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第二届美学与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23/5/4 14:23:40  阅读:173 发布者:

429日,第二届美学与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美术学院隆重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华美学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四川美术学院主办,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创作科研处和研究生院承办。会议以“美学&大美术:边界、范畴和方法”为主题, 共设3个单元,12位嘉宾进行发言。

上午9时,研讨会开幕式在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深圳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院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机构的数十位美学、艺术学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四川美术学院师生参加开幕式和学术研讨会。

开幕式上,四川美术学院校长庞茂琨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研讨会主办方代表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高建平教授和与会单位代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研讨会开幕式由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黄宗贤教授主持,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杨茂森宣布研讨会正式开幕。

第一单元议题

“学术边界研究”

开幕式后进行第一单元议题“学术边界研究”,该单元着重讨论美学、大美术的领域界定和边线交融,由蒋文博主任主持,高建平教授担任学术评议。

北京大学文科二级教授、博导、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彭吉象以《从“意境”角度看国画里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为题,进行发言。彭吉象教授首先指出意境作为中国传统文学和绘画艺术的核心概念,体现出一种归于自然、超越具体、朦胧空灵的美学追求。这种追求渊源于中国古代的道家自然论,并影响着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精神。对此,他进一步拓展了意境的三个特征,第一,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它处于虚灵和现实之间,具有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第二,意境是一种无限有限的超越美。它通过对时空的突破,在瞬间体现永恒,在有限的形式中表现无限的内涵。第三,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它追求一种天然的、自发的状态,反对过度的人工雕饰和装饰。最后,彭吉象教授总结道意境使中国传统绘画具有哲理化和精神化的特征,体现出与西方艺术不同的审美倾向。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王廷信以《意识、观念、功能与造型业》为题,以一种辩证的视角,系统阐述了造型业形成的逻辑机理探,王廷信教授主要从需求、意识、观念、功能和造型五个角度进行了论述。在结构上,他首先从需求入手,指出需求是造型业的先导,高品质的需求推动高质量的造型业发展。然后提出意识是造型业的动力,高品质的意识培育高品质的需求、观念和功能。接着指出观念是造型业的路径,观念实现方法,方法实现功能。最后指出功能是造型业的指向,高品质的功能反映高品质的社会发展。最后,王廷信教授强调意识在这一机理中起着关键作用,是连接需求、观念和功能的纽带,也是推动造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彭锋以《泛美学与大美术》为题,进行发言。彭锋教授首先指出,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美学已不再局限于艺术领域,而延伸到日常生活、政治、经济等广阔领域,这一变化使得美学变得更加重要和意义深远。他接着论述了几位西方学者对当代美学发展的看法。韦尔施认为美学失去作为独立学科的特征是积极的,可以超越传统的界限,拓展美学的研究范围。舒斯特曼提出新的美学通过挑战传统的实践审美的对立,扩大了我们的审美观念。卡罗尔强调要“超越美学”,扩展艺术哲学研究的视野,避免受形式主义等理论的限制。最后,彭锋教授阐释了日常生活美学的内涵。他指出,日常生活美学不再将生活变为艺术作品,而是将生活本身视为美的对象,满足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位专家发言后,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导高建平对以上发言做出相应评议。

第二单元议题

“概念范畴研究”

随后进行第二单元议题“概念范畴研究”,该单元深入阐发美学、大美术的概念范畴,建构当代精神标识,由彭锋教授主持,夏燕靖教授担任学术评议。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导高建平以《作为中国古代书画元范畴的“便”》为题,高建平教授以“便”为中心, 系统阐明了“便”作为一种审美范畴的内涵。高建平教授指出,“便”体现在行笔的方便上。行笔顺序不是人为设计,而是自然形成的。“无矫揉涩滞之弊,有流通自得之神”,即要避免生硬、不自然的效果,达到流畅自然的神韵。“趣以触而生笔”,意趣触发行动,二者相生相互,达到“合天妙”的最高审美标准。“不必言条例脉络”,它不是理性思考或强制要求的结果,而是由“合天妙”自然生成的。最后,他总结“便”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的“身体美学”,体现在“无矫揉涩滞之弊,有流通自得之神”;二是自然观,如“夫失于自然而后神”等;三是一种身体观,“便”为人之便,自然而然。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导李新风以《美术乎?艺术乎?——走出荆棘丛生的术语密林》为题,进行发言。首先, 李新风教授强调了语言在科学研究中的两面性。一方面,语言是表达思想的通道。另一方面,语言也是产生错误和误解的来源。特别是在艺术研究领域,语言的随意和歧异性更加明显。李新风教授形象地将其比喻为“荆棘丛生的词语密林”,凸显了艺术研究语言层面“反身研究”的必要性。其次, 李新风教授对艺术、美术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解析。您指出美术一词的内涵和外延随历史发展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美的艺术”翻译,发展到仅指绘画和雕塑,再到包括更广泛的视觉艺术。最后, 李新风教授分析了“艺术”一词的复杂性。“艺术”可广义地指代美学和艺术哲学中的概念,也可狭义地指代视觉艺术和造型艺术。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导黄宗贤以《当代艺术的形态转向与美学的方位》为题,进行发言。黄宗贤教授从社会转型与艺术转向、当代艺术形态的变异、景观化与美学空心化、中国当代艺术的美学方位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与论证。在社会转型与艺术转向方面,黄宗贤教授指出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艺术形态与美学观。他指出古典艺术体现理性、技巧和形式的和谐,而现代艺术则强调个性、感性与非理性。在景观化与美学空心化方面,黄宗贤教授指出新媒介促进当代艺术快速变化的同时也带来艺术的异化,主要表现在艺术的景观化、视觉的嘉年华化和美学精神的缺失。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美学方位方面,黄宗贤教授提出应以文明互鉴的态度吸收人类艺术的优秀成果,重构中国艺术体系,继承中国古代道艺合一的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和诗性精神,表现悲天悯人的情怀。

三位专家发言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特聘教授、博导夏燕靖对以上发言做出相应评议。

第三单元议题

“观念方法研究”

      下午学术研讨会继续进行第三单元议题“观念方法研究”,该单元探讨美学与大美术的互动关系,形成新的方法论,由李新风教授主持,王廷信教授担任学术评议。

中央美术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宋协伟作了题为《设计、生态与生命——大设计时代的危机与使命》的发言。宋协伟教授的发言主要围绕作为交叉学科的设计学,它的边界、范畴和方法是什么?这一问题展开。宋协伟教授首先就交叉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设置中的定位展开讨论,并强调社会需求逻辑是交叉学科设置的依据,交叉学科的设置要遵循社会需求逻辑,同时兼顾学术与知识的逻辑。其次,他指出,新型领域的新奇为传统学科的讨论引入了更多元化的参照性,使得作为交叉学科的设计学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和深邃,设计学在当代摆脱了工业革命时代所定义现代性的思想藩篱,逐渐形成一个更完整的学科面貌。再次,宋协伟教授以中央美院为例,谈到了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就社会发展趋势近些年做了相关的设计学科改革,现阶段该院更加注重交叉学科下的设计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最后,宋协伟教授列举了2023年的14个环境问题,并提出大设计的时代,设计学科所负有的时代责任与使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汪建松作了题为《公共文化与环境艺术》的发言。汪建松教授主要从环境方面讨论美术学的相关问题。其从文化立意、文化载体、文化传播、文化思考和文化语境五个方面展开讨论。在文化立意方面,其强调要将平面设计拓展到整体的空间塑造。在文化载体方面,其指出要把美学的含义运用在城市的景观与设施当中,并对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的环境设计特色进行了着重介绍。在文化传播,其指出文化内容有多样的形式表达,通过环境形态具体呈现,通过这样的展览,将多方面的文化带进来、走出去,以此来进行文化的互相交流。在文化思考方面,其谈到在城市空间的设计中,要从美学角度来进行思考。最后在文化语境方面,其提出要以系统研究的科学方式建设一个共建、共策、共享的多维立体联动机制,塑造一个实现人民大众幸福生活的空间环境。

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导焦兴涛作了题为《一个想象的艺术共同体及其终结:羊磴艺术合作社(2012-2023)》的发言。焦兴涛副校长首先就羊蹬艺术合作社艺术实践的缘起进行了充分说明。其随后指出羊磴艺术合作社的创建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2-2018年,第二个阶段是2018-2020,第三个阶段是2020-2023年,并对这三个阶段的艺术发展特色进行了相应介绍。再次,他对羊磴艺术合作社艺术家与当地居民的艺术实践案例作了详细的讲解,如艺术家与当地的木匠进行艺术合作,还有一些拍摄当地居民生活短视频的艺术创作行为等。最后,焦兴涛副校长指出未来羊磴艺术协会要求呈现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双向的提问和和反抗,这种人文价值需要进一步通过艺术实践方式的创新来挖掘。

 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博导张法作了题为《跨文化互动中的艺术形式新变与观念内容重构——以佛塔的在南亚的跨文化流变为例》的发言。张法教授主要从佛塔的艺术来讲跨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首先指出,佛塔在印度文化里有最基本的建筑形式标准。而佛塔的建筑形式传到南亚时,其形式构造就发生了变化。从印度塔到南亚塔的第一步,是从斯里兰卡到尼泊尔,然后再到缅甸,塔和传入地的宗教思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本土性的佛塔建筑形式,圣瓮、圣钟、圣瓶,带有民族象征性的形式。其随后从佛塔传汉的角度来讲佛塔跨文化传播的复杂性。在中国佛庙和佛塔两种佛教建筑形式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观念,而塔到了西藏的时候,其基本形式构造也发生了变化。最后,他强调面对跨文化的传播,要把握艺术形式是怎么变化的,要思考为什么变,艺术形式的变化,是与观念的重构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的变化要与当地的具体思想、本土的思想情况,还有原来流传过来的思想情况结合起来。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科特聘教授、博导夏燕靖作了题为《寻求富有传统姻缘的美术史观》的发言。夏燕靖教授的发言主要就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的美术史学?这一问题展开汇报。夏燕靖教授首先指出“诗言志”是传统美术创作和画学思想的本质显现,这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诗学与艺术学在中国古代传统中联系紧密,其内涵就是道与志,情与缘在创作当中的消散。现今的美术史研究缺乏对“诗言志”这种传统文化底蕴的把握。随后,夏燕靖教授谈到“中和”观是传统美术创作和画学思想的审美原则,这体现了艺术家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人与自然生命之和谐的生态意识。归纳中和美,主要着眼于艺术审美与艺术创作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在交融互动的前提下保持主客观的区别。夏燕靖教授提出“诗言志”是传统美术创作的精神标识,意境和意象作为传统思想有很多方面可以进入美术史学可以再次建设。最后,夏燕靖教授指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美术创作和理论研究需要表述新时代,其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准确把握和理解这个“新”字,这需要历史纵向和现实横向两个方面来确立新方位、新思想和新使命。

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审、博导蒋文博作了题为《观念的流动:当代“美术”的称谓与意义》的发言。首先,他通过考证“美术”“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称谓演变历史,对夏尔•巴托1747年所提“美的艺术”中“模仿美的自然”命题展开学术史梳理和当代反思,他认为,巴托提供的“美术”称谓与思考母题,为其后至当代的美学和艺术研究奠定了历史性基础;其次,他着重辨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称谓流变及其语言特质,指出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历史关系,让中国当代艺术语言具有混杂性,也让中国当代艺术语言称谓自形一套符号系统,需要我们采用“整体艺术史观”去把握称谓背后的真实意义;再次,他结合AINFTChatGPT等技术背景中的案例阐述当代“美术”称谓的意指实质,深入分析乔姆斯基、哈贝马斯等学者对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判断,明确提出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主体从巴托的时代至今始终具有独立性、引领性和前卫性,艺术家始终在科学尚未到达的领域开始工作,而美学与艺术研究也从未离开“模仿美的自然”这一母题。基于以上讨论,他最后谈到,虽然自古以来“美术”的称谓不断变化、观念不断流动,但人们对美的思考和美学研究层面、“美术”作品产生的核心意义却一直都在重复。这也是我们处理美学与艺术研究的关系的一个基础假定。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王廷信随后就以上发言作了相应评议。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高建平对此次研讨会作学术总结。高建平教授围绕本次研讨会主题的三个词语:边界、范畴和方法来总结各位专家的发言,他指出各位专家学者分别从这三个词语中找到了自己的阐发角度,视野广阔,观点明确。随后,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是意识与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促进学术交流,启发学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最后,高建平教授感谢四川美术学院对本次研讨会的组织与支持,希望此次研讨会所带来的学术活力能在其后美学与艺术论坛的举办中继续保持下去。

下午1830,研讨会进行了闭幕式。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焦兴涛教授在闭幕式上的发言中首先总结了此次研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随后,他就四川美术学院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的新突破进行了相应说明。最后,他对各位专家莅临四川美术学院,指导了专业学科的建设,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宣布本次研讨会顺利闭幕。

研讨会举办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参加了“文明的尺度”--中国与意大利当代艺术站暨“中国文化旅游年”艺术交流项目的展览开幕式和相关活动。

来源: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