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北大光华各系学术资讯 ,作者北大光华行政中心
5月27日,时当孟夏,嘉木清稠,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工业经济》第六届中国管理学高端前沿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及博士生冒着微濛细雨,齐聚燕园参加本次盛会。
本届论坛由主论坛与五个分论坛组成,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管理创新”。主论坛由五位管理学领域知名学者围绕中心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拓导报告,分论坛由各大高校的学者或博士生就最新研究进行了宣读与探讨。
开幕式
主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主持。刘俏首先感谢了《中国工业经济》多年为推进中国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研究做出的卓越的贡献,并表达了学院举办本届论坛的初心——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汇智建言,同时为促进我国管理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平台。
开幕式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志勇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张其仔分别为论坛致辞。
董志勇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
董志勇在致辞中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及其现实意义,强调了当前人才需求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从大学教育谈起,对中国管理学未来的创新发展表示期待。他鼓励青年学者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扎根学科建设,为国家参与全球科技和人才竞争做好人才储备,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之路打好理论和智力基础。他表示,北京大学将持续发挥大学教育的人才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此外,他充分肯定了光华管理学院在商学教育与研究、实践论证、学术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期许学院未来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的人才、智慧和力量。
张其仔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
张其仔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工业经济》在推动中国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中国工业经济》秉持“顶天立地,作者为本”的办刊宗旨,长期聚焦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学术性和现实性深度融合,坚守“引领中国学术创新、推动中国实践变革”的使命,旨在对中国学术起到引领的作用。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企业为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中国的管理学界为全世界贡献了中国的智慧和中国的方案。相信这次论坛对于构建中国自主管理学知识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主旨演讲
主旨报告环节共包含五场拓导报告,分为上下半场,分别由《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主任王燕梅研究员与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部副主任、光华管理学院刘晓蕾教授主持。
王燕梅
《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主任、研究员
刘晓蕾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部副主任、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研究员分享了她对“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产业发展理论创新”的研究。她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入手,阐释了对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以及如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深入思考。
史 丹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首先,史丹从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发展目标三个维度剖析了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可行性及其亟待落实的必要性。她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强国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而现代化产业体系应该是经济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区域性贸易快速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产业布局由单一的注重效率转向更注重效率和安全,全球价值链也已经逐渐演化为区域性的价值链,新一轮科技革命对生产及生活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成为当前最主要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史丹分析指出,虽然我国拥有全球唯一完整且全面的工业体系,但仍然存在着如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体系不够完善;产品质量和安全可靠性不足;产业协调性发展不均衡,生产性服务业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排放量高等问题。
因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非常必要,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她进而从空间、动力、安全、结构、绿色五个方面阐释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集群发展的空间特征、开放创新的动力特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安全特征、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结构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绿色特征。史丹强调,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建设不是在追求门类更多,而是提高发展的质量,从以上五个方面发力。在完成了“大而全,却并非高精尖”的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建设我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谈及如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史丹建议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二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三是提高现代服务业能级,四是推动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
最后,史丹就未来产业结构升级方向,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产业比较优势的影响,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评价标准提出了开放性的问题。面对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理论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的经济发展?未来研究中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梁 琪
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教授在论坛上分享了他的研究团队关于“商业银行绿色治理的贷款溢价效应研究”的思考。该研究主要从微观层面分析了银行绿色治理对银行贷款定价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了银行开展绿色治理的内生动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和本质要求之一。实现“绿色”目标需要金融体系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调动大量资金、改善资源配置激励机制促进绿色发展,银行更是责无旁贷。我国当前绿色银行建设已进入“深水区”,银行的绿色表现能否转化为经济效益关乎银行践行绿色的持续内动力。已有的研究多从银行端绿色表现探讨对其自身绩效的影响,缺乏下沉到业务层面,对银行绿色表现引致的银企之间经济利益流动的探究未见深入,此外,银行绿色实践类型的差异也未得到足够关注。
在此基础上,研究就银行绿色治理是否具有内生动力?影响贷款定价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以及从银行端,不同类型的银行绿色治理实践是否影响贷款定价?从企业端,企业绿色表现是否影响银行贷款定价等三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解答,一方面直接关乎银行能否兼顾“绿色”与“盈利”双重目标,拥有持续“绿化”信贷活动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事关银行绿色治理如何引致银企之间经济利益流动,能否激励银企双方持续改善绿色表现,进而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效率。
银行通过配置信贷资源服务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已在各界达成共识,但少有研究探讨银行绿色治理对其信贷定价的影响。梁琪及其团队在研究中手工收集2008-2019年发放的17,773笔中国上市公司银行贷款数据,构建了绿色治理指数,从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绿色成效三个维度探索了银行绿色治理对其贷款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银行绿色治理存在显著的信贷溢价效应;2、剖析影响机制发现,银行绿色治理通过绿色声誉效应和绿色成本效应提高其信贷定价;3、通过考察银行端绿色治理类型发现,银行主动型绿色治理的信贷溢价效应强于遵从型绿色治理;4、通过考察企业端绿色表现异质性发现,企业绿色表现提升会削弱银行绿色治理的信贷溢价效应。
综上,研究分别对监管方、银行及企业三方提出了政策方面的建议:对于监管方,高绿色治理水平银行可通过调整信贷价格促进资源向绿色企业倾斜。为监管部门深化绿色金融改革,持续推进绿色银行体系建设提供经验证据;对于银行,银行绿色治理可产生绿色溢价,主动型绿色治理是绿色溢价的主要来源。银行应主动推进绿色治理,通过塑造绿色银行形象来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对于企业,伴随我国银行业绿色治理水平日益提升,企业绿色表现逐渐成为影响其贷款成本的重要因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应持续提升其经营和产品的绿色程度,切实降低环境风险,提高绿色转型的效率。
陈 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技术创新研究主任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教授以“持续推进管理创新”为主题进行了演讲。陈劲首先强调必须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阐释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思想的内涵与本质。我国企业既要不断攀登科技创新的高峰,也要加快管理创新的步伐。
陈劲梳理了东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演进发展,指出传统的管理学理论始终专注于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和质量的提高,但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涌现,管理范式聚焦也从理性规范、动机需求、知识创新到幸福意义的转变。
陈劲与团队对方太、海尔、中车、中铁装备等中国优秀企业进行了长期的“蹲点”研究,发现这些企业的优点是摆脱了以效率为导向的科学化管理,更关注人的回归、意义的感知和对幸福的追寻,陈劲团队将此定义为“有意义的管理”。陈劲认为,新一代管理学必须进一步强调和弘扬中国哲学与人文精神,以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科学思维,推动使命驱动、意义导向的新型企业管理范式。而其中的关键词是WELL BEING(福祉),任何企业发展的方向都是为了追求福祉,这是很重要的引导变量,福祉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祉即是福。今后管理变革的趋势是引导人性的回归,组织变革过程中要重视个体在工作中得到体面、尊严、认同以及温情的管理,管理不再是刚硬的命令,而是走向同理心和共情化的管理。陈劲以港珠澳大桥工程的管理、海尔的 “链群合约”管理模式为例,进一步阐述了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重要价值。
陈劲同时认为,企业家很重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员工也越来越重要,员工也具有企业家的精神,今后支配资本的不再是股权,而应是拥有创造力的员工(包括企业家)。为此,陈劲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探索基于员工契约的新型企业理论,他认为这与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推动人民全面发展的宗旨是相吻合的。管理范式的变化,从泰勒制、福特制,到丰田制、海尔制,新的企业制度和管理范式探索必将由中国企业来完成,使中国的管理现代化能走在全球前列。
黄敏学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敏学教授进行了“数智场景商务研究:实践创新与研究前沿”的主题演讲。黄敏学首先提出,数智环境下,商务在技术推动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广告萎缩非常厉害,而像字节跳动这样的新广告则发展迅速。原来做经营和管理的时候更多是标准化,以一对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决策场景化、行为移动化,经营模式需要变为全景响应式。这对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需要运用大数据对消费者的了解、人工智能对决策的增强,将经营管理从千人一面标准化转向千人千面多面化,广告投放也从固化模式到现在的预测-匹配-迭代模式。
现在的企业如何进行广告呢?黄敏学以一家合作的游戏厂商为例进行了阐述。现在的消费者是碎片化的且只有0.05秒的决策时间,企业需要大量文案个性化,对消费者进行精准画像,随时随地进行投放。广告的投放相当于云计算。然而面临个人隐私和数据复杂性问题,消费者画像和标签提取越来越困难,如何更好进行智能投放呢?黄敏学团队对消费者进行了“社群计算”,将社群跟场景进行关联,将时空数据进行切片,将原来的标准化投放做到网格化精准投放,效率得到了提高、数据复杂性也得到了解决。黄敏学举例说明了如何利用精准营销和人工智能,生成不同场景的广告,实现文本和视频内容的智能处理,数智的“千面”营销。
知人知面,又要知心,捕捉人的心理来做营销决策比较好,黄敏学团队通过因果分析解决内在的机理,从购买终端、思维模式、延迟选择等进行大量的研究与分析,并实现动态跟踪与迭代优化,对经营管理提供了更大的帮助。
最后,黄敏学介绍了目前正在着力进行的“数智场景实验室”,实验室基于百城千县万景的服务研究,依托数智场景商务平台,构建数智场景政务官产研平台,进行宜商和宜居环境的优化,希望从微观、中观、宏观解决相关问题,将场景研究得以提升,也希望未来有更大发展。
刘 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以实证证据,论证了资本市场与碳价形成机制。刘俏首先指出,碳中和不仅仅是工程和技术问题,也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问题。如何形成碳价是推进碳中和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命题。目前,碳价形成机制主要是碳交易体系给出的市场价格,或者有些国家有碳税制度,政府制定相关水平。我国现有的碳分配交易体系存在着单一机制的风险问题。因此,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职能,形成有效的碳价形成机制,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是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最大的贡献。
刘俏与光华团队的研究表明,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碳目标以后,中国资本市场把碳风险纳入到估值当中,高碳排放企业的股价出现明显下滑趋势。这也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把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发展的愿景、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特征反映了出来。由此可见,通过企业碳排放量和股价变化,可以对碳价进行估算。他们根据两千多家企业的样本研究得出,每增加一吨二氧化碳排放,隐含碳价是589元,比中国碳交易体系提供的50元交易价格高很多。相较于碳交易市场,资本市场的推算数据更准确一些。
同时,通过数据研究表明,碳价有很强的行业异质性,异质性与行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这对未来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处于节点位置行业,碳价会更高一些。通过配额制、数量型的管理,每个行业定出减排目标,或是不同行业实行差异化的碳税,会取得更大的减排和经济稳定增长之间的平衡。
刘俏提出,下一步希望搭建理论模型,评估不同产业政策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如何产生政策的传递,最终影响到GDP、碳排放量、TFP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寻找均衡的政策组合,以此来回应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如何真正反映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等问题,同时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层面的启示意义。
分会场
下午的分论坛分为五个分会场,经多位高校教授与资深编辑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从283篇论坛投稿中遴选出了30篇优秀论文在会上进行了精彩的宣讲与讨论,主题涵盖“创新与政策”、“债券融资”、“资本市场”、“房地产与资本市场”、“ESG(环境、社会与治理)”、“公司治理”、“数字化转型与增长”、“数字化与创新”、“产业政策”、“竞争战略”等十个方面的内容。报告嘉宾在各自的分会场展示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每篇报告均由两位高校学者作出深入点评,就研究问题、文献、方法、可行性分析、稳健性检验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补充与探讨。
分会场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本届论坛在专家学者们的热烈讨论中圆满落幕。与会学者们通过聆听报告、交流论文、沟通思想、研修方法,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管理学创新的理解把握和研究阐释,高质量的交流衍生出的灵感火花必将成就更多优秀的学术成果,为我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助力。
转自:“思得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