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问题意识 | 论文写作中问题意识的建构

2022/10/25 11:04:50  阅读:165 发布者:

英国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指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可见在学术研究中,无论是自然科学或人文社科,永远都同问题连结在一起。没有问题的学术不是学术, 正如没有问题意识的学者便不再是学者一样。

而人文社科学术论文写作中的问题意识,则是指研究主体在学术研究和写作中具有强烈探索真实问题或想做出发现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思维品质。

当代问题学专家张华夏先生说:“问题的形成与解决是科学研究的核心。”缘此,本文围绕着人文社科论文写作中问题意识的建构,对研究主体的知识结构、心智特征、特点等内在机制作一些探寻。

问题意识的建构

问题意识虽然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思维品质,但任何思维活动都不会凭空产生。看同一本书, 观察同一事物,有人发现了问题,有人却视而不 见。这里除了问题意识的强弱之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研究主体是否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否对研究对象有专业敏感。论其主体机制,则有以下数端:

(一)问题意识建构,表征为研究主体的疑虑。

疑是怀疑,是研究主体对问题发现的质疑问难;虑是焦虑,是研究主体发现问题却还没有找 到解决办法时的心理焦虑。任何问题都是相对 研究主体而言,同一事件,对有的研究主体是问 题,而对另一些研究主体却不是问题。不是问题就无所谓疑虑。因此,问题的真正产生,是与研 究主体对研究对象的焦虑与怀疑紧密联系的。但就心理活动特征而言,焦虑往往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而怀疑则往往对问题质疑具有一定指向性和针对性。因此,尽管焦虑对问题的建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两者相较,在人文社科的研究 中,无论是东方或西方,都更强调怀疑精神。宋 代哲学家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学问的精进与否,跟疑问的大小密切相关。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现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每一种疑问只揭示基础中存

在的一个缝隙,因此我们首先怀疑可怀疑的一切,然后再消除所有这些怀疑,我们的理解才可 靠。”两者都是强调在学术研究中怀疑精神的重要性。当然,怀疑不等于否定,而是一种独立 的批判精神和孜孜不倦的学术探求。对此,王国维在《人间词·鹧鸪天》中有一个诗意的表述:“频摸索,且攀跻。千门万户是耶非?人间总是堪疑处,唯有兹疑不可疑。” 王国维认为,学术研究,不管进展到何种程度,总有未被认识的地方, 而唯有疑问这种精神才是永恒的,无可置疑的。正因具有这种怀疑精神和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 态度,使他的学术成就抵达极高的境界,无论是 文学、史学、哲学、教育学、戏曲学、美学、考古学、文字学等方面均取得非同凡响的成就。又如上 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由顾颉刚、罗根泽等人主 编出版的煌煌巨著《古史辨》,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许多人文社科学者尤其是历史学者“疑古辨伪”精神的成果结晶。

(二)问题意识的建构,得力于研究主体职业的特殊敏感。

职业敏感是指研究主体在研究工作时和日常生活中对自身专业问题的敏锐感受。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技能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的确,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提出问题确实是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这是研究主体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但是,研究主体之所以具有这种想象力,除了疑虑等心理要素和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得力于研究主体本身具有特殊的职业敏感。

因为只有职业敏感,才能对人们习以为常的问题自觉地去关注、反思、理解和判断,甚至去想象,否则往往就会视而不见,见而不察。马克思在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商品交易中,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和资本积累的秘密——剩余价值规律,并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正式提出,这正是其作为职业革命家的敏感和长期思考的结果。如果平时没有这方面的职业敏感,没有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历史、现实问题的真切洞察,苦思索解,就是整天跟社会、跟商品打交道,也会无动于衷,更不用说对问题的发现与提出了。又如陈寅恪,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的顶级学者,“他的一个重要长处就是能够从常见书、普通书中看出大问题。”这也是跟他的渊博知识和职业的特殊敏感分不开。

(三)问题意识的建构,根植于研究主体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科更强调知识的积累。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勋初 “研究问题时应配备相关的各种知识,否则易引起瞎子摸象之感”这种知识,不但包括基础专业知识,更包含本专业特定领域的相应知识以及相关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

长期积累,由博返约,形成精专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对研究对象作深入研究。黑格尔说:“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内,如欲有所成就,他必须专于一事,而不可分散他的精力于多方面。”章学诚说:“业必能专,而后可以言博耳。盖专则成家。”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精专知识的重要性。

当代民俗学家钟敬民曾说过一个例子:“大钟寺的传说,本来是人牲型的故事。匠人的女儿投身烈火中,是古代人以人为牺牲献神的信仰和行为的故事化的结果。这本是宗教学上的一种常识,但有的同志由于缺乏这种知识,就用常识性的猜想去理解——把它跟革命的女烈士刘胡兰的英勇的、自觉的献神行动相比拟,这就不可能真正地解答什么问题了。”将一个宗教的故事比附成革命行动,令人啼笑皆非。

由此可见,一个人文社科 学者建立合理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没有合 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所谓学术研究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确立问题意识就沦为空中楼阁 或海市蜃楼。目前,有不少人文社科学者感叹没有课题可做,其实问题不在客观对象本身,而是在研究主体专业知识的贫乏。一个知识丰富而 又锐意创新开拓的学者,前面永远有研究不完的问题。

(四)问题意识的建构,优化于研究主体的智慧选择。

所谓优化,是指研究主体能以敏锐的专业眼光,判别研究课题的学术价值,并能从中提出富有生机和重要的问题链。换言之,就是善于从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追问下去,提出更多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一个问题的链条或系统。因此优化问题意识的建构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一般学者和优秀学者的重要分水岭。早在上个世纪80 年代,姜亮夫先生就在楚辞研究班上就过:“写文章要选择最有生机、最活泼的题目来写。写出这一篇,还能引出几十篇文章。这关系到我们今后研究的问题。”

可见,选择一个富有价值和生机的问题进行研究,关系到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前景,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研究的衰亡或终止。作为一名著名人文学者,姜亮夫一生著作宏富、成果众多,研究领域包括历史学、语言学、敦 煌学、楚辞学、杂学等方面,跟他善于提出问题的智慧选择有密切关系。

又如现代学者庞朴,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提出了“一分为三”的命题,然后进行历史的梳理,从老子的“二生三”,《易传》的“三极之道”,屈原的“阴阳三合”,道教 的“三一”等历史文献进行发掘,对中国文化的密 码“三”进行了富有深度和系统的解构,从而撰写了一部“三分学术史”的专著《论一分为三》,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当然,学术问题是否富有价值和生机,要放到特定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考量,决不能无视现实,闭门造车。

研究主体的疑虑,职业的特殊敏感,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智慧的选择,这四者既涉及研究主体的知识结构,更关乎主体的心智结构,两者 的协同作用,才能更好地促使问题意识的萌生、确立和优化。孤立地强调某一点,都有失偏颇。当然,问题意识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它往往有一个从模糊萌生到清晰确立,从浅层显现到深层掘进的过程;而且不断回旋往复向纵深发展,决不能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

来源:昌吉学院学报,作者曹章庆

转自:学术成长学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