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公共管理学报》
本期期卷:2022年第2期
目录
01 陈腐生活垃圾精分资源化治理:技术进步与价值研究
02 天保工程碳汇价值评估及对“碳中和”的意义研究
03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的时代挑战与范式变革
04 “叠层式情境互动”:危机治理中国家与社会的互动逻辑——基于中国疫情防控的历时性考察
05 职能重组与业务流程再造视角下的政府部门协作——以我国“多规合一”改革为例
06 纵向政府间的分工与协作如何促进脱贫绩效生产?——基于纵时段进程的多案例研究
07 “政策扩散异化”何以发生?——以A区共有产权住房政策过程为例
08 价值共创视角下的政策学习及其影响研究
09 数字政府驱动的基层政府组织结构变革研究——基于佛山市南海区政府的案例
10 解码“最后一公里”——基于“行政控制与社会自主”的适配逻辑
11 行动逻辑、权力结构与城市公用事业供给模式——基于广州环卫改革的案例研究
12 社会组织:民众政策遵从的催化剂——以宁夏云雾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13 个体规范与公共行动:制度信任如何促进公众回应性参与?——基于城市水环境诉求的文本数据分析
14 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组合政策效果评估
01
【题目】
陈腐生活垃圾精分资源化治理:技术进步与价值研究
【原刊和作者】
《公共管理学报》2022年第2期
李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毛美媚(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黄戏(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卢思瑶(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陈世英(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周路明(武汉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
刘欢(武汉环投集团诺洁公司)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填埋愈80亿吨陈腐生活垃圾,其对环境的长期负面影响成为国家公共治理的重大挑战。为解决困扰陈腐生活垃圾资源化治理的最大障碍,即其中筛上轻质物的处置难题,本研究在传统处置工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采用化学回收工艺技术,以主体成分为高混杂废旧塑料的筛上轻质物为原料制造出高质量高价值的资源化产品,从而发展出陈腐生活垃圾的精分资源化治理解决方案。研究显示,随着我国生活垃圾的成分变化、大宗商品价格的长期上扬、精分资源化技术的进步,陈腐生活垃圾已具备实施高价值、低碳化资源利用的物质、经济与技术条件,实现了从低价值污染属性向高价值资源属性的转化,陈腐生活垃圾已成为具有国家战略储备意义的宝贵资源。采用精分资源化治理模式,不仅可以解决陈腐生活垃圾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难题,化解填埋垃圾的环境污染隐患,维护国家能源安全,释放可观的经济价值,还可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重大贡献。
【关键词】
陈腐生活垃圾;精分资源化;筛上轻质物;治理;碳排放;
02
【题目】
天保工程碳汇价值评估及对“碳中和”的意义研究
【原刊和作者】
《公共管理学报》2022年第2期
何韵(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费梓萱(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叶新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刘振芳(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董文娟(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摘要】
天保工程是以保护天然林为目标的生态修复工程。本研究从工程本身的多元化资金来源以及“碳中和”两方面对天保工程的林业碳汇价值开展评估。通过生物量法计算得出,1998—2018年间天保工程实现净固碳量9.38亿吨CO2,整体的增汇效应十分明显,但地区性差异和年度波动受林权改革、天然林商业停伐等政策影响。经过估算后发现,该工程未来仍有巨大的增汇潜力,如果将其转变为林业碳汇项目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下一阶段天然林保护的资金多元化问题。此外,以天保工程为代表的林业碳汇工程是“碳中和”背景下一种重要的碳抵消机制,是成本较低且具有巨大协同效应的“无悔选择”。未来我国应积极开发天保工程的碳汇价值,将天然次生林纳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拓展天然林保护修复的资金来源,从而实现天然林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
天保工程;林业碳汇;碳中和;多元化资金;碳抵消机制;
03
【题目】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的时代挑战与范式变革
【原刊和作者】
《公共管理学报》2022年第2期
姜李丹(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
本文立足于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鲜明时代特征与多重治理挑战,全方位探析新时期我国人工智能治理的核心问题,创新性构建我国人工智能适应性治理的工作框架,并系统性刻画我国人工智能适应性治理的范式变革。研究发现:(1)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整合技术社会复合体的离散性认知、实现系统生态主权的非均衡调适、突破包容审慎探索的有限性实践三个方面。(2)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适应性治理已经形成以“逻辑内核-秩序重构-监管响应”为核心构成的清晰工作框架,其中技术社会复合体、生态重心偏移、秩序需求重构成为其稳定特性存在,而治理对象、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工具则成为其动态特性存在。(3)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适应性治理经历了探索式治理(2016前)、回应式治理(2017-2019)、集中式治理(2020-2021)、敏捷式治理(2022-)的范式变革历程,并且不同范式下技术创新力度与风险规制力度的组合特征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
【关键词】
新一代人工智能;适应性治理;时代挑战;范式变革;
04
【题目】
“叠层式情境互动”:危机治理中国家与社会的互动逻辑——基于中国疫情防控的历时性考察
【原刊和作者】
《公共管理学报》2022年第2期
向玉琼(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赵焱鑫(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
危机治理所处的阶段与情境影响着国家与社会间的互动。为了探究危机治理情境中国家与社会的动态关系和互动逻辑,本文借鉴戈夫曼情境互动论的观点,从互动框架、情境定义、互动秩序等要素出发,建构出“叠层式情境互动”的分析框架,并对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实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危机治理的不同阶段,国家与社会相继通过风险沟通-社会动员-危机学习机制展开互动,形成了“事件-行动-制度”的框架叠层,在不同情境下展开合作约定,最终形成“权威接受-共识行动-默契认同”的秩序叠层。理想的互动秩序是行动者基于层层递进的框架动态达成的结果状态,而互动秩序的反馈则是叠层得以实现的核心机制。本研究关注到了危机发展不同阶段中互动框架和互动秩序的延续性与累积性,强调行动者间的共享理解与情感认同,为解释危机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危机治理;国家-社会互动逻辑;叠层式情境互动;疫情防控;互动秩序;
05
【题目】
职能重组与业务流程再造视角下的政府部门协作——以我国“多规合一”改革为例
【原刊和作者】
《公共管理学报》2022年第2期
张楠迪扬(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张子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丰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
政府部门职能“碎片化”导致的协作难题是公共管理领域一直存在的经典议题。作为回应部门协作难题的两种传统方案,“大部门制”侧重于机构合并;“整体性政府”侧重于构建跨部门机制。两种方案皆难以解决部门内部业务流程不畅导致的协作障碍。本研究以职能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为理论视角,以我国2019年“多规合一”改革为案例,深入探析并对比分析改革前后建设工程行政审批流程的变化。研究发现,政府部门重组、业务流程优化的同时存在产生了组合效应,使得“多规合一”改革前后的行政审批流程获得制度性优化。政府部门职能重组是业务流程深度优化的前提条件,业务流程得以深度优化是机构改革职能重组效果获得制度性固化的保障。这既对破解政府部门协作这一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持续推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具有实践启示。
【关键词】
职能重组;业务流程再造;部门协作;行政审批;“多规合一”改革;
06
【题目】
纵向政府间的分工与协作如何促进脱贫绩效生产?——基于纵时段进程的多案例研究
【原刊和作者】
《公共管理学报》2022年第2期
白浩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
已有研究多将精准脱贫过程解构为自上而下的“政治任务型治理”,对纵向维度的政府间互动与治理模式多样性考察不足。本文在辨析省级与市县级政府在治理模板创设及其技术性规定的过程互动基础上,建立分析框架探讨地方脱贫模式的类型差异。基于A省纵时段的多案例分析,研究认为,地方脱贫模式呈现嵌套叠加而非单一线性特征,具体表现为按部就班的程式性执行、敛合资源的下沉式执行、贴合情境的变通式执行与由点及面的反馈式执行四重类型。多重治理模式作为上下层级政府协同治理的经验表达,不仅表征为科层体系与外在情境的不同联结方式,而且展现了中国政府组织体制解决重大公共事务的弹性调适能力。论文的潜在创新在于,通过反思“上级命令发包-下级分拣抓包”分析范式,廓清了纵向政府间分工协作与治理模式形塑机理,为理解“中国如何摆脱绝对贫困”提供了有益视角。
【关键词】
精准脱贫;政府治理模式;政府间关系;分工与协作;
07
【题目】
“政策扩散异化”何以发生?——以A区共有产权住房政策过程为例
【原刊和作者】
《公共管理学报》2022年第2期
吴宾(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丽霞(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
政策扩散是政策过程研究的重要领域。既有研究多关注政策扩散的“积极改进”,相对忽视了实践中的负面扩散现象。对此,本文尝试突破以往强调政策扩散正向结果的研究,提出“政策扩散异化”这一概念,总括政策扩散中的偏离、变异等负面现象,刻画负面扩散现象的细节和全貌,并搭建“合法性-效率-政策网络”的三重逻辑分析框架剖析其生成逻辑。通过A区共有产权住房政策发现,政策扩散异化呈现“形似神异”样态,表现为政策目的与属性扭曲、政策内容设计漏洞、政策结果负面化以及政策不可纠偏四个特征。研究认为,以政策主导者为核心的政策网络是关键逻辑,其将效率和合法性逻辑连接起来,在三重逻辑的交织中触发了政策扩散异化。考察政策扩散异化现象是对已有政策扩散理论的一个补充完善,同时也有助于引导政策正向扩散、加快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
政策扩散异化;政策扩散;政策网络;共有产权住房政策;
08
【题目】
价值共创视角下的政策学习及其影响研究
【原刊和作者】
《公共管理学报》2022年第2期
吕佩(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邓卫华(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李鑫(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
随着价值共创实践的不断推广,一种新型政策学习模式得以诞生,为助力政策制定提供新契机。本文从价值共创的视角解读倡议联盟理论,系统梳理政策学习框架,并提炼出共创性政策学习的概念,进而构建共创性政策学习影响政策制定结果的理论模型。以基于Wiki的政策学习平台(“我爱北京”城管维基系统)为例,剖析了共创性政策学习的过程及其与政策制定结果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价值共创赋能政策制定,成就了一种基于Wiki的共创性政策学习模式,凭借添加、修改、删除等政策共创活动,促成了政策话语框架涌现;以规模化和高参与度为表征的共创性政策学习正向影响以公共价值识别为观测点的政策制定结果,且共识发挥了中介作用;政府采取“发起”与“删除”政策议题的行为参与共创性政策学习,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由此,建议充分发挥“共创”在协商民主中的优势,重视政府的作用,着力探索一种基于共创的政策决策模式。
【关键词】
共创性政策学习;价值共创;倡议联盟理论;政策制定;公共价值;
09
【题目】
数字政府驱动的基层政府组织结构变革研究——基于佛山市南海区政府的案例
【原刊和作者】
《公共管理学报》2022年第2期
姜宝(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曹太鑫(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康伟(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摘要】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各地数字政府建设实践探索不断增加,基层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线下科层制政府与线上扁平化政府之间存在的结构化矛盾日益显现,制约着基层数字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如何充分利用“城市大脑”等智慧平台实现线上政府和线下政府的有机统一,充分为基层政府治理赋能是当前数字政府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数字政府建设为研究对象,聚焦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政府组织结构的变革,探索政府组织结构由传统工业化“物理空间”向现代信息化“数字空间”转变的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政府整体视角下的政府决策与政府执行的解耦能够充分发挥数字政府中科层制组织模式与扁平化组织模式在政府决策和政府执行中的优势,进而使得政府决策与政府执行能力的最大化提升;数字政府组织变革的基础保障是依托数字平台的政府服务标准化改革;数字政府组织运行逻辑是基于组织间的重新耦合。本研究从理论层面对南海区数字政府建设经验进行总结,研究结论从组织结构视角和组织运行视角进行政府组织变革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为完善数字政府的建设和顶层设计提供方向性参考。
【关键词】
数字政府;基层治理;基层政府;组织结构变革;流程再造;
10
【题目】
解码“最后一公里”——基于“行政控制与社会自主”的适配逻辑
【原刊和作者】
《公共管理学报》2022年第2期
张园园(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石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治理领域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指基层如何执行上级政策、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即行政与社会如何实现有效的“互动”。以往的研究关注了两种力量的磨擦,但并未实现一种深描式的探索。本研究通过建立“行政控制-社会自主”的分析框架,从三项案例出发,尝试打开二者“互动”的匣子。案例过程表明杭州G区以行政财政之力直接贯通社会,获取了稳定的效能提升;武汉市M社区在疫情发生时通过给予行政自由权激活社会,短期内快速提升了治理效能,但长期难以存续;西藏Q村的社会共同意识在善意的领导下爆发出强大治理成效。研究得出:提升基层政府行政效能必须重视行政控制和社会自主生长的博弈。因此,在不同的“最后一公里”类别中,需要配备合适的政策建议和空间方案,在基本共识作用下,形成具有匹配性的实践思路,以实现“良治均衡”。
【关键词】
“最后一公里”;行政控制;社会自主;博弈;“良治均衡”;
11
【题目】
行动逻辑、权力结构与城市公用事业供给模式——基于广州环卫改革的案例研究
【原刊和作者】
《公共管理学报》2022年第2期
陈琤(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陈永海(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陈斌(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克学院马克斯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公用事业供给模式呈现在科层、市场和混合模式之间反复的趋势。现有横截面研究关注工具性逻辑或适当性逻辑下的单一解释变量,未能揭示这一制度变迁背后的复杂因素。本文基于新制度主义中行动逻辑组合与权力结构变化的视角,分析性叙述广州市政环卫公用事业供给模式历时25年反复与变动的案例,发现广州城市环卫所经历的科层、市场、标准化合同以及国企一体化供给模式之间反复和变动的根源,在于环卫契约属性变化改变交易成本的工具性逻辑与地方政府从效率走向控制,并走向控制与效率双重目标的适当性逻辑的组合。同时,权力结构的变化带来模式选择的意外后果。基于该案例所构建“行动逻辑组合与权力结构变化”的解释机制需要通过其他公用事业行业和地区比较研究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城市公用事业;供给模式;新制度主义;行动逻辑;权力结构;
12
【题目】
社会组织:民众政策遵从的催化剂——以宁夏云雾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原刊和作者】
《公共管理学报》2022年第2期
刘志鹏(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康静(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果佳(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
民众的政策遵从意愿与行为影响着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本文以宁夏云雾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讨论1982年以来当地生态保护政策执行的效果变化及原因。基于保护区管理局和当地政府、当地民众、社会组织等多方的深度访谈和相关文件查阅,本文聚焦社会组织在生态环保政策执行过程中民众政策遵从意愿和行为催化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面对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的政策要求,以当地保护区管理局和政府为代表的政策执行主体取向和以牧民为主要构成的目标群体利益发生了冲突,传统的强制性工具效果不佳,民众政策遵从度低。而社会组织的参与和其引入的协议保护机制则成为破局的关键点。协议保护机制利用“理性人”的短期经济计算吸纳关键群体,再利用“行为人”的社会属性,经由关键群体这一典型带动其他普通民众,并通过舍饲圈养项目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巩固措施加速消解生态保护和民众增收的矛盾,形成“经济效益-政策遵从-生态效益”的正向循环,实现民众政策遵从的可持续。本文剖析了社会组织对民众政策遵从的催化剂作用,认为其可以通过“短期计算-社会属性-长期计算”的模式激发民众政策遵从,促进公共政策执行。
【关键词】
政策冲突;政策遵从;社会组织;协议保护机制;生态保护;
13
【题目】
个体规范与公共行动:制度信任如何促进公众回应性参与?——基于城市水环境诉求的文本数据分析
【原刊和作者】
《公共管理学报》2022年第2期
李德国(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
蒋文婕(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蔡晶晶(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
制度信任不是社会力量的简单映射,而是镶嵌在关系、心理、情感等微观情景之中,对治理过程中的公民参与行为具有重要的调适作用。本文采用一个整合性的行为分析机制,利用机器学习和实地调研方式获取福州市民关于水环境诉求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讨论制度信任对公民环境参与意愿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度信任对个体参与黑臭水体治理的意愿具有直接正面效应,也能够通过个体规范对其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且这种中介效应受到公民结果意识和行为控制的负向调节;个体制度信任感越低,利己倾向越强,结果意识对其参与意愿的调节作用越大,个体制度信任感越强,利他精神越好,结果意识的调节作用越弱;个体制度信任感越强,行为控制对其参与意愿的调节作用越弱,反之,制度信任感越低的公众,受行为控制调节作用更大。文章指出了环境领域的制度信任具有差序分化的异质特点,为理解心理层面的个体规范与行为层面的公共行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释和证据,也有助于决策层面更加重视内生性制度的建设,实施差异性的干预机制,提供更多促进亲环境行为的制度要素。
【关键词】
制度信任;个体规范;公共行动;政府回应;环境诉求;
14
【题目】
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组合政策效果评估
【原刊和作者】
《公共管理学报》2022年第2期
李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王亚仓(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
随着我国环境整治进入“深水区”,环境治理政策组合势必成为未来一个阶段我国环境治理的主要路径。本文聚焦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政策组合绩效评估问题,分别阐释了单一环境治理政策与组合环境治理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理,实证评估、比较单一政策和组合政策对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的影响,寻找最优政策组合。研究发现,相较于单一环境治理政策而言,环保立法、生态补偿和环保约谈相结合的环境治理政策组合减排效果更好;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治理政策组合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基于环境治理政策组合绩效评估研究,从动力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督机制等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政策组合的优化路径,提出应着力构建差异化的环境治理政策组合建议,进而提高环境治理绩效,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环境治理;组合政策;政策评估;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
END
往期内容
01
科研数据
中国高速铁路线路&城市高铁开通数据
地级市面板数据1990-2019
上市公司数据集-慈善、股权、研发、审计、高管
地级市高新技术企业统计情况2000-2019
碳交易、碳排放(分行业、国家、省、市、县)
2008-2018中国上市公司政治关联原始数据
1936-2018年全国县级以上干部数据
地级市市长市委书记数据库
上市公司2006-2018年资产负债收益
各县接收上山下乡知青数量
832国家级贫困县摘帽数据
疫情以来各省市新冠疫情日度数据采集视频
公募基金从业资格数据2.7万条
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两种计算方式&附参考文献
面板数据40年:过去、现在及未来
空间计量stata模型-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结果解释
31省&274市政府经济发展注意力配置数据
31省 & 274市政府“安全议题”注意力面板数据
31省&274市政府“财政治理”特征面板数据
02
学习资料
文献利器EndNote教程(视频-PPT)
SCI完整写作攻略
北大空间计量经济学讲义
博士研究计划范文
空间权重矩阵和杜宾模型案例数据及分析
三阶段DEA模型理论与操作手册视频讲解
SPSS统计分析与行业应用案例详解
R语言学习资料
20套学术答辩PPT模板
实证分析大全
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数据和Stata代码
Stata17 win和mac版
Stata17MP版最新使用指南全书
时间序列分析入门
实证研究只是一条路径并非捷径
盘点提供数据代码的国内外期刊
空间统计及软件资源
100个学术网站合集
03
期刊投稿经验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国际论坛》投稿经验分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分享
《证券市场导报》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世界经济文汇》投稿经验分享
《管理世界》等30家CSSCI期刊投稿声明!
全面总结几篇金融C刊被拒(刊)的说法
经管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投稿方式汇总表
10本经济学刊物投稿经验分享,看完受益匪浅!
04
计量统计
2022年经济学&管理学学术会议大合集
2022年考研经管类调剂汇总
Stata常用命令
2022年应用统计调剂院校部分汇总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量经济学应用
2022年应用统计调剂院校部分汇总
实证研究的诀窍——因果识别
Stata:动态面板数据操作及应用
使用Stata进行双重差分(didregress和xtdidregress)
江艇: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2022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与《中国工业经济》2篇必读因果推断论文
终于有综述把因果图方法原理和应用规则写清楚啦!
05
科研论文
100个学术网站合集
发表英文期刊的经验
经济学最新CSSCI目录
本科、硕士生可投递的期刊
SCI的撰写技术
优秀论文的铁律
学位论文写作30忌
224本社科C刊最新投稿详细指南汇总
C刊最新目录大合集(4月9-15日)
经济学权威期刊:编辑部偏爱、关系稿有影响吗
C刊目录大合集
2万字审稿意见回复在经济学顶刊上发表了
近年《管理世界》使用机器学习文本分析论文
汇总整理50本好发的SSCI期刊
18万字解读C刊论文最常用100个理论
对《管理世界》《经济研究》等论文年报词频测度数字化方法的质疑
温忠麟教授2篇“中介效应”论文知网被引破万,居中文期刊论文被引TOP2
经管中文论文被引TOP3,均来自《经济研究》
近年《管理工程学报》机器学习文本分析论文
近年《会计研究》机器学习文本分析论文
06
前沿文献
顶刊论文:解决内生性问题的24种方法!
【顶级期刊目录】JFE 2022年9月目录
《管理世界》2022年第7期目录、摘要
《管理世界》2022年第9期 目录与摘要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22年10月刊论文 目录与摘要
顶刊《世界经济》2022年第9期论文 目录与摘要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22年第9期论文 目录与摘要
顶刊《金融研究》2022年第8期论文 目录与摘要
RFS金融学研究评论2022年8月刊论文摘要10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年第10期目录及摘要
顶刊MS:首次基于文本挖掘衡量公司创新,优于专利、研发费用衡量方式!
《会计研究》2022年第5期论文
顶刊JAE:会计研究实证方法演进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22年第4期论文
转自:“社科学术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