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
“国外人文研究动态”
讲座题目
“康德时刻”与多哈世界杯
- 从“中国二十世纪”的开放性重看“八十年代”
讲座时间
2022年12月10日 10:00
讲座地点
腾讯会议:917 477 551
请同学们通过直播链接观看:
https://meeting.tencent.com/dm/9HFkb0V8vWf1
主讲人
张旭东 教授
与谈人
倪文尖 教授
主讲人简介
张旭东,1986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95年获杜克大学文学博士。现为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现代主义及现代性问题、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等。最新著作包括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出齐的五卷本文选和著作选,以及《杂文的自觉与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三卷本鲁迅研究首卷,北京三联出版社2022年即出)。
讲座简介
本次讲座强调八十年代从大视角来看是一种概念建构,从小视角来看则需要围绕史料勾勒其具体面貌。李泽厚的“回到康德”,强调的是人的尊严、思想的自由、道德行为乃至审美判断上的一系列可能性,而今天我们尚未走出这个思想的边界。八十年代的理想具有非政治化、非历史化的色彩,被视为一种普遍价值或“中国文化本位”;从上半场的朦胧诗与伤痕文学,到下半场的寻根派与先锋派,八十年代展现出叙事性的分歧表述。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国外人文研究动态”
系列讲座预告
布朗肖的合作:从右翼青年到青年法国
拟举办时间:2022年12月10日 10:00
拟举办地点:ZOOM会议826 1155 9752
主讲人:理查德·沃林(Richard Wolin), 纽约市立大学历史与比较文学系特聘教授,美国著名思想史家。早年曾师从哈贝马斯,在批判理论研究、当代欧陆思想研究等方面成就卓著。主要著作有:《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 》《存在的政治:海德格尔的政治思想》《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重访法兰克福学派》等,其中已有五本被翻译为中文。
与谈人:王嘉军 教授
主讲内容:讲座探讨布朗肖在1930年代的政治新闻写作和他在1940年代转向文学的 “不可能”,或“零度写作”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对理解“法国理论”的发展至关重要。
“康德时刻”与多哈世界杯 - 从“中国二十世纪”的开放性重看“八十年代”
拟举办时间:2022年12月10日10:00
拟举办地点:腾讯会议917 477 551
直播链接:
https://meeting.tencent.com/dm/9HFkb0V8vWf1
主讲人:张旭东,1986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95年获杜克大学文学博士。现为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东亚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现代主义及现代性问题、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等。最新著作包括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出齐的五卷本文选和著作选,以及《杂文的自觉与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三卷本鲁迅研究首卷,北京三联出版社2022年即出)。
与谈人:倪文尖 教授
主讲内容:本次讲座强调八十年代从大视角来看是一种概念建构,从小视角来看则需要围绕史料勾勒其具体面貌。李泽厚的“回到康德”,强调的是人的尊严、思想的自由、道德行为乃至审美判断上的一系列可能性,而今天我们尚未走出这个思想的边界。八十年代的理想具有非政治化、非历史化的色彩,被视为一种普遍价值或“中国文化本位”;从上半场的朦胧诗与伤痕文学,到下半场的寻根派与先锋派,八十年代展现出叙事性的分歧表述。
我心何处?——重温孟子“恻隐之心”
拟举办时间:2022年12月13日 15:00
拟举办地点:腾讯会议:475 568 275
直播链接:
https://meeting.tencent.com/l/bTBkxpQSYzXb
主讲人:石井刚,日本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大学以及韩国延世大学等高校有密切学术往来。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以及哲学、东亚近代思想史、东亚比较哲学研究,尤其在戴震、章太炎研究方面成果瞩目。代表作有日文著作《戴震与中国近代哲学:从汉学到哲学》(2014),又有中文著作《齐物的哲学:章太炎与现代中国思想的东亚经验》(2016)等。近年来,其成果开始发表在英文学界,在学界产生了良好反响。
与谈人:罗岗 教授
主讲内容: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人一直认为人的精神(mind)由大脑控制。Mind一词日语译为“心”,汉语亦然,皆来自于汉字文化的古老传统,也就是我们的伟大祖先长期认为“心”由心脏来统辖。这不仅与西方传统有异,也有悖于现代科学的常识。但最近的脑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大脑也并不一定是精神的唯一主宰,实际上,人的一切精神活动无法由大脑来独自完成。这种说法虽然不可能马上就支持我们回到东方立场,力主心在精神作用上的重要性,但我们也可以借由最近的科学研究另眼看待我们古老智慧。在本报告中,我们将重访孟子“恻隐之心”,回顾一下古代哲人如何叙述“心”,进而一起思考东方哲学能为今天的我们给予什么样的启发。
道教诸神的日常
拟举办时间:2022年12月13日21:00
拟举办地点:ZOOM会议826 4088 0346
主讲人: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监教授。学术专长是中国六朝隋唐道教史,特别关注中古道教文献和佛道关系。出版有Early Daoist Scriptures(《早期道教经典》), Ancestors and Anxiey(《祖先的焦虑》), 《道教研究论集》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曾获古根海姆奖(2012年)。是目前美国道教研究最顶尖级的学者、知名汉学家。
与谈人:罗争鸣 教授
主讲内容:受两位法国学者Giulia Sissa和Marcel Detienne 的一本书 The Daily Life of the Greek Gods 的启发,两三年前我开始从这个新角度来考虑六朝道教的神灵故事。神灵不存在,它们完全是人类的想象投射。正因为如此,它们操纵人类行为拥有极大的能量。古希腊的神灵控制其都市、引起战争、判断人间关系等大事。中古道教的神灵则不然,虽然它们是汉朝神仙思想的演变,但它们不象它们自由自在的祖先,能无忧无虑地逍遥于天地间;也不像古希腊神灵能控制人类大事。道教的神灵被描写为或高级或普通的官员,连那些以《诗经》的名句“王事靡盬”抱怨其命运的小神官也须服从。它们所服务的目标也不是自我的权威,是大众的利益。道教的人神关系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魔鬼与碧海之间:成为沙文主义者或持不同政见者的作者——以评价战争时期的俄罗斯文学为例
拟举办时间:2022年12月14日 16:00
主讲地点:ZOOM会议 825 5829 9094
主讲人:马丁·弗莱泽(Matthias Freise),国际知名比较文学学者,现任哥廷根大学斯拉夫语系系主任及人文学院副院长,为哥廷根大学比较文学中心理事会成员,世界文学专业创始 人及总负责人。兼任 Sain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大学客座教授,Jagiellonen-University Kraków 大学客座教授。现为Dialogic Humanities (哥廷根/德国)主编。曾任德国莱比锡东欧历史与文化人文研究所文学部主任、研究项目主管,德国莱比锡大学戏剧研究所教 授,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斯拉夫语系教授系主任。2004 年-2009 年,任德国权威文学词典 《金德勒文学大百科》斯拉夫语言文学部门主任,负责统筹、编撰、审核 1200 余篇相关文章。
与谈人:范劲 教授
主讲内容:俄罗斯当前的政治发展在欧洲的文化界引发了矛盾的反应。一部分人抵制俄罗斯文学、音乐、芭蕾舞和绘画,强调此时正在以俄罗斯的名义犯下战争罪行;另一部人则认为应当区分俄罗斯文化和俄罗斯政治。面对这个分歧,我们需要研究俄罗斯作家及其文学文本:这些作家是支持自14世纪以来莫斯科的帝国主义思想,因而应当被排除于世界文学之外,还是实际与这种政治意识形态相对立,因此属于“世界文学共和国”?本场讲座重点探讨这种研究范式为何容易误入歧途。我们必须区分作家对当前政治事件的反应和对历史的文学处理。
主办单位 |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承办单位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来源:ECNU中文之窗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