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2022艺术与人类未来国际学术论坛文字综述

2022/11/17 11:14:35  阅读:237 发布者:

2022119日至13日,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国际艺术理论研究学术论坛:艺术与人类未来”完成全部议程,圆满闭幕。

本次国际论坛的主题是“艺术与人类未来”。论坛从119日到13日分艺术历史及理论的新视角与新方法、艺术与人类未来生活、艺术与科技发展、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艺术传播与媒介融合等五个单元展开,共邀请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6个国家的58位学者演讲。

2022119日,论坛举行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教授致辞。

张树庭校长致辞

张树庭校长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论坛富有时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时地呼应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开放合作、科教兴国、文化强国的精神。中国传媒大学十分荣幸能为海内外学者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期待大家能够在思想的交流与智慧的碰撞中产出丰富的学术成果,共同探寻、解答艺术与人类未来这一“时代之问”的有效途径。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逐步建立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学科、跨区域、跨文化的艺术理论研究网络,共创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美好未来。

王廷信院长主持开幕式

王廷信院长在开幕式主持中表示,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新时代,从理论上思考艺术与人类未来之间的关系,是从未来视角反思历史、审视现实、展望未来的最佳时机。我们希望以本次国际学术盛会为契机,催生观察艺术、研究艺术的新命题、新视角、新方法,为新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立探寻道路。

1

119日,大会第一个单元围绕“艺术历史及理论的新视角与新方法”展开。本单元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王韶华教授主持,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深圳大学李心峰教授评议。特邀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高名潞教授、美国达拉斯得州大学顾明栋教授、清华大学陈岸瑛教授、深圳大学李心峰教授、北京大学彭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清华大学陈池瑜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周月亮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伯尼·塞贝教授、剑桥大学艾伦·麦克法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付阳华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刘汭屿副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等诸位专家发表演讲。

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以《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与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为题演讲。他指出,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21世纪的艺术需要我们对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反思,运用现代意识对于传统文化进行观照和超越。我们未来在创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时候,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和重要的基础。

美国匹兹堡大学高名潞教授以《再现求证和过程体认——艺术史的当代视角》为题演讲。他指出,人类认识论存在两种思维方式——求证和体认。求证这种思维方式是西方启蒙运动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形式分析和历史叙事的绝对性对应、形象和语词的分立和对接,它将艺术现象、作品发展形成一种线性的逻辑,探索艺术作品、艺术现象的终极意义;而体认更为关注艺术生产中身心同步参与、身体行为和媒介、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

美国达拉斯得州大学顾明栋教授以《崇真还是崇善:中西艺术哲学为何采用不同的偏重态度?》题演讲。他指出,在艺术哲学的比较研究中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尽善尽美”的艺术,侧重将教化或“善”寓于“美”中。而西方传统文化更强调“说教”和“娱乐”并重,实现“真”与“美”统一。东西方对审美概念的不同理解形成了相对迥异的审美取向。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早期对音乐的道德价值有着深刻的理解。

清华大学陈岸瑛教授以《艺术理论新型话语体系的建构》为题演讲。他指出,艺术理论新型话语体系应当建立在整全的艺术图景之上。艺术理论应当超越中西古今之争,建立融通中西古今的统一场艺术理论,悬置不同历史。我们应当在逐渐复兴的传统艺术的活态发展中以非标准化打破学院派艺术的标准化。同时,艺术理论应当超越艺术门类之争,既要超越一般艺术学与门类艺术学的学科之争,又要超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艺术教育之争。

深圳大学李心峰教授以《艺术学学科群初探》为题演讲。他指出,学科群的形成是学科发展的一大标志。一定的学科,是否形成了较为丰富多样、多维多元的学科群,是衡量该学科是否得到较充分的发展、是否基本成熟或正在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学科交叉融合、人文与科技融合、大力倡导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学的学科群的种类、类型、数量等更是得到快速扩展,已形成了一个值得予以专门梳理、总结、概括的研究领域,即艺术学的学科群现象。

北京大学彭锋教授以《黑格尔与颠倒黑格尔—关于中国艺术史的构想》为题演讲。他指出,在同一个艺术门类内部,中国艺术的发展也遵循着黑格尔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之为“黑格尔”;在一个艺术门类向另一个艺术门类的发展中,中国艺术的发展体现出来的规律与黑格尔刚好相反,这种规律称之为“颠倒黑格尔”。中国艺术在境界的发展上遵循黑格尔规律,在门类的发展上遵循颠倒黑格尔规律。用黑格尔与颠倒黑格尔,可以对中国艺术发展的脉络做出更加合理的解释。

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以《艺术与人类的未来之魂》为题演讲。他指出,人类指向未来社会的想象力需要从过去留给当代的丰厚遗产中去提取资源,未来存在于过去对于其未来的想象之中。人类未来需要艺术,艺术品可以协助人类想象未来,艺术学可以阐发艺术品中未来意象并使其成为文化中有价值的新元素、促进社会各界为造就创造型艺术家而提供有力条件、促使观众消费和接受新作品。

清华大学陈池瑜教授以《中国艺术史知识生产的基本特征》为题演讲。他指出,我们要将中国传统艺术史发展知识、艺术作品创作鉴赏知识、艺术史文献知识三者结合起来,建立中国传统艺术史的发展知识体系、中国传统艺术史中有关作品创作鉴藏品评等技术知识体系以及艺术史的文献知识体系,从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史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提升中国传统艺术史在世界艺术史界的话语地位,建立具有当代形态和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史学学科。

中国传媒大学周月亮教授以《良知是希望美学》为题演讲。他指出,良知不仅是希望美学,更给美学以希望。美学是感性学,用良知组织调理我们的感性,即为希望美学的核心,用相信未来超越面临的一切,是人性自由自觉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解放的必然要求,回归良知本身,开出希望之花。

英国伯明翰大学伯尼·塞贝教授以《后殖民研究与艺术史:学科交叉与视野拓展》为题演讲。他指出,后殖民主义研究既能够维持我们对艺术史的理解,又丰富了我们对艺术的批判性解读。让艺术史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和后殖民主义学者们的研究议题进行“异体杂交”,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知识与权力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作品无论是过去和现在,都难以摆脱文明发展以及历史进程的影响。而这正是朝着改善人类未来所迈出的根本性的一步。

 剑桥大学艾伦·麦克法兰教授以《为什么文艺复兴只发生在西欧,它对当今的艺术史有什么启示》为题演讲。他指出,我们要关注真正隐藏在艺术史背后的人类面貌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眼睛的工作方式和感知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西方的艺术是一个规范的过程,而在大多数文化中,艺术是普通生活的一部分。艺术及其历史必须更普遍地嵌入到社会当中,它必须与经济、政治制度、社会制度联系起来一同进行考察。

中国人民大学付阳华教授以《节令画:风俗和礼仪的图像定格》为题演讲。她指出,岁时节令是中国人关于时间的智慧,“月令”比较完整的形态出现在战国时代。表现岁时节令的绘画有很多,并形成了多种绘画母题。这些岁时节令图详尽地展现了不同节令或节日的民间习俗,成套的节令组图更体现出时间的连续性。更重要的是,这种“节令观”“四时观”渗入到绘画创作构思之中。

 中国传媒大学刘汭屿副教授以《出入中西、熔裁新旧——欧阳予倩京剧红楼梦<宝蟾送酒>研究》为题演讲。她指出,京剧红楼戏《宝蟾送酒》是欧阳予倩在新文化运动发轫之时戏曲改革代表作。尽管该剧未能传世,欧阳予倩原创的剧本也未能留存,但通过相关追述回忆以及当时丰富的报刊剧评、广告资料,我们仍可尽力拼凑出当年演出的盛况,为探索当下戏曲改革和现代戏剧建设乃至整个传统文化艺术在新世纪的传承发展提供诸多启示。

 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以《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史学研究问题探讨》为题演讲。他指出,随着艺术史学研究对跨文化研究领域的逐渐介入,即形成艺术史学研究的边缘被不断打破,进而确立其具有的跨文化与跨艺术界域的研究框架,重新开掘并整合艺术史料。如若从比较艺术史学的角度加以审视,就能清晰的认识艺术史研究面貌发生的变迁,而成为艺术史学研究重要的前进方向。

2

1110日,大会第二个单元围绕“艺术与人类未来社会生活”展开。本单元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王杰文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陈连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杨利慧教授评议。特邀神奈川大学周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高丙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微研究员、中山大学刘晓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户晓辉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刘京晶副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戴晓云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侯晓蕾教授、东京大学施尧博士、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东南大学卢文超副教授、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发表演讲。

神奈川大学周星教授以《从“生活机器”到“生活艺术”——当代中国生活革命的方向》为题演讲。他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历程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变,引发了深刻的“生活革命”,期间经历了从“生活机器”到“生活艺术”的发展过程。生活的变化使民俗学的关注对象也发生了改变,日常与非日常的区别越来越模糊,民俗的概念从被污名化到被审美化,唤起了国民的乡愁,使各种民俗艺术获得了新生的机会。

北京师范大学高丙中教授以《国家艺术基础设施建设与大众参与艺术的新形式》为题演讲。他指出,在新技术时代,人们应乐观、大胆地展望新的可能性,思考如何以“普惠”的观念,推动艺术从特殊走向“人人”。民间文艺和学人要努力跨越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对立,让艺术回到人那里去,尊重人和人性,从狭窄的艺术领域拓展到生活领域中去。民间艺术应当是开放的,配套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也应当是开放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微研究员以《社区(Community)优先还是社会(Society)优先?——民俗学的逻辑出发点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修正案》为题演讲。他指出,《公约》试图通过对“非遗”主体的含混表达来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为不同国家的“非遗”保护方针、政策预留了可选择的空间。《公约》只是一个妥协方案,不是绝对标尺,我们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厘清《公约》的核心思想,甚至提出“《公约》修正案”,尽到民俗学者的社会责任。

中山大学刘晓春教授以《龙舟的突围:一个广州城中村“扒龙舟”习俗的遗产化与可持续发展》为题演讲。他指出,珠三角车陂村“扒龙舟”习俗的核心概念被称为“一水同舟,守望相助”。当地村民从环境改造到参与申遗,凝聚了乡情。该“非遗”项目联合公益环保组织、“非遗”研究者、文化传播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教育,提升人居环境,加强了文化自信,形成社区整体“文化环境双保育”模式,达到社会善治的愿景,回到人与自然共建的和谐共生关系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户晓辉研究员以《人权取向的发展观与民间艺术的未来》为题演讲。他指出,民间艺术的保护要以人和文化的平等、包容、相互尊重为基本立场,以人本主义和对环境生态系统的尊重为核心原则,改进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状况和人权状况,吸引全民参与,由此促进基层民主进程和人权意识的觉醒。相关研究者应当从先验的角度出发并考察经验语境。人权取向的发展观决定着民间艺术是否有以及有着怎样的未来,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中国传媒大学刘京晶副研究员以《乡村振兴背景下艺术乡建的价值转向和实践回应——以海力森乡村建设为例》为题演讲。她指出,艺术乡建最独特的是通过审美实践介入乡村。艺术乡建的着力点应该在于复兴和构建乡村生活的文化样式,在乡村的现实场域中构建出一种可以和地方相融的文化生态。艺术乡建的推进应该考虑四个维度:长期性、现场感、参与度、包容力,依靠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参与,保障村民的利益和权利。

中国传媒大学戴晓云教授以《残缺的艺术史与非遗未来》为题演讲。她指出,不应将民间艺术定义为“粗糙”或“落后”的艺术,而应从美术史的角度结合具体作品认识其风格特征与艺术价值。同时,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存在不平衡、不全面等现象,需要艺术史领域学者共同努力,突破困境。“非遗”或民间艺术并非底层文化,而是更广泛的文化。艺术史特别是民间艺术史研究应把握最新学术动向,将保护与传承结合进行,充分发挥学者的作用。

中央美术学院侯晓蕾教授以《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城市和乡村微花园绿色微更新设计实践探索》为题演讲。她指出,微花园的设计实践展示了一种典型的绿色空间类型和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关注平民的景观、百姓的生活,希望通过参与设计和艺术的介入,能够真正帮助普通居民改善生活品质。“微”介入以个体带动整体,以生活过程表述历史,以生活美学带动探索公共空间的“微”更新。

东京大学施尧博士以《冲绳神歌的再语境化实践:以首里库尔纳保存会为例》为题演讲。他指出,现代冲绳社会中神歌的再语境化过程中并没有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主导者,多方行动者对神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期待,合作与对抗发生在每一次演出中。对于神歌在现代冲绳的复兴和发展,我们既不能用“本质主义”的“连续性”观点来看,也不能仅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考察民俗表演对于当下社会的功能性,这样得到的结论一定是片面而偏颇的。

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以《当艺术转向“成为”:一种改变,多个问题》为题演讲。他指出,我们日常提及的艺术学这个概念,它涵盖了被作为对象化的以及单独作为理论的艺术学。以杜尚的《泉》为例,把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放置于乡村社会,使之成为供外部观赏的美术场所。而以泡菜坛被命名的过程为代表,从乡土窑场的视觉性体认“陶瓷之艺”出发,能感知其中所蕴含的乡土生活,进而能打破精英对艺术的垄断,并警惕文化资本对底层的操控和剥夺。

东南大学卢文超副教授以《艺术作品能动性与人类的未来》为题演讲。他指出,在人们平常的认识中,艺术作品往往是被动的、沉默不语的。人们总是试图探讨它们的意义,阐明它们说了什么。晚近以来,人们关注的重心从“艺术说了什么”转移到“艺术做了什么”,试图理解艺术作品的行动力量。在这种理解的变化中,关键是艺术作品从“是物”到“如人”的转换。艺术作品是物,但它们也如人。它们不仅言说意义,还会参与行动。

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以《“游于艺”与中国文化政治模式》为题演讲。他指出,“游于艺”是一种观念渗透和体验实践,通过沉浸式心理状态的积淀,达成文化涵育。“艺”是文化形式,“游”是实践过程。“游于艺”促使个体或群体暂离俗务、培育文化心性、融入中华文明形态。“游于艺”视角下的中华文明史,是基于不同地方、不同阶层的差异性,借助“游于艺”的文化理念及相关实践,将礼与俗、隐与显、庙堂与江湖等社会文化范畴联结起来,结合为“礼仪中国”所表征的同一性社会。

3

1111日,大会第三个单元围绕“艺术与科技发展”展开。本单元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王廷信院长主持,南京博物院楚小庆研究员、高等教育出版社蒋文博编审评议。特邀美国罗格斯大学谭力勤教授、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蒋文博编审、中国传媒大学戴志强教授、西南大学刘建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郭春宁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丁方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冯亚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张康教授、南京博物院楚小庆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义娜副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包新宇副研究员发表演讲。

美国罗格斯大学谭力勤教授以《科技奇点将重构艺术、艺术家与创作力》为题演讲。他指出,当下与未来艺术都将在科技奇点的冲击下而蜕变,其趋势不可   逆转。智能超速进化,艺术随之演化。科技奇点对艺术的重构表现在:艺术家生命体的重构、艺术家生态环境的重构、艺术工具材料的重构、艺术创造力的重构、艺术与美学取向的重构五个方面。

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以《高科技与泛艺术的互动》为题演讲。他指出,信息革命的深入发展正推进日常生活审美化,使艺术日益成为寻常百姓发挥自己才华和创造性的重要渠道。高科技与泛艺术相互作用,既加速了位于尖端或前端的研究成果进入社会生活的速度和广度,又提升了总量呈现为指数化增长的用户生成内容的品质。艺术的发展是丰富提升的过程。泛艺术不仅是关乎范围的概念,而且是关乎影响力的概念。

高等教育出版社蒋文博编审以《数字复制时代想象力的重生》为题演讲。他指出,在艺术建构中,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先导,但“想象”与“复制”始终保持悖离与共生的张力。复制技术为艺术想象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心灵与宇宙的联结开辟了新空间。艺术想象的深远需要我们对随处可见的复制技术保持空灵的谨慎立场。在当下数字复制让一切成为可能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潜心回望宇宙最初的奇点,唯有如此才有望想象人类最久远的未来。

中国传媒大学戴志强教授以《创意与体验: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虚拟现实》为题演讲。他指出,大数据带来的用户体验与量化认知,越发对以用户为中心的艺术体验与科技体验提出更高要求。人工智能艺术创意的创新实践集中表现在用户体验、流体验、体验认知等方面。VR的“3I”特征是想象(imagination)、沉浸(immersion)、交互(interaction)。元宇宙的概念则是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之间的联通,评价原则是智能程度与用户体验。

西南大学刘建平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艺术的发展与挑战》为题演讲。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介入文艺创造的过程是一种先验的“计算”,否定了艺术作品的个性化和不可重复性。这种线性思维无法把握人类生命和情感的整体性,这种唯数据论会使文艺批评失去价值维度而只是技术指标。我们应重视其技术支撑、价值导向和批评舆论监控机制上的作用,同时警惕其介入艺术批评而导致的“非人化”倾向。

中国人民大学郭春宁副教授以《开放的作品与去中心的元宇宙:追溯NFT数字艺术机制源头》为题演讲。她指出,NFT数字艺术藏品已经成为近来艺术界热议的话题,“加密艺术”也在区块链等新技术和新系统的加持下登上崭新的舞台。对于这种新的文化艺术现象,我们需要从更为深入和具有比较视域的角度中透视。加密艺术的生成机制和去中心化,是通过对数字身份、公平交易和游戏性进行的讨论。而NFT作为一种指向未来的“元宇宙”,将带来开放的作品在新时期的革命性。

中国人民大学丁方教授以《新文科视阈下的新建一流学科“艺术技术学”》为题演讲。他指出,“艺术技术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型学科,作为国际前沿学科“技术艺术史”的延伸,其目标是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通过解决“一带一路”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修复、转移和创化等系列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该学科以“丝绸之路国际联合实验室”为实践样本,真正实现“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新型实训基地,这也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践所在。

中国传媒大学冯亚教授以《钱学森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思想及当代启示》为题演讲。她指出,钱学森主张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艺术,认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能够推动社会进步,艺术与科学需要打通,文艺人才与科技人才应深度融合。钱学森关于艺术与科学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实用性、前瞻性,其表达朴实易懂,不玩文字游戏、不盲从“经典”,不会固步自封,而是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对于人类、宇宙、未来的思考,因而其研究是高效的、精深的。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张康教授以《计算媒体与艺术学科建设与博士培养初探》为题演讲。他指出,计算机与艺术的交叉可以分为计算机编程的艺术和艺术的计算机编程,计算媒体与艺术、审美计算、计算美学以及各种人机交互(AR/VR/MR/XR)的总和。科技与艺术在今后的结合将会更加紧密,科技艺术将会成为越来越热门的专业,艺术创作工具也将更多样化、自动化,从而延伸艺术家、设计师们的想象力并大大节省重复、琐碎的工作。各类高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百花齐放,在达到公认模式之前,必将更加多样化。

南京博物院楚小庆研究员以《技术、艺术与人的审美——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观念与审美价值取向的影响研究》为题演讲。他指出,技术推动艺术创作表现形态及传播的变化、艺术语言表达与艺术程式表现的变化、艺术创作实践与作品形式表现的跨界整合、新艺术门类的变化生成、艺术创作欣赏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等。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产生出精美的艺术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视角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艺术批评理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义娜副研究员以《新技术促进艺术学实证研究:以图像影响为例》为题演讲。她指出,随着技术进步,图像分析技术为艺术研究提供了量化图像特征的方式,社交网络上图像引发的评论和分享是直接洞察图像影响的观察窗口,商业实时大数据拓展了分析图像应用场景及其效果的可能,计量方法有助于对艺术的影响做出因果推断,促进了艺术学的实证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包新宇副研究员以《自由、解放、奴役、异化——基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角的反思》为题演讲。她指出,近几年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如摄影、装置艺术、声景疗愈等,我们能够借助由科技和艺术内容两个参数所构建的、具有原创性的分析框架工具,探讨科技发展背景下艺术未来新形态的发展趋势,对艺术的使命和方向、科技伦理、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受众心理等趋势性问题做出探索。

4

1112日,大会第四个单元围绕“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展开。本单元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王黑特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戴晓云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刘俊教授评议。特邀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蔡曙鹏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孙萍教授、东南大学方李莉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朱靖江教授、湖南大学季铁教授、汕头大学高小康教授发表演讲。

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蔡曙鹏教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新加坡个案研究报告》为题演讲。他指出,新加坡的民族构成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各民族的传统艺术在面对资讯科技迅速发展时,迎来了机遇和挑战:使用新媒体和新技术能够推广传统艺术,创造文化碰撞和交流互鉴的机会,但传承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也被渐渐淡化。随着全球化和数码化基础设施建设对传统艺术的影响持续加剧,包括南华潮剧社在内的新加坡专业化传统戏曲团体积极应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潮流,开展跨界合作,在坚守中重塑传统。

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以《人类学艺术与审美理论视角转换的意义》为题演讲。他指出,艺术和审美表达实践弥合了静态的社会结构与动态的人类实践之间的理论鸿沟。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实践者个人的能动性创造了属于文化群体中具体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作品。它们彰显着传统与创造性智慧,成为具有当代社会象征性文化价值存在。当代人类学艺术与审美理论视角的转换,有助于更为动态地理解和认识中国当代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从而更实在地赋予传承与发展中文化实践者以主体地位,保证传承与发展的魅力与活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孙萍教授以《传统艺术形态在未来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为题演讲。她指出,戏曲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扎根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土壤,生动地表现了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戏曲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反映出我们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状态。我们要加强文化研究的立体化、活态化,重视戏曲文化与舞台艺术的关系,重视文献考订与演出实践的结合,激活文化资源的现实生命力。

东南大学方李莉教授以《艺术乡建的未来语境与展望》为题演讲。她指出,艺术乡建如今越来越成为一种多主体参与的乡村振兴新实践,扩展为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多重行为。中国艺术乡建应关注村民自我驱动模式、多元主体的整体发展,强调审美与身体体验。未来艺术乡建应成为绿色发展的生态之地、创意产业发展的文化之地、艺术创作的时尚之地、宜居生活的幸福之地、短视频的刷屏之地、互联网和元宇宙充分发展之地。

中央民族大学朱靖江教授以《多模态非遗影像志——从民族志电影到元宇宙生存》为题演讲。他指出,非遗影像志兼具多元文化功能。在社会与文化剧烈变迁的当代,数字影像的文化记录与表述、传播、文献价值,为“非遗”的存续与发展提供助推力。“元宇宙”是影像技术与生活世界融合的新愿景,也是未来社会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一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而生成整体性感官认知的数字化宇宙中,非遗影像也将进一步发展为更富有具身体感性、文化整合性和生活世界化的文明传承体系。

湖南大学季铁教授以《数智赋能——地域文化与数字文化创新》为题演讲。他指出,基于地域文化的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应与当地居民形成良好的互动,保护并促进当地自然、社会、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倡“文化生态”的理念,为传统而设计、为产业而设计、为幸福感而设计,关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等议题,体现设计的“在地”“在场”和“在线”,同时开展特色文化产业模块化研究,推动数字文化创新和智能技术参与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

汕头大学高小康教授以《传统文化的生态转换与艺术化:从生活经验到美学境界》为题演讲。他指出,非遗保护存在着“封存”与“活化”的生态困境。社会生态环境的蜕变引发了民间技艺传承的危机:功用的消逝、意义的失落和技能的限制。传统民间艺术的美学价值体现了对“乡土性”的反思和从格调到性灵的追求。从日常经验到心灵体验,探索传统生活经验的灵性内涵,实现“技进于道”,是一个美学升华的过程。传承即活化,活化即超越,非遗要从过去进入当下,生成未来。

5

1113日,大会第五个单元围绕“艺术传播与媒介融合”展开。本单元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施旭升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顾亚奇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吴冠平教授评议。特邀日本北海道大学应雄教授、复旦大学汤筠冰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吴冠平教授、暨南大学曾一果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刘俊教授、清华大学黄浩立博士、浙江大学王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顾亚奇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张骋副教授、深圳大学战迪副教授、英国创意艺术大学比吉塔·霍齐亚教授、法国里昂第三大学乐夏博士、中国戏曲学院于建刚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王雪野教授等诸位专家发表演讲。

日本北海道大学应雄教授以《艺术:在当下中经验未来》为题演讲。他指出,艺术就是当下,当下的艺术就是未来。艺术是虚构,但虚构不是捏造而是创造,创造必然关涉未来。他通过对让·鲁什、埃里克·侯麦等导演作品的相关阐释,说明电影与未来的必然关联。正是无可捉摸的未来,才是艺术的持久动力,也是虚构的魅力所在。

复旦大学汤筠冰教授以《速度理论视阈下的当代艺术传播转向》为题演讲。她指出,通过速度理论审视当代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当代艺术逐步抛弃宏大叙事和流派共性,追逐个性特征成为了当代艺术发展的要义;艺术家个人的历时性风格变迁和各个阶段的特性愈加重要;艺术作品对于当下意义的追求呈现出当代文明的特质。

北京电影学院吴冠平教授以《作为艺术的数字影像》为题演讲。他指出,今天我们对于数字影像的观看已经超过了对复制时代影像的观看,数字影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承担着许多重要的功能。当艺术被数字化后,艺术史叙事也会产生新的可能性,但人类是艺术史永远的甲方,人类的价值在数字影像时代永远存在。

暨南大学曾一果教授以《技术、巫术和艺术的分化与再融合——元宇宙与数字媒介技术的想象力》题演讲。他指出,元宇宙时代其实释放的是一种数字媒介技术的想象力。近代以来社会分工所形成的技术、巫术和艺术等领域,经由数字媒介技术的想象力再次融合统摄起来。元宇宙加速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艺术与日常生活、艺术与技术的边界都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中国传媒大学刘俊教授以《何谓传媒艺术学:专业与学科》为题演讲。他指出,传媒艺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形式与族群。它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和传媒技术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传媒艺术学主要有兼容性、中介性、新锐性、大众性、传媒性等特点。

清华大学黄浩立博士以《媒介本体与公共阐释:数字化生存下的公共艺术》为题演讲。他指出,目前数字化生存下公共艺术面临三重困境:艺术语言的媒介困境、公共领域的思想困境、内在精神的消弭困境。我们寻求突围的路径是新的物质材料媒介的感知复现、重塑人的思想性和用公共阐释返归内在精神。如何将意识中的断裂缝合,如何用理性的公共阐释做总体回应,这是当下公共艺术研究的关键。

浙江大学王杰教授以《“乡愁”如何升华为一种乌托邦——以王小帅电影〈地久天长〉的分析为例》为题演讲。他指出,电影《地久天长》的美学历史分析可以证明,乡愁乌托邦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个人乌托邦是中国社会现代化性进程中的一种较为极端化的现象,为我们分析乡愁如何升华为乌托邦提供了一种人类学意义的研究和阐释的对象和个案。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困境在乡愁乌托邦现象中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顾亚奇教授以《视听表达与融合传播: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传统艺术》为题演讲。他指出,传统艺术“灵光”的欣赏需要在固定的场域进行,而媒体融合使新艺术触达公众:艺术传播主导、制约艺术生产。科技发展不断助力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人们利用数字技术有效实现梦幻与现实、真实与虚拟、艺术性与技术性的深度融合。我们既要在“返本”中找寻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又要在“开新”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四川师范大学张骋副教授以《后电影时代“电影即媒介”:基于媒介现象学的分析》为题演讲。他指出,后电影时代电影影像的具身性和解域化使得影像可以被视为一种作为中介的媒介,因为具身性和解域化也是作为中介的媒介的两个主要特征。后电影时代电影影像的具身性使得影像与观众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具身性的共生共在关系,而解域化使得影像可以弥散到日常生活之中而重构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

深圳大学战迪副教授以《短视频展演的数字审美与情感逻辑——基于“非常规数据库”视角》为题演讲。他指出,短视频平台以“非常规数据库”的样貌索引、编辑、合成了一幅幅生动、新颖的艺术展演图景,使得长久以来条块分割的类型化艺术获得交流、对话、杂糅的无限可能。短视频的创作者实现了从情感劳动到情感演绎的艺术蜕变,而研究者从媒介现象中提取关乎文化技术、文化逻辑、文化习俗的深层次动因和规律,以建设性而非批判性的姿态融入其中。

英国创意艺术大学比吉塔·霍齐亚教授以《裂变:数字艺术策展》为题演讲。她指出,在承认数字技术的好处和巨大潜力的同时,我们需要对过度歌颂数字技术进行警惕,不仅仅是对失去语境的技术形象的批评,更要注重工具使用背后的道德规范,就像通过核裂变产生核能的有害副产品是放射性废物一样。我们对数字技术的依赖还伴随着与自然和真实的人类接触相疏远的产品、污染废物以及宝贵矿产和能源资源的枯竭。

法国里昂第三大学乐夏博士以《5G 时代的漫画生态系统:虛拟空间有何真实的自由?》为题演讲。她指出,在1980年代初期,许多印刷报纸上都开始出现漫画,清晰可见社会对新技术寄予的希望和信心。四十年后,在数字技术的推动及对增长速度的渴望的驱使下,整个中国社会都改变了运作方式,这一时期的主要漫画家也表达了与速度相关的幸福发展和繁荣的希望。新时期,漫话生态在微博和微信上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数字革命,为每个人提供出版漫画的自由。

中国戏曲学院于建刚教授以《戏曲海外传播与接受的媒介关联》为题演讲。他指出,全媒体时代的戏曲海外传播,要打造综合性、全面性的戏曲传播矩阵,使得戏曲海外传播的基石更加稳固;充分利用海外文化消费意愿,针对性、区别性的在不同媒介渠道来进行内容的输入与输出;精准地贴近海外大众流行文化,做到“润物细无声”,以更多的大众流行文本作为“引路人”,使海外受众得以从“走近”戏曲到“走进”戏曲。

中国传媒大学王雪野教授以《传媒、量子纠缠与艺术经济实现》为题演讲。他指出,艺术经济出现,使经济体系在文化的汪洋大海中沉浸,势必会通过其特有的基于传媒蜕变而生的要素属性,在突破各类边界的过程中,包含了从产品到产业、从知识到技术、从市场到商品、从智慧到文化、从文化到艺术的相融,在激活各类资源的同时,完成了它们内部的相互平衡和外部的相互协调,驱动了艺术产品和服务在各领域的经济实现。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格局和不断更迭的时代风潮,人类社会如何良性发展,人类如何迎接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未来,是每个人都应关注的时代命题。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让艺术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让艺术与人类未来文化和精神世界相伴随,是学者们共同关注与亟待解决的新命题。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从艺术理论角度开启未来的学术盛会。大会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国内外约8000人次收看本次会议。中国传媒大学高度重视艺术理论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也将一如既往地为学术界提供合作交流、思想碰撞的优质平台。

来源:艺术传播研究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