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赵光辉,卓高生:用理论讲道理 培育时代新人
2022/8/30 8:37:16 阅读:324 发布者: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笔谈)
编者按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就如何讲好思政课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为思政课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使思政课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为了从理论上阐释思政课如何更好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教育部社科司的支持下,我刊邀请部分专家学者深入剖析思政课的本质,以笔谈形式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用理论讲道理 培育时代新人
赵光辉,卓高生
2022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在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时他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这与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3.)的理念是一以贯之的,但是更直接地点出了思政课讲道理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思政课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通过理论阐释政治的大道理,讲好马克思主义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社会主义的故事。这不仅是对思政课教师的时代要求,更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思政课教师作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首先要明确讲什么道理这一核心要点。思政课教师讲的道理不是回答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小智慧”和“小道理”,而是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智慧”和“大道理”。就是要讲“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大道理,就是要讲“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些大道理,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从而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把学生培养成听党话跟党走、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讲深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大道理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J].求是,2021(12):4.)“我们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习近平.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J].求是,2021(12):7.)要求我们要树立历史思维和大历史观。因此,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在大历史观中阐释清楚中国共产党“能”之现实性。当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改革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没有改变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三重历史困境,没有实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便为解决这三重困境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不屈不挠的探索,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成功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开创、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思政课教师要在逻辑中阐释清楚中国共产党“能”之必然性。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提出的有“原则高度”的实践;讲清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性实践的“原则高度”,也就在逻辑上阐释清楚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种有“原则高度”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植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现实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开出新的历史阶段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坚守无产阶级运动原则从而保证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提出人民的幸福生活奋斗目标并逐步转变为现实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探寻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实践。这种有“原则高度”的实践,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为什么能够回应时代问题,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本质的特征。
在大历史观中阐释清楚中国共产党“能”之现实性,在逻辑中阐释清楚中国共产党“能”之必然性,即在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中讲深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二、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大道理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1.)因此,思政课教师首先要阐释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论逻辑。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就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提出了“四个版”的生动比喻,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简单延续的产物,不是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母版、教条主义的产物,不是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也不是机械学习国外现代化发展的产物。而是超越资本逻辑主宰的新型奴役制度、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符合人类历史跃迁规律的崭新制度形态,是植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上的人类理想制度的当代表达,是建立在“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植根中国大地”之上的符合当代中国“水土”“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
思政课教师还要阐释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实践逻辑。马克思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超越“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并向人的“自由个性”过渡的社会关系总和的社会形态,以维护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利益为旨归,以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为目的。40余年来,我们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世所罕见的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不仅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引擎,而且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不仅维护了全体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还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在理论逻辑中阐释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可能性,在实践逻辑中阐释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现实性,即在理论与实践、可能与现实的统一中讲清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三、讲透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大道理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14):10.)因此,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讲透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通过细致的理论讲授,让学生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所阐发的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让学生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原因之所在,让学生明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进路之所在。最终,学生在唯物史观的高度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理解社会形态的更替,进而理解马克思“两个必然”的结论,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即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把握资本主义的实质中“发现社会主义新世界”,明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现实逻辑。从而培养起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因为这不仅是人类的美好愿望,更是历史之必然、规律之规定。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14):10.)因此,思政课教师不仅要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而阐发其为什么“行”,还要阐释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在中国“行”。“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作为普遍真理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满足中国的需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把握,是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时代课题的理论回应。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总之,“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推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思政课教师就是要用彻底的理论讲深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透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大道理,用理论铸学生之魂、培学生之根,用理论讲道理,用道理启学生之智、润学生之心,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中的开路先锋、事业闯将。
(本文作者赵光辉系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卓高生系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文章系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项目(温州大学)(21SZJS33010351)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载于《文化软实力》2022年第2期
转自:“i文化软实力”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