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以玉成:早期玉器与用玉制度研究
作者:孙庆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定价: 118
玉器是先秦时期重要的身份标志,玉器的使用则是当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以玉成——早期玉器与用玉制度研究》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对史前和夏商周三代玉器及用玉制度的研究成果,分“玉之辨”“玉之用”“玉之埋”和“玉之史”四个主题,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材料三个维度,对当时的玉器和玉文化等诸方面做出了具有深度的综合考察,希望由此揭示中国早期玉器所蕴含的礼制传统和政治文化内涵。作者亲身参与了多处重要先秦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文献记载,因此对先秦玉器与玉文化得出了确实而透彻的认识。
孙庆伟,男,1970年生,1988年进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青铜时代考古研究和教学工作,多次参加山西晋侯墓地、陕西周原和周公庙遗址的发掘,出版有《宅禹迹》《追迹三代》《周代用玉制度研究》《雅的中国——春秋时代的社会与文化》等专著。
焦点二里头
作者: 许宏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出版年: 2022-4
页数: 255
定价: 68.00元
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王朝都邑。自1959年发现以来,考古工作持续不断。遗址丰富的内涵不断给世人以惊喜,有众多的中国乃至东亚“之最”在这里揭晓——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最早的官营作坊区、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其铸造作坊……阅读本书,60多年来考古工作者的探索轨迹和心路历程历历在目,二里头遗址作为三千多年前“华夏王都”的面貌跃然纸上。但关于它的身世还扑朔迷离,让我们一起开启一段寻“夏”觅商之旅。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99-2019年担任二里头工作队队长。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文明与早期国家的考古学研究。著有《先秦城邑考古》和“解读早期中国”系列丛书(《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东亚青铜潮》)等。
先秦时期楚国设计艺术的多元融合研究
作者: 张宗登
出版年: 2022-2
页数: 448
定价: 118
先秦时期的楚人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楚国在吸收中原礼制文化的同时又保留了自身地域文化特色,产生高度发达的青铜冶炼、丝绸刺绣、漆器、礼乐器、兵器、金属农具、琢玉制作工艺,对后世影响颇大。 本书选取了先秦时期楚国的服饰、青铜器、漆器、建筑、交通工具、铁器、玉器、金银器、竹器等典型器物,通过历史文献、考古材料、馆藏文物、田野调查的相互印证,厘清其起源、发展、种类、形制、特征、制器技术条件,勾勒出不同器物的演变历程与设计逻辑,探讨先秦时期楚人的造物思想及其文化内涵,阐释先秦时期楚国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价值体系以及多元融合的设计艺术特征,从而建构出地域性的设计范式。
张宗登,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英国伍斯特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湖南工业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兼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委员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竹工艺委员会常委,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文创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古代石刻书人身份与书法史研究
作者:王力春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定价: 99
本书从文献学角度对中国东汉至元代石刻书人身份特点和历史变迁进行了详细考察,对汉魏六朝石刻书人身份及石刻文献的伪托、附会、错讹和阙疑等加以考释甄别,探讨了隋部分石刻书人、石刻断代和五代以前的书学问题,并由石刻书人对北宋御书院的祗候官详加考辨,梳理了辽金元石刻书人及其身份,对元代奎章阁书家与鉴书博士进行了个案研究。
王力春,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获书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沈阳师范大学。
南宋地方武力
作者: 黄宽重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副标题: 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
出版年: 2022-3
页数: 344
定价: 88.00
南宋在中国史上有“晦暗”之称,且人们往往以北宋的祖宗家法概而论之。在本书中,黄宽重教授探讨了南宋不同形态的地方武力,包括由南宋各级政府所组织的地方军,如湖南飞虎军、广东摧锋军、福建左翼军等,以及各种形式的民间自卫武力,如透过承认北方自卫武力而任命的镇抚使,两淮民众据守的山水寨、陷金地区起事抗金的义军以及由业缘所组成的茶商军等,指出南宋在与北宋立国环境有差异的情况下,对北宋传统国策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南宋有别于北宋的政权特质。
黄宽重,1949年生,台湾宜兰人。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普林斯顿大学、哈佛燕京学社、汉城大学访问学人。曾任“中研院”史语所副所长、傅斯年图书馆主任,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专研宋史,代表作有《南宋地方武力》《宋代的家族与社会》《晚宋朝臣对国是的争议》等。
我的父亲苏秉琦
作者: 苏恺之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
出版年: 2022-6
页数: 392
定价: 99.00元
本书分前、中、后篇,将考古学家苏秉琦的学术和心路历程分为起步、积蓄、爆发三个阶段。对他青年家庭富足,中年经历沧桑,晚年学术成熟的人生脉络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记录。他幼年时,祖上和李士曾家颇有交往,家中富饶,父亲对他这个老儿子寄予厚望;青年时北上求学,师从徐旭生,走上了考古之路;中年随北平研究院迁到昆明,开始了学术上的储备;“文革”时期,家中变故,师长和朋友们相继离去,思考却未停止;老年时,厚积而薄发,科研和教育成果丰硕,《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集学术大成之作。苏公一生的经历过往,见证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书中描写的重大事件、涉及的和苏公同一时期各个学科的代表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集中体现了他们的学术情怀和精神风骨。
苏恺之,苏秉琦长子。1937年生于北京,1958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1972年调入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1985年起任研究员。从事地壳形变观测仪器的实用化研究。
乾隆时期宫廷唐卡装裱镶做研究
作者:刘舜强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定价: 88.00元
清代宫廷唐卡融清代宫廷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于一身,包含了绘画、纺织、镶嵌等多种工艺元素,是藏传佛教在清代宫廷传播发展的重要见证。清代宫廷唐卡的制作在乾隆时期达到高峰,本书通过对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相关内容的系统整理,结合故宫博物院现存珍贵唐卡文物,探讨了乾隆时期宫廷唐卡装裱镶做的选材、样式、工作周期、管理机构和参与人员等诸多重要问题。 本书附录部分汇集《造办处活计档》中与宫廷唐卡装裱镶做相关的档案330余条,涉及派工时间、负责机构、交办/传旨人、派工人、工作内容、工作量、完成时间等具体信息,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乾隆时期宫廷唐卡装裱镶做活动的整体状况。
刘舜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清末变法修律与中国刑法近代化研究
作者:冯玉东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定价:68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在介绍清末修律背景和刑法变革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对比了《大清律例》与《钦定大清刑律》在五个方面规定的异同,总结了清末修律的利弊得失,归纳了若干历史启示,如法制变革对妇女地位改善的问题,法理派立法冒进、法理派错失立法主权、立法语言盲从日本以及立法资源配值不当等问题。本书对《大清律例》《钦定大清刑律》进行了仔细梳理,提出了重建中华法系的构想,既有实现中华刑法文化复兴的情怀,又有促进刑法现代化的思路。
冯玉东,周口师范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刑法史学,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帝都,国都,故都
作者: 王谦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近代北京的空间变迁与文化表征(1898-1937)
出版年: 2022-2-1
页数: 326
定价: 99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清末民国(1898—1937)北京的城市空间变迁史,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考察近代北京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社会因素与文化表征。本书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野,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帝都、国都、故都的身份变化为节点,梳理保守的政治制度、传统的文化观念与现代化两股力量在近代北京的碰撞过程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揭示出传统的政治、文化是抑制北京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因素,也是形成北京传统与现代相交叠的空间形态的主要原因。
王谦,1982年生,安徽潜山人,文学博士。现为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在《文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扫地出门
作者: [美] 马修·德斯蒙德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原作名: 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
译者: 胡䜣谆 / 郑焕升
出版年: 2022-5
页数: 584
定价: 78.00元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房价跌至低谷。一部分房东借机在贫民区置产向穷人出租,把价格低廉的房子变成了一座金矿。 租房的穷人中,有带着好几个孩子的单亲妈妈、毒瘾缠身但心地善良的男护理师、给房东干活抵租金的残障人士。他们与蛇虫鼠蚁比邻,水管常年堵塞,水电燃气说停就停;即便如此,一旦欠租,他们就会被扫地出门。随后房东再转手把房租给别人,如此周而复始…… 房东、房客、政府部门、私人住房市场,究竟谁在获利?谁又该为贫穷负责?社会学家马修·德斯蒙德深入两个贫民区,采访三十多名房东,出入驱逐法庭上千次,翻阅无数档案资料,以八个贫困家庭的生活为线索,讲述了他们围绕居住与生存经历的争吵、挣扎与哀求,呈现出一幅美国底层社会的鲜活图景,从中探问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根源。
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曾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作为一名民族志学者,德斯蒙德关注居住正义、城市生活、底层剥削等议题。已出版作品五种。他的研究曾获福特基金会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他的文章常见于《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2015年,德斯蒙德凭借对驱逐议题和住房政策的出色研究,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2016年,他被评为“影响全美政治议题的五十位人物”之一。
最后一杯
作者: [美] 丹尼尔·奥克伦特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品方: 麦读MyRead
副标题: 美国禁酒令的立与废
原作名: Last Call: The Rise and Fall of Prohibition
译者: 钟志军 / 罗梦玲
出版年: 2022-1
页数: 576
定价: 89.00 元
《最后一杯:美国禁酒令的立与废》的作者是美国资深媒体人、非虚构作家丹尼尔·奥克伦特 (Daniel Okrent),他获得过普利策奖提名,曾担任过《纽约时报》公共编辑。《最后一杯》是他的代表作,入选过多家媒体的年度选书,也是关于美国 “禁酒时期”历史最重要、最受欢迎的一本著作。禁酒时期可调是美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葩”时期,从1920年领布宪法第18次修正案(禁酒令)宣布限制所有酒精类饮品的生产、运输,进出口和销售,到1933年第21次宪法修正案废止禁酒,这十四年对美国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禁酒问题也是更深入理解美国政治生态、法律与强制、道德与社会等问题的一个绝佳切入口。《最后一杯》可谓是一部“史诗“级的作品,分四大部分,共21章。奥克伦特积十年之力,搜集并详查了大量档案和史料,详述了美国禁酒令从立到废的整个过程。他笔下的人物众多,上至一国总統,下至平民百姓,政客、巨商、贵族、说客、私酒贩、作家、教士、法官、警察、歹徒等—应俱全,登场人物达数百人。奥克伦特以风趣辛辣的笔触,揭示了各路迥异的政治力量如何汇聚于”禁酒“这一旗帜之下,奇迹般地达成共识,完成禁酒大业。而这一次对私人生活的空前干涉,又受到了哪些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反弹,为当今美国社会遗留下哪些不可忽视的印迹。本书为读者了解禁酒令时期的美国历史提供了窗口,更完整、全面地体现了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生态及面貌,其中文版的出版,也可以填补禁酒令领域的一块空白。
[美]丹尼尔·奥克伦特 出生于1948年4月2日,《纽约时报》首位公共编辑,曾担任时代出版公司特约编辑、《生活》总编辑、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爱德华·默罗访问讲席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赫斯特基金会新媒体研究员,以及国家肖像美术馆主席等职。出版有五部著作,其中《富可敌国:洛克菲勒中心传奇》一书入围2004年普利策历史类图书奖评选名单,《最后一杯:美国禁酒令的立与废》荣获2011年美国历史学会艾伯特·贝弗里奇奖。
英国宪法研究导论
作者: [英]A.V.戴雪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何永红
出版年: 2022-4
页数: 691
定价: 98.00
本书被公认为是英国宪法学的经典著作,是英国宪法学术中引证率最高的作品。它至今仍具有正统地位,近似于一种“没有成文宪法的宪法典”。很大程度上,它能够奠定研习英国宪法的基础,成为了解英国宪法的入门著作。在重要性上,此书足以和任何一本法学译著相媲美。本书共有三篇内容:第一篇 议会主权;第二篇 法治;第三篇 宪法性法律与宪法惯例的关联。本书是法学和政治学(尤其是公法专业的)的学生和教师的必读书目,此新译本必将引起学界及相关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戴雪(1835—1922),英国宪法学家。他出生于英格兰的一个“知识贵族”家庭,186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牛津大学,随后到伦敦内殿律师会馆执业,在一生的业余时间里,他撰写了大量的法律和政论文章,发表在伦敦的《观察报》和纽约的《民族》等刊物上。1882年,牛津大学“瓦伊纳英国法讲座教授”出缺,戴雪成功竞得这个职位,成为自布莱克斯通之后最有名气和学术贡献的瓦伊纳讲席教授。在执掌瓦伊纳教席的27年间,他曾先后出版了十余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如《英国宪法研究导论》(1885年)、《论冲突法》(1896年) 和《19世纪英国的法律与公共舆论》(1905年);其中,《英国宪法研究导论》最为出名,自出版后即成为英国宪法学领域的经典著作,长盛不衰。
阿拉伯人的梦想宫殿
作者: [美] 福阿德·阿贾米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民族主义、世俗化与现代中东的困境
原作名: The Dream Palace of the Arabs:A Generation's Odyssey
译者: 钟鹰翔
出版年: 2022-4
定价: 108.00元
982年6月6日,黎巴嫩的边境燃起了战火,以色列兵分三路入侵黎巴嫩南部。当天深夜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诗人哈利勒·哈维手持猎枪走向自家阳台,面朝大海与学校钟楼,对准脑袋扣动了扳机。他的尸体摔出栏杆,掉到了楼下的一簇茉莉花旁。八天后,以色列军兵临贝鲁特城下。 压垮哈维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仅是国家战败的耻辱,还有对整个阿拉伯民族走向复兴的绝望。半个多世纪以来,包括哈维在内的无数阿拉伯人曾为他们的世界构想过一座团结、进步、现代化的梦想宫殿。然而,传统派与改革派的争吵、世俗主义与神权政治的对抗、本土对西方的仇视,以及日趋狭隘的民族主义,最终耗尽了阿拉伯人心中的希望。 在本书中,黎巴嫩裔学者福阿德·阿贾米透过一双来自阿拉伯世界内部的眼睛,从政治、文化、文学的角度回顾了20世纪以来的阿拉伯历史。他沿着哈维、阿多尼斯、迈哈富兹、穆尼夫等阿拉伯知识分子的生命轨迹与思考路径,从黎巴嫩山区到埃及,再到阿拉伯半岛,讲述了这个伟大坚韧的民族数十年来经历的振兴与磨难,试图回答一个已被苦苦思索了近一百年的问题:阿拉伯世界的现代化之路究竟在何方?
福阿德·阿贾米(Fouad A. Ajami ,1945-2014),美籍黎巴嫩裔政治学家,出身什叶派穆斯林家庭,是当代著名中东问题研究专家,生前曾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国际问题高级研究院教授,斯坦佛大学胡佛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高级研究员。
刚果战争
作者: [美]贾森·斯特恩斯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失败的利维坦与被遗忘的非洲大战
原作名: Dancing in the Glory of Monsters:The Collapse of the Congo and the Great War of Africa
译者: 郭丹杰 / 吕赛赛
出版年: 2022-5
页数: 480
定价: 108.00元
20世纪60年代,刚果民主共和国从比利时的殖民压迫下获得解放,开启了民族独立的纪元。然而,这个面积与西欧相当的矿业大国并未就此走向繁荣。自1996年起,刚果接连爆发两场战争,九个非洲国家卷入其中,数百万生灵死于非命,无数人流离失所;在延绵数千里的战火中,灭绝人性的屠杀频频发生,孕妇被活活剖腹,平民被成批活埋,五六岁的孩童惨遭性侵…… 但是,这场被称为“非洲世界大战”的浩劫,却鲜见外界关注。它的源头常被简单归结于野蛮落后、道德堕落或西方列强的无耻贪婪,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贾森·斯特恩斯倾尽十年心血,深入非洲腹地,采访刚果之乱背后的权力人物与屠杀事件的幸存者,从千头万绪中提炼大量细节,还原这段历史的真实面貌,打破世界对刚果与中非地区的刻板印象。在这里,一个人可能既是在战乱中四处逃命的难民,也是散播暴行的罪犯,可能一边心怀救国济民的诚挚理想,一边纵容军队烧杀抢掠。这里没有正与邪的清晰界限,只有复杂叵测、难以逆料的人性。
贾森·斯特恩斯(Jason Stearns),美国政治学者,纽约大学高级研究员,致力于研究非洲地区的暴力形势和社会动态,尤其关注刚果民主共和国。曾先后任职于国际危机组织、大裂谷研究院和联合国维和部队等机构。2001年开始集中精力研究刚果的冲突问题。2014年于纽约大学国际合作中心成立刚果调查研究小组,推动与冲突相关的外交政策朝着更加透明化和负责任的方向发展。
土豆的全球之旅
作者: 〔英〕约翰·里德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译者: 江林泽
出版年: 2022-5
页数: 444
定价: 68.00元
从秘鲁库斯科太阳神庙里的黄金土豆,到生长在爱尔兰泥地中的同类作物;从如今中国大量种植以制作麦当劳薯条的食材,再到对其基因组的全面测序,比顿夫人、查尔斯·达尔文、列宁等名人故事点缀其间,土豆的历史既引人入胜,又令人直呼过瘾。在人类文明史的灿烂画卷中,约翰·里德成功钩沉出土豆故事的整体脉络:从起源到进化,再到进入食谱乃至成为整个人类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神秘欧洲之旅。时至今日,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膨胀,人类生存环境稳定性的重要程度日益凸显,在这本对我们往往视而不见的食物进行研究的著作中,里德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向我们展示了土豆仍然可能发挥的作用。
作者约翰·里德(John Reader),英国作家,一位有超过40年经验的摄影记者,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系名誉研究员,除本书外,作品还包括《生命金字塔》(Pyramids of Life)、《消失的线索:寻找最早的人类》(Missing Links: The Hunt for Earliest Man)、《乞力马扎罗》(Kilimanjaro)、《生命的崛起》(The Rise of Life)、《大地上的人》(Man on Earth)、《肯尼亚山》(Mount Kenya)、《非洲:一块大陆的传记》(Africa: A Biography of the Continent)和《城市的故事》(Cities)。
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
作者: 昝涛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新思文化
副标题: 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
出版年: 2022-5-30
页数: 504
定价: 78
全书从历史的视角切入,先是回顾了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奥斯曼—土耳其文明给当代中东留下的遗产,然后从不同角度观察中东五个大国的现状: 伊朗,在经历了“伊斯兰革命”之后,仍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拉扯下动荡不断;伊拉克,经过被美国主导的重建,前途依旧不甚明朗;埃及,经历了两次革命的冲击,竟又回到了军人主政的原点;叙利亚,在各大国的干预下,胶着了十年的内战还是看不到尽头;土耳其,在埃尔多安和正发党的长期执政下,开始怀抱着“新奥斯曼主义”去追逐自己的“大国梦”。
昝涛,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北京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专攻土耳其近现代史、中东研究,精通英语、土耳其语,具备日文、奥斯曼文与乌兹别克文等多语种文献阅读能力,曾多次赴土耳其、中亚、伊朗、日本、英国、美国等地调研、访学和交流,已发表中外文论文数十篇,代表作有《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等。
没有魔法宫
作者: [英]马克·马佐尔 / 马克·马佐尔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帝国的终结与联合国的思想源起
译者: 朱世龙
页数: 256
定价: 68
本书围绕一些关键历史时刻、关键人物和他们的思想,对联合国的意识形态“史前史”和战后世界秩序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旨在以一种新颖的观点去看待联合国的形成。 开头与结尾是关于两位英帝国晚期杰出政治家的研究,他们是南非的史末资和印度的尼赫鲁。他们在联合国的经历诠释了帝国国际主义理念的兴衰,这一理念在布尔战争后由史末资明确表达,在1946年至1950年代中期的一系列政策行动中被尼赫鲁彻底摧毁。 本书还研究了两位处于第二梯队的思想家,其中一位是阿尔弗雷德·齐默恩,这位两次大战期间的著名国际主义理论家,恰恰例示了为什么支持国际合作的自由主义者往往对国际合作的结果大失所望。 另一章则聚焦于1940年代中期,探讨了两位犹太人——律师拉斐尔·莱姆金和人口学家约瑟夫·谢克特曼在战时的思想,以表明他们对战争的分析如何促成战后对民族自决、国际法和少数民族权利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并且在这个新的世界机构的行动中得到反映。
马克·马佐尔(Mark Mazower)英国历史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巴尔干五百年》等,荣获沃尔夫森历史奖、达夫·库珀奖等。
Lineages Embedded in Temple Networks
作者: Richard G. Wang
副标题: Daoism and Local Society in Ming China
出版年: 2022-10
页数: 410
定价: $65.00
Lineages Embedded in Temple Networks explores the key role played by elite Daoists in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in Ming China, notably by mediating between local networks--biological lineages, territorial communities, temples, and festivals--and the state. They did this through their organization in clerical lineages--their own empire-wide networks for channeling knowledge, patronage, and resources--and by controlling central temples that were nodes of local social structures. In this book, the only comprehensive social history of local Daoism during the Ming largely based on literary sources and fieldwork, Richard G. Wang delineates the interface between loc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lineages and temple networks) and central state institutions. The first part provides the framework for viewing Daoism as a social institution in regard to both its religious lineages and its service to the state in the bureaucratic apparatus to implement state orthodoxy. The second part follows four cases to reveal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clerical lineages and local networks. Wang illustrates how Daoism claimed a universal ideology and civilizing force that mediated between local organizations and central state institutions, which in turn brought meaning and legitimacy to both local society and the state.
Richard G. Wa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Studies and Religious Studies, University of Florida.
转自:人文学术社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