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学术会议 | 第二届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及相关物理研讨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顺利召开

2023/6/5 15:30:10  阅读:122 发布者:

2023520上午,第二届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及相关物理研讨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6号楼顺利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由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焕乔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张肇西研究员,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孟杰教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周善贵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室主任邢志忠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粒子与核物理部主任、李政道讲席教授何小刚,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廖益,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王为教授、物理学院凌家杰教授、物理与天文学院物理系主任张鹏鸣教授等来自全国36个科研院所近90位校外代表及30余位校内代表参会并做学术报告,与会嘉宾紧密围绕粒子物理、核物理以及宇宙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共同探讨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及中微子物理等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作开幕致辞。邰校长简要介绍了中山大学的发展格局,物理学科在各校区的规划布局和物理与天文学院发展情况。邰校长介绍说,中山大学成立近百年来,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秉持“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推进基础科学研究,努力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创新型人才。邰校长提到,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外的知名专家,聚焦粒子物理、核物理以及宇宙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为物理学科的交叉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张焕乔院士在讲话中强调,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是当前国际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前沿,也是突破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潜在方向之一,可以用来确定中微子的马约拉纳属性,验证轻子数是否守恒以及确定中微子的绝对质量标度,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张肇西院士指出,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是当前寻找超越标准模型新物理最有潜力的研究方向之一。他表示,本次会议相比于第一届会议包含了更多宇宙学与中微子物理相关的报告,有助于从不同角度探讨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的物理意义。

本次会议包含48个学术报告,其中国内实验合作组CDEXPandaX, JUNONvDEXCUPID-ChinaJNE以及国际合作组EXO-200先后汇报了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测量的最新实验进展以及未来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于江浩研究员,阿姆斯特丹大学de Vries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耿立升教授,巴塞罗那大学Menendez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Ramsey-Musolf教授等与会专家分别从算符的构建,核矩阵元的计算,TeV能标轻子数破坏的寻找等角度针对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及相关物理问题汇报了最新进展;廖益教授对本次会议报告内容做了概括,并对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的特殊性、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点评。

本次会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李刚副教授对会议举办情况进行了总结。他提到,全国范围内的“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及相关物理研讨会”已经在中山大学举办了两次,促进了我校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师生的学术交流,预计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希望有助于国内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及相关物理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理论物理团队负责人尧江明教授对国内多家单位有意承办第三届会议表达感谢,希望以此研讨会为交流平台,共同推进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的研究,在未来取得更大突破。

来源 |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公众号

转自:“中大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推荐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