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拈绣针唱瑶韵,寻访瑶绣故事

2024/7/14 21:16:16  阅读:443 发布者:Aradea

中国青年网广州7月14日电(通讯员梁楚淇)6月28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语学院三下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瀚海筑梦”团队来到韶关乳源游溪镇“妈妈制造”工坊,参观了解学习瑶绣的技艺、历史和传承故事。

 

“日头过岗岗荫荫,白线穿针针过针,白线过针针过线,针娘裙脚细吟吟。”曲曲绣花歌,针针藏瑶韵。

瑶绣,指瑶族刺绣,主要流传于粤北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必背、游溪、东坪镇等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技艺独特,五彩斑斓,纹样复杂多变,图案奇异古拙。

在乳源游溪镇,瑶绣传承人赵腊婢老师带领着“妈妈制造”工坊十几位绣娘一起传承瑶族刺绣,努力拉动瑶绣的传播,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瑶绣展开了她独特的一面。

 

巧手绣罗衣

瑶绣是实用型刺绣,与我们常见的刺绣有许多不同。

“我们的刺绣和平时大家的刺绣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是反面绣。”赵腊婢老师指着她的作品反面说到。

挑绣是瑶族最常用的手工针法,从挑的方式来看,可以分为正面挑和反面挑。过山瑶妇女多喜欢反面挑绣,绣时反面挑花,绣完时从正面看,刺绣时往往没有统一的图案,无需绘稿也无需打样,凭绣娘的爱好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图案构思挑制,以布为纸,心怀经纬,隔线插针,线线有序。绣完时,不但正面花纹整齐独特,反面阵脚也非常平整,两面都非常美观。

瑶族姑娘多是利用工余饭后的休息时间刺绣,图案复杂,因此耗时长,绣品难得,赵腊婢老师的团队也是在工余才会接单做刺绣。

“这种反面绣的针法一定要好好传下去。”赵老师一边教我们如何穿针,一边讲述自己的教学经历。

过去,瑶绣常用口诀进行教学,‘挑三压一三,’,难以理解,现在她们也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粉笔画图给学生们看,细化各个步骤。

提起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村民学会了这种挑针法,绣在自己的衣服上,赵老师脸上满是骄傲自豪的笑。

 

纹印藏故事

瑶绣纹路复杂,图案繁多,赵老师一一为我们介绍各种图案。

有传统的男人纹、女人纹、莲花纹、蜘蛛纹、鹿形纹,也有老师独创的团圆花纹、心形纹……

每一个传统花纹,都来源于瑶族独特的与自然共居的传统生活,也许是过去瑶族在山中采下的花,也许是过去碰见的鹿,这些与自然的记忆,一点点地用五色线绣进红衣黑布中;五色绣线绣的,也有现在生活中的巧思。一件绣品上,绣满了瑶族过去千年发展传承下来的故事和灵感,也绣着现在的新的期待。

而这些古拙的形纹,最初都起源于一个名字——“盘王”。

传说古时候盘王与公主结亲,受封到会稽山七宝殿,开山种田,后盘王夫妇生下六男六女,传下瑶族十二姓,这便是瑶族的由来。

“没有王,没有皇帝,带着我们开山种田,以前的我们就什么都没有,”提起盘王,赵老师仍心怀虔诚,“我们现在一边绣,就会一边唱啊——‘盘古大王开天地……’”

赵老师提到,这是瑶族的根,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王,忘记怎么绣这些龙骨纹,忘记这些歌,忘记自己过去那些传统的生活。

这是赵老师正在努力传承的原因之一,后代子孙,可以通过这些作品、这些纹路、这些歌,了解到瑶族的起源故事、传说。

 

百家绣传承

现在,赵老师带领的队伍,将瑶族刺绣应用到了方方面面,从表演的舞蹈服,再到儿女结婚的婚服,每一件,都是绣娘们一针一线慢慢绣出来的,她们穿着自己绣的作品参加走秀、上台表演,在越来越多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民族的美。

除了在瑶族村落里的传承,对外的传承也在一步步打开。

“有了政府支持之后啊,我的团队越来越大,现在我的团队足足有18个人!作品绣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心形的耳饰、手环、发簪、为大学生设计头冠……老师们在工作之余绣得越来越多,提起自己接的单,她们举着绣品向我们自豪地介绍。

现如今,赵老师经常去乳源的一些学校,教学生们学刺绣。同时在瑶族各个村落,联合村支部,召集愿意学的人,学习绣制头冠首饰……

赵老师提到自己的工作,丝毫不觉得苦累,“现在啊,越来越多汉族人也知道瑶绣,用我们绣的东西,这是我最开心的事了。”

从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村里绣,到集成一个工坊接单,每一步都走得很难,但从一家绣,到两家绣,再到数十家绣,瑶绣走得越来越稳当。未来,相信会有更多人了解瑶绣,用上瑶绣,瑶族独特的五彩斑斓,必然能走出游溪,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好。

 

“起计盘王先起计,初斗高机叶带丝;造得高机儿孙织,儿孙世代绣罗衣……”针针线线,皆是瑶韵。瑶族刺绣,必然能将这曲瑶韵唱得更远更久。


本文评论

暂无相应记录!

首页<<1>>尾页共0页共0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