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数智人文与书写地方│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第九届年会在黔召开

2023/5/5 18:12:40  阅读:144 发布者:

4月的贵州,既有自然界的烂漫春色,也有学术的大好春光。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第九届年会暨系列学术活动在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的隆重举办,让国内人类学领域的一批知名专家云集春日贵阳。在“数智人文与书写地方:文学人类学的新视野”的主题下,两天的议程和包括大会发言、平行论坛、研究生论坛、理事会会议及“后人类与新文科”、“地方表述的贵州视野”、“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前沿”等在内的多形式、多系列交流探讨,圆满成就了一场阵容强大、内容扎实,让听众脑洞大开、受益匪浅的学术盛典。

开幕式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与盛会。在比较文学、人类学、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科幻、黔学等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围绕数智时代下的“新人类”、跨学科视野下的“新文科”、人类学视野下的“新地方”等文学人类学学科的重点和前沿话题展开了热烈的发言与讨论。

贵州大学对话:地方表述的贵州视野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与盛会。在比较文学、人类学、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科幻、黔学等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围绕数智时代下的“新人类”、跨学科视野下的“新文科”、人类学视野下的“新地方”等文学人类学学科的重点和前沿话题展开了热烈的发言与讨论。

叶舒宪发言

中国人类学的最大特征就是和而不同。80年代以来,中国的土壤催生出了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民族美学等新学科、新分支,历时40年的发展也形成了中国人类学亮眼的学派气候。专家们在发言中一致认为,曾经滋养过苗族古歌、催生了阳明心学并发生过遵义会议等厚重遗产的贵州作为创建现代中国的关键地区之一,不仅参与建构了多元一体的国家形象,也取得了今天让人们倍感自豪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因此,本届年会在贵州举办的意义重大。

陈跃红发言

四十岁才离开贵州的徐新建教授指出,此次论坛内容包括了“黔学”的探讨,“黔”是一种串联。作为贵州人,也作为文学人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他自我批评式地指出目前文学人类学研究存在的“人类学性不足”问题,并且需要跳出过于“熟人式圈子”的局限,走向更为包容、开放的境界。他强调,应学会看待他者的书写,回向历史的文本。

黔学论坛

面对黔学研究所存在的文化不自信的问题,他提出应该“从世界回到故乡”,由“古苗疆”开创“新黔学”。

黔学研究:为贵州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年会首日举办的圆桌讨论“黔学研究:跨文化视野中的地方表述”引发大量关注,来自贵州省内和省外的十数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对谈。与会学者们认为,贵州经历了“黄金十年”,经济社会得到高速发展,而彰显文化根基的“黔学”发展却相对滞后,这更需要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共同加大研究力度,为贵州的全面发展注入更多的内在精神动力。

“‘黔学’起源很早,学术上一般认为起源于王阳明时期,而实际上‘黔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两汉’。”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杨经华表示,“黔学”还需要建立更扎实的理论构建,与全国主流文化进行更多的交流,让“黔学”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融入时代的发展。

王杰教授发言

学者们提出,贵州文化是像大熊猫一般珍贵的文化。“文化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物种’,有些优秀又稀有的文化物种已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灭绝了。”厦门大学教授彭兆荣说,要避免完全以经济指标去衡量“文化”,要在“黔学”中找到自己的文化本性,让更多人有兴致去探讨它、发掘它,建立起推动“黔学”发展的良性循环。

会场内外的侗歌展示

关于“黔学”的推广,专家展开激烈的讨论,认为研究者要继续夯实“黔学”的“根”,拓展内外相通的跨文化视野,并且通过扎实的文化根基,衍生出更多能吸引广大群众,特别是吸引年轻人的标志成果。

高手过招,精彩纷呈

专家们的大会发言,单是标题就呈现出多元的视角和独到的见地,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的《虚:元宇宙本土思想》、厦门大学彭兆荣的《文学民族志:一种学科协作的方法论》、南方科技大学陈跃红的《聚焦〈云身〉:涉及数智生命的科技人类学猜想》、浙江大学王杰的《乡愁乌托邦:中国式文艺现代化的审美人类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谭佳的《从早期中国之争看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理论贡献》、四川大学梁昭的《有一种地方叫“城市”:从文学到人类学的文本构拟》、四川大学徐新建的《超级外脑与智慧轮回:人工智能挑战下的文学人类学》等等,都获得了高度评价和良好反馈。

彭兆荣发言

学术平行论坛的议题则更为丰富,“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综合体现出学科交叉的对话特征以及中华民族的内在渊源;“地方书写的文学人类学解读”则体现了对文学人类学传统的继承和多维的向度,既兼顾回溯历史与关注当下,又有立足文学并表述文化的个案和区域研究;在“文学人类学的国际视野”的议题下,学者们既着眼于中国话语的国际化问题,又关注了中国话语的在地化和本土化。

师大对话:多学科研究的学术前沿

当下热点同样为学者们所关注。在主题为“数智人文的理论新视域”的论坛中,学者均从各自擅长的学科在对数智时代新语境之下进行了研究。有用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在数智时代下如何生存问题的讨论,还有对网络民族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探索;科幻、网剧、动画电影、秦腔等问题的新视角研究也在回应现代社会对数智的焦虑问题,整体展现出创新革新的特点和当下不同学科的学者们对数智时代的接受。

大会闭幕式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叶舒宪在闭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文学人类学与当前的时代有紧密关系,我们作为研究者要秉持文化自信,深化学术自觉,主动承担溯源本土传统并开展跨文化对话的重任。徐新建教授则表示文学人类学的特征是开放、完整、动态和对话、交融的,作为新兴交叉的前沿学科和知识话语,不但提供了促进研究的更多可能,也展现了令人愉悦的学术生存。(记者 舒畅 实习生 明雪)

转自:“贵财学术之声”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