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2年第2期)目录

2022/6/17 14:47:53  阅读:552 发布者:

文史新探

 

《左传》“实纪纲之仆”旧说疏理与新诠

作者:李洛旻

摘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晋文公在秦穆公帮助下返回晋国,秦穆公“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实纪纲之仆”一语每多歧见,历来众说纷纭。本文疏理历代解说,继而比对《左传》内与“实纪纲之仆”的相同句型,推论“纪纲之仆”乃是后人对秦穆公所送这“卫三千人”的特别称呼。“纪纲之仆”一名之由来,乃由于他们兵卫文公,让他得以设国纪纲。其性质则为带甲的徒兵,驻守于公宫内外,以保晋文公的安全。

 

感怀晋宋之间事,杯酒闲居离世纷——陶渊明《述酒》诗新释

作者:刘珊珊

摘要:陶渊明《述酒》一诗素称晦涩,历来在主题解读和字句笺注方面存有诸多分歧,本文试结合晋宋间史事,考辨各家注解,对全诗重新笺释。《述酒》前六句描写从夏到秋的景象,同时隐喻司马氏由南渡中兴到王气渐尽的过程;后八句历述修道养生,表达在祸乱之际全身远害的愿望;中间部分追述桓玄、刘裕的两次篡乱和零陵王被先废后弑的遭遇。陶渊明以酒起兴,追溯晋宋易代之事,但非句句比附史事。他对东晋的灭亡和零陵王的惨死抱有深切的同情,但他隐居不仕主要是缘于对官场的厌恶、对世道的失望和对田园的向往,而非局限于对一国一姓的效忠。

 

真伪之间——题王安石《吕璹墓志》考辨

作者:吴长城

摘要:作者署名为王安石的《吕璹墓志》一文,最早见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吕氏后人吕天芹所修撰的《吕氏宗谱》,通过参考正史、笔记、方志、碑刻等记载,可知墓志文本在形成之后,又经过后人不断增添改动。《吕璹墓志》的史料来源颇为复杂,是一个前后“分裂”的文本,墓志中关于吕璹生平事迹及家族世系等记载,有与其他典籍契合之处,也有多处存在矛盾和史实错误,本文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考辨。

 

由《辽史》四库提要史源论现存邵晋涵提要分纂稿的性质

作者:赵庶洋

摘要:现存邵晋涵所撰四库提要分纂稿中《辽史》一篇论述辽代史事之文字,较之《四库全书总目》少了部分内容,据考察可知二者相关内容均出自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当为邵晋涵撰写分纂稿时引用钱说,收入其文集《南江文钞》时做过相当程度的修订,删去其中钱氏所引金石文字,《总目》则保存原分纂稿中这些文字。这一情况说明现存以邵晋涵分纂稿为代表的辑自个人文集的分纂稿很有可能在收入文集时经过作者本人修订,这种修订致使分纂稿呈现出的文本面貌不能完全代表四库馆所撰原貌。

 

 

文献天地

 

王僧虔《论书》辨证

作者:徐志超

摘要:南朝书法家王僧虔所作《论书》是一篇重要的书法文献,其文本问题比较复杂,历来多有异说。本文通过比对《论书》的不同版本并考诸史传,确定《南齐书》本《论书》应当更接近其原貌;《论书》中第二段文字的作者历来多有争议,本文提出新的证据,确定此为萧子良《答王僧虔书》;《论书》第三段亦非王僧虔所作,其内容出自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笔者推断此乃后人为萧子良《答王僧虔书》所作注文,而在流传过程中混入正文。

 

敦煌写本S.3227+S.6208V文献考辨

作者:宋雪春

摘要:通过对S.3227+S.6208V缀合处文献的重新释录,运用敦煌学研究的定名、定年与定性方法,可纠正前人成果之疏误。S.3227+S.6208V的缀合处文献乃“寒食篇”的大部分内容,并依《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的体例对其进行释录整理。

 

《皇明将略》作者考

作者:翟士航

摘要:《皇明将略》作为一部明代军事传记类著作,受到学界一定的关注,但对于此书的作者是谁,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对现存说法的逐一辨正,以及《皇明将略》与《新镌批选皇明百将传合法兵戎事类》《皇明百将传》二书的文本比对分析,可以确知顾其言和赵光裕是《皇明将略》的主要作者。《皇明将略》一书实系《新镌批选皇明百将传合法兵戎事类》的异本,二书均为《皇明百将传》的删节本,其史料价值不如《皇明百将传》。

 

王志长《周礼注疏删翼》考述

作者:袁晶靖

摘要:本文介绍明代王志长所撰《周礼注疏删翼》的版本情况、编纂方式,讨论王氏的《周礼》学思想,并考察与该书密切相关的两部书籍,说明《删翼》曾在清代不同层次的学者中传播,影响范围远及越南,是当时常见常用的《周礼》读本。《周礼注疏删翼》的普及,亦可证实明清经学的延续性,或有利于今人重新认识清代学术之渊源。

 

丁晏《左传杜解集正》成书及刊刻考

作者:曹天晓

摘要:道光间丁晏在友人处见到沈钦韩《左传补注》稿本,这位友人很可能就是刘文淇。受沈著启发,丁晏于咸丰初年撰成《左氏纂注》,后改名《左传杜解集正》。该书稿本、抄本陆续收藏于仪征刘家,刘氏《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亦曾援引。光绪十八年(1892)缪荃孙谋刊该书未果,民国初年张钧衡编刻《适园丛书》时,缪荃孙任选目、校勘工作,此书终得梓行,刘富曾、徐乃昌均与其事。《适园丛书》本跋文署名张钧衡,实为缪氏代笔。其书为专题论文与集解体之结合,“集正”名兼二义,不可与顾炎武《左传杜解补正》相混淆。

 

 

文化广角

 

陈寅恪“合本子注”说辨析——兼论《释迦谱》的“合本子注”体例

作者:王亚龙

摘要:“合本子注”之说始于陈寅恪先生。但在《支愍度学说考》中“合本”与“子注”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陈寅恪先生将“合本”与“子注”移于史学研究,合称之为“合本子注”。后又将外书中的“合本子注”体修改为“广义的合本子注”。在佛教领域,“合本”也存在着由“会译”向经录中所载的“子注”演变的过程。陈寅恪所提出的“合本子注”说,与此演变过程是相应的。南朝梁僧祐编纂的《释迦谱》使用的即是“合本子注”体例。

 

博物传统的民间阐释——从《山海经》到“诸夷门”

作者:程梦稷

摘要:不论是在《山海经》的接受史,还是在其图本的讨论序列中,《万宝全书》“诸夷门”所代表的坊刻“山海经图”都是明清时期《山海经》传承脉络中别开生面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作为文化商品的通俗图本为民间知识形态的显影创造了空间,由此我们得以考察博物传统在民间的阐释与想象方式。在跨越雅俗区隔的文献网络中,《万宝全书》“诸夷门”的知识生产并不全部由《山海经》所决定,而是来自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知识互动,折射并建构着民间视野中的博物知识传统。

 

略谈《四库全书》抄写所用套格纸——以天一阁所藏五种《四库全书》零本为中心

作者:李开升

摘要:抄写《四库全书》所用的雕版印刷而成的套格纸由武英殿制作,北四阁用金线榜纸,南三阁用太史连纸,南三阁纸质量稍次,且纸幅略小。天一阁所藏五种六册《四库全书》零本为南三阁藏书,其中三种当为文澜阁藏书,一种或为文宗阁或文汇阁藏书,一种不明。六册书所用套格纸共由19块雕版印刷而成,每册书用纸大多不止一版,全书所用雕版数量可能相当大。其套格纸在印刷中有时会留下一部分栏线不印,采用更灵活的绘制方式以适应版面需要。

 

诗文为媒:俞樾的日本观察、交往与书写

作者:张燕婴

摘要:本文全面梳理俞樾诗文著作中有关他与日本人交往赠答的记载,可知光绪八年、九年间(18821883)他受岸田吟香之托编纂并刊刻《东瀛诗选》的经历,是俞樾与日本汉文化界结下长久因缘的契机。随后日本也成为俞樾“看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俞樾以赠答诗记录下他与日本人士的交往,在风物诗中有他对来自日本什物“新”“奇”等特质的体认,也在以序文为主的散文创作中反映出他所认知的日本。比较俞樾与竹添光鸿观察对方祖国的方式,可以作为展现晚清时期中国和日本知识阶层视界差异的一个案例。

 

 

读书丛札

 

试解《白头吟》“鱼尾何簁簁”的“簁簁”

作者:孙玉文

 

“暧暧远人村”新说

作者:刘青海

 

题《莫高窟六字真言碣》

作者:杜泽逊

 

《文献家通考》续订

作者:陈鸿森

摘要:郑伟章先生著《文献家通考》一书,网罗清初以来藏弆家、文献研究者一千五百余人,各为小传,荟为一编,以补续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之不足。其书搜采甚博,发潜阐幽,可为来学涉津之筏,宜乎其书风行一时也。顾其舛误失考处亦往往有之。往年尝撰《〈文献家通考〉举正》一文,商订三十六事;今复考得二十事,订讹补缺,或为读是书者之一助。

 

 

校勘学释例

 

真迹与文本孰优

作者:王瑞来

 

补白

 

《论语》“贫而无怨难”旧解一则(雷瑭洵)

武王伐纣“至汜而汎”考辨(王旭东)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所收《忠义直言》作者考(朱冶)

 

 

英文要目

 

 

主编:安平秋

副主编:裘锡圭 杨忠 刘玉才

编委:马樟根 许嘉璐 孙钦善 严绍微信图片_20220617144821.png 李修生 宗福邦 周勋初 姜小青 袁行霈 倪培翔 曹亦冰 曾枣庄 楼宇烈

编辑部主任:顾永新

(编委排序按姓名笔画)

 

统一刊号:CN11-2992/G2

邮发代号:28-210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代号:ISSN1004-3241

国外代号:Q1207

出版时间:20224

责任编辑:孙州

封面设计:徐慧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来源:凤凰出版社)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推荐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