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如何从阅读走向学术性写作

2023/1/16 11:37:57  阅读:126 发布者: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起点。没有持续性的知 识与信息输入,必然无法产生持续性的、有价值 的输出。在清华大学的写作课上,教师通常会在一节课就明确,尽管课程的名称是“写作与沟通”,但事实上,我们更希望培养的是写作与沟通 前提——思维与阅读能力。关于思维与写作的关系,以及学术写作需要锻造怎样的思维能力, 笔者已经在《思维:学术性写作的核心能力》①一文中有所论及;本文将聚焦阅读与学术性写作的 关系,谈谈如何有效阅读。

一、读书,而不仅仅是论文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全校同学必修的微积分课,但只有极少数的高校设有面向全校同学的写作课或者大学语文。许多年轻人通常是,中学时代忙高考,只读语文课本;大学时代拼绩点,只读本专业教材;读研或者读博,为了发表文章只 埋头读论文;工作之后,便更是与书本绝缘了。根据最新发布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 告》,2020 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9.5%, 大致每两个人中只有一人读书,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70本②。

不读书,对写作产生的影响是致命的。在我的写作课上,尽管我在第一讲就会把推荐的阅读 书单下发给学生,但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能够认认真真完成阅读的学生也是凤毛麟角。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觉得突击看个几十篇论文,写文章时东拼拼、西凑凑,就能照猫画虎,写得八九不离十。但事实上,从学生们第四周交给我的初稿起, 他们的文章就可以明显地分成两个档次——读过书的和没有读过书的。

这两个档次的文章在很多指标上都有显著差异:前者的选题新鲜有趣,后者的选题呆板无聊;前者的论证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后者的论证就是一个大筐,什么相关的都往里装;前者的参考文献丰富多样,有古籍、著作、学位论文、也有经典期刊论文,后者的参考文献却净是些媒体报道、网络报告、维基百科等极其边缘化的材料。其实第四周的时候,我并没有讲太多的内容,无外乎是选题的标准和文献的注释规范,学生们的作品之所以差别如此之大,更多的在于自身积累, 有没有读书、会不会读书、读的是不是好书。

好读书、读好书,对于学术性写作的益处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更容易产生选题的灵感。比如,在我健康主题的写作班上,第一节下课后 AB两位同学同时找我,A同学说,他想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疾病隐喻,让我推荐一本合适的文学作品让他研究;B 同学说,他想研究马尔克斯《百年 孤独》中的疾病隐喻,因为他发现马尔克斯的另外一本著作《霍乱时期的爱情》很有多人研究过 了。这时不用等我开口,A 同学就已经意识到了 自己的问题。最后的结果是,B 同学顺利提交了 一份自主研究、很有见地的文章,而 A 同学没有找到、也根本没有时间在两三周内阅读完某本文 学作品,再撰写一份3000字的论文初稿,最后只能胡乱凑了一份文章,而里面反复引用的文献, 是一本旅游轶事。

论文是高度结构化的文章,它好比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的快餐,而优秀的著作却是作者从选材到火候到摆盘都精心设计的大餐,哪个对读者更有营养,自然不必赘言。如果只是习惯看论文,选题就只会照葫芦画瓢,盲目追逐所谓学术热点;但如果有视野开阔的阅读基础,选题就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望找到真问题、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

其次,有更丰富的文献素材。在我的课堂上曾有过一个极端的案例,一位同学提交的学术文章,其所有的参考文献都来自于同一篇已经发表的论文。这意味着,他很有可能只是读了这一篇论文,就拼凑出了他的全部文章,那么即便这位同学查重通过了,这篇文章也可能存在学术不端的问题。不读书,肚子里 就没有存货,写作的时候往往只能是撰写文献综述, 所用的文献也只是二手或者三手材料,而很难找到前人未触及的文献素材,更遑论在阅读基础上对某 一理论领域的深度理解和探讨推进了。

除了选题、文献,阅读对思维的锻炼、论证的能力、结构的搭建也有大有裨益。某种意义上,阅读能力就是串联学术性写作诸多要素的那一根线,只有勤于读书、善于读书,学术性写作才能形 成闭环、不断精进。那么,究竟如何才是有效阅读?

二、读经典,而不仅仅是流行

有效阅读的第一要义,是阅读经典。与季羡 林先生齐名的金克木先生曾撰写过一本值得玩味的书,书名就叫做《书读完了》。乍听这个书名会感到奇怪,每年出版的书林林总总,据统计, 2019年一年中国图书出版印数达到102亿册,书 怎么就读完了呢?

事实上,金克木先生的“书读完了”,指的是读书的态度与方法。其一,要读经典。杂书不是不可以看,但经典是无论如何不能错过的。且经典是有限的、可读的,并不是无限的、只能望洋兴叹的。从古至今,有文化的人往往被称为读书人,这里的书,自然不是话本之类的杂书,而是诸如四书五经的经典,甚至于整个古代的教育体系,就是以读经典、背经典、默经典为核心。不过,什么才是经典呢?大学生很有可能是一头雾水的。如今的人比古人幸运,是因为图书种类繁多、可以各取所需,但 看书不得要目,经典往往就会被埋没了。

如何识别经典?笔者有两个建议。

第一,看学术大家的书单。我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由于选题是学术研究的冷门,因此从哪里开始阅读,就成为了头号难题。我的做法是,先找到季羡林、金克木等南亚研究的学术大家,看他们的学术著作中引用了哪些学术书籍,尤其是高频引用的书 籍,这些书就成为了我必看的经典。

第二,在阅读中发现经典。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之中写到,“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 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经典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 的书;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 西的书。”③这意味着,经典就是那些能让人反复阅读、且一直读不尽的书。譬如四大名著之一的 《西游记》,尽管这是一本我小时候阅读的经典小 说,但却与我的博士论文产生了交集。我依稀记得,《西游记》中有朱紫国行医的内容,孙行者用悬丝诊脉的方式给朱紫国国王诊断出了“双鸟失群之症”,当我再读这一篇章时,意外地发现我不仅可以用 Chen&Starosta 提出的跨文化交际的三角模式去分析孙行者的沟通策略,悬丝诊脉也恰恰是勾勒南亚阿育吠陀医学、藏地传统医学和 中医跨文化互动的线索④。

其二,要将经典编织成学术网络。从上文分析不难看出,今日的经典不是机械化的统一书单,每个研究者可以发掘、形成属于自己的经典书单。不过,经典阅读的关键,并不仅仅是一本一本地阅读这些书目,而是要将经典形成学术脉络。恰如金克木所说,“文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过去的书籍也应是有条理的,可以理出一个头 绪的。

不是说像《七略》和‘四部’那样的分类,而是找出其中内容的结构系统”。⑤从丝为经,衡丝为 纬,因而所谓经典,绝不是一个一个的散点,而应当能够编织出一篇炫美的学术图锦。譬如我的博士论文,与之相关的经典著作, 纵向的应当是有关南亚历史与哲学的书籍,从史前文明,到灿烂的吠陀时代,再到孔雀王朝和佛教主导的时代,以及伊斯兰化后的时期,每一个时期有其代表经典,比如吠陀时代的《奥义书》;纵向的还应该有关于中国历史与哲学的书籍,我 尤其关注东汉永平十年至唐贞观十六年这七百 余年的主要史料如新旧《唐书》,因其是中国与古印度文明交往的高潮;纵向的另外两条线索,分 别是阿育吠陀医学的发展,其先后形成的三本经典《阇罗迦集》(Caraka Samhita)、《妙闻集》(Susruta Samhita)和《八支心要集》(Astanga-Hrdaya Samihita)以及中医的发展和如《黄帝内经》之类的典籍。而横向的,则是有关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经典著作,以及包括如上文提到的师觉月的《印度与中国》这类关注古代中国与古代印度交往的经典书籍。

最终,我的博士论文参考文献超过 300 项,其中一半以上是书籍而不是论文,且书籍基本没有2000年之后的流行著作。通过诵读经典,形成关于某个领域的学术网络,是一位研究者从初学走向成熟的关键。譬如一位做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不可能不阅读马恩的经典著作,也不可能跳过斯迈兹的受众商品论,直接去看和仿写有关数字劳工的论文。只看流行的、最前沿的著作,而不能扎扎实实把握相关学术研究的脉络,真正的占有经典、产生自己的理解的话,学术研究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法长流,学术的生产力势必早早就枯竭了。

三、主题阅读是走向学术生产的基础

有一本神奇的书,书名就叫做《如何阅读一本 书》⑥。其实,这是一本1940年就出版的书,在全球 再版无数,本身就可以称之为是经典。在这本书 中,作者们指出,书籍有四个层次的阅读,逐渐递进: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前三个层次的阅读很好理解:所谓基础阅读, 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阅读能力。从识字开始,我们就可以逐字逐句的阅读一本书,并且产生对它的理 解。关键在于,我们愿不愿意花费时间去打开一本 书,从头到尾不放弃,将之读完。

检视阅读,也称之为系统化略读,则是一种后天训练的阅读能力。正 是因为我们往往分配给阅读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 所以用最快的时间高效地了解一本书的大意和创 新点,就是检视阅读的关键。通常检视阅读时,需要 先读一本书的目录、前言、后记这些关键部分,或者读一篇文章的摘要、首尾这些关键内容,再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所选取地阅读书籍的部分篇章或者论文的核心内容。尽管这种阅读是高效的,但是在作者艾德勒看来,只是阅读的较低层次,其作用至多是获取信息或者知识,而很难通过阅读启动理解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学术创作。

分析阅读和检视阅读正相反,前者追求的是在有限时间内的最佳阅读,而后者则追求的是无限时间内的充分阅读。毫无疑问,上文提到的经典,更适合的是分析阅读。分析阅读,需要精细地咀嚼和深 度的思考,读者不仅要问自己,这本书讲了什么 what)?更重要的是要问,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 什么用这些素材?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why?

但仅仅是细细品味还不够,阅读更高阶的层次,是主题阅读。在我看来,一个识字的文化人只要有毅力、有恒心,通常都可以达到分析阅读的境地, 但是,一位优秀的研究者,如果想要出版属于自己的学术作品,则必须要努力达到主题阅读的境地, 才算是真正的有效阅读。

所谓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在我看来是一种研究的准备工作。这种阅读的对象,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系列书,这些书有着共通的主题。读者要做的,是试图找到这些书籍 之间有什么对话、如何对话、为何这样对话,从而发 现自己可以介入对话的机会与方式。

譬如,在报纸主题的写作课上,我首先会发给同学们《从莎草纸到互联网》这本书的第六章 “到咖啡馆去:社交媒体如何促进创新”,让同学们讨论,1617 世纪的咖啡馆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常他们的讨论都很热烈,甚至有同学联想到了我国唐代的酒肆,说那里类似咖啡馆,是很多诗人产生灵感和首次发表作品的地方。

但当我再发给他们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 转型》这本书的相关选章时,他们就大呼内容艰涩,根本看不明白。这时我就会让学生们仔细对照,看看两本书有关公共领域的描述有哪些相通之处,以及哪些不同之处,再思考为什么两本书会 用风格迥异的文字书写,其背后的目的和逻辑是什么。最后,我还会发给他们一篇有关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论文,再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以公共 领域为题,还可以有怎样的研究选题和切入角度。

某种意义上,主题阅读锻炼的是一组与学术写作有关的能力:

首先,研究者要能够找到关于某个主题的一组文献,其中必须要包括经典理论著作、高引学术论文和相关前沿文章,这考验的是研究者的文献能力;

其次,研究者要能够梳理 出这一研究主题学术生产的主要脉络,从前研究 的重点是什么、如今探讨的重点是什么,这考验的是研究者的思维和结构能力;

最为关键的是,研究者要能够重新回到经典理论文本中,再次深度解读、无死角阅读,去挖掘那些经典著作未尽之意, 并将之安放在学术生产的网络中,使之能够有效地与当代人的学术研究对话、也能对前人的学术研究有所呼应,这考验的则是阅读能力以及由此生发的选题能力。故从主题阅读中开始写作,在我看来,应当成为每个初学者学术生产的起点,这会 使得初学者的研究基础更为扎实、厚重,也会使得初学者产生可持续的研究兴趣与动力。

本文的最后,是送给初学者关于有效阅读的几点建议:

首先,既要勇于打开一本书,也要勇于关上一本书。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值得初学者学习和效仿,学会甄别值得和不值得阅读的书籍, 是每位学术研究者的第一课。

第二,阅读没有捷径。大数据时代,可选择的媒介太多,人们的注意力不断缩减,很多学生读书就是走走形式,一般是豆瓣上刷刷书评、目录前言翻一翻,就美名其曰读完一本书。如此蜻蜓点水,是不可能从阅读走向写作的。书籍不仅要全部占有,经典书籍还应当反复占有,所谓读书从厚到薄、再从薄到厚, 便是此般。

第三,给自己列一份必读书单。大学,恐怕是一个人可以心无旁骛单纯阅读的最佳时间了, 我建议每一位大一新生,都结合自己的阅读兴趣以 及师长们的推荐,给自己拉列一份大学必读的书 单。书不需要多,大学四年,认认真真读完20-30本经典书籍,恐怕就已经有非常多的收获,也足以判断出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走学术研究的道路。

第四,使用批注、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读、写与思考, 这三个要素是捆绑的,读书不能光凭眼睛和嘴巴, 也要通过记笔记、划重点和写思维导图的方式,把 大脑和手脚都用上,说不定哪个灵感迸发,就是一 篇好的文章。

最后,保持阅读的新鲜感、也保持阅读的责任感,让自己不愧为一名“读书人”。

注释:

①苏婧:《思维:学术性写作的核心能力》,《新闻与 写作》,2021年第8期。

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0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 告权威发布》,《中国出版传媒商报》,424日。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黄灿然、李桂蜜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

④参见苏婧:《从“朱紫国行医”看传统医学与跨文化 传播赋权》,《中医药文化》,20201503期,8-17页。

⑤金克木:《书读完了》,摘选自金克木文集《读书完 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

[]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 读一本书》,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END-

作者丨苏婧,作者系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中心教师

来源丨新闻与写作,12

转自:“学术训练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