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论坛最新报告总结:涂俊教授——新文科&中文虚拟仿真
2022/5/24 10:07:46 阅读:387 发布者:
1
主讲专家:
涂俊教授 南开大学
2
报告时间:
5.22 10:00
3
报告题目:
《新文科视角下中文类虚拟仿真实验与实验设计》
4
主持人:
陶琳博士 西安文理学院
报告内容总结
(一)
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项目时,建设指南中建议的方向可以优先申报。
优秀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内涵:
实验内容要精彩;
实验构思要巧妙;
实验技术要先进;
实验做法要灵活;
实验结果要可靠;
实验评价要客观;
背景素材要丰富;
实现技术要合适。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评价指标:
①技术层面:稳定性、逼真度、硬件适配度;
②教师层面:功能完整性、构想性;
③学生层面(用户体验):便携性、交互性。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技术评价:
①虚拟实验要具有交互性、构想性、结果可见性;
②实验系统操作要具有自由度;
③实验模型交互操作具备一定的复杂性。
(二)
文学实验,是指在实验室或类似的人为控制或模拟的条件下,利用必要的仪器设备,对文学、语言、艺术、传播等文化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借助信息化设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异地远程实验教学,低成本、无风险的开展教学活动。
新文科建设要与新技术紧密结合。
①教学大纲:体现虚拟仿真实验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②教学内容:虚拟仿真实验内容与知识点结合,内容创新。
③教学模式: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提高,充分借鉴线下教学模式。
④教学手法: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现智慧教学。
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①要具备实验特点;
②面向对象定位准确;
③是本科教学的一个环节;
④应具有独特性。
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应读书目:
中国语言文学类虚拟仿真实验中的不同交互形式:
①音频输入;
②图像;
③视频;
④操作;
⑤答题;
⑥生生互动。
交互等级是虚拟仿真实验设计高阶性的体现:
①自由观摩;
②规定操作;
③自由操作;
④自由搭建。
文学类虚拟仿真实验的特点:
①文本化;
②情景化;
③数据化;
④多元化。
中文专业虚拟仿真实验的价值:
从被动的文本学习转向主动的情景探究,如古代文字涌现虚拟仿真实验,专业重点:文字;教学改革:从交流需求困境中,思考从文字到文字系统的形成规律;科研创新:文字形成过程中的大数据;社会价值:古汉语学习浪潮与推广。
课程标准:
①课程思政: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制意识、道德修养。
②高阶性: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让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
③创新性: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形式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
④挑战度:课程有难度,处于i+1阶段,对教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
需要具备的意识:
①社会意识: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服务意识;
②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③科学意识:新文科人才是数字时代的复合人才,意味着文科人才科技能力和科技智慧的提升;
④创新意识。
转自:汉教学苑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