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讲座回顾 | 方李莉:《在后农业文明的语境中探索艺术乡建的未来发展》纪要

2022/11/17 10:27:51  阅读:199 发布者: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讲座第5期于20221025日晚19点如期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在后农业文明的语境中探索艺术乡建的未来发展”,也是该课题的子课题艺术乡建组的第1讲。本期主讲嘉宾为方李莉教授,与谈嘉宾分别是王廷信教授与张士闪教授,学术主持安丽哲副研究员。本场讲座吸引了2375名观众在线参与。

一、开场介绍

讲座伊始,本期讲座学术主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安丽哲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和与谈嘉宾。主讲嘉宾方李莉教授是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特聘首席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会长。与谈嘉宾王廷信教授是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张士闪教授为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杂志主编,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安丽哲副研究员介绍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特征即时代性比较强,同时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有关艺术乡建的话题一直被艺术人类学学者持续关注。

二、讲座内容

方教授首先从整体上为大家描述了艺术乡建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艺术乡建是来自于艺术介入社会的理念,2006年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家受此影响,尝试以艺术的角度介入乡村建设,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艺术乡建已成为多主体参与的文化助力乡村建设的一部分,提及本讲座主要探讨的问题为: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实践过程是如何得到完善的?在这样的过程中,艺术乡建形成了哪些不同的类型?这种社会实践与艺术人类学理论的探讨以及乡村的未来发展有什么联系?这是否向我们预示了未来的发展模式,是否是一种后农业文明的发展模式的开启和呈现?为此,方李莉教授围绕七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论述。

(一)在人类未来的发展中重估乡村价值

方李莉教授提出在我们讨论艺术乡建之前,首先要重估乡村价值,她认为乡村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重估,第一是重估其的生物价值。从人类自身的生物性来讲,与自然互动的农业社会更符合人类的生存,目前地球还有一半人口在农业端生活,如果全体都进入了工业化,人类的生育繁衍包括基因的健康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地球上增加农业端的比例,要让那些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工业社会的地区,直接进入更高级的乡村化的“后农业文明”,而不是城市化的工业文明。第二是重估其的文化价值,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其不仅需要恢复人与自然的关系,还需要重新恢复在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这些传统的文化和人文价值大多数是在农业文明中产生后流传至今的,因此,乡村不仅是自然的空间,物理的空间,也是具有深厚人文传统的文化的空间,同时是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在地。

(二)中国艺术乡建的不同类型

介绍完乡村所蕴含的生物价值和文化价值后,方教授论述了中国艺术乡建最早的产生背景,她认为中国的艺术乡建一方面是受当代艺术中的艺术介入社会理念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是受对遗产空间再利用的一种理念的驱使,2000年以后,在中国的现代都市中,那些被废弃的工业遗产地纷纷被改造成了文化艺术空间,成为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典范,形成了多个类似798的城市艺术区。中国有着极其深厚的农业文明积淀,当代乡村社会虽然遭到了巨大冲击与破坏,但仍然留存着大量的、有着独特文化品质的传统村落,这为“当代艺术文化空间的再利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社会文化空间。循此逻辑,一些艺术家开始把目光从城市投向了传统村落。随之,当代艺术领域中“公共艺术”、“大地艺术”等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的出现在乡村。当然也有一些艺术家开始意识到艺术乡建不仅是一种艺术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必须用整体的眼光来审视它。

2017年以后,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启动,艺术乡建不再是以艺术家驱动为首要,政府、企业,包括返乡的农民工们纷纷介入其中。

方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来对艺术乡建的众多案例的田野考察,把艺术乡建分为五种类型进行论述。

青田计划

靳勒的石节子美术馆

第一种为艺术家驱动,政府支持,企业资助,村民参与型。以渠岩的许村和青田计划、靳勒的石节子美术馆、左靖的碧山计划、景迈山等、汪莎的“大地之书·黔东南公共艺术行动”项目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种艺术乡建类型为企业驱动,政府支持、艺术家和设计师参与型,侧重介绍了华侨城做的系列案例。第三种艺术乡建类型是政府驱动,制定政策,引进艺术家作为新村民,支持和扶助新型文化产业。代表案例为四川的明月村范式。该项目的开展不仅帮助了当地村民脱贫,还提高了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第四种艺术乡建类型是政府驱动,制定政策,艺术家和村民参与,外来资本支持型,并以浙江的松阳为例进行分析,由于引进艺术家,抢救老房子,开设艺术化的民居等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发展。

浙江的松阳民居

第五种艺术乡建的类型是村民驱动,政府支持,艺术家和设计师参与型。并详细介绍了云南鹤庆新华村的银器手工艺产业;贵州榕江县蓝染产业;云南南华县刺绣产业三个案例。

云南鹤庆新华村的银器手工艺产业

贵州榕江县蓝染产业

云南南华县刺绣产业

(三)关注村民自我驱动模式

方教授认为,前面的由艺术家驱动,企业驱动、政府驱动的艺术乡建往往容易被关注,而由村民自发驱动的艺术乡建却常常被忽视,原因是村民驱动往往有一个漫长的成长史,在这期间逐步形成一个产业,然后被政府发现和扶持,或被艺术家发现与村民合作相互刺激而得到成长。其特点是:1、一般由返乡农民工或返乡精英发起,他们虽然来自乡土,但大都在城市受过现代化洗礼,比土生土长的农民有见识,有知识。2、这样的地方往往处在山清水秀自然资源和遗产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特点、有传统手艺和传统歌舞,便于用艺术去激活。3、由于从艺者多数有见识,有想法,善于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而且主动与高校的师生以及城市的艺术家及设计师合作,设计的产品有市场,能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因而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

(四)艺术乡建的理论探讨

方教授为大家梳理了艺术乡建所具有的多元主体的整体发展观后,首先指出,艺术乡建是由艺术家、政府、资本、村民这四个要素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艺术乡建的整体性。其次,村民是艺术乡建主要的力量来源,也是促使艺术乡建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同时大城市的农民工返乡从艺代表了一种社会转型。大城市的农民工返乡从艺,这样的社会现象值得关注,其代表的不仅是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使然,更代表地是一种社会转型的使然。

方教授还认为,艺术乡建的核心是艺术家和设计师参与在乡村振兴中建构的新型审美体验,这种体验不仅可以促进乡村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更是一种社会转型前的重新教化,教化与教育的区别就是其不是外在的和灌输的,而是通过身体叙事与历史的具身化,感官体验等来进行的,其形塑了该时期的感觉性和社会性,并通过肉身感觉各种审美符号,让人重返传统的集体记忆,并形成一种直觉的本能,这种肉身实践和感觉价值对于重新界定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讲,图像和文献中的审美是以从叙事到叙事,从事件到事件的直线表达,而身体的实践,里面包含了大量来自工艺美术品和各种表演场所、体验场所的立体信息,其不仅能够产生新的审美价值,新的社会认知,还由此产生新的消费需求,新的社会秩序,新的社会网络关系等。在这样地过程中,人们通过复兴各种传统意识和习俗,而建立了新的与自然相处的生态观,与传统相处的文化观,并内化成践行中华文化复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的行动。

(五)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转型的前夜

方教授还指出艺术乡建现象的出现,向我们昭示了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转型的前夜,艺术乡建也许是社会转型前的一场文艺复兴,艺术总是社会转型前的敏感部分。为此,她从引发社会转型的科技动因和引发社会转型的生态保护动因两方面,向大家阐发了新的文明形态——后农业文明的出现的可能性。这样的可能性就是在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城市化的乡村,直接引入第三次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即以随处可见的可再生能源为基础,再结合互联网将地球上几十亿人口连接在一 起的,具有史无前例的处理和存储能力的便利,同时结合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遗产资源,以当代设计和艺术所提供的创造精神加以激活,建设具有高人文、高生态、高科技的新乡村。并可以在中国率先实践,响应习主席提出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社会的号召,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      

(六)后农业文明与艺术乡建的关系

在讲座中,方李莉教授反复提到一个后农业文明的概念,她指出,这一概念是按丹尼尔·贝尔的定义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延伸出来的,“后农业社会”是围绕着生态知识和创意组织起来的文化性生态经济,其关键集团是:科学家、工程师、网络专家、社会科学家、人文学者、艺术和设计工作者等,这是一个比后工业社会更加庞大的智库队伍。在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中重构适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创意策略优先,在这样的过程中,各种相关的生态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社会的战略资源,从而形成一个高度智能化、高度生态化和高度人文化的社会发展模式。

后农业和后工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科学与技术,所以它的关键集团是科学家与工程师;而后者是将科学、生态和人文结合在一起,其关键集团是:科学家、工程师、网络专家、社会科学家、人文学者、艺术和设计工作者等,这是一个比后工业社会更加庞大的智库队伍。其中轴原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创意策略优先。这是一个比后工业文明更加重视生态、人文与创意地社会发展模式。

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中,艺术乡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后农业文明的首发之地是乡村,这是因为未来的乡村可以成为各种创意人才创建新生活的所在地,这不是一种想象,而是一种现实。现在已经有不少的人进入乡村从事创意性的工作,当下有一个新名词叫“创客”(具有创意能力地乡村建设工作者),还有一个新名词叫“手作者”(受过良好教育的新型手艺人),他们是具有创造才能和具有某一种艺术特长的一代新的自由劳动者,这种自由劳动者不再受雇于他人,相当于农业社会的手艺人或其他艺人,许多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团队,更多的是家庭团队,类似农业社会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结构。这些人比较其传统其有了许多新的含义,他们可以是返乡的农民工、知识分子、企业家,也可以是新村民(在乡村定居的创客和手作着),他们大多数是知识人,或者是在大城市接受过现代化洗礼的农民工,这些人进入乡村和村民们一起建设乡村,会极大地改变乡村面貌,同时乡村的大自然和人文传统又会给予他们发展的营养。这也许就是乡村的未来,也是一种后农业文明的发展模式。

(七)未来乡村发展前景的畅想

讲座最后一部分方教授为大家讲述了关于未来乡村发展前景的美好畅想蓝图:一是乡村作为绿色发展的生态之地;二是乡村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文化之地;三是乡村作为艺术创作的时尚之地;四是乡村作为宜居生活的幸福之地;五是乡村作为快手抖音的刷屏之地;六是乡村作为互联网、元宇宙可以得到充分发展之地,体现为远程教育、网络消费和网络办公等的发展之地。

三、专家对谈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的王廷信教授高度肯定了方教授热情洋溢的演讲。王教授认为方教授能够在书斋和田野之间不断转换空间,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思考一些宏大的理论问题,不断提出自己独到的观念,不断创新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所看到的现象和针对现象所得出的结论,远远超出那些单纯在书斋获取信息的学者所能看到和想到的。“后农业文明”这个概念的提出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实践价值。王教授认为方教授通过丰富的案例类型的分析,让“后农业文明”概念进入艺术乡建这个宏大问题,并指出中国乡村的发展是从城乡对立逐渐转向城乡融合的过程,这种判断是恰当的。王廷信教授认为,方李莉教授关于“后农业文明”的概念是基于一个新的语境提出的,这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语境、是超越传统农业文明的语境,“后农业文明”这个概念在新的语境中呼之欲出,可以成为理论家观察社会变化节奏的一个特别视角。我们通过这个概念,可以看到返乡的农民工通过自己的智慧带动当地产业、可以看到城乡差别因现代媒介和交通的影响而缩小,可以看到城乡融合过程中诸多新事物的出现,也促使我们思考艺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究竟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最后,王教授认为,艺术乡建作为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再加上政府的持续推动,企业家的介入以及各种角色、各种主体能够在一个空间里联合驱动,方李莉教授展望的美丽图景应该能够实现。王教授认为本场讲座为我们思考很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不单纯涉及艺术本身的问题,也不仅是艺术乡建问题,进而延伸到我们的生活空间和生活体验,是对人的本质更加生命化、哲学化的思考。中国的乡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和推动下,在未来可能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恰恰是一股非常有价值的力量,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对乡村振兴,也对我们自己思考生命的价值和艺术的价值都富有启发。

对于王教授的发言,安丽哲副研究员进行了回应:首先感谢王教授的精彩的评议,王教授提到的科技与返乡就业的问题,也给我很多新的启发。在工业革命时期,城市里有很多抑郁症,由于工厂重复性的劳动很多人深受摧残,在英国的手工艺运动里,有很多关于对人性的摧残的反思,如果有了人工智能,这些重复劳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然后人主要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另外很多传统艺术的产业也是重复性的,但是这种重复性是有心理建设的作用,我发现同样是一种重复,手工艺的重复,由于是人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会获得一种成就感,人也获得满足,有一种心灵的慰藉。但机械化的重复,人会有一种压迫感,感觉自己没有用了。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现,人类可以从事具有创造性和心理建设性的工作,而这样的工作在当代乡村中有了土壤,那么这种艺术创造是否可以成为当代乡村振兴的一个生长点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张士闪教授评议:

首先,张教授认为方教授就是一个为学术而生的学者,尤其近年来是学术的喷发期,所发表的文章转载率非常高,由她担任会长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也呈现出蓬勃气象,他对此表示由衷的敬佩。就本次讲座而言,她认为方李莉教授生动地传达出了其田野考察和理论思考汇通的顿悟,但可能主要倾向于对艺术乡建作一种前瞻性的理想型设计,因此在整体上对当代艺术乡建运动显得比较乐观。他指出,这次讲座的话题涉及研究对象、研究主体两个层面。就研究对象而言,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处于普遍凋零状态,艺术乡建运动是在国家自上而下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政策的背景下展开的,往往伴随各级政府面向乡村推出的各种项目而实践的状况,如何看待其中的精英捕获(乡村精英、知识精英)现象?这是个不小的问题。同时,艺术乡建运动还涉及多元主体的磋商、博弈、矛盾、纠结等问题,如何将这类“后台现象”纳入学术分析视野?其次是研究主体问题。目前参与包括艺术乡建在内的乡村建设的高校学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方李莉老师等秉持学术本位这样的,虽有一定的生活介入,但主要是参与观察,更多关注的是学术层面的知识生产。二是有效益本位的学者。伴随着政府乡村政策实施的,是大量资金的下行,如一事一议、传统村落保护、乡村记忆馆、乡村文明行动、数字乡村建设等,有些学者就会主动“下乡”,为争取政府项目资金或荣誉,主动找到基层干部并一拍即合,在过程中双方得益,客观上也具有一定的乡村建设或艺术乡建性质。后一种现象经常被我们忽视,因为所有的学者都会以关怀乡村的人文主义姿态出现。艺术乡建运动,其主体应该是老百姓,我们更应该注重的乡村乡民的逻辑。他特别希望与方李莉教授一同下田野,在具体的乡村社区继续探讨上述问题。

方教授的回应:首先方教授就王廷信教授和张士闪教授的对谈表达谢意。谈及乡村逻辑和艺术逻辑的互动问题,方教授坦言这也是她在田野考察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艺术家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艺术乡建需要多主体合作,是一个整体性的工作。首先一个艺术家把自己完全融入乡村空间很难。艺术乡建不仅要政府支持,还需要村民的高度认同,这样才有可能激发乡民的内在的活力,做到良性循环。因此,要高度关注乡村返乡农民工的自我驱动的力量。

方教授认为对未来的艺术乡建既要抱有乐观的态度,并保持干劲。同时也要承认艺术乡建需要处理错综复杂的关系。既要得到政府的支持,还要顺应乡村的自然资源和遗产资源所拥有的条件。艺术乡建作为一种形式,不仅包括审美,更包括经济内容和民生内容,因此,具有挑战。一般来说,艺术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容易无意识的表现出居高临下的优势,包括审美标准,村民也会受其影响而忽略自己原有的美,这就需要艺术家提醒自己,要虚心向乡民学习,注意发掘乡村的自然美感。还要注意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他们并理解他们,再与之互动。总之,她觉得艺术乡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她说,她很佩服像渠岩一样的艺术家们,他们是具有献身精神的人,是为了理想而活着的人,我们应该多多的支持他们。

四、互动环节

提问一:后工业文明和后农业文明有什么关系?

方教授回应:它们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如尼采所说,社会的发展总是一个圆形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是一个螺旋性上升的过程。后农业文明不等于农业文明,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同时也以工业文明为基础, 甚至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的一种提升与显现。

我认为人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希望,带来了我们重返乡村重建人文精神和自然环境的希望,当然也许这个希望是并不容易实现,但是人总是为希望而活,而且希望也是被人呼唤的,大家都在呼唤的时候希望就来了。量子力学的原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以前认为做任何事情都是要客观的,没有主观的,其实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其实对象往往根据我们的主观而呈现。当然这样的愿望和想法不是凭空出来的。它也是基于一种长期的研究观察所得出的结论。所以我提出后农业文明的概念似乎有点乌托邦,但事实很多地方已经在加以实践。我个人兴趣比较广,不但对艺术和人类学感兴趣,实际上也很关注哲学和科学,包括物理学、神经美学、数学等。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不光是一个自然的世界,还是人工的世界,人工世界就是由科学技术所锻造的,如果我们对当下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完全不了解,就有可能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偏差。从这个角度来讲,后工业和后农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不是割裂的关系,其是是一体的,是科学技术达到一个高度后给予人类的一次新的发展机会,是向上的更高一个层次的发展,希望通过研究我们能把握这次机会。

提问二:老师您好,请您谈谈景观建设在乡村建设中的发展?

方教授回应:景观建设非常重要,其实乡村建设可能首先就景观建设,人是活动在一定的环境下的,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人工环境中就包括了景观环境。其实人在建造景观的同时也在建造自身,因为人工环境不仅能提供我们的生存的便利,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审美的空间,这是一套塑造我们文化的物质设备。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在创造物质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进而可以说,人在塑造景观的时候,也在塑造自己对环境的一种体验,所以景观建设非常重要。

当然景观不是我们随意创造的一些的景观,我们的设计师认为是个性的表达,是自己的创造,但是有了艺术乡建这个概念以后,我觉得大家可能要换一个方式,景观一定要和地方的文脉、地方的自然环境、地方历史产生联系,这样的景观就像从地上长出来的,具有生命力的东西,而不是跟这个地方格格不入的。未来无论是建设还是做公共艺术或者从事设计,我们都要注意这些问题。

提问三:老师您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西部地区农耕文化遗产怎样去介入艺术乡建中?

方教授回应:黄河公园肯定需要大量的遗产资源来建构新的文化符号,但是因为我没参与,我不知道其理念,如果像美国式的国家公园的概念就是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我们黄河的国家公园,它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还是人工去建造一些景观,我不太了解,其实我比较赞成像美国的国家公园,主要是对那个地方环境的一种整体性保护,不允许随便乱建其他的建筑。我认为人工的建筑要适可而止,我们地球上的人工建筑太多了,反而是自然东西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人工的建筑它需要顺势而为的建筑,我比较赞成中国传统以天趣为美的审美观。

至此,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系列讲座介绍

该系列讲座依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首席教授、课题组首席专家方李莉作为本系列论坛的总召集人,计划持续邀请至少50位国内外学界知名权威学者和专家,就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建构展开精彩的分享和讨论。通过对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再研究”,结合本土问题,在与西方艺术人类学的比较中,提炼、总结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脉络与谱系。

欢迎诸位同仁持续关注,共同讨论!

来源: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