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讲座 | 周雪光:社会科学视角下的田野研究——田野与理论的互动

2022/11/11 14:33:26  阅读:226 发布者:

一时代学问的勃兴、流变与传承,往往承载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传统学术注重文献和语言,发展出注疏、校勘、结构分析等方法。近代以来伴随西方古典学的兴起,人们开始对文明的他者/自我的语言、人种和风俗进行田野考察,到民间去,到乡野去,到边疆和他者中去,到历史的现场去。这一浪潮不仅催生出比较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一大批新的学科,也深刻改变了人文学科的面貌。

田野的发现就如同经典文本的发现,提供了无数契机。而田野研究作为一种认识和思考世界的方法,它本身的认识论、它的技艺与结构,以及它与文明研究的关系,已积累了深厚的资源,也演化出丰富的分支,值得我们穷源溯流,临水观澜。2022年秋季学期,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特组织“田野方法论”系列讲座,邀请不同学科学者围绕田野工作的各种经验、体会,所采取的种种方法,加以总结和反思。以下为系列讲座第四讲。

“田野方法论”系列讲座之四

文研讲座265

社会科学视角下的田野研究

田野与理论的互动

时 间:20221112日(星期六)1900

主讲人:周雪光

    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学术委员

主持人:周飞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内容提要

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田野研究有不同的目标和意义,也因此发展起不同的方法论体系。在社会科学视角下,田野研究的目标是,通过近距离和参与观察,深入理解其研究对象以及相关因素间的内在机制关系,提炼出相应的分析概念和因果解释,以便推动进一步学术发掘,包括系统资料基础上的检验证伪,从而积累知识。在这一前提下,可以提出如下命题:田野研究的意义与其理论含量成正比;没有理论含量的田野研究,其学术意义不足为道。我通过已有文献中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研究心得,来阐述和讨论以上命题,着眼于田野研究在社会科学中的角色位置,田野与理论间的互动,特别是理论准备在田野研究中的重要性。在我看来,理论匮乏和理论训练不足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田野研究的瓶颈口。

主讲人简介

周雪光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杰出访问教授,斯坦福大学李国基经济发展讲座教授、社会学教授、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他长期从事有关中国社会发展、国家治理和组织制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工作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等中文杂志以及社会学、组织学、政治学、中国研究的英文刊物上。他目前从事有关中国政府的人事制度、国家建构的历史途径等研究工作。

线上听讲渠道

我们将通过腾讯会议,对本场活动进行线上直播。线上观众应尊重文研院及主讲人对本场活动音像内容拥有的版权,请勿录音、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侵权必究。

直播地址:

https://meeting.tencent.com/l/VFIfkl8IlfVS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来源: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转自:“书斋里外”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