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问题 科技重塑猪业:第四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本周线上召开
2022/5/16 15:51:15 阅读:337 发布者:
我国是世界上生猪生产与猪肉消费第一大国,目前生猪年出栏量7亿头,占到居民肉类消费的60%,生猪产业作为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关乎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国家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提出,要大力发展大数据、5G、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否为传统养殖业带来新的发展红利?这些问题都将在本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上,一一展开探讨。
5月9-13日,《指南(2022)》收录的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第四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在线上召开,本届会议主题为“科技重塑猪业”。大会紧扣当前产业痛点,超过百位猪业大咖在三大分论坛、五大专题论坛和四场卫星会议轮番登场,从遗传与育种、营养与饲料、疫病与防治三大维度,贯穿了生猪全产业链,并围绕非洲猪瘟、育种产业、无抗养殖与肉品安全、楼房养猪、智能管理等产业技术热点进行深入解析与探讨,以期通过科技的力量,为逆势中寻求突围的生猪产业赋能。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春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等,分别围绕《数字技术在养猪业的应用》《仔猪饲料配制技术》《当前我国猪病流行动态及防控对策》等猪业热点、难点进行了分享。此外,江西农业大学的陈从英教授分享了他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黄路生所在的团队4月底最新发表在《Nature》的研究论文《ABO血型基因通过调节N-乙酰半乳糖胺浓度影响肠道菌群组成》。这是迄今为止江西省和中国畜牧学领域首篇《Nature》研究长文,对于借助同样的手段培育节粮型和快长型新品种猪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杨汉春教授在会上提出,生猪产业已形成三大共识:一是,短缺时代形成的产业红利已经消失,生猪产业进入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核心竞争力转变为针对消费需求变化的有效供给能力;二是,科技对促进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只有加大研究发展投入,关注基础研究和实用技术进展,并积极使用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才能达到增效降本的目的;三是,创建生猪产业生态圈具有重要作用,创新生产组织方式,以高效的连接和合理的利益分配,重塑生猪生产链,并以之为基础,创建包含生产、科技、服务、基础设施等多维度的产业生态圈。
2020年至今,生猪产业已连续3年被中央一号文件提及,从“加快”到“保护”再到“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而中国猪业要想在逆势中破局,必将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这也正是本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举办的意义所在。
转自:重要学术会议指南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