦“新农业、新农民、新农村、新生态”,致力于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乡村的建设,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博客、视频等多种渠道,记录和分享收获颇丰的实践之旅。

  探索新乡村,不仅仅是领略乡村风貌、了解基本村情,在这充实的一周中,“北地蓟行”团队切实走进乡村,对村民、游客、村委会干部等进行了深度访问,分析当地地质旅游业的发展与不足,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用脚步丈量深山的寸寸土地,观察当地独特的地质现象;为当地小学的孩子们普及地质知识,激发孩子们对地质学的兴趣与热爱。

 

●化石旅游业

 

  走进山脉青翠的罗庄子镇铁岭子村,村委会成员吴海明叔叔热情接待了北地蓟行实践团的成员们。

  跟随吴叔叔的脚步,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村庄叠层石博物馆,深入探索了这一文化底蕴深厚的“化石村”。

  “我们铁岭子村是从明代建村的,现在已经有200多年了。”接受我们采访的铁岭子村村书记丁利叔叔说到,“因为那个时候是冷兵器时代,我们这里叫铁岭子村,就是因为有铁矿石,我们整个底下的这一带可以产出铁矿石,用来炼铁。我们这个村在七几年就开始开矿了,那时候我还小,一直到零八年才停止。这段时间我们村很富有,当时整个蓟州区是作为天津的建材基地……”铁岭子村党支部书记丁利兴致勃勃地介绍着铁岭子村的悠久历史。 从丁书记认真详细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对这个村落的热爱与对村庄地质资源的关切。

  从丁书记认真详细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对这个村落的热爱与对村庄地质资源的关切。

  日升月落,村民们始终生活在化石边,丁书记向实践团讲述道:“虽然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禁止盗采盗挖我们的叠层石,但依旧有许多人不远千里来我们山上挖,所以这个只能靠我们村民自觉去巡山,来防止这些人开挖我们国家宝藏的发生。老百姓也都盯着这事儿——‘山上又有人挖石头啦’。”铁岭子村的村民们清楚化石资源的珍贵,一直用他们淳朴的方式,守护着这些为村子带来希望的“宝藏”。

  为实现乡村振兴,以采石业为主要营收来源的铁岭子村走上了转型之路——专注于化石的保护、开发及化石旅游业的发展。

  “现在我们就在搞文旅结合,重点发展旅游业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咱们村的文化品牌就是让叠层石作为一种地质文化。”铁岭子村扬长避短,专注矿山治理,坚持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如今,按丁书记的话来说,“慢慢地,这个村子就活了”。

“春天我能看花,有山桃、连翘,各种花一点缀瞬时就不一样了;夏天看树,有松树、柏树;秋天看什么?看红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枫树,红绿相间特别漂亮,再加上裸露的岩石,绝对是一幅美丽的国画。”这是北京来此写生的一位老师给丁书记留下的一段话。丁书记也借此机会,表达了对实践团成员的殷切期望:“我们大学生得去学、去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们也需要多参加实践,多融入社会。”

  铁岭子村拥有化石村的文化招牌,但单靠地质文化难以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无法解决本村人才回流与就业问题。实践团成员就此,与丁书记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人是根本,”他说,“我们需要引进资本去做东西才能招揽进人才,这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经过丁利书记的耐心解答,实践团成员们对于铁岭子村及其所代表的新时代新农村振兴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有了自己的回答。

  铁岭子村的文旅结合,以叠层石化石和古渔阳八景之一——“铁岭云横”为文化品牌,以打造中高端民宿村,为游客打造“闲、静、净”的环境为旅游品牌。铁岭子村目前在做酒店与民宿结合的尝试,但是由于是散户运作难成气候。唯有依靠产业引领带动、引入外来资本并借助国家政策优待,产业的振兴才能实现。一旦产业实现振兴,村民能够实现村内就业致富,村子的人员外流和人才缺失问题自然而然迎刃而解。

 

●地质课堂

 

  “好,那我们先来猜猜看——”

  “叠层石。”

  “因为石头有很多种分类,比如说奥特曼会分成红色的跟蓝色的,那石头也会分成很多种的……”

  这段话来源于罗庄子镇铁岭子村的一堂特别的地概课。这是社会实践团成员张晏淇同学在为同学们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化石村的叠层石。

  在这个夏天,北地蓟行团队走进铁岭子村,计划着为孩子们进行一次地质知识科普宣讲,介绍三叶虫等化石,激发他们对于地质的热爱及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性格活泼、开朗,善于沟通的张晏淇主动承担了为孩子们授课的任务。他首先以恐龙化石的例子为切入点,有力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逐渐打开自己,与张老师充分互动,主动分享了自己对于化石的认识。

  一切顺利,孩子们显然已经被生动有趣的讲解勾起了兴趣。

  北地蓟行团队对接下来的讲解信心倍增,兴致勃勃地为孩子们介绍了化石本身的意义,总结了化石形成的四个要素,从地层变迁谈到化石的发现过程。在张老师的讲解下,孩子们逐渐感受到化石形成与演变的奇妙。

  紧接着,地质小课堂进入了沉积岩部分。张晏淇向孩子们指出:岩石分为三种基础类型——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圈层,”他自然引出了对地球内部圈层的介绍,“它里面就像一个夹心饼干一样,它不是均一的,它有分层……”了解了地壳、地幔和地核,小朋友们意识到:地球内部的构造是如此奇绝瑰丽!

  随后,团队加快进度,介绍内容转为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主要类型。收到孩子们良好的反馈后,团队开始尝试增加内容的深度,科普了部分地质营力及地质作用。张晏淇十分巧妙地利用藻类与叠层石的关系、藻类形成化石的两种方式以及珊瑚虫的实质,引出叠层石与化石的内在关联。

  孩子们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和北地蓟行团队成员们一起完成了一堂精彩的地概课。课后,实践团将特别携带的精美且种类丰富的化石标本作为礼物,赠送给了求知欲满满的孩子们,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他们自己观察并思考化石的科学意义,让孩子们对地质学及化石学有了基本的了解。

  北地蓟行团队生动的教学内容与实物观察化石的奇妙体验,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科学的未知领域。这一堂难忘而有趣的地概课,培养了孩子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与科学探究精神,提高了他们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深入关注游客需求及新兴人文产业

 

  沿着蜿蜒的小路走进西井峪村,除了每隔几十米就能看见的水果摊外,“北地蓟行”成员们出乎意料地发现了咖啡馆、汉堡店这样现代化的商业建筑。

  在一众旅游村中,选择西井峪村的,多是来自北京、天津市区等地的游客,吸引他们的正是这座小村落幽美的环境与丰富的文化内涵。紧跟时代步伐的西井峪村村民们,将商业目光投向了兼具消费力与活力的年轻游客。

  针对青年、家庭等不同属性的人群,西井峪村开辟出不同板块:面向青年,建设文创基地、专供游客打卡拍照的特点鲜明的景观,引进咖啡馆与书店相结合等时尚、新兴的商业形式。而面向家庭,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放松的娱乐环境,融入亲子互动环节,关注携带儿童出游的家庭需求。

  西井峪村的特色建筑同样牢牢牵动着游客们的目光。

  走进村落,“北地蓟行”团队来到了一处标志性石刻:“西井峪民俗摄影村”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这里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素材。

  90%的西井峪村农户已经尝试开办民宿,村民们希望在村庄主路两侧加大植树力度,为游客们提供更清新的空气与更阴凉、舒适的环境。

  此外,西井峪村用石头堆叠而成的城堡,令这个僻静的村庄拥抱幽美与安宁,沉入一片浪漫的氛围。

 

 

●总结

 

  蓟州之行,留下了实践团成员们生动、鲜活、收获满满的独家记忆。

  “在与铁岭子村的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只知道叠层石化石的名字……”精心准备的地质小课堂里,相较于高度传授知识,团队更侧重于激发孩子们对化石及地质文化的兴趣。

  实地考察与采访交流过程中,“北地蓟行”团队领略了铁岭子村、西井峪村两座村庄奇丽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与极具魅力的民俗文化。

  团队协作围绕着每一项工作的开展,成员们也在提升个人技术能力的同时,增进了团队凝聚力,建立深厚友谊。

  乡村振兴之路艰巨而漫长,从记录地球变迁的岩石到别出心裁的旅游设计,淳朴的村民们一步一个脚印,大胆尝试、积极调整、完善短板、发扬特色。

  团队此行,也达成了成长自身、与两村庄共同寻找和谐转型方法与方向的美好愿景。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