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分享| 硕博生急需的提升大论文质量“秘籍”
2023/2/27 8:37:38 阅读:173 发布者:
随着学位论文的审查标准越来越严格,如何在有足够学术成果积累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位论文的质量,是青年学子的共同需求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编委复旦大学张军平教授撰写的系列原创文章,以平实贴近的语言风格,从多重角度,分享了关于学位论文写作的“功法秘籍”。
✦
剑气养锋 论文查重
✦
正如一名侠客,在爆发绝对的实力之前,要磨砺自己的兵刃,调整自己的气息。论文写作,也要从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基础着手,保证文章的质量。张军平教授分析了论文重复的原因,并针对查重过程中容易陷入歧途的地方进行了分类和规避。而对于降重的处理,也提出了“正确引用、消化吸收、逻辑保持一致”的指导思想,为学生们打开了新的思路。
原文链接:查重:大论文的关键一环
✦
自成一脉 建立体系
✦
真正的一派宗师,功夫套路一定是化为己用,自成一脉的,绝非东拼西凑,虎头狼尾。厉害的门派,更是有自己宗门的武学思想,功夫哲学贯穿之中。论文写作更是如此。张军平教授指出“大论文需要有核心价值观和中心思想”。大论文不应是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的罗列整理,更需要分析其关联性,有选择性的整合。如何优化这种关联性和选择性,文章里也给出了很好建议,比如选题前的调研,综述类文献的研究工作等等。
原文链接:成体系:大论文的另一关键环节
✦
摔捶拷打 增色细节
✦
诸如太极拳,八卦掌等流传久远的功夫为何更受武者垂青,因为千百年来习者不断地对功法的技巧进行完善,琢磨,注重一招一式的细节,方有如此底蕴。如果大论文的细节技巧,经过用心打磨,同样可为文章增色不少。张军平教授总结了“论文标题、中英文摘要、页数、展望与致谢、时间节点”五个不同的方面,总结了许多容易被人忽视,却着实增加文章观感和可读性的细节,干货满满,值得学生们细细品味。
原文链接:大论文写作小技巧
✦
裨补缺漏 预审护航
✦
武者中的大家,通常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地切磋,实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听取前辈甚至优秀晚辈的意见,改良技法,未雨绸缪,查漏补缺。在论文答辩之前,张军平教授建议学生可以通过官方或者民间的预审,组织对论文的评估。同时张老师也总结了预审环节中“主次不明、逻辑混乱、PPT制作水平低,时间控制欠佳”四大常见问题,并给出了详细的解决办法。既帮助研究生提升了答辩质量,也维护了学校学院在科研方面的整体形象。
原文链接:预审:护航大论文质量
✦
龙虎交会 外审答辩
✦
每当武者突破自己瓶颈,达到新的境界之前,往往都会经历一段时间丹元相济,龙虎交会的煎熬阶段,风险与收获并存。越到最后一刻,越是不能放松。张军平教授为研究生们细致介绍了外审的形式,流程和评判标准,也贴心的为学生的外审回复环节给出了建议和提醒。针对答辩环节,在着装,报告,礼节,心态等应当注意方面,张教授同样不吝分享,满满的靠谱感!
原文链接:外审与答辩:大论文最后两关
作者介绍
张军平,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编委、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CCF-CV)执行委员、CCF-CV教育工作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生物认证、智能交通及气象预测。至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系列30篇,包括IEEE TPAMI, TNNLS, ToC, TITS, TAC, TIP等。学术谷歌引用6200余次,H指数38。著有科普书《爱犯错的智能体》,该书获得2020年中国科普创作领域最高奖,即2020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六届优秀作品奖金奖。著有畅销书《高质量读研》。该书2022年6月出版,至今已重印7次,销量近2万册。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转自:“科研圈内人”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