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作为一种“所谓学术交流”的方式,如今已演变为「快餐式汇报学术论文,主打茶歇休闲」的大型修罗场。
我也曾苦恼于,究竟如何打开参加学术会议的黑箱。
我,平平无奇,毫无成果,孤单不已,何以与“学术大牛”交流,学术会议的social属性被扼杀,去参加学术会议还有什么意义?
进入学术会议的场域
参加学术会议,首先要进入一个正确且恰当的场域。
如果你是做教育社会学研究,你去参加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会议,就毫无意义;如果你是做学术研究,你去参加中小学校长举办的会议,也毫无意义。
隔行如隔山,哪怕是一个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向,相差都很大。
所以,首先,要为自己的研究定位,适合参加什么样的学术会议。
其次,现在参加学术会议都需要一个“入场券”。要么,收录摘要,要么,分论坛汇报。没有这些加持,似乎都无法达到这个圈子的门槛。因此,可能需要我们提前有几篇与这个学术会议关联很大的论文,以备不时之需。或者,还有一种方式,自己熟悉的同学或者老师如果去参会,一般是可以互带的。
但是,不得不说,学术会议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群强大师门的内部聚会。要融入这个学术共同体,其实是很难的。就像主办方是谁,谁的学生汇报的也更多,曝光率也更高。认清这个现实,也不会让自己过多内耗自己的文章是有多差都不能入选分论坛汇报。当然,寻找自己的原因,也是要的。
聆听与自己研究相关的分论坛报告
当进入场域之后,学术会议的报告一般是主论坛和分论坛报告。主论坛是大家一起去听,分论坛是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旁听,期间还可以频繁串场。
一般对我而言,我是做家庭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我一般所选择的分论坛就是家庭相关。而其他的报告,尽管我很感兴趣,一般也不会去旁听。
基本听完分论坛,可以大概寻找到和自己研究最相关的学者,看到他们在关注什么。
既然去开会了,就只能尽量让自己的时间最大化利用。
添加青年学者的微信
目前学术会议的定位也是social。虽然这种social往往是大牛之间的惺惺相惜,和强大师门之间的互动往来。
对于,像我等这种边缘化人群,只能一个人默默在学术会议中躺平。
读研的时候,我也参加过几场学术会议。
那个时候,总觉得自己啥也不懂。明明不远千里去了,那么辛苦,但还是觉得自己菜的不行,啥也不懂。所以,去完之后,回到学校,一般都要内耗很久。既为自己没有多交流而羞愧,又再次觉得自己菜的不行,学术之旅永无希望,感到非常地痛苦、无奈和彷徨。
后来,读博之后,我就改变策略了。
博一去参加会议,就疯狂加微信,主要是加一些汇报的学生和青年学者。那时候自己也没有文章,什么也没有。因为我当时,意识到一个事情。我发现,我之前在学校里添加的老师,经常看到他们的朋友圈转发的文章,会拓展我的认知和视野。因此,那一刻,我就意识到,添加微信本身,关注一些青年老师的朋友圈,对我这个刚刚迈入学术大门的学术小白而言,就是一个很好地拓展视野的方式。
添加微信的时候,不必不好意思。如果没有问题要问,就一切从简,「老师,能不能加个微信,以后多交流。」然后发送的时候,备注学校+身份。因为上次我参会没有备注自己是博士生,只备注了学校+学院,人家老师有的会疑惑你是老师还是博士生、硕士生。
也确实如此,自从博一那次参加学术会议之后,我从那些青年学者的朋友圈中,收获了很多学术信息。
于是,只要我参加学术会议,进入到线下,我就会进入到添加微信的状态。但是一般来说,那些中老年学者,有一些会很礼貌让你添加微信,但一般她不会通过(亲身经历hhh)。后来想想,可能他们的人生,要开始做减法了。
至于,你想说,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就有多少学术启发或者哪个大牛能帮你解决学术问题。这个,就不要想了。
当然,这类学术会议举办多了之后,慢慢就会发现,其实参会的就还是那些人。所以,参加学术会议的数量就可以慢慢减少了,用social的时间读读书看看论文。总是social也真的很累。
转自SCUT轻研语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