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赵广才团队 一种改善青藏高原小麦品质的经济实用方法

2022/8/24 9:48:55  阅读:123 发布者:

小麦面粉产品是青藏高原人的主要饮食消费产品。然而,当地高海拔生态条件不利于小麦优质高产,影响了面粉加工产品的质量。另外,农民习惯的施氮量高于当地小麦的最佳施氮量。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小麦栽培创新研究组赵广才团队完成的题为An economic and viable approach to improve wheat quality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China的研究论文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JIA) 20228期发表。

该研究表明,在拉萨种植从北部冬麦区引进的小麦品种相比当地主栽的小麦品种,有较高的籽粒硬度和容重,及较好的面粉和面团质量;拔节期减少氮肥追施量对小麦的籽粒产量、质量、面粉质量、面团质量均没有显着影响(P0.05。总体来看,从北部冬麦区引进优质小麦品种到拉萨种植,并且减少拔节期的氮肥追施量,是提高青藏高原小麦质量的一种经济实用方法。

试验选用青藏高原3个小麦品种和北部冬麦区4个小麦品种,于拔节期减少氮肥追施量,分别在海拔3647 m的青藏高原拉萨和海拔4 m的北部冬麦区河北任丘种植。在拉萨,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相比青藏高原小麦品种表现出较高的籽粒硬度和容重,以及较好的面粉和面团质量。在拔节期将氮肥追施量从135 kg N ha-1减少到75 kg N ha-1(氮肥基施量相同,均为105 kg N ha-1)对两地种植的小麦籽粒产量、质量、面粉质量、面团质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小麦栽培创新研究组赵广才研究员、常旭虹研究员,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石书兵教授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王玉娇,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小麦栽培创新研究组陶志强副研究员为该文章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407)、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3-16)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作物栽培与生理的资助。

点击链接阅读全文:https://doi.org/10.1016/S2095-‍3119(21)6‍36778

Cite the article:

WANG Yu-jiao, TAO Zhi-qiang, WANG De-mei, WANG Yan-jie, YANG Yu-shuang, ZHAO Guang-cai, SHI Shu-bing, CHANG Xu-hong. 2022. An economic and viable approach to improve wheat quality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Chin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1(8): 2227-2240.

研究团队简介

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小麦栽培创新研究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小麦栽培创新研究组由赵广才研究员领衔,主要开展小麦高产高效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示范应用工作。近年来,针对小麦生产技术到位率低的问题,团队精心创作了《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小麦高产创建及系列模式图》等系列科普图书,在全国通过多渠道围绕科学普及小麦生产的新理念,示范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基于小麦主产区生态环境特点及生产中的问题,建立各地小麦高产典型地块基础档案,分析比较高产田的差异性,综合各区域内高产田共性特征及技术,提出以构建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的小麦高产创建的理论与技术;根据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气候因素、耕作制度、品种类型、生产水平、栽培特点及病虫害情况等对小麦生产发展的影响,将中国小麦种植区域划分为4个主区,10个亚区,使其更加简明扼要,方便实用;针对小麦生产中存在播种量偏大、播期不适、水肥施用不合理问题,通过研究小麦不同分蘖的生长特性及养分需求规律,创立了冬小麦优势蘖利用理论及应用模式,提出了两调两省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体系。赵广才研究员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9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奖)2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3项,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科技奖1项,大北农科技促进奖1项,2011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劳模),获国务院表彰。2017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卓越奉献奖和纪念章,201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以第一完成人审定4个小麦品种,在小麦栽培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转自:植物科学最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