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6期P11—P13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湖湘论坛》2021年6期,薛刚摘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特征,在于以实践为出发点来考察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反思历史的进程及其规律。从实践角度出发认识历史是历史研究者需要秉承的基本观点,既要“从古至今”又要“从后思索”的观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大历史观的研究视角。
就抗日战争而言,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用一系列重要理论回答了决定抗战成败的根本性和战略性问题,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是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否定中共抗战中流砥柱论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之一。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视角切入,以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三个维度锻造“批判的武器”,结合虚无主义的相关错误言论和史料依据,从整体意义上驳斥虚无主义抗战史观,才能更好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历史本体论:以实践本体论驳斥思维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批判了以思辨为出发点的思维本体论,在考察整个现实生活和生产交往过程中确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种大历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在于必须要从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产活动考察历史,以物质实践为基础解释观念和理论的形成。具体而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的主体,他们现实的实践活动构成了历史的本体。以实践本体论驳斥思维本体论,就要明晰历史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的阶级构成、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人们的主要诉求,驳斥思维本体论中由主观思维、片面言论等观念出发考察历史的错误观点。
以历史发展的物质性和客观性批判主观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以实践为本体来考察历史,具体的人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生存,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和变革社会关系。虚无抗战史观下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忽视了历史发展的物质性和客观性,片面拔高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片面美化蒋介石的作用,以吹嘘和引用不实资料的方式夸大国民党抗战的战绩、夸大美苏的作用。认识抗战史必然要以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为基本出发点,因为历史是由一定社会关系制约下的人所创造的,历史的发展具有客观性,脱离了人的具体实践的历史是主观、片面的历史。
以正视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批判抽象人格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英勇抗战事迹是我们全民族的精神信仰和宝贵财富,历史虚无主义却不断地制造舆论,攻击、诋毁党领导下革命武装中的抗日英雄。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抗战英雄事迹的目的是为了“以小见大”,用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大做文章,意欲达到否定中国共产党抗战中流砥柱作用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从本体论层面就包含着中西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冲突的元问题,在分析具体人物时所坚持的是一种抽象的人格论,而这种抽象的人格论正是西方推行“普世价值”的逻辑起点。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出发对其展开批判,必须要强调历史是由现实的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而他们的实践活动反映了其阶级属性及所代表的立场和信念。只有从正视现实的人及他们的实践来批判抽象的人性论和价值观,才能真正还原真实历史,为抗日英雄正名。
历史认识论:以总体原则论驳斥抽象认识论
历史观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前提,历史认识论则是历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从总体上阐发了历史是如何发展的,也分析了人们认识历史的具体认知活动。这意味着在历史研究中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需要进行总体上的把握,既要“从古至今”,也要“从后思索”,既要注重对具体实践的把握,又要坚持人民的立场与方法。从批判虚无抗战史观的角度来说,就要从总体把握抗战历史,坚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认识论,警惕历史学研究中“范式转换”带来的虚无主义倾向及“西方中心主义”与所谓的“价值中立”。
坚持唯物主义的史学范式,批判虚无认识论。改革开放以来,在回顾和反思革命史观的基础上,史学研究领域提出了现代化史观的研究范式以及所谓的“告别革命”论。“告别革命”论与革命史观完全对立,认为中国历史上的革命是无须发生的,革命论是错误的,不能等同于现代化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并非批判现代化的研究范式,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并非二元对立的。就“范式代替”所引发的革命时期的虚无主义观点,主要集中于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否定无产阶级政党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领导地位。要从大历史观视角研究无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过程,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置到这一过程中加以判定,明晰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这才是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反对虚无认识论的根本路径。
端正历史价值观,批判庸俗认识论。坚持对历史认识的总体原则论,就要从整体上端正历史价值观,不但要避免认识论的抽象化,也应避免对历史认识的庸俗化。抗日神剧的轻佻和历史的沉重相去甚远,是对严肃历史观的挑战。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这些对抗日战争的描述严重脱离了客观现实,一方面误导广大人民群众对历史的认知,使严肃的抗战历史荒诞化、搞笑化、娱乐化,给战争打上反智化的标签,消解大众对历史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在诱导历史认识庸俗化的过程中消解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虚无了全民族抗战中凸显的民族精神和国民品格。这一问题深刻凸显了端正历史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历史认识的立场、价值与原则从来不是随意决定的,以“吸引流量”的“实用主义”立场和态度改写历史,反映了历史虚无主义中的“价值中立”“无价值化”“相对主义”的认识取向。批判抗战认识的庸俗化倾向,必须结合其背后的价值立场展开,必须坚持文艺作品的正确价值取向、坚持传承民族精神的使命、坚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认识论。
历史方法论:以动态过程论批判静态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同时也是历史方法论。运用科学方法认识具体历史,必须要认识和把握客体自身的运动规律,这是历史方法论的重要原则和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世界观的过程中创造了新的唯物史观,坚持把握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将与一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交往形式作为历史的基础即“物质性”,同时关注各种矛盾关系在历史中的展开即“动态过程性”。历史虚无主义在方法论上趋于孤立地、静止地研究历史,碎片化历史,解构历史的整体性进程。以动态过程论批判静态历史观,就是从历史方法论的角度批判虚无主义“感性直观—结论”式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坚持整体的、客观的、普遍联系的研究方法,如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
以科学判定抗战中的具体数据批判片面的方法论。在抗战史研究中,对历史数据的方法论研究一直是有争议的一个话题。历史虚无主义也常常运用片面的历史研究方法论,通过引证一些所谓的“数据”来消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那么,如何科学判定抗战中的历史数据、回击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观点,便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方法论问题。对互联网时代涌现的大量历史数据,除了需要辨别材料及数据真伪的问题,还有对史料的科学鉴别和分析的问题。历史研究者主体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代替片面的方法论,将数据带入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发展实践中进行分析鉴别,这需要历史学家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历史观、坚定人民立场。历史学家王家范曾经指出,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是任何再先进的机器人也无法替代的,那就是历史学家。虽然科技发展带来了更为便捷的方法以获取更多的史料数据,也为及时研究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法,推动了历史研究的科学化发展,但这决不意味着历史研究主体的离场。历史研究必须秉承人文关怀,坚持实事求是的价值判断,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虚无化倾向。判定抗战史的历史数据,同样也需要在把握整体抗战史进程的基础上大量收集史料,并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整理、具体分析和科学判定,避免片面的历史研究方法论。
理论是研究的根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必须建立在对唯物史观的深入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加强批判的理论深度。毋庸置疑,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今是政治问题,但对其进行批判时却不是靠简单地用政治口号就能将其驳倒的,而是必须在学理上讲清讲透相关的道理,正所谓“用学术讲政治”,为坚持政治性奠定坚实的科学的知识基础。抗战史料浩如烟海,在梳理史料、批判错误观点的背后,必须要聚焦历史观这一本质问题。只有从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三个角度展开辨析,才能透过现象抵达本质,还原历史真实,坚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学派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