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最常见的5个问题
2023/3/30 17:31:19 阅读:127 发布者:
错字连篇之类的问题就不谈了,谈点技术含量稍稍高点的普遍性问题。
1.论文无论证
论文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和公文、散文、社论文等不一样。很多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写出来的论文完全不像论文,而像文人随笔、政府报告等等。
论文论文,最核心的是论证。所谓论证,核心的要素有论题(你处理的问题)、论点(你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论据、论证方式。
要明确自己的论题,据此梳理学术成果,然后说明自己的论点新在哪里。
论点一定要能够被命题化:用陈述句,表达一个有真假可言的观点。切记模糊,切记论点漂移。
围绕论证的几个要素来构思自己的论文,论文才会像论文。最重要的就是不断追问自己,到底要提出一个什么命题,整篇文章如何才能有条理地围绕这一命题展开?
2.文献综述和现状描述傻傻分不清楚
这个常常出现在国外研究综述中。一方面是因为外语能力等的匮乏,事实上也没看过什么国外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文献综述(研究综述)的认识不够清晰,于是最后往往把研究综述写成立法现状描述之类的。
比如欧盟出台什么法律,几几年后又出台了什么。这些不是研究状况,而是立法状况,是制度实践。研究是对这些东西的学术探讨,而不是这些东西本身。
3.文献研究法
这个已经被说烂了。做什么研究不需要读文献?如果文献研究法也算一种值得一提的方法,那么键盘输入法、熬夜奋斗法、胡编乱造法大概也能算。
研究方法一般总归是某个学科内部相对具体、相对独特的方法,看书写字这些谈不上是什么研究方法。
4.舍不得删
这个常见于比较爱读书、比较用功的好学生。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少数有学术热情的学生写出来的论文,不见得是好论文。因为有个性,因为读过一些比较难的书,于是不愿意受条条框框的拘束,不舍得删除自己那些和主题略有关联但关联不大、脱离主线的内容。
反而是那些比较普普通通的好学生,比较容易写出虽然平庸但完成度很高的论文。
和这个问题相类似的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一些学生写很难的题目,比如写康德,那么我们自然知道,这很了不起。硕士三年,能把康德读完就算不错,别提读懂了,更别提能提出什么新观点了。
但论文恰恰是要求创新的。我们很自然会问,你这个读书笔记式的论文,虽然花了很多很多心血,但这只对你个人的积累成长有价值,作为拿出来给别人看的论文是不合格的:我为什么不直接看康德,或其他二手研究呢?
很努力,很可贵,但作为论文,不如花一个月蹭个热点写出来的标准而平庸的论文。这不是在评价两个学生,而是在评价论文。学生自然是那个做康德的学生好。
5.摘要写成章节介绍
摘要就是要用最简明的语言把文章的核心观点、关键论证交代清楚,而不是介绍第一章写了什么,第二章写了什么。
也许你会说,章节介绍不就是对全文的压缩说明,因此不就是摘要吗?不。章节介绍是拘泥于文章外表的,摘要是要提炼出文章的实质内容,两者虽然有一定的重合度,但不是一回事。
转自:“学术星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