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科普 | 间充质干细胞与NK细胞能不能一起用?

2022/7/20 11:44:50  阅读:227 发布者:

干细胞是再生医学的新希望。间充质干细胞( MSCs) 由于其具有跨胚层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特性,已被用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应用干预。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向炎症损伤部位趋化的特性,通过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影响局部免疫环境来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环节,与其他免疫细胞相辅相成,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作用。MSCsNK细胞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促进MSCs应用效果。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有干细胞分化特性,但其分化能力有限,在许多疾病的应用中,MSCs通过可溶性细胞因子发挥的诱导分化、免疫调节能力,是其更加关键的干预机制。MSCs发挥的免疫调节能力影响着免疫系统的各个方面,其中TGF-β、NO/IDOPGE2 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细胞有着重要作用并借此影响着干预效果。NK细胞是固有免疫中无须预先抗原刺激与活化,即能够直接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一群细胞。NK细胞广泛分布于骨髓、肝脏、脐带等器官。NK细胞根据其分化状态可分为过渡型NK和成熟型NK,其表型各异,可根据需要向各类器官或组织迁移并进一步成熟分化。NK细胞有多种亚群,根据表达CD56分子密度可分为杀伤功能为主的CD56dim亚群和分泌细胞因子为主的CD56 bright亚群。NK细胞表达许多表面抑制性和活化性受体,在不同疾病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影响着疾病进展,是MSCs应用的靶点之一。

1

MSCsNK细胞的相互作用

01

MSCsNK细胞的作用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MSCs发挥免疫抑制效应,无论静态细胞模型还是模拟感染和组织损伤的动态模型,都发现MSCs会抑制NK细胞以减弱炎症反应。MSCs不仅会影响NK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如共培养后MSCsNKp30NKp44、和CD69等表达的抑制,还会抑制其增殖和发挥功能 (细胞因子分泌及细胞毒作用),如斑秃小鼠模型中MSCs可通过抑制NKG2D来控制毛囊炎症。

在应用CCl4建立的肝炎小鼠模型中发现,应用IFN-γ、TGF-β等细胞因子预处理的MSCs在小鼠体内更倾向分布于肝脏,且其免疫调节能力会进一步升高,炎性因子的下降和其对NK细胞裂解敏感性的降低使MSCs更加适用于临床疾病应用。

MSCs对各种免疫细胞有抑制效应,但它在特定条件下亦有额外的免疫刺激能力。有研究发现无论健康捐献者还是免疫抑制患者,IL-12IL-18刺激下的MSCs能促进NK细胞释放IFN-γ,高水平表达CC2CD56bright NK细胞对MSC的作用更加敏感。

MSCsNK细胞的影响还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使用聚肌胞甘酸(poly IC) 刺激模拟MSCsNK的相互作用发现,在早期MSCs可通过分泌Ⅰ型干扰素增强NK细胞效应功能,但随后MSC分泌的TGF-β和IL-6又会诱导调节衰老样NK细胞表型,下调炎症反应,限制NK细胞效应功能,反过来促进了MSCs的存活、增殖和促血管生成。以上结果表明MSCs的功能可能会随感染阶段不同而改变。

不同的健康状态,体内免疫环境千差万别,这也是千人千面无法统一标准进行细胞应用方案的原因。

在一项多中心的临床实验中,62名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经过回输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C-MSCs) (3×107 cells/100ml/per month) NK细胞数量减少。同时Zhao证明同种异体移植物中高浓度的NK细胞与急性和慢性GVHD风险增加有关。因此,观察到NK细胞减少可能是MSCs组中cGVHD发生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02

NK细胞对MSCs的作用

生理条件下,NK细胞可以与组织内除NKT和γδT细胞外其他细胞相互作用,如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中胚层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等,其中就包括MSCsMSCs对静息的NK细胞有抑制作用,但对已活化的NK细胞反而有促进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NK胞毒性。

各种刺激活化的NK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 MSCs) 共培养均发现,NK细胞分泌IFN-γ和TNF-α增加,且活化NK细胞会杀伤MSCs,诱导MSCs内活性氧 (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产生,减弱细胞活力,降低serpin B9表达(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抑制粒酶B的释放)MSCs会被IL-2刺激活化的NK细胞溶解,且NK细胞毒性与其CD16表达的减少和CD56表达的升高呈正相关。NK细胞可以攻击MSCs上识别NKG2DDNAM1的配体,借此诱导杀伤MSCs,释放促炎因子。

这是否可以解释一些免疫状态不佳的个体,需要免疫细胞先行,而不适合优先回输MSCs呢?

体外活化NK细胞对MSCs的杀伤作用可以削弱MSCs的作用效力,且已有研究发现这种能力不会被免疫抑制药物影响,在培养基内活化前以及活化期NK细胞中添加免疫抑制药物可以减少NK数量但不影响它裂解MSCs的能力。对这种杀伤作用MSCs并不是完全没有抵抗能力的,MSCsToll样受体3与配体的结合可以削弱NK细胞的杀伤。

Toll样受体是MSCs重要的表面受体,这些受体传递的信号既影响MSCs对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调节作用,又影响NK细胞对MSCs的杀伤作用,是在活体内 MSCs的作用依然占主导而没有被完全杀伤的原因之一。比较细胞因子预处理的UC-MSCs发现,经过细胞因子[TGF-β、IFN-γ、多细胞因子混合物( multiple cyto- kine cocktailMC) ]处理的脐血MSCs可以免受NK细胞的裂解 (与未处理UC-MSCs相比NK细胞CD107a的表达显著降低)

2

MSCs在应用中对NK免疫细胞的影响

由于多样化的表面受体、细胞内信号分子及转录因子表达、组织特异性印迹和外来抗原暴露,人们对NK细胞多样性的认识比最初认为的要广泛得多。尽管多数亚群有共同的 CD56bright CD16-显性,但它们受各个组织独特的微环境所影响,因此彼此不全相同。各个组织的NK细胞亚群都具有独特的表型特征,其表型和功能亦不相同。如肝脏富集NK细胞,占肝总淋巴细胞的30%50% ,且CD56brightNK细胞亚群占其中40% ,远高于外周血比例,它们的表面分子(CXC6) 表达、颗粒、功能(如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减少及脱颗粒和细胞毒作用增强与外周血NK细胞均不同。因此,机体内的NK细胞在比例、含量、亚群、表达及功能上差异的NK细胞对疾病及干预作用有着深刻影响。

01

NK细胞是MSCs干预的重要靶点

MSCsNK细胞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炎症-修复系统,既保证了适当的炎症抵御外界侵害的损伤,又避免了过度炎症及组织的破坏。这已经在许多体内外实验中得到验证,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应用、肝衰竭的干预等。例如使用MSCs干预HBV感染的小鼠实验中,体内成像发现 MSCs 在受损肝内聚集且肝脏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同时抑制 HBV 感染所需的NK细胞激活性受体NKG2D的表达。

MSCs能“恰到好处“的调节免疫系统

整体上并未观察到NK细胞抑制MSCs的实际效果,但消除MSCsNK细胞的影响可以进一步确定MSCs的作用并可能促进MSCs 干预的优化。如IL-2活化的NK细胞对MSCs的杀伤会因淋巴细胞和MSCs的比例不同而改变,因此研究活化NK细胞对MSCs 的影响可能改善MSCs应用的潜力。

综上,MSCsNK细胞的抑制主要体现在活化及增殖的削弱,而MSCs发挥功能的前提亦需要炎性环境等激活,未激活的MSCs功能并不明显。因此它们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MSCs 对疾病的干预效果。

MSCs的使用效果可能因机体内的炎性环境存在异质性,在一个弱炎性的机体内,MSC回输后的体感是否可能就不大明显?

02

不同来源MSCsNK细胞的影响

MSCs低表达MHCⅠ类分子,不表达MHC Ⅱ类分子,这种低免疫原性保护MSCs免受NK细胞的攻击并抵抗移植排斥。不同来源的MSCs对不同的疾病的作用和影响不尽相同,其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是异体使用中较好的选择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相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T-MSCs) 寿命长、数量多、易于增殖、无侵入性、伦理争议小且p53p21p16这些衰老相关标志表达更低长期体外扩增的MSCs可以保持自身的稳定,但其免疫抑制特性会略有下降

不同来源的MSCs对包括NK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影响也不尽相同。使用较多的UC-MSCs有着相似的表型,都可以削弱NK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但只有BM-MSCsAT-MSCs明显减弱NK细胞毒作用。此外,它们对其他免疫细胞的作用亦略有不同。

03

结语与展望

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临床转化应用中的优势选择,它具有来源广泛、易于增殖、伦理争议小、免疫原性低、分化潜能高和免疫调节性强等应用优势。其中,分化潜能在实际干预中发挥作用较小,而针对时刻变化的疾病状况中错综复杂的免疫系统,MSCs的免疫调节能力可以更加广泛的应对。MSCs如何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其背后的机制十分值得探究,NK细胞与MSCs 的相互作用仅是其机制的一部分,对其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可为应用 MSCs 干预疾病提供理论支撑。尽管活化的NK细胞有杀伤MSCs的作用, 但MSCs的干预作用在过去的许多实践中已经被证实,在各种动物以及人的疾病模型实验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且通过不同的处理可进一步改善MSCs 的功能以改进应用效果,活化NK细胞对MSCs 的杀伤作用在活体中并未观察到。

本篇综述讨论了过去所做的成果以进一步探究背后的机制与意义。NK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关键环节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MSCs在疾病干预中,MSCsNK细胞的抑制作用影响着干预效果,这是细胞作用机制的一环,可以促进MSCs在疾病修复上的应用效果。

来源于:干细胞

转自:博舜科研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推荐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