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南开大学商学院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联合举办的“深挖实践‘富矿’,讲好中国故事”——面向管理实践转型的案例教学与研究高端论坛顺利举行

2023/5/15 11:34:37  阅读:132 发布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理论源于实践,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而案例研究作为探索实践智慧的方法,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日益活跃,优秀成果不断涌现,有力地引发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思想共鸣与共振,推进了管理教学与科研面向实践的转型。

基于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为加强沟通、凝聚共识、形成合力,202356-7日,由南开大学商学院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联合主办,南开大学商学院专业学位教学中心、南开大学商学院案例实验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ChinaCases.Org)承办的《深挖实践“富矿”,讲好中国故事——面向管理实践转型的案例教学与研究高端论坛》顺利举行。56日下午,演讲嘉宾和参会老师、同学前往达仁堂国药文化展览馆进行案例企业现场参观与座谈;57日,高端论坛在万丽天津宾馆一楼湖景厅正式开幕,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全国各大院校在案例研究、案例开发与案例教学等领域代表性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交流。

56日下午立夏时节,《面向管理实践转型的案例教学与研究高端论坛》特邀演讲嘉宾与参会代表前往达仁堂国药文化展览馆进行全场景式实践体验,奏响了本次高端论坛的前奏曲。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天津医药集团控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乐氏第十二代传人——乐达仁先生于1914年在天津创办。在参观过程中,品牌运营事业部李莉部长为大家介绍了达仁堂的发展历程、品牌故事和企业文化;从产品角度,通过配方、炮制方法、功效等为嘉宾们充分讲解了达仁堂的百年御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宫寿桃丸”。同时,达仁堂的工作人员还为大家展示了传统中药非遗制作技艺裹金衣、打金戳以及搓蜜丸的工艺展示,并邀请嘉宾们进行香囊手工制作和手工搓山楂丸体验,激发了大家对中医药文化极大的兴趣。此外,李莉部长向嘉宾们分享了达仁堂非遗申报和传承、老字号工作、品牌店建设等内容。最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Dr. Frank Bournois、陈世敏教授和南开大学许晖教授向达仁堂颁发了:《达仁堂中药老字号品牌的跨界融合》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案例库案例入库证明。

57日上午9:00,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的140余人以及多家知名企业负责人齐聚万丽天津宾馆湖景厅,《面向管理实践转型的案例教学与研究高端论坛》正式开幕。

会议开始,南开大学商学院案例实验室主任许晖教授对各位领导、专家、以及演讲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意义。许晖教授表示,作为最适合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之一,案例教学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期待此次论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经验交流、思想碰撞和价值提升的高端探讨平台。

随后,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Dr. Frank Bournois分别作开幕致辞。白长虹教授聚焦管理实践转向,分享了与企业家实践相关的信息或知识的特征,指出案例研究是探索实践智慧的重要方法,并介绍了南开商学院的探索:以创新研究来回应全球变局,深挖中国企业家的实践智慧、“译码”实践逻辑、创新知识工具;服务企业家知识需求、人才需求,以更新颖、灵活、多样、快捷的方式传输商学知识与理论工具,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高水平人才;以企业家精神办学院,与管理实践共鸣、共振、共创,“服务中国、影响世界”。同时,白长虹教授还介绍了南开大学商学院在构建精益迭代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面向实践的教育教学——“3C实验室”等方面的探索。

Dr. Frank Bournois 在致辞中讲到,案例方法在商科领域有重要价值,两家商学院基于共同理念举办这次活动,南开大学商学院取得了顶级办学成果,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案例建设方面坚持高质量标准并依托ChinaCases.Org案例库为各大院校5000多位教师提供服务。目前中国案例开发和教学领域发展到了重要阶段,与自己1990年代末在中国进行案例教学时情况完全不同。我们需要对案例有激情(passion),更需要足够的耐心(patience),而这两个英文单词恰好同源,只有这样才能让案例成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相信通过这一引领性论坛,通过坚持“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理念,通过各大院校、教师和企业的网络培育,通过共同参与和共同分享,中国案例建设一定会取得进一步发展!

7日上午,在特邀嘉宾主题演讲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毛基业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王迎军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彭泗清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东红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邢小强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徐京悦教授主持本场会议。

毛基业教授以“案例研究的关键成功要素”为题,指出案例研究中最常见的三大问题:平庸乏味的故事、无用的文献回顾和就事论事的结论(概念化不足)。在此基础上毛老师提炼了案例研究的关键成功要素(SDC):讲个有趣的好故事(Story)、明确理论对话(Dialogue Theories)、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并深入分析了案例研究如何做好理论抽样、文献对话和数据分析等内容。最后,毛老师以《美国管理学会学报》2007年度最佳论文《见微知著论变革》为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王迎军教授围绕“案例教学:在规范性和多样性之间的探索”的主题,分享了案例教学的成效与不足;提出教与学的多样性要求案例教学更加开放,包括主动学习的多样性、学习目的的多样性、案例背景的多样性、知识的多样性。最后,王老师还分享了顶点实践课程建设等内容,并倡导通过“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事件”讲出令人难忘的故事。

彭泗清教授以“和学生共创案例:8年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为主题,围绕共创案例是什么(从吃鱼说起)、共创案例为什么(教学4.0)、共创案例怎么做(五步法)等模块进行了分享,同时彭教授对八年的实践从如何提升学生的共创动机、共创能力、如何提升共创案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反思。

李东红教授聚焦“开发课堂讨论中‘更好用’的案例”主题,认为案例“有没有”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凸显,并从目标、资源、技能和投入方面分析了“不大好用”的背后原因,最后从前期准备、访谈与资料获取、撰写与修改、创造条件更新迭代等方面分享了开发“更好用”案例的思考。

邢小强教授以“知识模块与教学型案例开发的结构化设计”为主题,阐释了管理案例的角色、分享了理论演绎与理论构建、管理理论与知识模块等内容,并以字节跳动扶贫的教学案例开发等为例,介绍了教学案例的开发过程以及结构化设计。

在上午圆桌交流环节,来自清华大学的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行政主任赵子倩、兰州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春国、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案例中心主任何波、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院长王璟珉等嘉宾进行了精彩观点分享和思想碰撞。王春国老师认为,如何有效释放现有案例库案例价值,如何提升教师案例使用的驾驭感和控制感,并提升学生的体验感、收获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关注西部院校如何在主、客观条件约束下如何提升案例开发能力以实现破局。何波老师提到案例开发要“名士执节”,要把握案例开发中的关节,并认为“人生处处是案例”;案例开发要聚焦“融”,例如理论与实践相融等。同时,希望大家能够以“案”为媒,不断加强国内案例的学术交流。王璟珉老师分享了山东省的专精特新等类型企业在低碳转型方面的独特做法,并认为案例开发是理论与实践对照的过程,案例开发需要带着问题去探索,需要通过案例开发去探索当下中国企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真正困境,并总结他们的典型性做法以供其他企业借鉴。

转自:“南开管理评论”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推荐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