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ell:可爱龙团队研发出高效快速的核酸分子诊断工具 HASTE
2022/8/31 10:59:26 阅读:153 发布者:
北京时间 2022 年 7 月 13 日晚 23 时,美国康奈尔大学可爱龙实验室在《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发表基于 type I-A 系统的新机制解析和新应用开发的研究成果。
三国有云「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然科学亦如是。
CRISPR-Cas 系统是原核生物一种抵御外来入侵核酸的免疫系统,已被广泛用于真核细胞的基因组编辑。目前基于 CRISPR-Cas 的基因编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遗传育种、新药开发、疾病治疗、动物模型构建、转录调控以及分子诊断等各领域。被誉为在后基因组时代开创了遗传疾病精准治疗的新时代。
CRISPR-Cas 系统可以按照效应物是多亚基或单亚基分为 Class I 和 Class II(一型和二型)。单亚基效应物的 Class II 家族包括大家常用的 Cas9, Cas12, Cas13 等,因其简单、高效、普适性的特性,其应用早已风靡全世界实验室。如果从分布比例上看,多亚基类型的 Class I 家族才是 CRISPR-Cas 系统的「名门望族」,其占比超过 75%,对比 Cas9,Cas12,Cas13 总和也不过 10% 左右,可谓呈「辗轧之势」。然而 Class I 家族 CRISPR-Cas 系统,因为多亚基特性,其样品的获取,操作的编辑性,功能、机制的研究等都显得相对难度更大,因此该家族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滞后很多。
不过近些年,Class I 家族引起低脱靶,低毒性,功能更丰富多彩的特性,正逐渐展现出特有的魅力 (1-7)。不过 Class I 家族庞大,成员众多,同时每一亚类可能又展现不同的性质,因此对这一庞大家族的了解也不透彻。
对于 Type I 系统,大家普遍认知的工作机制是 Cascade 首先靶向目标 DNA,形成 full R-loop 之后, 再招募 Cas3 完成对靶标 DNA 的切割和水解。简而言之就是:「分—合—分」机制。然而可爱龙实验室胡纯一博士等人发现 Type I-A 系统一个显著不同于 type I 其他系统的性质:Cas3 与 Cascade 是形成一种内在的复合物,而不依赖于目标 DNA 靶向与否,简言之就是「合-合-合」。(如下图所示)
分分合合与否,固然鲜明。然而 CRISPR 系统最重要的一项性质就是:该系统如何去避免脱靶效应,从而降低非特异性的切割?其他的 Type I 系统利用 Cas3 的招募与否来规避脱靶效应(非特异性的靶向不能招募 Cas3)。因此,Cas3 一直结合在 Cascade 上的 type I-A 系统又是如何去规避这一难点?
胡纯一博士联合瑞士洛桑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Henning Stahlberg 实验室倪冬春博士等人,使用冷冻电镜全面解析了 type I-A 系统九种状态下的全景工作机制。这些捕获的工作状态桥段,确切的表面,Cas3 通过与 Cas8 的互作,从而成为 Cascade 的内在一部分,并且 Cas3 通过稳定 Cas8 的 N 端构象,极大的促进了 PAM 识别和 DNA 靶向,该结果表面 Cas3 的内在性是具有积极和重要作用的。
重要的是,他们发现,type I-A Cascade 结合 DNA 形成完全互补配对的 full R-loop 结构之后,通过层层构象变化,最终传递给 Cas3 产生一个巨大的构象改变,暴露核酸酶活性中心,从而开始切割靶向 DNA。而部分结合(非特异性结合)靶标形成的 partial R-loop 结构不能产生这种刺激,Cas3 核酸酶依然保持抑制状态,从而避免脱靶切割(如下图)。
众云「合(和)为贵」,那么这套 type I-A 系统独特的吸引力在哪里?胡纯一博士等人发现,type I-A 内在式的 Cascade-Cas3 复合物在不结合目标 DNA 时,完全没有任何核酸酶性质,而当有正确的靶标出现,激活 Cas3 活性之后,会产生一个附属活性,从而可以对 FQ-ssDNA 探针(荧光-淬灭-单链 DNA 探针)进行切割,产生荧光,因此可以通过荧光的强弱即可判断是否有目标 DNA。团队以此原理,开发了一套高效快速的核酸分子诊断工具,并命名为「HASTE」 (heat-activated streamlined nucleic acid detection platform)。该系统可以在 15 分钟之内,对单分子量级的 DNA 完成检测,效果显著,有着与传统 PCR 一样可靠的精度,却极大缩短了时间和成本(下图)。
有意思的是,该项工作还发现,这个 I-A 系统 Cas3 的解旋酶活性严格依赖温度,温度越高,活性越强。因此可爱龙团队利用 42 度温度刺激,可以开发一套温控基因敲除工具,效率超过 90%。因此,在未来,可以利用该性质,未来可以在病灶通过局部的温度刺激来调控该工具的基因编辑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基因编辑工具带来的脱靶效应。
结语:分分合合的性质无关好坏,最后都能抵抗外来侵略(细菌抵抗噬菌体)完成自己种族的延续就是好的系统,type I CRISPR 系统如是,人间亦如是。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molcel.2022.06.007
转自:“丁香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