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论文写作 | 如何写好一篇研究型论文?

2022/10/25 11:09:37  阅读:178 发布者:

如何写研究型论文?

作者:阿什利·利兹(Ashley Leeds

女,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政治学系副教授

引言

引言是研究论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尽管引言应该相对简明,但完成以下目标,你需要不止一个段落。在引言中,你应该完成以下目标:

引发读者的兴趣。在这点上,你可以抛出一个我们尚不理解的疑问,或是某一当下学术研究中的论战,也可以利用你的主题在规范上的重要性来吸引读者,让别人想要了解你所要说的;

 清晰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解释为何我们应关注这个问题的答案;

预览式地简介你的论点和结论,为全文提供一张“路径图”——让读者了解,你的文章会将他们引向何方,他们应对你的文章抱持什么样的期待;在这点上,提及论文中的某一或某些特殊部分或许会有帮助;

阐释你研究中的附加价值,即你的工作如何推动知识发展。例如,你是否提出某个新的论点,是否扩展了某一已有论点?你是否在新的经验主义领域内评估了某个论点?你是 如何将你的工作融入已有文献著作的,它的创新之处又在哪里?

文献回顾

下一步,你必须罗列研究该项目的文献,显示你的项目如何进一步推进已有的学术研究。

为此,你必须展示出你对于与你的主题相关的现有理论﹑文献的理解,以及你拟定的计划将以何种方式改进现有的工作。换句话说,你必须回顾相关文献。

在为研究论文写作文献回顾时,学生中最常见的错误即是对其目的的忽视。你的文章之所以要包含文献回顾,是因为它不仅解释了你的研究计划的基础,同时说明了你的研究计划的贡献。

文献回顾应该集中关注那些与你的研究直接关联的议题,且应以一种能够唤起对你的研究的贡献的关注的方式组织起来。文献回顾的目的不是展示你读了很多材料;尽你所能地概括大量的著作和文章,而不顾它们是否与你的研究问题直接相关——这并非是一种好策略。简短、切中主题的文献回顾远比冗长、曲折迂回的文献回顾更为有效。同时,你也必须阐明对这一领域当前研究状况的理解。

创作一份仅对相互独立的书籍和文章进行概括的文献回顾,而不去探究这些文献如何融合,以及它们如何被表述成为一个连贯整体、为何能将其作为你的研究设计的出发点,是一种十分考验读者耐心、也容易使你在展开论证时脱轨的方式。

而以“很多学者已经研究过 X Y 的关系”开头,紧接着列举哪些学者曾研究过这个主题、各位学者的结论是什么,这种类型的文献回顾或许可以向你的教授展示你已经读过很多文章,但是不太可能对你的论文有价值。文献回顾不应仅是关于“已经做了什么”的技术性报告,而应该能够帮助你建构论证框架,同时是对已有文献的创造性的重新审视和组织。

好的文献回顾应将独立的文章和书籍分组,形成能够帮助读者清晰快速了解到未解决的争论、矛盾和新问题的“分类表”。以此种方式组织起来的已有研究能使你的读者确信,你的研究对于解决以上的争论、矛盾,或回答这些新问题至关重要。

霍华德·S·贝克尔在其著作《写给社会科学家》(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6)中对文献回顾做了如下描述:

想象你在做木工,可能是制作一张桌子。你已经设计了它,且切割出了几个部分; 且幸运的是,你不必亲手制作所有的部分:一些具有标准的大小和形状,一些已经被别人设计和制作好;你要做的是,将他们融入到你为它们留出的空间,识别和认知它们的确是可用的。这正是你使用文献的最好方法,只不过你想要形成一个论证,而不是制作 一张桌子。

你已经首创这个论证的一部分,但你不需要创造全部;另一些人已经对你的问题或相关问题展开过研究,并写作了一些你所需要的片段;你只须在你的论证中找到 它们应属的位置,并将它们对应嵌入即可。

设计一份成效显著的文献综述有很多可能的方式,而组织和报告某一领域的前沿发展状况的方式也并不唯一。不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选择一份(适合的)组织计划,有意识地从一个观点推进至另一个,并最终引导读者得出结论。你的文献综述应能够引导读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你所做的研究是人们理解那些尚存争论的现象的下一重要步骤。

设计文献综述的一种方法是将其设计成为围绕某一现象的两种或更多种相互竞争的理论之间的辩论:如果你的研究能够区分不同的理论,并得出一种理论比另一种更适 宜的结论;或者你能够很好整合不同的理论,启示大家它们之间完全不存在竞争关系——这都会成为架构你的研究的有效方式。

另一种途径是将你的论文作为对现有理论的挑战:这种情况下,你仅仅将现有文献作为“陪衬”,以解释为什么你所使用的研究该问题的方法更好。

第三种方法则是论证现存的理论是如何引导我们逐步完善对某一现象的理解;如果你的研究是某一完善进程中的“下一步”,此种方法就尤其有效。而所有这些方法都包含同一个目的,即说明你的工作是如何促进知识的持续积累——不管你是否使这种积累实现量的增加。

总之,好的文献综述能够使读者相信:你的研究方案对应于一系列既定的研究工作,并能够回应学界关注的某一问题;同时,你的研究通过提出一些新东西,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于这一话题的理解。

理论论证与假设

在你的文献综述后,你必须清晰而充分地向读者展示你的论证。这要求你:一,界定你所做出的假定; 二,显示你如何从这些假定中合乎逻辑地获取对因果关系和因果效应机制的预期。

理论必须:一,提供对因果关系的讨论;二,推进推理的目标——即从你的研究中概括而来,但能超越你的研究而泛化和普遍适用于其他一系列事件;三,可证伪,换言之,你必须能找到证据,证明一旦这些证据在实证研究中被发现,就可以证明你的理论是错误的。

更好的理论能产生远比问题本身更多更大的杠杆效应——就是说,它们用更少的材料解释了更多的现象。可演绎性、可证伪性和杠杆效应都会随着你找到的、你的论证引起的可观察性影响的增多而得以增强;因此,尽你所能地去寻找尽可能多的、针对你的理论的可观察性影响,即使你不能在一篇论文里把它们全部测试一遍。

同时,也要尝试界定理论的适用范围。要明确,在哪种情况下理论是适用的,而在哪种情况下我们预测理论会失效。

要特别注意对重要术语的定义。如果你在研究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国际合作的“成就”和 “效力”,我们需要知道这些术语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如果你在讨论国际关系中“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对于结果的作用,我们需要知道你所说的“议价能力”的概念意指什么。

如果你在研究国际调停,你必须能够解释,根据你的定义哪些行为构成调停,而哪些则不能。在定义你的术语和厘清你的因果时,要尽可能地做到具体、明确。切记概念定义不同于操作定义——你应该抛开你在实证研究中使用的测量结果,独立定义你的概念。

你的论证应该引导你得出一条或更多你试图在文中评论的假说。记住:假设必须具体指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预期关系;清晰、准确地陈述你想要评价的假说;注意不要合并多个想法,并且在论证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使之具体化;将你的假说编号并在文中突出它们,使它们对读者而言显而易见。

研究设计

在这一部分,你要向读者解释你打算怎样经验性地评估你的假设。你必须解释:

假设适用于何种总体?你将研究什么样本,你是为何又是如何选择这些样本的?务必解释由于因变量中的截断变异(truncated variation)引起的任何不可避免的偏见(bias)。

你的分析单位是什么,你是如何测量因变量和自变量的?你必须解释你从何处获取信息,以及你如何为变量赋值——你的编码规则是怎样的。切记这个步骤很有必要,即使你只是在评估数个案例,且在评估中使用的是文字而非数字。而在判定诸如一国拥有的议价能力是大是小,或是一项合作协议是否高度制度化等方面,你仍必须解释你所使用的标准是什么,以及你如何获取案例的相关信息。

你的分析中包含了哪些必要的控制变量(如果有的话)?你为何要包含这些控制变量?你如何获取这些变量的相关信息,你的编码规则是怎样的?

你使用何种分析方法(例如事件史分析法、结构化焦点比较法(structured-focusedcomparison、布尔代数法(boolean algebra)、logit模型等)做出推论?为什么?务必解释数据分析中任一需特别注意的特定方面。

经验结果

在此你应呈现你对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以及所进行的任何稳健性检验(robustness checks)。在构造表格/或图形时,请确保你提供了清晰的标签和标题,以使读者一看到该图或表就能毫不费力地明白你想要阐明的关系和检验的案例总体。

然而,你不仅要用图表展示数据,还要用文字来解释,这一点至关重要。通过阅读文本,读者应该能够理解你的关键结果。

你不仅应该展示数据,还应该评估你的分析。基于这些数据,你能就假设得出什么结论? 假设检验中是否存在不足,是否存在由于与预期模式不符而造成的突出特例?为什么会这样?尽量对研究结果保持质疑,并思考其他可能的解释大有裨益。

你应该思考,基于这项研究, 你对于所得出的结论有几分把握(换言之,有多少不确定性)。

结论

在结论部分,你应该完成下列目标:

总结读者了解到了什么。你的论点是什么,论据又说明了什么?

讨论将来的研究方向。这个项目使得你相信在未来,哪些方面应该继续被研究?你的分析是否提出了新的问题?是否存在你本希望能够评估但却未能实现的方面?

解释你的工作为什么重要。它怎样促进了学术和规范的发展?

几点注意

你的研究文章应该:

打印出来。

双倍行距。

合理的字号和页边距。

依次装订成册。

在之前加一个有意义的标题页。

用恰当的副标题把文章分成若干章节。

谨慎引用规范。

以出色的语法、拼写和文风写作

注释

我并不要求一种特定的格式,但我要求一篇论文中所使用的格式须贯穿始终,且应该是在普遍为学界所接受的学术论文格式的行列中(参见现今的政治科学期刊)。

任何不是常识的信息都有必要注释。当你报告他人的观点时,你必须给予原作者适当的致谢。不仅仅是在直接引用中(你需要注释),无论何时你讨论那些源自另一作者的作品时,你都需要注释。

在每一直接引证处,必须紧随其后标注出处和相应页码,尽量避免直接引证,除非它们能显著增强你的论证。例如,在讨论时下的政策,尤其当有一简明的陈述能定义这一当下的政策时,直接引述某一国家领导人的原话就意义非凡。在引证一个已被广泛接受的概念性定义时,直接引用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当你转述其他研究成果的某一论点时,通常也有必要给予其适当的致谢。其他人的观点通常需要注释。那些一目了然的事实,譬如珍珠港遭受日本袭击的日期等,则无须加注。而那些不是那么无可争议的事实,例如调查结果、经济影响评估等,都须加以注释。此外,那些随时间变动,或从文献资料中得到的事实信息等也须加注。

若你从单一的文献资料中引用了若干句子或是整个段落的观点,则在该段落的尾部或句子群的最后标注一次即可,而不必在每一句末逐一标注。

来源:《新视界》2011年第2

转自:学术成长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