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0期目次及封面推荐文章摘要
2022/11/21 14:22:14 阅读:210 发布者:
2022年第10期目次及封面推荐文章摘要
主管单位: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广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编辑部
投稿邮箱:zxxktjxyj@sina.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5-1400/G4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6-1421
邮发代号:48-179
Contents
目 次
课堂评论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课程与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变化
张维忠,李 雯
课堂研究
特设专栏:指向数学文化的问题链教学研究(四)
5 彰显数学思想与精神的数学问题链教学
唐恒钧,颜思璇
9 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历史意识”:内涵、价值及增强路径
张 胜
13 指向深度阅读的高中英语语篇“三阶九环”教学模式探析
——以“Reducing Water Pollution in the Li River”为例
田 梅,郑桃云,滕 杨
18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评价研究
史加祥
课堂聚焦
特设专栏: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九)
25 写景抒情散文的三层级解读
梅培军
28 《荷花》三层级教学实录(第2课时)
刘 娟
教学教法
32 普通高中科学各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比较分析
王换荣,陈进前
课堂新探
36 学科大概念视域下意义建构阅读策略探究
——以《植树的牧羊人》教学为例
郭跃辉
40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教学策略
汪佳子
44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实践
国红延,刘召雪
48 高中思想政治单元教学中三个关键问题
——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例
徐宝贵,金 钊
备考研究
55 情境化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分析
——以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理综化学试题为例
黄剑锋,汤希雁
59 突出主干知识,强化核心素养
——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数学试题评析
栾 功,黎福庆
特别策划: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专栏
64 学科育人视角下“做数学”的课堂实践与反思
——以“折特殊角”的教学为例
卞焕清,吕小兵,朱金霞
课堂内外
67 “合适教育”初探
李 平
封面推荐文章摘要
张维忠,李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课程与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变化
【摘 要】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明确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在数学课程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修订原则,要求数学教师理解并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课程教学的修订变化。具体而言,教师应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数学课程的价值定位;切实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学课程教材中的呈现方式;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唐恒钧,颜思璇/彰显数学思想与精神的数学问题链教学
【摘 要】数学思想与精神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问题链教学的基础,而问题链又为数学内在思想与精神的渗透提供了抓手。彰显数学内在思想与精神的问题链教学要关注以问题串联历史, 挖掘数学思想;以问题驱动探究,渗透数学思想;以问题引导反思,深化数学思想。
田梅,郑桃云,滕杨/指向深度阅读的高中英语语篇“三阶九环”教学模式探析——以“Reducing Water Pollution in the Li River”为例
【摘 要】当前大多数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存在狭隘化、碎片化、形式化和表层化的浅层阅读问题。为解决浅层阅读问题,文章构建了指向深度阅读的“三阶九环”教学模式,并以语篇“Reducing Water Pollution in the Li River”为例,拟从解读语篇、聚焦语篇和超越语篇三个层面探索指向深度阅读的高中英语语篇教学模式。
史加祥/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评价研究
【摘 要】科学问题提出是学生在探究、分享、思考、重构科学问题并呈现表达的连续动态的思维过程。小学生提出科学问题呈现出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研究者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包含问题速率、问题种类、问题质量三个维度的提出问题能力评价框架,对不同维度的组成与权重进行了明确,为小学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评价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工具。
梅培军/写景抒情散文的三层级解读
【摘 要】以三层级理论来解读写景抒情散文时,文本的释义层体现在审美语体的开释上,因此教学中要重点关注语音层和语体的艺术秩序。解码层的关键在于审美形象,对形象进行审美和修辞解码能够由象及情地找到文本的建构密码。评鉴层常见的解码方法有质疑批判法、互文改写法、迁移再创法等。依照三个层级逐层进行解码教学,能更好地将写景抒情散文的文体知识向课程知识转化。
王换荣,陈进前/普通高中科学各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比较分析
【摘 要】普通高中科学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均关注与学科本质相关的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核心素养更注重学生宏观层面的终身发展要求,而关键能力目标更具体、实施更可操作。但课程标准对关键能力的界定及量化存在泛化的现象。文章通过比较普通高中科学各学科课程理念(包括学科性质、内容和评价方式)的表述,发现共性远大于个性,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借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实践证明,厘清科学各学科关键能力的构成及其内涵,可以为普通高中科学各学科的教学提供精准的评价依据。
转自:“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