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
主持人
杨震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教授
致辞
陈建洪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系主任、教授
高建平
中华美学学会主席,深圳大学教授
彭锋
国际美学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
张颖
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2022年11月19—20日,“后艺术时代:美学的兼容性”中山大学第二届青年美学论坛学术研讨会于线上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主办、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协办,来自全国31所高校及研究院的51名不同领域的学者受邀参与本论坛。
论坛于11月19日上午8时正式开幕,在中山大学副教授杨震的主持下,邀请各位学者做开幕致辞。
【一】致辞人:
陈建洪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系主任、中山大学教授
陈建洪教授首先代表主办单位的老师和同学欢迎各位学者和同学的参与。作为主办方,陈教授首先对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宗旨和目的进行了详细阐述。接着陈教授表示了对各位学者的关切,介绍了哲学系(珠海)的基本情况,并邀请各位学者在疫情缓和之后来中山大学作客。
【二】致辞人:
高建平 中华美学学会主席、深圳大学教授
高教授总体上以高屋建瓴的方式,谈论了对于美学学科的理解。
高教授首先赞赏了此次学术研讨会,认为美学学科就是要有新的思考,要把学科的未来寄托在年轻学者身上。接着高教授谈论了关于“美学何为”的思考,关涉到学科定位、学科意义的问题,认为学科在前的顺序不得颠倒,理论不能变成利害问题的包装。学科需要“问题”,要重新面临“问题”本身。因此高教授赞赏了此次学术研讨会的选题,强调“后艺术”不是“无艺术”也不是“反艺术”,这聚焦于艺术与美学关系的历史嬗变,我们需要重视这种嬗变并且从美学的角度重建与艺术的关系,学科要重拾批判精神,应该在批判中前进。
【三】致辞人:
彭锋 国际美学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
彭老师首先从青年的角度谈论批判问题。彭老师提出青年学者要拿出该有的朝气,重新树立起批判精神,尤其是,康德的“批判”应该不仅仅被理解为“批判”,而应该理解为“批导”,学科应该在这种“批导”中前进。
彭老师接着谈到,多元化的视角对于美学研究非常重要。回到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美学的兼容性”,他认为后艺术时代,艺术与哲学越来越近,在哲学系谈论这些艺术话题是很合适的,恰恰说明了美学的兼容性,美学不再是纯粹的艺术学和哲学学科,而是交叉学科。
【四】致辞人:
张颖 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张颖主任首先代表协办单位表示对主办方的感谢。接着谈到“青年”不是一个年龄概念,也不是价值概念,而是一个状态概念或者一个氛围概念。这个概念具有两个特征——参会人有朝气;会议氛围有热气。
朝气感,相对于懒散概念,是旺盛的生命力和惊异感,愿意接受错误、接受失败、接受沮丧的心态,我们应该去拥抱“朝气” ,勤勉勤思。关于“热气”,认为这是一个权威被悬置的论坛,所有人都是一种吵架的心态,大家都大胆地“拍桌子”和“扔筷子”,热闹非凡且不伤和气。
开幕致辞的各位教授和学者都聚焦于共同的一些概念“青年”“批判”“学科发展”等。并且就这些概念提出一些振奋人心的理解,以这种方式鼓励青年学者们砥砺前进,永远风华正茂。
第一场:
美学对传统理论的兼容
主持人
张颖 (中国艺术研究院)
程相占 (山东大学)
美学与艺术学的博弈:学理的与体制的
徐辉 (中国传媒大学)
深究“感性被动性”,揭示“美本身”之真相
张建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品味”的开放性、公共性与私人性
赵千帆 (同济大学)
美学作为哲学的重新部署:感性认识的变形史一瞥
李科林 (中国人民大学)
法国哲学的“前理论”状态
本次会议于11月19日上午9时正式开始,在张颖老师的主持下进行,共有五位学者发言,每段汇报后开展相关对话交流。
【一】美学与艺术学博弈:学理的与体制的
汇报人:程相占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来自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的程相占老师报告了论文《美学与艺术学博弈:学理的与体制的》。论文紧扣当代艺术学科新变的时代背景,讨论了美学与艺术学在学理和体制两方面的博弈关系。在学理层面,美学观和艺术与审美的关系决定了艺术学与美学之关系。程老师梳理了国内外哲学家对美学和艺术学的定义,呈现了二者的不可替代性。而在社会体制层面,程老师认为二者体量差距悬殊,必须从学理上界定两个学科各自的问题领域,以期互相促进。程老师总结道: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以问题统领学科,而不是学科割裂问题”,在如今的跨学科背景下尤应如此。同时,程老师联系当下观念艺术的兴盛,启发听众思考观念、感性显现、媒介、物性间的关系。徐辉老师认为学科命名与学问的形成没有必然关系,后者依靠思想成果的产生,因此艺术学根本上离不开美学乃至哲学提供的学科资源。在讨论环节,张颖老师分析了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相互促进的具体方式。杨震老师区分了“哲学下的美学与艺术学下的美学”,强调问题意识优先于学科意识。李科林老师则指出,学科对理论的反应往往是滞后的,学理应自觉地走在学科之前。
【二】深究“感性被动性”,揭示“美本身”之真相
汇报人:徐辉 中国传媒大学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徐辉老师报告了论文《深究“感性被动性”,揭示“美本身”之真相》。论文将“美本身”与“感性”关联,围绕康德感性论中的“感性的被动接受”,探讨“纯粹的被动的感性”。徐老师认为,感性直观的形成标志着人已经完成了对物自体的刺激的综合,并非纯粹的被动的感性。然而,康德对崇高与想象力的讨论指出了纯粹的感性被动性存在的可能:在想象力因面对无形式而迫近极限、无法展开先天时空形式的逻辑时刻。徐辉老师进一步分析了这一逻辑时刻的特点:感性正在启动人的先天能力的原发时刻、人被打动但尚未发挥主动能力的动人时刻、类似梅洛·庞蒂的知觉场到感觉,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到潜意识的界限时刻。徐老师认为,这一逻辑时刻是正在冲入我们意识领域的“混沌”,是“美本身”。现实中的美的事物都是“美本身”的变体,其中最接近的“美本身”的是带有回归混沌的、回归前现代审美情境的倾向的“荒诞”。在讨论环节,张颖老师追问了康德理论下该逻辑时刻存在的可能性;杨震老师引入突然美学和康德的审美情感理论,指出“不愉快”可能是美更原发的环节;白文杰老师追问“混沌时刻”是混沌冲入的刹那过程或冲入后的状态。
【三】“品味”的开放性、公共性与私人性
汇报人:张建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建军老师报告了论文《“品味”的开放性、公共性与私人性》。报告整体分为三部分进行。首先,张老师说明了“品味”兼具审美能力和审美偏好双重含义,进一步指出品味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历史性和普遍性。第二部分围绕品味的开放性、公共性和私人性展开。品味具有绝对的开放性,而经验的、示例的品味标准具有弱开放性。考虑到批评家或天才等“权威”身份对品味开放性的弱化,张老师提出:保持品味的开放性必须平衡品味绝对的多样性与相对的普遍性,调和大众品味与边缘品味,对偏好与偏见做出细致的区分,允许不同品味的共存。品味的公共性引出了公共艺术对私人审美的侵害问题,意味着公共艺术需要考虑大众品味,尤其不能对公众造成审美侵害。对此,张老师提出了成立审美委员会以限制公共艺术的方案。品味的私人性倡导在个人的私密空间或小众群体中“品味”的彻底开放。张老师认为,应该给予私人审美充分保护,为个人品味提供空间。最后,张建军老师重申了“审美委员会”只针对公共艺术、绝不入侵个人品味的观点。以及批评家和“天才”的“经验”指标准的经验性,而非积累经验。
【四】美学作为哲学的重新部署:感性认识的变形史一瞥
汇报人:赵千帆 同济大学
来自同济大学的赵千帆老师报告了论文《美学作为哲学的重新部署:感性认识的变形史一瞥》的报告。报告介绍了今天的跨学科理论生产样式和马克思·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指出现代美学史对哲学的“判教”是对哲学内部同一性强制的抵抗,而这种抵抗使哲学和其它人文学科的运作方式及其形态发生根本性改变。美学对哲学差异化动因的利用,始于对笛卡尔定义的变形,即美学的“感性”。赵老师从笛卡尔对知识第一原则要素的定义“清楚、明晰”开始,梳理了历史上不同哲学家对感性的挖掘,及由此引发的对笛卡尔定义不同程度的“交错配置”。赵老师总结道,美学是现代哲学不可调和的内在冲突引发的一次哲学对自身的重新部署,通过这种部署哲学得以生产新知识;美学的变形能力使它在后艺术时代有无可代替的兼容性。随后杨震老师探讨了感性是否能为哲学做出肯定性贡献;孙焘老师联系彭峰老师《什么是写意》中对“负的方法”和不对称性的讨论分析感性的肯定性贡献的可能;白文杰老师和赵老师讨论了感性和理性如何在实践中显示区分的问题。
【五】法国哲学的前理论状态
汇报人:李科林 中国人民大学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李科林老师报告了论文《法国哲学的前理论状态》。“前理论状态”表现为有意识地摆脱理论负担,尤为法国哲学写作中对文学艺术的自觉使用。李老师从理论的词源出发,呈现了由古希腊的“内在于心的观看”到亚里士多德的“普遍的最高知识”,再到近现代的客观化和世俗化意义的理论含义发展史,阐述了“真理的概念取决于思考内容的意义和价值”的观点,强调“绝对的内在性是自在的”。她总结道,哲学的书写方式长期处于理论自觉之中,不可避免地在理论内部丢失曾经继承的思想基础也失去了思想的包容力,难以应对以技术为内核的现代性发生的复杂局面,法国哲学的前理论状态能为哲学的当代困境提供解决思路。最后,李老师分析了“theory”一词的翻译如何影响我们对理论的期待。在讨论环节,张颖老师、杨震老师和李科林老师比较了法国哲学与德国哲学的风格化写作;钱捷教授则指出不应按语言划分写作风格,而应关注研究对象对风格的影响。程相占老师、徐辉老师则探讨了该报告的元问题:理论化前理论状态是否构成悖论。李科林老师回应道,概念史诠释的方法可以化解理论的确定性,悖论的形成也取决于哲学家对理论的态度,但上述方法无法消除悖论存在的可能。
第二场:
中国美学的现代解释力
主持人
主持人:冯子杰 (中山大学)
蒋含韵 (清华大学)
古装与新衣:张光宇人物画中线条图案的物性观
徐希定 (中山大学)
先秦思想中道德情感与感性认知时间的统一与分裂
王一楠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传统艺术主题的跨媒介属性及其哲学基础
吴键 (北京师范大学)
诗画之分与文类政治
【一】古装与新衣:张光宇人物画中线条图案的物性观
汇报人:蒋含韵 清华大学
来自清华大学的蒋含韵老师的报告《古装与新衣:张光宇人物画中线条图案的物性观》从张光宇的人物画出发,探究画中线条图案所展现出的时间观与物质性。首先,蒋含韵老师指出张光宇将“古装电影”作为艺术术语提出,从古装电影定义出发,与戏剧进行对比,从其漫画电影中看到时间性的表达,试图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创造出一种陌生化的、具有间距性的艺术新情势。其次,在第二部分,蒋含韵老师从两个路径出发,理解与论证“摄影图案的艺术理论实践”。在第三部分,蒋老师从张光宇《红楼电梦》、《张光宇绘民间情歌》等作品中的线条图案出发,分析其作品在古今雅俗结合中体现女性服装与职业的演变,展现女性通过在历史中的自我洞察,由物我不分的形象转变为艺术对象的成长过程。对于张光宇来说,线条和装饰性图案体现艺术创作意图,传达自己的现代性艺术观念。在交流环节中,吴键老师就“情势”在中西方的概念含义异同提出问题。蒋含韵老师回答说,“情势”的概念更多偏向于顾恺之的解释,即“传神”之意。中西方艺术理论对于“情势”的概念都不谋而合地强调了“传神”的重要性。王志老师表示对第二部分中的摄影图案较感兴趣,蒋老师就此对其进行了延伸与解释,摄影图案具有号召普罗大众的作用,通过视觉翻译,进入摄影的创作实践,具有脉络感地从戏曲贯连到摄影图案。
【二】先秦思想中道德情感与感性认识之间的统一与分裂
汇报人:徐希定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的徐希定老师报告题目为《先秦思想中道德情感与理性认识之间的统一与分裂》。徐老师指出“情”是美学中重要的话题,在中国美学中“情感概念的词”难以寻找。徐希定老师首先梳理了中国古代“情”的词义来源和发展历程。她从“情”的定义出发,提出“情”的词源来自于“真实”和“事实”,在秦朝时期演变出“道德情感”的词义,最终发展成为“由人类情感触发的一个认识对象”。徐老师强调,本篇报告中的“情”更加偏向于指“善恶”等道德态度产生的道德情感。接着,徐老师从感官认识角度来看情感,探析其如何与外界进行交流,既有与前面的相反的内容,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将情与心联系起来,指出情是本质性的东西,再从庄子的物物出发对“情”进行论证。她指出,在《老庄》的文本中,道德情感可能会引起有害后果。由此,“成心”的状态成为一种理想状态,即将“情感”与道德伦理分离,忘却已有的有关事物的知识,以最原本的情感对待事物。徐老师最后得出结论,情不完全属于道德情感,也有对于人对于对象内部本体论性的掌握与认识,具有认识性的功能。美学也是感性的认识,中国美学中的“情”可以作为与西方的“emotion”最能沟通的词汇。在交流环节,冯子杰老师提出,西方哲学相中常认为情感是受动性的,在中国哲学中如何与情感产生关系认识?徐老师回答在中国哲学中“情”不仅是通过对象而形成,在此报告中更强调的是“情”的自发性。西方哲学中“情”是受动性与此报告中的道德情感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关于“情”的自发性相对来说是中国哲学中情感概念的独特之处。
【三】中国传统艺术主题的跨媒介属性及其哲学基础
汇报人:王一楠 中国艺术研究院
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王一楠老师报告了论文《中国传统艺术主题的跨媒介属性及其哲学基础》。论文首先提出中国古代艺术中具有明显的跨艺术媒介的特征,文学、书画、器物等多种形式的艺术间具有各自的多样性,又呈现出相似的、公共的稳定性。王老师首先从对西方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艺格敷词”定义的演变出发,其表现为一种不同媒介的相互转化。王老师指出,以东坡赤壁艺术主题为例,艺格敷词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也早有体现,同时也指出,以“艺格敷词”来分析中国传统艺术主题,艺术表达和审美空间仍然缺乏衔接。王老师从“诗画一律”的论证出发,强调感知经验的不可分割性,其在媒介认识领域开辟出一条非对象化的道路,在不同门类与媒介之间建立了本质的联系。随后延伸到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从“言”到“象”、由“象”及“意”的过程,是媒介通过对物象的呈现,显现意境的过程。在最后王老师从两个方面总结“言-象-意”结构对中国艺术主题研究及中国艺术媒介观的影响,对中国艺术主题跨媒介属性的初步认识,显现出了与西方既有的艺术话语不同的思维方式。王志老师提问是否有关于《赤壁图》有没有更多的延伸与拓展,王一楠老师进行了补充与解释。
【四】诗画之分与文类政治——费诺罗萨、冈仓天心与气韵美学的现代发生
汇报人:吴键 北京师范大学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吴键老师报告了论文《诗画之分与文类政治》,论文以近代“气韵”观念推动的现代美学转型的浪潮出发,以文类政治的视角分析了菲诺洛萨和冈仓天心的现代美学理论。吴老师指出菲诺洛萨从对于音乐、绘画和诗文的比较中,发展了以“妙想”为中心的观念论美学。菲诺洛萨从“气韵生动”和现代艺术体系中的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文类之分出发,对中日艺术进行分析评价。而冈仓天心则在菲诺洛萨的基础上,将“气韵”的应用拓展到整个东洋美术,并强调一种“形似”的“妙味”,以“六法”为标准对东洋文化加以品评。他将形式论美学、生命论美学和表现论美学发展为“气韵生动”的新内涵,对“气韵生动”提出了现代性的阐释。吴键老师通过冈仓天心的“气韵生动”与之类似的黑格尔“精神”的比较,总结了两者的不同之处。最终做出在东亚民族国家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了现代艺术系统内部的文类互动与艺术系统外部的政治交汇影响的总结。冯子杰老师指出论文中的与黑格尔的“精神”的比较是否会存在偏差。王志老师提问到报告中所阐述的两位学者对文人画的态度,吴老师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第三场:
美学对当代艺术的兼容
主持人
主持人:刘笑非 (安徽大学)
常培杰 (中国人民大学)
丹托之后的阿多诺 ——显像混同的本质之思
徐陶 (中南大学)
美学对当代艺术的兼容:基于丹托和迪基艺术哲学之反思
熊海洋 (东南大学)
主体性的黄昏:论青年卢卡奇对“艺术哲学”的重建
孙焘 (中国戏曲学院)
“艺术终结”,中国美学扬长避短
【一】丹托之后的阿多诺——显像混同的本质之思
汇报人:常培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常培杰老师报告了论文《丹托之后的阿多诺——显像混同的本质之思》,论文以当代显像混同以及由此引发的艺术本质性危机为出发点,分别探讨了丹托与阿多诺对于“如何定义艺术”问题的回应,并指出两人虽出于不同立场,但理论核心却殊途同归。在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培杰老师以杜尚和安迪莫霍尔为例,阐释了现代艺术面临的主要问题:艺术品与寻常物在显现层面的混同以及这种混同带来的艺术自明性和本质性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定义艺术”成为了丹托和阿多诺艺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报告的第二部分,常老师详细介绍了丹托和阿多诺的艺术理论。丹托由分析哲学的角度切入,用“艺术是涵义的历史性呈现”的观点来回应艺术本质问题;而阿多诺则从批判理论出发,在本雅明的启发下提出“艺术本质源于历史星丛”的“反本质主义的本质主义者”方案。最后,在报告的第三部分,常老师揭示了阿多诺和丹托理论本质的殊途同归——走向“美学的历史化”。“美学历史化”要求美学跳出从特定哲学观念出发、以演绎方式推导审美活动的话语方式,而将美学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艺术活动和艺术史中,借助“批评”把握一件件难以阐释的“范例性”作品蕴含的“真理内容”,由此获取具有解释力的美学范畴。随后杨震老师追问了“美学历史化”方案之于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可行性,常培杰老师认为艺术哲学的根本任务并非创建一套定义艺术的绝对标准,而是为各种艺术理解力提供对话的平台与空间。
【二】美学对当代艺术的兼容:基于丹托和迪基的艺术哲学之反思
汇报人:徐陶 中南大学
来自中南大学的徐陶老师报告了论文《美学对当代艺术的兼容:基于丹托和迪基的艺术哲学之反思》,论文从丹托与迪基的艺术哲学理论出发,探讨了美学对当代艺术与文化现象的兼容问题。首先,徐陶老师简要介绍了当代艺术的发展情况,并以此为背景引出了丹托的“艺术界”(artworld)理论。丹托提出“理论阐释使艺术界和艺术成为可能”,虽然回应了当代艺术的兼容问题但是存在弊端:一是容易滑向精英主义和意图主义;二是限制了艺术再创造与再阐释的开放性。随后,徐老师阐释了迪基的观点:不同于丹托,迪基摆脱了黑格尔主义的思辨色彩,从艺术品的人工性和艺术地位的授予两个角度定义艺术。他的理论克服了丹托的有限性,并且可以有效解释当代的“现成品艺术”(Readymade Art)和“发现艺术”(Found Art)。但是,徐老师认为迪基的理论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包括泛化艺术、抛弃传统艺术哲学的精华、回避艺术品与日常生活用品相互转化的问题等。最后,徐陶老师创造性地提出了“匿名的艺术家与匿名的艺术受众”观点,指出在当下我们需要更多地聚焦于艺术品的生活化而非生活品的艺术化问题。报告结束后,张建军老师与杨震老师围绕“艺术的艺术价值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展开深入讨论,徐陶老师表示日常生活与美学的交互日益复杂、深刻,亟待进一步发掘与讨论。
【三】主体性的黄昏:论青年卢卡奇对“艺术哲学”的重建
汇报人:熊海洋 东南大学
来自东南大学的熊海洋老师进行了以“主体性的黄昏:论青年卢卡奇对‘艺术哲学’的重建”为题的学术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主要论述了卢卡奇以“主体性”为线索试图复兴和重建黑格尔式的艺术哲学理念。在第一部分,熊海洋老师首先总结了卢卡奇对黑格尔的主体性问题的继承与发展。卢卡奇起初完全继承了黑格尔的“艺术哲学”的两个原则,即“总体性”与“主体性”原则;但是,在阿多诺与本雅明相继否定了黑格尔的总体性原则后,卢卡奇的观点也发生了转变,他将总体性规定为在后时代历史经验中的显现,而不是总体性的理念本身。熊老师认为卢卡奇正是希望在这样的总体性语境下,经由主体性达成总体性的思维进路去重构“艺术哲学”。在第二部分,熊海洋老师从心灵到阶级意识主体性的递进来分析卢卡奇如何重探主体之路。卢卡奇认为心灵是纯粹的渴望,它无法赋形,只有反讽主体和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具备赋形的能力;又因为无产阶级主体性双重否定的特点,故而主体与艺术的真理性显现是一个从瞬间中抓住永恒的过程。在最后一部分,熊海洋老师指出了卢卡奇方案中的矛盾,并表示由于他并没有真正地从黑格尔的体系中抽身而出,因此彻底无法解决“二律背反”的问题。在报告结束后,常培杰老师同熊海洋老师探讨了卢卡奇与塞尚的相似性,熊老师认为从“在瞬间中把握永恒性”的角度来看,卢卡奇极有可能是一个塞尚主义者,但是这个推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艺术终结”,中国美学扬长避短
汇报人:孙焘 中国戏曲学院
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的孙焘老师进行了以“‘艺术终结’,中国美学扬长避短”为题的学术报告。报告共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孙焘老师从“艺术赞助人”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当代的“艺术终结问题”,讲述了随着赞助者身份的转换,美与艺术的话题是如何在西方文化中不断变迁,又如何走向“生意-主义-生意”的末路。在第二部分,孙老师创造性地提出西方的“艺术终结”或许是中国文化研究扬长避短的一个契机。孙老师以“庖丁解牛”的解牛之“道”为例,指出中国哲学的“道”作为一个具身性与超越性并存的概念,可以通过使生活向上提升的思路来打破西方艺术向下兼容的困局,由此打破所谓“艺术终结”的怪圈。报告结束后,刘笑非老师、徐陶老师与杨震老师等进一步追问并热烈讨论了中国哲学与西方美学对话的可能性,孙焘老师认为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都存在着对对方的忽视与误解,当代学者仍需加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学科交流,从而实现中西思想的互补和共同进步。
第四场:
经典美学的现代改造
主持人
主持人:钱捷 (中山大学)
贾红雨 (长安大学)
鲍姆加通:作为类理性艺术的美学
蔡祥元 (中山大学)
现象的“显现”之美
薛霜雨 (广西师范大学)
鲍姆加通感性学与康德感性学说的思想关联 ——基于认知与审美的考察
冯子杰 (中山大学)
论艺术史作为谢林艺术哲学的阐述方式
张梦薇 (北京大学)
谢林的悲剧理论及其黑格尔的三重推进
【一】鲍姆嘉通:作为类理性艺术的美学
汇报人:贾红雨 长安大学
贾红雨老师的报告围绕着鲍姆嘉通的美学理论的形而上学基础展开。一开始贾老师阐述了鲍姆嘉通对美学的界定,并继续阐述鲍姆嘉通美学作为“类理性艺术”的内涵,鲍姆嘉通在莱布尼茨理论基础上展开了心灵表象世界的力的讨论划分,指出鲍姆嘉通的论述重点是关于清楚的表象划分下的清楚的量的相同和差异。存在两种思维方式与真理:感性视域的完满认知和逻辑视域的抽象认知。感性视域认知是非必然性的非理性认知,但也是对关联性的把握,具有真理性。最后部分是感性学与美学的关系,这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不过鲍姆嘉通在清楚含混的表象里未能进一步划分,没有将二者关系清晰鉴别,鲍姆嘉通还没有一种完整质的区分,只有情感的量的对比。薛霜雨老师提问:18、19世纪之后谈论的更多是美的艺术,鲍姆嘉通身处的时期他的自由艺术学说似乎更多谈论的是古典传统的“自由艺术”,该如何界定?贾老师回答道:他认为艺术在鲍姆嘉通那里可以分为“美的艺术”和“技艺技巧”两种。鲍姆嘉通谈及艺术的确是在传统语境下谈及,而非自由艺术。不过他的“类理性艺术”应该两者都可以涵盖。感性认知在后天训练或者本身的完善下创作的艺术就是美,就是美的艺术。
【二】现象学与感性学的显现观的比较——以张祥龙、泽尔的美学观为例
汇报人:蔡祥元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蔡老师的讲座提到张祥龙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基础上,重新诠释显现的发生机制,表明它就是原本的美感体验。而马丁·泽尔的显现美学回避了胡塞尔而传承鲍姆嘉通的感性学路径。蔡祥元教授通过引述胡塞尔论显现与美的关系的文本,阐述了胡塞尔现象学中感知的现象——显现的内容——统觉的内容;区分了感觉材料和感觉对象;以及胡塞尔现象学领域中的“显现”,还有感知在意识活动中的位置。张祥龙的观点不同,他认为显现本身就是一种美,美即显现,区分了日常经验和审美经验,认为日常经验是一种异化,需要我们回到本真的审美经验。泽尔认为一般的知觉感知是人与动物都具有的,但审美感知是人特有的。最后蔡祥元教授总结比较张祥龙与泽尔二人的显现观:二者都认为显现“潜在地”活动于经验感知之中;审美感知的发生都有一个从概念化对象化认知向情境化的转变,且二者审美感知都具有时间性特征。二者还有细节上的区别。随后杨震老师提问:“张祥龙的现象学美学是少概念化的,那泽尔的显现美学则是有赖于概念吗?这种显现依赖的概念究竟是逻辑上还是经验现实的?我们能否将其视为一种构成性概念呢?” 蔡祥元老师回应认为这种分歧是现象学中的分歧,而张祥龙老师借用中国哲学思路,减少了概念的暗中预设,泽尔则是西方哲学思路的概念架构。
【三】鲍姆嘉通的感性学与康德的感性论——基于认知与审美的考察
汇报人:薛霜雨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薛老师首先阐述了鲍姆嘉通的感性认知的科学的概念,插入了一幅光暗相间的画引入了鲍姆嘉通的认知的光暗分析,康德对鲍姆嘉通的批判;二者的相通性和差异。鲍姆嘉通的诗学哲学试图区分感性完善性与理性的完善性,感性是广度的光,理性是深度的光,广度的光“粗放地”照亮宽广的地方,深度的光“集约地”用概念去分析统握事物。鲍姆嘉通希望感性完善性的区分能从三个方向阐述清楚:启发学——就事物和所要思考的东西而言;方法论——就清楚的秩序而言;符号学——就美的所思及美的有序事物之标记而言。但是这三者本身的清晰性也有待论证。最后薛老师继续谈康德的第三批判的缘起,区分了规定性判断力与反思判断力。从康德的感性的非认知属性;审美情感具有的主体间性以及一般知识与感性认知三个方面阐述了鉴赏批判与美的科学的异同。鲍姆嘉通的感性学虽然受到康德的批判,但是康德的美学理论也深受其影响,回归审美理性传统,可以发掘鲍姆嘉通的美学理论的魅力。贾红雨老师提问:康德的第三批判的三分结构(知、情、意)与鲍姆嘉通的二分结构(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区分)并不对称,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较大差异?薛老师从鲍姆嘉通哲学进一步区分了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回应了这个问题。
【四】论艺术史作为谢林艺术哲学的阐述方式
汇报人:冯子杰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冯老师试图探讨谢林如何将艺术史作为艺术哲学的阐述方式。对艺术哲学和艺术史的质疑是当代美学研究的常见趋势,谢林艺术哲学在此却往往被忽略。谢林这样回答“历史为什么需要艺术(哲学)?”的问题的:在《体系》中,艺术哲学只是实现于自我意识内部而未与现实的历史直接相关,艺术哲学的官能为历史奠基,确保自由与必然的同一性。《体系》强调的是外在的并非艺术本身的历史。在《艺术哲学》中,则指出艺术需要历史学建构,并建构了艺术的质料史和观念史。最后冯老师回应了黑格尔以及当代美学的相关批评。至此冯老师试图表明谢林的艺术哲学比黑格尔美学更能与当代美学相兼容的,也显示了艺术史持续发展的开放的可能性。谢林的艺术哲学既对艺术对象有规定意义,同时仍然保留了观念的批判意义,这为与当代美学的接轨提供了可能性。
【五】从“悲剧诗”到“悲剧哲学” ——谢林和黑格尔对悲剧的哲学建构
汇报人:张梦薇博士 北京大学
张梦薇博士论述到继亚里士多德将悲剧的本质视为悲剧人物的偶然过失之后,谢林首次将辩证法引入悲剧理论,谢林揭示了悲剧的本质、真正对象、乃至其之所以可能的先验根据,他将悲剧的本质定义为自由和必然这一对最高哲学理念之间的冲突关系,以此回应人物过失说所带来的偶然性挑战。不同于亚里士多德,“过失者(Schuldige)”犯错并不是出于自身的偶然过失;谢林所强调的过失是由“命运的意志(Willen des Schicksals)”等所导致的必然灾祸。谢林注意到“人类自由” 有一个与之冲突的对立面,他将其称为一种“客观的力量(objektive Macht)”,即悲剧中的“命运(Schicksal)”。悲剧也得以从关注艺术形式完满性的“悲剧诗”转向呈现哲学理念的 “悲剧哲学”。黑格尔承接了谢林的这一讨论,将自身分裂、自我和解的辩证法思想与悲剧理论密切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伦理实体”,悲剧所呈现的不再是最高的哲学理念,而是有限环节的伦理实体力量,这种转换使得进一步的超越成为可能,悲剧的和解也不再是谢林那里双方所达成的平衡状态,而是一个动态地、朝向更高者地扬弃过程。悲剧同辩证思想的结合使得悲剧理论从“悲剧诗”走向“悲剧哲学”,这种创造性的建构赋予悲剧以全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五场:
美学与跨领域挑战
主持人
主持人:胡海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
范昀 (浙江大学)
“审美伦理”的可能性 ——论玛莎·努斯鲍姆对美学的贡献
李永胜 (深圳大学)
情感与思想:“表现论”美学的二元论困境及其破解之道
卢文超 (东南大学)
论艺术生成的差异逻辑
阳烁 (中国艺术研究院)
社会学化的美学和审美的艺术社会学
【一】审美伦理的可能性——论玛莎·努斯鲍姆对美学的贡献
汇报人:范昀 浙江大学
来自浙江大学的范昀老师的报告题为《审美伦理的可能性——论玛莎·努斯鲍姆对美学的贡献》。范老师结合玛莎·努斯鲍姆的审美伦理理论,探究了人的感性能力是如何建立在“何为良好生活的基础”之上的相关议题。首先,范昀老师肯定了美学作为一种感性能力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正如约瑟夫·布罗茨基所说,美学是伦理之母。人首先是美学的生物,其次才是伦理的生物。接着,他谈到努斯鲍姆是从诗与伦理的结盟中发展美学的。努斯鲍姆批评了当代道德哲学过分强调理性、杜绝情感与实践的联系,并试图从古希腊悲剧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重新审视中找到美学感性的体现。努斯鲍姆从《安提戈涅》等古希腊悲剧中发现,悲剧与诗歌中体现的感性的特殊地位、多元价值以及价值之间的不兼容,是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内在契合的。因此,努斯鲍姆强调,在伦理教育中,应该重视情感教育。范老师以《金钵记》和《大卫·斐波菲尔》为例,强调了情感教育是推动伦理与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后,范老师得出结论:努斯鲍姆的诗性哲学不仅更有吸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掘并拓展了审美伦理的社会维度。她所陷入的困境体现了强烈的现实感,也折射出当代西方文化所面临的挑战。在评论环节,杨震老师就审美的生活和伦理的关系提出问题。范昀老师回应,二者的关系的确很难衡量,但他更加关注的是以此作为一种对情感的关切。
【二】认知与情感:“表现论美学”的二元困境及其破解之道
汇报人:李永胜 深圳大学
来自深圳大学的李永胜老师的报告题目是《认知与情感:“表现论美学”的二元困境及其破解之道》。他以认知和情感的二元关系为中心,认为这一理论的困境根本在于受到康德二元思维的影响,倾向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去寻找艺术的依据与区分。深受康德的影响,克罗齐表现论中,将表现与认知紧密结合,认为“表现”是一种对事物的初步认识,即“直觉”。科林伍德在他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智情感”论,试图调和认知与情感。他认为理智也体现出自己的情感,即理智化情感,因此理性在艺术的界定中是不能被舍弃的。他认为艺术与哲学、科学本就是没有区别的。李永胜老师进一步提到了苏珊朗格等选择忽视认知的表现论者。苏珊·朗格认为,艺术表现的不是自己的真实情感,而只是一种“概念”。艺术变成了一种复制他人情感的过程。而对于理性认知,她却避而不谈,这是将符号彻底两分的结果。最后,李老师从默会知识论与经验主义看情感与认知在表现中的统一。杜威提出了“一个经验”,认为表现不是对于情感的表现,而是对经验的表现和重构。而这又以迈克尔·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为补充。默会知识无法用言语表达,而是大量存在于行动和经验之中。因此,艺术可以重构一个行动或经验,蕴含在这个行动或经验的认知和思考就由此被表现出来。随后刘老师认为用汉语“情感”一词讨论问题略显笼统。他还提出,古德曼的语言符号则一定程度上解决克罗齐、苏珊朗格路径的问题。杨震老师总结了两种解决困境的方案:一是格式塔的同构方式二是古德曼的方式,以一种任意又非随意的关系达成休谟式的解决方案。
【三】论艺术生成的差异逻辑
汇报人:卢文超 东南大学
来自东南大学的卢文超老师的报告主题为《论艺术生成的差异逻辑》,其核心内容是在叙述与其他艺术的关系中,艺术获得自身的形态与状态。他从时间与空间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并认为这种关系的核心就是差异。正是在差异的逻辑中,艺术生成自身。首先,卢老师从时间上引入了丹托的风格矩阵,认为其从时间角度阐明了艺术风格生成的具体逻辑。每个新艺术的出现都是一种新属性的出现,改写旧的风格矩阵,从而对艺术世界加以重塑。艾略特、豪泽尔、布鲁姆等人都揭示出,艺术在时间中生成和流变。这种生成和流变的基本逻辑是差异,在历史中往往表现为新与旧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关系。其次,卢老师分析了艺术生成时的空间差异逻辑。他谈及布尔迪厄的艺术场域论和布尔迪厄对于福楼拜小说的分析。布尔迪厄认为,特定的空间占位决定了艺术的价值。最后,卢文超老师探究了空间逻辑与时间逻辑的汇通。空间差异逻辑和时间差异逻辑不是独立而分离的,而是汇通交织。他分析了丹托时间矩阵中的空间化、展览化,以及布尔迪厄空间差异逻辑中的历史性和历时视角。他还谈到,布尔迪厄的空间差异逻辑对于丹托的时间逻辑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时间差异逻辑和空间差异逻辑是相互汇通的。但不论是时间维度抑或空间维度,突出关键的因素是差异。艺术必须体现独特性,才能确立自身的价值和属性。
【四】社会学化的美学和审美的艺术社会学
汇报人:阳烁 中国艺术研究院
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阳烁老师的报告题目是《社会学化的美学和神美的艺术社会学》。老师首先介绍了其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对于艺术的影响逐渐明显,社会学家们开始重视对于美学的研究。但由于社会学家在研究中往往过于关注社会学上的方面,造成研究上的偏离。人们需要建立一种社会学化的美学理论,从而认清社会和艺术的关系,确定艺术社会学的学术地位。阳烁老师从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报告。首先,阳烁老师先分析了中国语境下的文艺社会学的发展。文艺社会学在20世纪80年代由从前被忽视的地位得到了重建,而当时的艺术社会学研究分为了社会学派和美学派两派,围绕研究中心在艺术上还是社会现象上展开争论。其次,阳烁老师分析了社会学化的美学逻辑。佐尔伯格等人批评美学忽略边缘化艺术家、倾向关注重要艺术家的精英主义立场。卢卡奇、阿多诺等人强调应该保留美学和艺术的自主性。学者们的关注重心由“艺术是什么”转向了“什么赋予艺术成为艺术”的资格,研究视角则从内部转向外部,形成了一种社会学化的美学。在这一基础上,阿兰·奎恩、西尔伯曼等人肯定了艺术社会学的社会文化语境视角,认为理想的艺术社会学需要美学理论的指导。因此,艺术社会学应当是审美的。最后,阳烁老师提到,艺术社会学面临着既要重视外部视角,又不能完全偏离美学理论的内部视角的矛盾处境,而文化人类学、话语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等都是试图解决这一矛盾提出的兼顾内外视角的研究方法。
第六场:
美学对非艺术现象的兼容
主持人
主持人:程相占 (山东大学)
郭玉越 (中国海洋大学)
艺术是进化的吗?
周思钊 (青岛大学)
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对王昌龄“物境”说的激活
刘昕婷 (中山大学)
思辨实在论,想跟美学要什么?
郑钲 (南京大学)
“声音即演员”:论当代剧场艺术研究的声音转向
陈玉 (北京城市学院)
公共艺术视野下的的雕塑艺术
【一】艺术是进化的吗?
汇报人:郭玉越 中国海洋大学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郭玉越老师报告了论文《艺术是进化的吗?》,报告聚焦人文学科内长久以来对“艺术进化”和“艺术进步”的语义混淆,通过对“evolution” 进行语义分析辨析其本义与衍生义,并提出艺术进步问题解决的可能方案。郭老师认为首先,对“进化”进行语义的历史分析可知,达尔文的“进化”适用于生命生物领域,是无目的性的自然选择;斯宾塞的进步“进化”观点及其影响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隐含进步含义的进化,面临并不是越复杂的艺术就是越好的、后出现的艺术就也不一定比先出现的艺术更好的问题。参照“生物适应论”,郭老师认为这一问题解决的可能进路,就在于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放下“艺术无功利”的前见,从“艺术进步论”转到“艺术适应论”,艺术作为一种人类的创造,应该是主动适应的,艺术的情感的表达并不与生存目的矛盾,文化与自然是协同演化的,在艺术适应性中糅合精神与物质的两级分化,从而肯定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独特的价值和地位。讲座后,周思钊老师提出艺术适应论如何解释目的性问题,对此郭老师认为应该区别具体的目的与目的性,分别对应具体艺术创造目的与进步的目的性。
【二】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对王昌龄“物境”说的激活
汇报人:周思钊 青岛大学
来自青岛大学的周思钊老师报告了论文《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对王昌龄“物境”说的激活》。问题缘起于中国古典诗学对物境的忽视,其将王昌龄的“三境”看作依次递进的概念,在对诗人主观因素重视的背景下,将物境看作为境界的低层次。为了扭转物境的现状,就要对物境作出新诠释。基于对物境的古典诗学内涵的考察,可以得出物境作为美学范畴的内涵,进而通过这一内涵与艾伦·卡尔森的“自然环境模式”的理论相似性,周老师提出藉由当代西方环境美学激活物境的自然审美内涵的方案:首先在当代环境美学的视角考察发掘物境审美内涵;其次,物境可以健全已有的自然美特性系统,物境独特的考察角度改变了将自然美特性系统原本聚焦在事物本身之上的局限,丰富了与周围环境的交互评价标准;再次,“物境”模式与当代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的理论诉求一致;最后,在园林艺术和环境设计都专心于“物境”的营造,使得“物境”能够为园林建设、环境规划与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具有实践品格。在讨论环节,郭玉越老师询问佛学对境界论的影响,对此周思钊老师肯定这一影响的存在,但强调王昌龄境界说的独特性;陈玉老师和徐晓蕾老师就物境赋予园林的实践品格问题提出进一步疑问和阐发。
【三】 “声音即演员”:论当代剧场艺术研究的声音转向
汇报人:郑钲 南京大学
来自南京大学的郑钲老师报告了论文《“声音即演员”:论当代剧场艺术研究的声音转向》。通过回溯戏剧发展史中声音的作用,报告提出对当代剧场艺术研究的听觉转向是必要的:在前戏剧剧场时期,声音只是是活动、集会、仪式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戏剧剧场时期,如《劳特利奇剧场与表演手册》中强调情节的重要性那样,逻辑中心主义者把戏剧作为理性认知活动,声音一般起到阐释性作用。而在20世纪先锋派的观点中,文本不复是剧场的唯一中心,声音被有意识地建构为一个积极的表演性成分,甚至成为作品的主题:一方面,是戏剧理论中对声音的强调,尼采的歌队概念直接代表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是比文本更重要的存在。阿尔托也同样在多处强调独立于文字的声音,要求优先满足感官;另一方面,在戏剧实践中,以理查德·胡森贝克(Richard Huelsenbeck)在伏尔泰酒馆的表演为标志,纯粹感性享受成为戏剧观赏中更重要的部分。在后戏剧剧场理论中,德国学者汉斯-蒂斯·雷曼(Hans-Thies Lehmann)承认了剧场艺术中声音的重要性,并认可了声音的物质性,声音作为一个演员自己讲述情节、完成剧场表演。报告后,陈昊老师询问声音在戏剧中作为何种要素存在,郑钲老师回应道随着剧场实践的发展,声音逐渐从辅助性的要素发展为建构性的决定要素。
【四】公共艺术视野下的雕塑艺术 ——从艺术实践的角度谈美学对非艺术现象的兼容
汇报人:陈玉 北京城市学院
来自北京城市学院的陈玉老师报告了论文《公共艺术视野下的雕塑艺术 ——从艺术实践的角度谈美学对非艺术现象的兼容》。报告分为四个部分进行:一是雕塑与公共艺术的概念与边界;二是雕塑的物性考察;三是公共艺术的剧场性(场域);四是雕塑作为公共场域的媒介连接。报告首先通过梳理雕塑与公共艺术的概念与边界,考察雕塑的物性等特征,对雕塑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雕塑是由形式的质料构成的造型艺术,占有一定空间体量,呈现出具体的可被感受的道德视觉形态,公共艺术视野下的雕塑作品的艺术自足性远远高于被使用的器物,它的物性旨在以质料与形式结构而存在,经由参与者的创造,使雕塑作品成为非器具性的存在者。随后陈老师进一步分析了公共艺术的剧场性与雕塑的媒介作用,并结合具体的雕塑艺术作品创作过程分析了非艺术现象对艺术实践的影响,最后提出公共性是包括雕塑在内的诸多艺术实践需关照的主体,并且公共艺术实践中诸多非艺术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报告后,陈玉老师解答了冯老师对一般意义上的雕塑与公共艺术视野下的雕塑的最大区别的疑问,认为一般意义上(如黑格尔和谢林)将雕塑作为物进行认识和塑造,但是公共艺术的关涉点更多,有很多非艺术的因素在其中交织,需要很强的实践性。陈玉老师还回答了杨震老师关于“物性”该“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认为应该在物的认识的基础上,超越物性,因为物的生成过程是艺术家心灵与其的互动,物的工作是一个基础和前提,但是艺术家要呈现的是超越物的。
第七场:
物性、剧场性与媒介间性
主持人
主持人:刘春阳 (武汉大学)
杨光 (同济大学)
艺术品的物性——现象学和新美学视角的考察
陈昊 (深圳大学)
从“主体”到“物体” ——简析幽默理论的美学模式转
王怀义 (武汉大学)
物内涵的现代转折
韩宇华 (北京大学)
物的美学:作为存在志的游戏艺术
杨震 (中山大学)
剧场性、跨媒介和场所特定——装置美学的理论焦点
【一】艺术品的物性——现象学和新美学视角的考察
汇报人:杨光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的杨光老师以“从摹仿到物之物化——艺术哲学视角下物的追问”为题作报告。杨光老师从古希腊的摹仿论中关于“物是理念的例子与感性的显现”的界定出发,提出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性的本体论,“艺术作品”被理解为一种封闭的实在的对象,并具有“对象性”指向,即对某种抽象物或现实物的摹仿。而杨光老师指出近现代情境主义将独立之物被拉回世界的意义关联网与历史的情境、语境或上下文中,情境主义从艺术作品自身出发来把握其存在,要求克服各种各样的观看态度与概念的遮蔽,建立一种与事物的本真的、最初的关联性,同时让“物”得以“自持”。借助海德格尔与本雅明的观点,杨光老师针对上述论证的艺术作品之关联性与独特性之间的张力进行了协调:情境主义维度并没有完全忽略艺术作品高于生活的陌异性特征和神秘性,本体论维度上开启的世界性的意义网络并没有敉平作品的个体性和自主性。借助丹托的“关于”结构,杨光老师指出,摹仿与被摹仿的关系被解构后,艺术品因其关于自身而成艺术品,而非外在的现实或超验的理念。刘春阳老师就如何认定日常用具(如“劳森伯格的床”)为艺术品进行了提问,杨震老师则进一步询问海德格尔之“物”如何与情境相关。
【二】从“主体”到“物体” ——简析幽默理论的美学模式转变
汇报人:陈昊 深圳大学
来自深圳大学的陈昊老师作了题为《从“主体”到“物体” ——简析幽默理论的美学模式转变》的报告,陈昊老师从优越论、释放论、乖讹论三种理论角度出发,梳理了从斯宾塞的“笑是一种多余的神经能量的释放”,到杜威的“笑是一种与解脱的叹息相同的现象”,再到弗洛伊德关于“笑是对压抑能量的释放”的思想脉络,并比较了弗洛伊德关于幽默与诙谐的不同定义。陈昊老师接着以叔本华为切入点论证幽默美学的去个人化,即通过对概念的嘲笑,表现空无的概念与现实之间的疏离的荒诞性,反映理性的无能为力并对主体进行拆解。陈昊老师最后论证了幽默的非伦理化,幽默通过对社会惯例之间的冲突的嘲笑,使人对僵化的生命或机制进行自我观照。在讨论环节,徐辉老师提出“滑稽与幽默在柏格森的《笑》中是否指同一个词”,陈昊老师认为“滑稽”与“幽默”在柏格森的《笑》中确实指代同一个词,并强调了“滑稽”本身隐含着表演者自我丑化的意图。杨震老师则提出“如何在学理上对‘戏剧中的悲剧’进行分析”。陈昊老师引用中西经典戏剧角色在塑造社会底层手段的不同喜剧机制进行说明。
【三】物内涵的现代转折
汇报人:王怀义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的王怀义老师作了《物内涵的现代转折》的报告,结合20世纪前半叶思想转化背景,对晚清民初时期“物”概念的两种阐释转变进行说明,并以此窥探彼时社会思想转变的情况。王怀义老师引用王国维、章炳麟、傅斯年等学者围绕许慎《说文解字》对“物”之内涵的解释,指出“物”在一方面恢复到作为宗教祭祀之神物的本义。而另一方面,王老师结合张岱年《辟“万物一体”》的论文,分析科学主义思潮对传统哲学“物”之观念的瓦解。最后分析了冯友兰《新理学》对“物”的代表性解释,提出冯友兰的“物”综合了狭义的“东西”之义与传统“物为鬼神”之思想。物与宗教内涵相关联的解释尽管为我们认识“观物取象”提供了线索,但最终未能成为时代思潮的构成部分。刘春阳老师随后就道、气、象、物这些关键概念如何区分提出问题。
【四】物的美学:作为存在志的游戏艺术
汇报人:韩宇华 北京大学
来自北京大学的韩宇华老师报告了论文《物的美学:作为存在志的游戏艺术》。韩宇华老师聚焦“游戏可玩内容本身能否成为审美对象、艺术作品”这一问题,提出游戏论的存在论分析这一思考路径。首先,报告阐述了对游戏机制的分析从传统叙事到专注于游玩体验的研究视野的转变过程,并进一步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即对游戏机制等可玩内容进行存在论分析,并以此初步建立相关的游戏艺术理论。其次,报告介绍了西蒙栋的个体化理论、物导向存在论、哈曼的“四元物”模型、加布里尔的“意义场”概念,探究游戏物在不同存在层级之间的沟通与在环境的转换中重新的具体化,而游戏物因此获得的新的身份则显现出与自身的存在论差异。最后,报告结合极简主义、弗雷德的物性批评,提出基于存在论差异的艺术理论,并说明游戏物无需被单一的环境与关系限定,可以在意义场的转换中耦合新的数量级,重新具体化,获得新的身份,呈现出与自身的存在论差异。杨光老师、徐辉老师就报告的艺术理论部分进行了热烈讨论,陈昊老师进一步了解了报告所提及的游戏为何。
【五】剧场性、跨媒介与场所特定——装置艺术的“事件性”美学
汇报人:杨震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来自中山大学的杨震老师报告了论文《剧场性、跨媒介与场所特定——装置艺术的“事件性”美学》。杨震老师首先提出,对一种新的艺术现象的思考,促使我们反思与审视既有艺术并对艺术做出新的理解。通过对比诗歌、绘画、音乐的传统艺术门类,分析了装置艺术的不可识别性与本质上的反客体性。而且进一步提出装置作品是参与性的,介入性的,而非旁观性。作为邀请观众参与作品的艺术存在,装置艺术的先决条件即是经验活动本身。依托雷本蒂施的《装置美学》一书,报告邀请我们不将装置艺术确立为一门门类艺术,而是通过装置这一艺术现象,回看传统艺术,审视我们对艺术的认知,并尝试做出新的理解。基于此,报告分别分析了剧场性、跨媒介性和场所特殊性这三个装置艺术的核心概念,并将其扩展为理解艺术的更为普遍的视角,指出艺术作为一种不断发生的进行时,承诺了更公允的主客体关系。与会老师就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钱捷老师提出,在偏向主观主义的视角中,艺术是否只是一场“骗局”。徐辉老师、张颖老师、常培杰老师纷纷做出回应。
第八场:
资本化、虚拟作品与交互性
主持人
主持人:王志 (深圳美术馆)
张春晓 (苏州大学)
ASMR:声音的媒介化与肉身化及其对经典美学的质询
李林俐 (广东工业大学)
金融资本主义语境下的艺术品金融化研究 ——以达米安·赫斯特为个案的考察
杨欣欣 (澳门城市大学)
具身与异位-基于元宇宙技术想象的知觉分析
周婉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勃兴与纯粹审美判断的失落
戴兴达 (深圳大学)
香港当代艺术的启示:再议“公民美学”及其创生策略
【一】 ASMR:声音的媒介化与肉身化及其对经典美学的质询
汇报人:张春晓 苏州大学
来自苏州大学文学院的张春晓老师报告了论文《从观念化到肉身化——ASMR对声音理论的挑战及其后人类意义》。报告整体分为三部分进行:张老师首先介绍了目前学界对于声音理论的研究情况,此前的声音理论——无论是康德、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或是沙费、希翁的感知现象学,都倾向于对声音或音乐作观念化的解读,将其作为某种可静观的“对象”。然而ASMR这一现象的出现却构成了对以往观念化声音理论的巨大挑战,因为在该现象中,主体所感受到的声音不再是作为“感觉效果”的携带者,而是作为“感觉效果”本身,直接为主体带来某种“拟触觉”体验,因此ASMR具有着一种肉身化的倾向。同时,ASMR作为一种依托于机器媒介与互联网诞生的产物,本身就具有着哈拉维所说的“赛博格”特性以及海勒提到的“分布式认知系统”结构,呈现出了后人类时代下对声音的新理解思路。王志老师追问了张老师报告中“声音能否成为知觉现象学对象”之不确定态度的产生原因,张老师认为是ASMR呈现出的声音与其原本声音在知觉体验上的割裂造成的。
【二】 金融资本主义语境下的艺术品金融化研究 ——以达米安·赫斯特为个案的考察
汇报人:李林俐 广东工业大学
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李林俐老师报告了论文《金融资本主义语境下的艺术品金融化研究——以达米安·赫斯特为个案的考察》,论文以艺术家达米安·赫斯特的三个艺术品金融化案例作为切入点,深入考察了当今金融资本主义语境下,艺术品金融化现象的阶段特征与理论内涵。李老师在报告第一部分考察了赫斯特作品《看在上帝的份上》的销售机制。通过将“私募股权制”这一金融投资模式移植到艺术流通领域,赫斯特获得了“艺术品理念创造者”与“艺术品投资基金经理”双重身份,呈现出了不同于传统艺术品流通过程的新样态;而在第二部分,李老师考察了赫斯特“我脑海中永恒的美”个人作品展的拍卖案例。赫斯特通过“绕开一级市场而直接与二级市场交易”的做法,创新了艺术流通的新路径,这一行为本身也成了关于艺术家策展与介入流动性的概念艺术。第三部分,李老师以赫斯特的NFT艺术作品《货币》为例,分析了赫斯特的NFT艺术对比第一代概念艺术家的创新与突破,这一作品即便物质上被销毁也依然能在流通领域增值。张春晓老师同李老师就“艺术品基金”的定义与特点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王志老师询问了李老师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基金案例与发展情况;杨欣欣博士针对NFT艺术家的身份困惑问题同各位老师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三】 具身与异位-基于元宇宙技术想象的知觉分析
汇报人:杨欣欣 澳门城市大学
来自澳门城市大学的杨欣欣博士报告了论文《知觉现象学视阈下元宇宙虚拟现实情景中的身体感知》,论文以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作为分析视阈,考察了发生于“VR(虚拟现实)”情景中的身体感知问题。报告第一部分从“身体与空间”的维度切入,结合梅洛庞蒂的“同功器官”理论与福柯的“镜式乌托邦”理论,分析了VR虚拟空间的呈现出的异质性特征与身体感知对其的建构性意义;报告第二部分则从“身体与时间”这一维度出发,利用梅洛庞蒂的“身体与时间流逝的同一性”理论,讨论了VR世界与现实世界对于时间流逝的肉身感知有效性问题,得出了时间无法通过VR被延长或叠加的结论;报告最后一部分则从“身体间性”的维度切近,结合梅洛庞蒂关于“身体间性”理论以及相隔百里下棋的例子,考察了“我们与他者在虚拟世界相遇”的情景,得出这种相遇并不是“异世界性”的而是“身体间性”的结论。杨老师认为,无论元宇宙概念与VR技术如何发展,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视阈将始终是一个不错的理解方式。
【四】 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勃兴与纯粹审美判断的失落
汇报人:周婉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的周婉京老师报告了论文《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勃兴与纯粹审美判断的失落》。论文通过界定现代艺术的边界、讨论纯粹审美判断对现代艺术的适用性、有效性,反思了在机械复制时代呈现出的“艺术勃兴与审美失落”这一错位状态。周老师在报告的第一部分,首先对康德的纯粹艺术理论与本雅明的灵韵概念中所述及的“物”的概念进行了细致考察,认为这两者在讨论“物”时都绕不开“自然”一词,因此诞生于机械复制时代的现代艺术处于纯粹审美理论的边界之外;在报告的第二部分,周老师引入了丹托对于格林伯格的批评观点,指出纯粹鉴赏判断似乎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艺术;在第三部分,报告又回到了本雅明的理论体系,周老师介绍了本雅明的“过渡”概念以及“单行街”理论,结合小说《本真博物馆》,指出一旦在概念层面取得了革新升级,我们就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状态,因此鉴赏判断力面对现代艺术并非行之有效。在报告最后,周老师还指出了现代社会对于“物”的欲望也在不断冲击着纯粹审美判断,而作为美学家的工作则是要致力于找到艺术哲学在学科多样性中维系自身的方式。
【五】 香港当代艺术的启示:再议“公民美学”及其创生策略
汇报人:戴兴达 深圳大学
来自深圳大学的戴兴达博士分报告了论文《香港当代艺术的启示:再议“公民美学”及其创生策略》,论文通过对“公民美学”这一概念的探源与辨析,结合香港当代艺术的案例分享,提出了“公民美学”在当今的香港有何创生策略。论文通过集中展示香港当代艺术的多种样态,分析了香港社会运动中的艺术性策略以及香港社区营造中的艺术策略,讨论了他们对应于“公民美学”的何种概念。最后,他联系朗西埃、博伊斯以及凯斯特的理论,指出香港的这些艺术性策略及其衍生的实际行动和视觉表征可以被称为艺术,强调源自草根的艺术性策略是公民美学的创生策略,它启示着人类艺术当代发展的新方向。张春晓老师认为本文还可以充实理论部分的内容,并且调整部分措辞以表明严谨的学术态度。
闭幕式
主持人
冯子杰 (中山大学)
致辞
罗筠筠
(中山大学教授)
钱捷
(中山大学教授)
张建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秘书长)
2022年11月19—20日,“后艺术时代:美学的兼容性”中山大学第二届青年美学论坛学术研讨会于线上成功举办。论坛于11月20日18点30分正式结束,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冯子杰老师的主持下,邀请各位学者做闭幕致辞。
【一】致辞人:
罗筠筠 中山大学教授
中山大学罗筠筠教授表示特别感谢中大在特殊时期还能成功举办会议,这得益于大家的支持和努力。只有交流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大家讨论都意犹未尽,这让自己想起三十年前青美会。从论文集看现今讨论的问题都非常前沿,也看到了年轻一代的学者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表明美学并没有沉寂。
【二】致辞人:
钱捷 中山大学教授
中山大学钱捷教授谈到九十年代有一个“思想退场,学术登场”的说法,八十年代美学很热,九十年代中国艺术实践成为高峰,美学开始沉寂。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学不学术,美学实际上是一种深刻的学术。实际上我们缺乏的是美感的哲学化,主要问题在于哲学不深刻。这次青年美学论坛,我开始听到了哲学深刻的脚步声。
【三】致辞人:
张建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秘书长
中华美学学会秘书长张建军老师表示讨论环节充分,话题有许多对于当代艺术的回应,感谢中山大学举办的这次会议,期待再次的合作并愿意给予任何支持!
来源:中山大学哲学珠海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